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仿麻耐磨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6924阅读:1184来源:国知局
涤纶仿麻耐磨面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涤纶仿麻耐磨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日常的衣物磨损也逐渐加剧;特别是一些热爱健身、户外运动的消费者,他们对于衣物面料的耐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衣物面料的耐磨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裤子的面料,不仅耐磨性不理想,较易出现磨损的情况,导致耐用性不理想,而且还容易出现褶皱,影响使用。因此,现有的衣物面料存在着耐磨性不理想、耐用性不理想和较易褶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仿麻耐磨面料。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耐磨性好和耐用性好的优点,还能够防止褶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涤纶仿麻耐磨面料,包括基布,基布上连接有多个凸起部;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设有第一空隙,凸起部包括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一涤纶纤维;第一涤纶纤维呈流线型,且第一涤纶纤维和基布之间设有第二空隙;所述第一涤纶纤维上包覆连接有耐磨涂层,第一涤纶纤维上还螺旋连接有第二涤纶纤维。

前述的涤纶仿麻耐磨面料中,所述第一涤纶纤维的两端与基布交织连接。

前述的涤纶仿麻耐磨面料中,所述耐磨涂层的厚度小于第二涤纶纤维的直径。

前述的涤纶仿麻耐磨面料中,所述第二空隙的高度大于第二涤纶纤维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面料结构,通过在基布上设置由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一涤纶纤维构成凸起部,设置多个凸起部并在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设有第一空隙,从而提供了折叠空间,利用第一空隙来防止褶皱的产生;同时第一涤纶纤维呈流线型,配合第一空隙,能够形成仿麻的效果,进一步防止褶皱的产生;通过设置第二空隙给第一涤纶纤维提供活动空间,能够相对基布移动,当产生褶皱趋势时,第一涤纶纤维能够避开褶皱位置并相互挤压,从而产生弹力使褶皱回复平整,防止褶皱的产生;通过设置耐磨涂层和第二涤纶纤维能够通过第二涤纶纤维将耐磨涂层挤压膨胀并固定,防止耐磨涂层脱落并使耐磨涂层充分发挥耐磨作用,提高耐磨性和耐用性;同时,配合第二空隙还能够随着摩擦转动耐磨涂层和第二涤纶纤维,将耐磨涂层和第二涤纶纤维的整个外表面用于摩擦,进一步提高耐磨性和耐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涤纶纤维的两端与基布交织连接,并将耐磨涂层的厚度设置为小于第二涤纶纤维的直径,能够防止耐磨涂层高出第二涤纶纤维而被摩擦脱落,提高了连接结构稳定性;将第二空隙的高度设置为大于第二涤纶纤维的直径,能够方便第二涤纶纤维转动,将耐磨涂层和第二涤纶纤维的整个外表面用于摩擦,进一步提高耐磨性和耐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耐磨性好、耐用性好和连接结构稳定性好的优点,还能够防止褶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第一涤纶纤维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基布,2-凸起部,3-第一空隙,4-第一涤纶纤维,5-第二空隙,6-耐磨涂层,7-第二涤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涤纶仿麻耐磨面料,构成如图1、2、3所示,包括基布1,基布1上连接有多个凸起部2;相邻两个凸起部2之间设有第一空隙3,凸起部2包括多条并列设置的第一涤纶纤维4;第一涤纶纤维4呈流线型,且第一涤纶纤维4和基布1之间设有第二空隙5;所述第一涤纶纤维4上包覆连接有耐磨涂层6,第一涤纶纤维4上还螺旋连接有第二涤纶纤维7。

所述第一涤纶纤维4的两端与基布1交织连接;所述耐磨涂层6的厚度小于第二涤纶纤维7的直径;所述第二空隙5的高度大于第二涤纶纤维7的直径。

使用时,若产生褶皱趋势,则第一涤纶纤维4受褶皱趋势作用而避开褶皱位置,并使两个凸起部2上第一涤纶纤维4的相互挤压,从而产生弹力使褶皱回复平整,防止褶皱的产生。耐磨涂层6涂设在第一涤纶纤维4表面后,再在第一涤纶纤维4上螺旋绕上第二涤纶纤维7,第二涤纶纤维7挤压耐磨涂层6并对耐磨涂层6进行固定和限位,能够防止耐磨涂层6因摩擦而脱落第一涤纶纤维4;同时,配合第二空隙5还能够随着摩擦转动耐磨涂层6和第二涤纶纤维7,将耐磨涂层6和第二涤纶纤维7的整个外表面用于摩擦,提高耐磨性和耐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