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织品加工的上浆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916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纺织品加工的上浆定型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创造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品加工的上浆定型机。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纺织布染印中,助剂与染料一起混合于浆料中形成色浆,一起印到纺织品面料上,而对于有些特殊的印花来说,因浆料颗粒较大以及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而不能与染料一起混合从打印头的喷嘴喷出,因此面料需要预先进行上浆处理,目前常用的上浆装置是通过上浆滚筒浸入浆液中,上浆滚筒的每个回转行程都会沾取浆液涂在面料上,但是这种结构有的只能对纺织面料的一面进行上浆,有的即使能满足双面上浆的需求,但是上浆不均匀,同时上浆后的布料进行烘干定型,有的烘干机对布料烘干不彻底,并且还没完全定型就卷起来,影响了布料的上浆质量和后续的加工,并且长期使用时,由于烘干箱内部通常会存在较多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往往会造成布料二次浸湿,也会使纺织物出现局部烘不干的情况,因此需要及时清理烘箱内的湿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纺织品加工的上浆定型机,以提高上浆效率,实现双面上浆的同时保证上浆的均匀度,提高烘干质量和效率,烘干后经过定型,提高了布料上浆的的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纺织品加工的上浆定型机,包括:

上浆装置,所述上浆装置的箱体内设有上储液槽和下储液槽,所述上储液槽和下储液槽之间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设有能把下储液槽里的液体抽到上储液槽内的抽液泵;

上浆装置的箱体内上储液槽和下储液槽之间设有涂浆辊,且部分涂浆辊置于下储液槽内,所述涂浆辊由涂浆辊电机驱动,上浆装置的箱体两侧壁上分别开有开口,涂浆辊与开口平行,且涂浆辊的最高点与开口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涂浆辊与上储液槽之间设有若干喷头,且喷头的喷嘴朝下,上浆装置的箱体内还设有喷淋泵,喷淋泵的进液口与上储液槽连通,喷淋泵的出液口连接有若干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将喷头依次连接;

所述上浆装置一侧设有放卷辊,所述上浆装置另一侧设有收卷辊,所述上浆装置和收卷辊之间还设有烘干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装置的箱体两侧壁上相对称的位置处分别开有入口和出口,烘干装置的箱体内靠近入口处设有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所述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的轴线分别与入口平行,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之间的缝隙与入口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分别连接有能控制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升降的液压机构,且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的周向转动分别由加热辊电机驱动,所述上加热辊和下加热辊分别电连接有加热器;

烘干装置的箱体内靠近出口处设有若干冷却定型辊,所述冷却定型辊的轴线分别与上加热辊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装置的箱体外一侧设有干燥箱,烘干装置的箱体的顶部与干燥箱的入口之间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能把箱体内的气体抽到干燥箱里的抽气泵,烘干装置的箱体的下部和干燥箱的出口间连通有鼓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定型辊内设有冷水循环管路,所述冷水循环管路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水箱,冷水循环管路与水箱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能把水箱里的水抽到冷水循环管路里的抽水泵,所述冷水循环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却箱。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辊由收卷辊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下储液槽一侧设有进液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品加工的上浆定型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上浆烘干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双面上浆,纺织布一侧采用辊筒上浆,另一侧采用多个高压喷头喷洒上浆,上浆均匀度好,且上浆效率高;在烘干时,能够调节加热辊之间的距离,可根据不同的布料进行调整,保证较好的烘干效果,烘干后布料经过冷却定型辊,有效的对上浆的布料进行冷却定型,提高了上浆的质量,此外,还设有箱体内除湿装置,不会对烘干的布料二次浸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左视图示意图;

图3为冷却定型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浆装置;11-上储液槽;12-输液管;13-喷淋管;14-喷头;15-开口;16-抽液泵;17-下储液槽;18-涂浆辊;19-进液口;110-喷淋泵;111-涂浆辊电机;2-烘干装置;21-上加热辊;22-液压机构;23-抽气泵;24-排气管;25-干燥箱;26-鼓风机;27-冷却定型辊;271-冷却循环管路;272-抽水泵;273-水箱;274-冷却箱;28-下加热辊;29-入口;210-出口;211-加热器;212-收卷辊电机;3-放卷辊;4-收卷辊;41-收卷辊电机;5-纺织布。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纺织品加工的上浆定型机,包括:

上浆装置1,所述上浆装置1的箱体内设有上储液槽11和下储液槽17,所述上储液槽11和下储液槽17之间连通有输液管12,所述输液管12上设有能把下储液槽17里的液体抽到上储液槽11内的抽液泵16;

上浆装置1的箱体内上储液槽11和下储液槽17之间设有涂浆辊18,且部分涂浆辊18置于下储液槽17内,所述涂浆辊18由涂浆辊电机111驱动,上浆装置1的箱体两侧壁上分别开有开口15,涂浆辊18与开口15平行,且涂浆辊18的最高点与开口15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涂浆辊18与上储液槽11之间设有若干喷头14,且喷头14的喷嘴朝下,上浆装置1的箱体内还设有喷淋泵110,喷淋泵110的进液口与上储液槽11连通,喷淋泵110的出液口连接有若干喷淋管13,所述喷淋管13将喷头14依次连接;

所述上浆装置1一侧设有放卷辊3,所述上浆装置1另一侧设有收卷辊4,所述上浆装置1和收卷辊4之间还设有烘干装置2。

所述烘干装置2的箱体两侧壁上相对称的位置处分别开有入口29和出口210,烘干装置2的箱体内靠近入口29处设有上加热辊21和下加热辊28,所述上加热辊21和下加热辊28的轴线分别与入口29平行,上加热辊21和下加热辊28之间的缝隙与入口29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上加热辊21和下加热辊28分别连接有能控制上加热辊21和下加热辊28升降的液压机构22,且上加热辊21和下加热辊28的周向转动分别由加热辊电机212驱动,所述上加热辊21和下加热辊28分别电连接有加热器211;

烘干装置2的箱体内靠近出口210处设有若干冷却定型辊27,所述冷却定型辊27的轴线分别与上加热辊21的轴线平行,所述冷却定型辊27内设有冷水循环管路271,所述冷水循环管路271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水箱273,冷水循环管路271与水箱273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能把水箱273里的水抽到冷水循环管路271里的抽水泵272,所述冷水循环管路271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却箱274;

所述烘干装置2的箱体外一侧设有干燥箱25,烘干装置2的箱体的顶部与干燥箱25的入口之间连通有排气管24,所述排气管24上设有能把箱体内的气体抽到干燥箱25里的抽气泵23,烘干装置2的箱体的下部和干燥箱25的出口间连通有鼓风机26。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纺织布5从放卷辊3依次穿过上浆装置1和烘干装置2卷到收卷辊4上,纺织布5在上浆装置1的箱体内搭在涂浆辊18上,部分涂浆辊18置于下储液槽17内,涂浆辊18通过涂浆辊电机111驱动转动,涂浆辊18沾取浆液涂抹到纺织布5下表面,喷淋泵110抽取上储液槽11内的浆液为喷头14输送浆液,喷头14将液体均匀的喷洒在纺织布5的上表面,抽液泵16抽取下储液槽17内的液体为上储液槽11提供浆液,布料上浆完毕后进入到烘干装置2内,布料在烘干装置2箱体内穿过上加热辊21和下加热辊28之间的缝隙,然后依次经过多个冷却定型辊27,根据布料上浆厚度的不同可调整上加热辊21和下加热辊28之间的缝隙,上加热辊21和下加热辊28分别通过液压机构22调整两者之间的缝隙,保证较好的烘干效果,冷却定型辊27内设有冷却循环管路271,抽水泵272将水箱273里的水抽到冷却循环管路271里,然后流到冷却箱274里进行冷却可回收利用,箱体上还设有除湿装置,抽气泵23将箱体内的湿气抽到干燥箱25内,干燥的空气经过鼓风机26吹到箱体内,保证烘干箱内空气的干燥,避免布料二次浸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