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用的圆筒针织机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圆筒针织机是使用最为普遍纺织机械之一,该圆筒针织机在运行时至少存在三种摩擦面,同时在针织过程中织物的沙毛和灰尘也容易对机器造成污染,并影响产品质量,因此,一般针织机都需要进行除尘。
但是目前的除尘装置除尘往往会因为空气压力不够,而无法达到除尘的目的,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能用彻底除尘的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织物用的圆筒针织机除尘装置,该设备在运行时,压缩空气由左侧的进气孔进入,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屏,来控制设置在第一分气管上的控制阀,以达到每次有足够的气压来清洗机器的灰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织物用的圆筒针织机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侧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气孔,在所述进气孔内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箱体外面的那一端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连接有气泵,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那一端设置有分气管,所述分气管右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分气孔,所述分气孔连接有第一分气管,所述箱体右侧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第一分气管相对应,所述箱体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触摸式的控制屏。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气管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阀;通过设置控制阀用来保证每次输出的空气气压足够清理灰尘与沙毛。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前端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电路板;通过通气孔的设置,可以避免电路板不会因为过热而损坏。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那一端的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导气管右侧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右侧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连接有螺栓;通过设置螺栓,可以保证压缩空气的传送,避免由于空气压力过大导致的泄漏。
优选地,所述箱体前端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该圆筒织物机需要清洗,避免了因为灰尘过多而造成机器或者布匹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在运行时,压缩空气由左侧的进气孔进入,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屏,来控制设置在第一分气管上的控制阀,以达到每次有足够的气压来清洗机器的灰尘,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箱体前端面的示意图;
图3为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织物用的圆筒针织机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左侧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进气孔101,在所述进气孔101内设置有进气管102,所述进气管102位于所述箱体1外面的那一端连接有导气管103,所述导气管103连接有气泵104,所述进气管103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那一端设置有分气管105,所述分气管105右侧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分气孔106,所述分气孔106连接有第一分气管107,所述箱体1右侧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出气孔108,所述出气孔108与所述第一分气管107相对应,所述箱体1前端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触摸式的控制屏2。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分气管107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阀109;通过设置控制阀用来保证每次输出的空气气压足够清理灰尘与沙毛。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箱体1的前端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通气孔110,所述箱体1内部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电路板3;通过通气孔的设置,可以避免电路板不会因为过热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进气管102位于所述箱体1外部的那一端的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块111,所述导气管103右侧面设置有连接块112,所述连接块112右侧面设置有密封垫113,所述连接块112与所述固定块111之间连接有螺栓114;通过设置螺栓,可以保证压缩空气的传送,避免由于空气压力过大导致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箱体1前端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传感器115;通过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该圆筒织物机需要清洗,避免了因为灰尘过多而造成机器或者布匹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在运行时,压缩空气由左侧的进气孔进入,然后通过操作控制屏,来控制设置在第一分气管上的控制阀,以达到每次有足够的气压来清洗机器的灰尘,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