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挂烫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衣架。
背景技术:
挂烫机也称作挂式熨斗、立式熨斗,其设有用于挂设衣物的支撑杆组件,工作时,挂烫机内部产生灼热的水蒸汽并将水蒸汽喷向衣物,从而达到软化衣物的目的,同时通过“拉”和“压”的人工操作使衣物平整。
挂烫机的衣架包括一个设置在挂烫机支撑杆顶部的衣架本体,传统的衣架本体框架单一,其外形轮廓与衣服的肩部至领口处的形状相适应,衣服挂在衣架后便可进行熨烫,但该种结构的衣架在熨烫具有领部的衣服时会出现衣领熨烫不到、熨烫麻烦、熨烫效果差的问题,用户在熨烫领部时,需要用手将衣领握持住,随后才可以用喷头对衣领进行熨烫,该种操作十分不便,而且容易让用户感到疲劳,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熨烫衣物领部的衣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衣架,包括衣架本体,所述衣架本体的上端设有衣领支撑组件,所述衣领支撑组件包括衣领托,所述衣领托包括竖向延伸的弧面形的衬托周壁,以及设有用于挂放挂烫机喷头的挂放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架具有衣领支撑组件,所述衣领支撑组件结构简单,与衣架本体的连接紧凑、方便,其中,衣领支撑组件包括衣领托,衣领托包括衬托周壁,当需要熨烫具有衣领的衣服时,可将其衣领围绕所述衬托周壁环设在所述衣领托上,并扣紧,随后便可用喷头对其进行熨烫,避免了用户用手握持住衣领的操作,不仅熨烫便捷,降低用户的疲劳强度,而且将衣领固定在衣领托上,可使衣领与蒸汽的接触面接更大,从而提高了熨烫的效果;另外,所述衣领托上还整合了用于挂放喷头的挂放结构,该设置方式结构紧凑,节省了安装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衣领托可拆卸地设于衣架本体的上端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衬托周壁包括设置在所述衣领托左右两侧的第一弧面,设置在所述衣领托前端并且分别连接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弧面的第二弧面,以及设置在所述衣领托后端并且分别连接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弧面的第三弧面,所述第三弧面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弧面的曲率,所述第一弧面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二弧面的曲率,所述第二弧面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一弧面的底端。所述衬托周壁的设置方式使衣领托的外廓与衣领更适配,有效地提高熨烫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衬托周壁设计成从下往上减少以便于衣领的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挂放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衣领托顶端并且向下延伸的喷头承托槽,以及贯穿所述衬托周壁并与所述喷头承托槽连通的喷头限位槽,所述喷头限位槽上端贯穿衬托周壁上端;所述喷头下部可向下放置在所述喷头承托槽内,其上部承托在所述喷头承托槽的上侧,喷头本体连接手柄的一侧位于所述喷头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喷头限位槽上端两侧设有用于扣紧喷头的第一夹紧部,所述两个第一夹紧部之间的宽度小于其下侧喷头限位槽的宽度。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一夹紧部竖向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夹紧部。优选的,所述喷头限位槽形成于衬托周壁前侧或后侧。所述挂放结构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紧凑,喷头的挂放方便快捷,所述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可使喷头挂放更加稳固,防止其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衣领托通过安装底座与衣架本体的上端连接,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衣架本体连接,所述衣领托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底座可拆卸地连接;优选的,所述衣领托与所述安装底座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衣架的挂衣量,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设有用于挂设晾衣架的挂孔,所述挂孔位于所述喷头限位槽的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衣领托底端设有向上延伸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与所述安装底座的外廓相适配,所述衣领托通过所述插入槽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优选的,所述插入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扣槽,所述安装底座的侧部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随衣领托与安装底座的配合可拆卸地扣入所述第一扣槽内,实现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座通过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衣架本体上。优选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下端的安装柱,以及设置在所述衣架本体上并与所述安装柱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槽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柱的侧部设有第二扣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扣槽相适配的第二卡扣。所述安装结构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所述第二扣槽与第二卡扣的配合使安装底座与衣架本体的配合更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衣架本体的上端中部设有与挂烫机电连接的控制面板组件,所述控制面板组件上设有显示模块和信号输入模块,控制面板组件设置在衣架本体的上端中部,可使用户操作更轻松,不用弯腰或蹲下就可以操作,降低疲劳度。优选的,所述衣架本体的上端中部设有向下凹的面板安装部,所述控制面板组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面板安装部上,所述控制面板组件的上侧与所述衣架本体的上侧顺滑连接,该设置方式结构更紧凑,更美观。优选的,所述面板安装部上设有连接柱,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连接柱内;所述控制面板组件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所述控制面板组件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适应的过孔,所述安装柱通过所述过孔插入所述安装槽内,该设置方式结构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衣架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设有支撑杆安装座,所述支撑杆安装座的下端设有供挂烫机的支撑杆插入的支撑杆安装槽,所述支撑杆安装座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延伸,其外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端平齐,或其外端凸出所述第二壳体的外端,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杆安装座的上部贴合。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设置方式,便于衣架本体的生产制造,所述支撑杆安装座一体设置的方式,使支撑杆安装更稳固,支撑杆安装座的强度更高,防止支撑杆安装座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支撑杆的摇动而分裂、分离,而且支撑杆安装座承托着所述第二壳体,分担了第二壳体的负载,提高了第二壳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安装座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定位凸台,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台嵌入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定位槽的下端与所述台阶贴合。所述定位凸台与定位槽的配合方式,便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安装定位,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防止第二壳体移位。
进一步的,所述衣架本体呈环状,所述衣架本体位于其内环的下端设有挂衣杆,所述挂衣杆包括挂衣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挂衣部相对两端并且向衣架本体折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衣架本体铰接,所述连接部绕其铰接点可相对所述衣架本体转动,所述衣架本体的内环下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位置设有活动槽,该活动槽外侧贯穿衣架本体侧部,该活动槽的内侧为竖向阻挡壁,所述活动槽底壁水平设置;向外翻转展开挂衣杆时,连接部抵靠在活动槽底壁上,挂衣杆与衣架本体相垂直,向内翻转收纳挂衣杆时,连接部抵靠在阻挡壁上。所述挂衣杆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有效地增加了衣架挂设衣物的数量,而且挂衣杆具有收纳功能,减少了其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衣架的立体图
图2衣领托的俯视图
图3为喷头挂放在衣领托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衣架的爆炸图
图5为安装底座与衣架本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挂衣杆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挂衣杆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衣架,包括衣架本体1,所述衣架本体1的上端设有衣领支撑组件2,所述衣领支撑组件2包括衣领托22,所述衣领托22包括竖向延伸的弧面形的衬托周壁221,以及设有用于挂放挂烫机喷头7的挂放结构,所述衣领托22可拆卸地设于衣架本体1的上端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架具有衣领支撑组件2,所述衣领支撑组件2结构简单,与衣架本体1的连接紧凑、方便,其中,衣领支撑组件2包括衣领托22,衣领托22包括衬托周壁221,当需要熨烫具有衣领的衣服时,可将其衣领围绕所述衬托周壁221环设在所述衣领托22上,并扣紧,随后便可用喷头7对其进行熨烫,避免了用户用手握持住衣领的操作,不仅熨烫便捷,降低用户的疲劳强度,而且将衣领固定在衣领托22上,可使衣领与蒸汽的接触面接更大,从而提高了熨烫的效果;另外,所述衣领托22上还整合了用于挂放喷头的挂放结构,该设置方式结构紧凑,节省了安装空间。
参见图2和图3,所述衬托周壁221包括设置在所述衣领托22左右两侧的第一弧面221a,设置在所述衣领托22前端并且分别连接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弧面221a的第二弧面221b,以及设置在所述衣领托22后端并且分别连接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弧面221a的第三弧面221c,所述第一弧面221a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弧面221b的后端拼接,所述第一弧面221a的后端与所述第三弧面221c的前端拼接,所述第三弧面221c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弧面221a的曲率,所述第一弧面221a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二弧面221b的曲率,所述第二弧面221b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一弧面221a的底端。所述衬托周壁221的设置方式使衣领托22的外廓与衣领更适配,有效地提高熨烫的效果。
参见图3,所述衬托周壁221设计成从下往上减少,其径向宽度由下往上减少,使衣领托22的形状与衣领的形状更适配,便于衣领的放置。
参见图1至图4,所述挂放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衣领托22顶端并且向下延伸的喷头承托槽31,以及贯穿所述衬托周壁221并与所述喷头承托槽31连通的喷头限位槽32,所述喷头限位槽32上端贯穿衬托周壁221上端;所述喷头7下部可向下放置在所述喷头承托槽31内,其上部承托在所述喷头承托槽31的上侧,喷头本体71连接手柄72的一侧位于所述喷头限位槽32内。优选的,所述喷头限位槽32上端两侧设有用于扣紧喷头7的第一夹紧部33,所述两个第一夹紧部33之间的宽度小于其下侧喷头限位槽32的宽度。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一夹紧部33竖向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夹紧部34。优选的,所述喷头限位槽32形成于衬托周壁221前侧或后侧。所述挂放结构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紧凑,喷头7的挂放方便快捷,所述第一夹紧部33和第二夹紧部34可使喷头7挂放更加稳固,防止其脱出。
参见图1、图4和图5,所述衣领托22通过安装底座21与衣架本体1的上端连接,所述安装底座21与所述衣架本体1连接,所述衣领托22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底座21可拆卸地连接;优选的,所述衣领托22与所述安装底座21为一体结构。
参见图1,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为了增加衣架的挂衣量,所述安装底座21的上端前侧设有用于挂设晾衣架的挂孔211,所述挂孔211贯穿所述安装底座21的上端,其设置于所述喷头限位槽32的正后方,晾衣架的挂钩穿过所述喷头限位槽32钩在所述挂孔211内。
所述衣领托22底端设有向上延伸的插入槽41,所述插入槽41与所述安装底座21的外廓相适配,所述衣领托22通过所述插入槽4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21上。优选的,所述插入槽4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扣槽42,所述安装底座21的侧部设有第一卡扣43;作为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种设置方式(该设置方式图中未示),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入槽内壁上的第一卡扣,以及对应所述第一卡扣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侧部的第一扣槽;所述第一卡扣43随衣领托22与安装底座21的配合可拆卸地扣入所述第一扣槽42内,实现锁紧。优选的,为了防止衣领托22脱落,所述安装底座21的外周环设有限位凸起44,所述衣领托22的下端位于所述插入槽41的外侧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44相适配的限位槽45,所述限位槽45与所述限位凸起44可拆卸地配合。所述连接结构结构简单,便于衣领托22的安装与拆卸,所述衣领托22通过连接结构可稳固地安装在安装底座21上。
参见图3和图4,所述安装底座21通过安装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衣架本体1上。优选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21下端的安装柱51,以及设置在所述衣架本体1上并与所述安装柱51相适配的安装槽53,所述安装柱51与所述安装槽53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柱51的侧部设有第二扣槽511,所述安装槽5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扣槽511相适配的第二卡扣531;作为所述安装结构的另一种设置方式(该方式图中未示),所述安装柱的侧部设有第二卡扣,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相适配的第二扣槽;所述安装柱51插入所述安装槽53内,所述第二卡扣531扣入所述第二扣槽511内实现固定。所述安装结构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所述第二扣槽511与第二卡扣531的配合使安装底座21与衣架本体1的配合更稳固。
参见图1、图4和图5,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衣架本体1的上端中部设有与挂烫机电连接的控制面板组件6,所述控制面板组件6上设有显示模块和信号输入模块,控制面板组件6设置在衣架本体1的上端中部,可使用户操作更轻松,不用弯腰或蹲下就可以操作,降低疲劳度。优选的,所述衣架本体1的上端中部设有向下凹的面板安装部13,所述控制面板组件6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面板安装部13上,所述控制面板组件6的上侧与所述衣架本体1的上侧顺滑连接,该设置方式结构更紧凑,更美观。优选的,所述面板安装部13上设有连接柱52,所述安装槽53设置在所述连接柱52内;所述控制面板组件6包括第一面板61和第二面板62,所述第一面板61与所述第二面板6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柱52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61与第二面板62之间,所述控制面板组件6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槽53相适应的过孔63,所述安装柱51通过所述过孔63插入所述安装槽53内,该设置方式结构紧凑。
参见图3、图4和图6,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衣架本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端设有支撑杆安装座14,所述支撑杆安装座14的下端设有供挂烫机的支撑杆插入的支撑杆安装槽,所述支撑杆安装座14向所述第二壳体12的方向延伸,其外端与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端平齐,或其外端凸出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端,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杆安装座14的上部贴合。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设置方式,便于衣架本体1的生产制造,所述支撑杆安装座14一体设置的方式,使支撑杆安装更稳固,支撑杆安装座14的强度更高,防止支撑杆安装座14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支撑杆的摇动而分裂、分离,而且支撑杆安装座14承托着所述第二壳体12,分担了第二壳体12的负载,提高了第二壳体12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3和图6,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安装座14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台阶142,所述台阶142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定位凸台143,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143相适配的定位槽121,所述定位凸台143嵌入所述定位槽121中,所述定位槽121的下端与所述台阶142贴合。所述定位凸台143与定位槽121的配合方式,便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安装定位,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防止第二壳体12移位。
参见图1和图4,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为了使衣架安装更稳固,所述支撑杆安装座14和定位槽121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支撑杆安装座14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端,所述定位槽121对应所述支撑杆安装座14上的定位凸台143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下端。
参见图1、图7和图8,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衣架本体1呈环状,所述衣架本体1位于其内环的下端设有挂衣杆15,所述挂衣杆15包括挂衣部151,以及设置在所述挂衣部151相对两端并且向衣架本体1折弯的连接部152,所述连接部152与所述衣架本体1铰接,所述连接部152绕其铰接点可相对所述衣架本体1转动,所述衣架本体1的内环下端与所述连接部152连接的位置设有活动槽153,该活动槽153外侧贯穿衣架本体1侧部,该活动槽153的内侧为竖向阻挡壁153a,所述活动槽153底壁水平设置;向外翻转展开挂衣杆15时,连接部152抵靠在活动槽153底壁上,挂衣杆15与衣架本体1相垂直,向内翻转收纳挂衣杆15时,连接部152抵靠在阻挡壁153a上。所述挂衣杆15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有效地增加了衣架挂设衣物的数量,而且挂衣杆15具有收纳功能,减少了其占用的空间。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