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01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桶盖,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按其额定洗涤容量分为家用和集体用两类。中国规定洗涤容量在6千克以下的属于家用洗衣机,家用洗衣机主要由箱体、洗涤脱水桶(有的洗涤和脱水桶分开)、传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有的还装有加热装置。洗衣机一般专指使用水作为主要的清洗液体,有别于使用特制清洁溶液,及通常由专人负责的干洗。现有的洗衣机在脱水震动时,洗衣机的桶盖与取放开口之间会由于震动过大而导致噪音过大,影响了洗衣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洗衣机桶盖,提高了桶盖的稳定性,使得震动噪音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衣机桶盖,包括洗衣机本体,洗衣机本体上部设置有取放开口,取放开口内设置有桶盖,桶盖与取放开口枢接,桶盖与取放口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桶盖的下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取放开口上的转动轴,桶盖的后端套接于转动轴上,取放口内设置有一个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空心连接柱,空心连接柱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空心连接柱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桶盖的后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桶盖的前端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弹性杆,弹性杆的下端与取放开口表面接触;所述密封圈内设置有支撑圈,支撑圈与桶盖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若干弧形杆。

优化的,上述洗衣机桶盖,所述空心连接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支杆,限位支杆为弧形,限位支杆的弧度为2.37。

优化的,上述洗衣机桶盖,所述弧形杆的弧度为2.94。

优化的,上述洗衣机桶盖,所述支撑圈的横截面为弧形,支撑圈横截面的弧形开口方向朝向桶盖,支撑圈横截面的弧度为3.0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在桶盖的下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的振动隔离作用使得震动噪音降低。为了提高密封圈的支撑性,隔离桶盖与取放开口的震动,在密封圈内设置支撑圈,并在支撑圈与桶盖下端面之间设置若干弧形杆,通过弧形杆的弹性变形吸收震动。为了进一步隔绝震动的传递,本申请的设计在空心连接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支杆,限位支杆为弧形,在震动传递时,通过限位支杆的弹性变形隔绝震动。经过计算,限位支杆的弧度为2.37时,隔绝震动的效果和支撑效果达到较好的平衡。支撑圈的横截面为弧形,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支撑圈横截面的弧形开口方向朝向桶盖,支撑圈横截面的弧度为3.04时,能够在有限的面积内为密封圈提供较好的支撑一隔绝震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洗衣机本体、2为取放开口、3为桶盖、4为密封圈、5为转动轴、6为支撑板、7为空心连接柱、8为弹簧、9为弹性杆、10为支撑圈、11为弧形杆、12为限位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洗衣机桶盖,包括洗衣机本体,洗衣机本体上部设置有取放开口,取放开口内设置有桶盖,桶盖与取放开口枢接,桶盖与取放口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桶盖的下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取放开口上的转动轴,桶盖的后端套接于转动轴上,取放口内设置有一个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空心连接柱,空心连接柱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空心连接柱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桶盖的后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桶盖的前端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弹性杆,弹性杆的下端与取放开口表面接触;所述密封圈内设置有支撑圈,支撑圈与桶盖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若干弧形杆。所述空心连接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支杆,限位支杆为弧形,限位支杆的弧度为2.37。弧形杆的弧度为2.94。支撑圈的横截面为弧形,支撑圈横截面的弧形开口方向朝向桶盖,支撑圈横截面的弧度为3.0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设计在桶盖的下端面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的振动隔离作用使得震动噪音降低。为了提高密封圈的支撑性,隔离桶盖与取放开口的震动,在密封圈内设置支撑圈,并在支撑圈与桶盖下端面之间设置若干弧形杆,通过弧形杆的弹性变形吸收震动。为了进一步隔绝震动的传递,本申请的设计在空心连接柱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限位支杆,限位支杆为弧形,在震动传递时,通过限位支杆的弹性变形隔绝震动。经过计算,限位支杆的弧度为2.37时,隔绝震动的效果和支撑效果达到较好的平衡。支撑圈的横截面为弧形,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支撑圈横截面的弧形开口方向朝向桶盖,支撑圈横截面的弧度为3.04时,能够在有限的面积内为密封圈提供较好的支撑一隔绝震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