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钉钮扣机上的钮扣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386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在钉钮扣机上的钮扣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106623.1的公开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份名称为“全自动平扣送扣机”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公开了如下技术特征:该技术方案通过压头升降气缸的作用使定位压头实现上下运动,通过转轴的设置使定位压头实现旋转。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压头通过自身橡胶摩擦力带动钮扣旋转,寻找钮扣孔与定位针的配合位置,转至钮扣孔与旋转臂的定位针对准时,钮扣下落,穿到定位针上,就完成了钮扣从送料装置向旋转臂上的转移。由于,送料导轨是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当定位压头通过压头升降气缸作用在钮扣上时,定位压头与送料导轨就会对钮扣形成较大的挤压作用,而钮扣大多是由硬度较大的塑料制成,易使钮扣出现变形或碎裂的情况,导致衣物的质量降低。当出现前述问题时,不得不对进行返修或重新调节送扣机构,从而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现有的送扣机还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维护成本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钉钮扣机上的钮扣输送装置,该钮扣输送装置在移送钮扣时,能有效的避免钮扣出现变形或碎裂出现孔位不正会断针,飞出易伤人的情况,保证其制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同时,该钮扣输送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完美解决人手不足.由于机械自动送扣无疲劳且快,从而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并使生产提升2倍以上,同时可以节省人工数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在钉钮扣机上的钮扣输送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振动盘、导料机构、定位机构、取料摆臂,其中导料机构的一端呈铰接设置,所述导料机构的底部还设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导料机构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导料机构的输入端与振动盘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导料机构的输出端设有落料间隙,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导料机构旁,并使定位机构能活动作用在落料间隙内,所述取料摆臂设置在导料机构旁,并使取料摆臂的取料端能摆动进出落料间隙的正下方。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导料机构的结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料架组件、限料件、移料组件,所述导料架组件上设有导料槽体,所述移料组件设置在导料槽体内,所述限料件位于导料槽体的槽底正对方向上;所述导料架组件的一端呈铰接设置,所述导料架组件的底部还设有弹性支撑件,所述导料架组件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组件。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移料组件的结构,所述移料组件包括移料板、驱动电机、螺杆、导向滑块,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导料架组件上,所述螺杆与驱动电机相驱动连接,所述导向滑块与螺杆相螺纹连接,所述移料板设置在导向滑块上,并使移料板位于导料槽体内;所述移料板的端部开设有U型缺口部,并使U型缺口部能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进出落料间隙。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限位组件的结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块、限位杆,该固定块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导料架组件旁,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在导料架组件上,并使限位杆的另一端活动嵌装在限位槽内。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落料间隙的结构,所述导料槽体的输出端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移料组件与导料槽体的槽壁之间围合形成有落料间隙。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导料架组件的结构,所述导料架组件包括前活动架、后活动架、固定架、导向杆、调节螺杆,所述导向杆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前活动架与后活动架分别活动安装在导向杆上,在前活动架与后活动架之间形成有导料槽体,所述调节螺杆分别穿置在前活动架、固定架与后活动架设置,以通过调节螺杆调节导料槽体的宽度。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弹性支撑件的结构,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簧或缓冲气缸或弹片。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定位机构的结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活动架、导向块、升降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定位头,所述活动架活动设置在导向块上,所述活动架与升降驱动电机相驱动链接,以驱动活动架做上下运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设置在活动架上,所述定位头与旋转驱动电机相接,以驱动定位头做旋转运动,所述定位头位于落料间隙的正上方。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定位头的结构,所述定位头的顶部设有软性胶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料机构的一端呈铰接设置,并在导料机构的底部设有弹性支撑件,还在导料机构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组件。其中,限位组件能够限制导料机构摆动的弧度,这样,导料机构在弹性支撑件的作用下,会实现弹性收缩。所以,当定位机构作用在导料机构上的钮扣时,能够减少对钮扣的挤压力,从而,有效的避免钮扣出现变形或碎裂孔位不正的情况,保证其制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同时,该钮扣输送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料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料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在钉钮扣机上的钮扣输送装置,包括振动盘1、导料机构2、定位机构3、取料摆臂4,其中导料机构2的一端呈铰接设置,所述导料机构2的底部还设有弹性支撑件5,所述导料机构2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组件6;所述导料机构2的输入端与振动盘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导料机构2的输出端设有落料间隙10,所述定位机构3设置在导料机构2旁,并使定位机构3能活动作用在落料间隙10内,所述取料摆臂4设置在导料机构2旁,并使取料摆臂4的取料端能摆动进出落料间隙10的正下方。所述弹性支撑件5为弹簧或缓冲气缸或弹片。在制造过程中,取料摆臂4上会设计出与钮扣上缝制孔的数量相等的定位柱,取料摆臂4在移动钮扣时,取料摆臂4上的定位柱是嵌装在钮扣的缝制孔中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料机构2的一端呈铰接设置,并在导料机构2的底部设有弹性支撑件5,还在导料机构2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组件6。其中,限位组件6能够限制导料机构2摆动的弧度,这样,导料机构2在弹性支撑件5的作用下,会实现弹性收缩。所以,当定位机构3作用在导料机构2上的钮扣时,能够减少对钮扣的挤压力,从而,有效的避免钮扣出现变形或孔位不正会断针,飞出易伤人的情况,保证其制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同时,该钮扣输送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完美解决人手不足.由于机械自动送扣无疲劳且快,从而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并使生产提升2倍以上,同时可以节省人工数量等优点。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导料机构的结构,如图3至5所示,所述导料机构2包括导料架组件21、限料件22、移料组件23,所述导料架组件21上设有导料槽体211,所述移料组件23设置在导料槽体211内,所述限料件22位于导料槽体211的槽底正对方向上;所述导料架组件21的一端呈铰接设置,所述导料架组件21的底部还设有弹性支撑件5,所述导料架组件21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组件6。如图5所示,在限料件22上开设有让位孔221,该让位孔221位于落料间隙10的正上方。其中,在实施过程中,可在限料件22上开设腰形孔,然后通过螺钉穿过腰形孔固定限料件22,这样的设置方式可调节限料件22的高度。通过将移料组件23设置在导料槽体211中可达到精准控制钮扣进入落料间隙的目的,避免装置发生卡滞或不能准确移送钮扣的情况出现,有效地提高了导料机构2的使用性能。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移料组件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移料组件23包括移料板231、驱动电机232、螺杆233、导向滑块234,所述驱动电机232固定在导料架组件21上,所述螺杆233与驱动电机232相驱动连接,所述导向滑块234与螺杆233相螺纹连接,所述移料板231设置在导向滑块234上,并使移料板231位于导料槽体211内;所述移料板231的端部开设有U型缺口部2311,并使U型缺口部2311能在驱动电机232的驱动下进出落料间隙10。在驱动电机232的驱动下,可使移料板231沿着导料槽体211的导料方向做往复运动,这样就可以移送钮扣。其中,通过将移料板231设置在导料槽体211内,这样钮扣在进入导料槽体211后,会直接处于移料板231上,随着移料板231的移动,能够将钮扣准确地送至落料间隙10处,其与振动盘1、限料件22的配合使用,能有效地避免出现漏料或多送的情况,准确性和控制精度十分的高。而现有技术中,大多钮扣输送装置的是通过气流来推动钮扣运动的,其推动的精准度和稳定性降低,易出现钮扣卡滞的情况,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能很好的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能大大提高钮扣移送的准确性和控制精度。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可不采用螺杆233与驱动电机232驱动,可直接采用驱动气缸驱动。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限位组件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固定块61、限位杆62,该固定块61上开设有限位槽611,所述固定块61设置在导料架组件21旁,所述限位杆62一端固定在导料架组件21上,并使限位杆62的另一端活动嵌装在限位槽611内。其中,在制造过程中,还可设计成一下几种方式,第一种,在限位杆62上开设限位孔,安装时,在导料架组件21旁设置一个固定块,使固定块嵌装在限位块杆62的限位孔内,从而达到导料架组件21摆动弧度的作用。第二种,是在限位杆62上开设限位槽,安装时,在导料架组件21旁设置一个固定块,使固定块嵌装在限位块杆62的限位槽内,从而达到导料架组件21摆动弧度的作用。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地限制导料架组件21另一端的摆动弧度,在与弹性支撑机构5的配合使用下,就能使导料架组件21实现柔性的摆动。该结构十分简单,且可靠性十分高。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落料间隙的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导料槽体211的输出端设有限位挡块7,所述限位挡块7、移料组件23与导料槽体211的槽壁之间围合形成有落料间隙10。限位挡块7的设置能够限定钮扣的位置,使钮扣准确的停滞在落料间隙10内,有效地保证了装置的控制精度。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导料架组件的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导料架组件21包括前活动架212、后活动架213、固定架214、导向杆215、调节螺杆216,所述导向杆215安装在固定架214上,所述前活动架212与后活动架213分别活动安装在导向杆215上,在前活动架212与后活动架213之间形成有导料槽体211,所述调节螺杆216分别穿置在前活动架212、固定架214与后活动架213上,以通过调节螺杆216调节导料槽体211的宽度。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能够达到调节导料槽体211宽度的目的,这样导料架组件21可用以输送不同大小地钮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导料架组件21的适用范围。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定位机构的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活动架31、导向块32、升降驱动电机33、旋转驱动电机34、定位头35,所述活动架31活动设置在导向块32上,所述活动架31与升降驱动电机33相驱动链接,以驱动活动架31做上下运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4设置在活动架31上,所述定位头35与旋转驱动电机34相接,以驱动定位头35做旋转运动,所述定位头35位于落料间隙10的正上方。上述定位机构3的设计十分合理,运行的精度十分的高,可靠性十分好。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可将升降驱动电机33换成驱动气缸,实现的作用也是驱动活动架31做上下运动。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定位头的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定位头35的顶部设有软性胶体351。软性胶体351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保护好钮扣,避免刮花钮扣表面,保证钮扣的美观度。

工作原理:首先,将钮扣放置在振动盘1中。在振动盘1的作用下,钮扣进入到导料机构2的移料板231上。在移料板231的作用下,使钮扣进入落料间隙10中。接着定位头35在升降驱动电机33的作用下,下降并压在钮扣顶面上。然后,取料摆臂4在其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入落料间隙10使取料摆臂4的定位柱穿过U型缺口部2311顶置在钮扣的底面上。接着,旋转驱动电机34驱动定位头35旋转,从而,带动钮扣旋转,使取料摆臂4的定位柱穿入到钮扣的缝制孔中。其中,在取料摆臂4顶置在钮扣底面后,与会定位头35形成对钮扣的夹持作用,这时移料板231收回或在定位柱穿入钮扣缝制孔后收回。最后,取料摆臂4摆动将钮扣移送至缝纫机上。这就完成一次送钮扣的动作,接着进行下一个送钮扣的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