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边纱支撑架及采用其的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6948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捕边纱支撑架及采用其的织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机的结构,尤其是涉及用于放置捕边纱的捕边纱支撑架及采用其的织机。



背景技术:

在喷水织机或者喷气织机中,纬纱长度是以供纱侧为基准,测长量的误差和纬纱伸长不规则的现象均表现在传动侧。这些多余的纬纱与捕边纱交织后,用传动侧剪刀剪断,与织物分离成为弃边纱(或称废边纱),并被送出机外。捕边纱一般采用多个筒子纱,放置在捕边纱筒子架上,纱线经张力调节器(譬如弹簧张力器、弹簧片张力器)、断纱探测器和导向瓷辊后穿过综丝眼和钢筘。当综框上下运动时带动捕边纱开口,使之与纬纱形成交织状,纬纱头被捕边纱夹持住,然后牵引通过边撑,由传动侧剪刀剪断后,被送人废纱箱中。

传统的织机中,用于放置捕边纱的捕边纱筒子架结构中,筒子纱上纱线在送纱过程中上下移动,张力不均匀,需要经过张力调节器进行调整。因此,现有技术的捕纱筒子架结构中,捕边纱筒子架上的上方需要设置安装有多个张力调节器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还要设有多个导纱孔以及与多个导纱孔分别一一对应的导纱装置,结构十分复杂,捕边纱根数较多时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而且废边纱在牵拉时阻力较大,容易使废边纱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不易使废边纱断裂的捕边纱支撑架,以及采用该捕边纱支撑架的织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捕边纱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支撑立杆,支撑板,中空的导纱管,夹纱器和夹纱器支撑座;所述支撑立杆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杆上,多根所述导纱管分别上下贯穿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夹纱器支撑座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边沿的下方,多个所述夹纱器设置在所述夹纱器支撑座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杆上下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撑立杆可上下移动地设置。

更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杆上还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并支撑所述支撑板,所述滑套上设有将所述滑套与所述支撑立杆固定连接的锁定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为螺钉。

其中,所述支撑立杆优选为长圆管,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导纱管的下部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穿过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外螺纹段在露出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部分上分别通过一个内螺纹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其中,多根所述导纱管以所述支撑立杆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板上。

使用时,将作为捕边纱的成筒状纱线套在每一根导纱管上,将纱线从纱筒中引出后,从纱筒所在的导纱管的上端开口进入,从导纱管的下端开口穿出后,再通过支撑板边沿下方的夹纱器,然后引入织机中的导纱器内,由于省去了复杂的穿线过程,操作十分简单。

其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织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前部的电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织机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边纱支撑架,所述捕边纱支撑架的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在所述电控箱上。

所述织机还包括耳丝滑座,所述耳丝滑座上设置有多个导纱器,多个所述导纱器沿同一高度排列设置;在所述捕边纱支撑架上,多个所述夹纱器沿同一高度排列设置在所述夹纱器支撑座上,多个所述导纱器的高度与多个所述夹纱器处于同一高度在具体应用中,所述织机为喷水织机或者喷气织机。

相较于现有技术,将本实用新型的捕边纱支撑架应用在喷水织机或喷气织机上,具有以下优点:

(1)捕边纱支撑架结构简单,便于人工操作;

(2)捕边纱支撑架与耳丝滑座上的导纱器配合时,将捕边纱在夹纱器与导纱器之间的部分调整至大致水平位置进行牵引,减小拉纱的阻力,有效防止捕边纱的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捕边纱支撑架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捕边纱支撑架的左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捕边纱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捕边纱支撑架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织机的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织机的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织机的立体图。

附图中:

1-支撑底座;2-支撑立杆;3-支撑板;31-滑套;32-锁定件;4-导纱管;41-内螺纹件;5-夹纱器;6-夹纱器支撑座;61-连接件;

100-机架;110-墙板;111-横梁;120-电控箱;130-耳丝滑座;140-导纱器;200-捕边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4,一种捕边纱支撑架,用于固定放置捕边纱,它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立杆2,支撑板3,中空的导纱管4,夹纱器5和夹纱器支撑座6。

支撑立杆2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支撑板3设置在支撑立杆2上。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杆2优选为长圆管,其下端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支撑底座1上可设置圆柱形的插孔,支撑立杆2的下端部插接在支撑底座1的插孔中。

支撑立杆2上下贯穿支撑板3,支撑板3沿支撑立杆2可上下移动地设置。支撑立杆2上套设有滑套31,滑套3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的下方并支撑该支撑板3,滑套31上设有将滑套31与支撑立杆2固定连接的锁定件32。需要调节支撑板3的高度时,只要将锁定件32拧松,通过滑套31托着支撑板3沿着支撑立杆2上下移动,支撑板3调节到合适高度后再将锁定件32拧紧锁定。本实施例中,锁定件32为螺钉。在滑套31的外圆周面上可以沿同一周向间隔设置多个该锁定件32。

多根导纱管4分别上下贯穿地连接在支撑板3上。本实施例中,导纱管4有四根,四根导纱管4以支撑立杆2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支撑板3上。如图2所示,导纱管4的下部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段,外螺纹段穿过支撑板3且外螺纹段在露出支撑板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部分上分别通过一个内螺纹件41与支撑板3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内螺纹件41为螺母。

夹纱器支撑座6连接在支撑板3的一侧边沿的下方,多个夹纱器5沿同一高度呈“一”字排列设置在夹纱器支撑座6上。夹纱器支撑座6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件61与支撑板3的边沿连接,夹纱器支撑座6的高度低于支撑板3。两侧的连接件61上都开设有沿上下延伸的高度调节孔611,夹纱器支撑座6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高度调节孔中611,通过沿高度调节孔611上下移动固定位置,可适当调节夹纱器支撑座6与支撑板3之间的高度差。

使用时,将作为捕边纱的成筒状纱线套在每一根导纱管4上,将纱线从纱筒中引出后,从纱筒所在的导纱管4的上端开口进入,从导纱管4的下端开口穿出后,再通过支撑板3边沿下方的夹纱器5,然后引入织机中的导纱器内,由于省去了复杂的穿线过程,操作十分简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一种织机,它可以是喷水织机或者喷气织机,如图5至7所示,它包括机架100和设置在机架100前部的电控箱120,所述织机还包括实施例一的捕边纱支撑架,所述捕边纱支撑架的支撑底座1固定在电控箱上。所述织机的机架100包括墙板110和连接墙板的横梁111,还包括耳丝滑座130,耳丝滑座130设置在机架前部上方的一根横梁111上,耳丝滑座130上设置有多个导纱器140,多个导纱器140沿同一高度排列设置;在捕边纱支撑架上,多个夹纱器5沿同一高度排列设置在夹纱器支撑座6上,多个导纱器的高度与多个夹纱器5处于同一高度。

捕边纱200的纱线从夹纱器5引到导纱器140之间的一段处于大致水平的位置,减小了拉纱的阻力,有效地防止捕边纱的断裂。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