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站装配段快速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8387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车站装配段快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预制装配式车站一般在繁华的城市中心施工,主要特点就是车站开挖完成后快速拼装,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占路时间。

传统的地铁车站装配段施工方法是:基坑开挖完成后,吊运车站底板块,采用手动葫芦吊运千斤顶拼装车站底板块;形成一定规模后,然后在其上安装专用拼装台车;采用台车拼装车站边墙块和车站封顶块,拼装完成后采用专用注浆台车对榫槽进行注浆;

传统的地铁车站装配段施工方法的缺点是:1)车站边墙块安装系统需与龙门吊吊钩进行转换,转换速度慢;2)车站底板块纵向张拉系统操作复杂,安全风险高;3)车站封顶块就位速度慢;4)车站封顶块与车站边墙块连接时就位速度慢。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车站装配段快速施工方法,缩短了施工的占地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站装配段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精平条带标高是否满足±2mm的标高要求,以及张拉所需的精轧螺纹钢、螺母、垫片和接驳器是否准备齐全;

s2对第一车站底板块和第二车站底板块的位置进行测量放线;

s3将第一车站底板块吊装至放线位置并张拉锁定;

s4将第一张拉千斤顶通过钢丝绳悬挂于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竖向张拉孔的下方,分别将一连接好第一张拉千斤顶的第二车站底板块吊装至所述第一车站底板块的左右两侧,然后调整所述第一车站底板块左右两侧的第一张拉千斤顶至张拉位置后锁住精轧螺纹钢,并控制所述第一车站底板块左右两侧的第一张拉千斤顶同步张拉,从而完成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与第一车站底板块的张拉锁定;

s5将所述第一张拉千斤顶及钢丝绳拆除并将前后相邻两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张拉锁定;

s6将车站边墙块吊装至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的连接位置,然后用液压顶丝调整所述车站边墙块垂直度及水平位置,最后将所述车站边墙块与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竖向张拉孔张拉锁定;

s7将左右两车站封顶块吊装至台车上方,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台车顶部油缸上的定位板快速定位,然后通过设置在油缸上的位移传感器将左右两所述车站封顶块调整至同一标高,并移动第二张拉千斤顶对左右两所述车站封顶块进行张拉锁定,最后通过位移传感器控制油缸同步收缩以控制左右两所述车站封顶块的下落高度,使其与所述车站边墙块连接并张拉锁定;

s8利用设置于所述台车尾部的注浆平台及位于注浆平台上的注浆车对车站边墙块和车站封顶块进行榫槽注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上设置有若干左右张拉孔和若干前后张拉孔,所述左右张拉孔用于实现第二车站底板块和第一车站底板块的张拉锁定,所述前后张拉孔用于实现前后相邻两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的张拉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的下端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左右张拉孔数量一致的多个滑动式电葫芦,每个所述滑动式电葫芦均悬挂一所述第一张拉千斤顶。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为14mm,所述钢丝绳的上端通过直径28mm的钢筋固定于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的竖向张拉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台车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排所述油缸,每排所述油缸沿前后方向排布,每排所述油缸的顶部均设置一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边缘设置与所述车站封顶块对应的定位板,每排所述油缸上设置一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均连接显示屏,所述台车顶部在左右两车站封顶块相连位置的两侧各设置活动连接一转轴,每个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一悬臂,每个所述悬臂上滑动连接有一滑动式手拉葫芦,每个所述滑动式手拉葫芦的下部悬挂一所述第二张拉千斤顶,所述台车的尾部设置与所述车站边墙块和车站封顶块对应的所述注浆平台,所述注浆平台上设置若干所述注浆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加快了定位拼装的速度,实现随拼装随注浆的施工流水;其材料来源广、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拼装时间短,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底板块张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注浆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注浆台车与车站封顶块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注浆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装配式车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车站底板块;2、第二车站底板块;3、车站边墙块;4、车站封顶块;5、台车;6、左右张拉孔;7、钢丝绳;8、滑轨;9、滑动式电葫芦;10、第一张拉千斤顶;11、钢筋;12、油缸;13、定位板;14、位移传感器;15、显示屏;16、转轴;17、悬臂;18、滑动式手拉葫芦;19、第二张拉千斤顶;20、注浆平台;21、注浆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站装配段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精平条带标高是否满足±2mm的标高要求,以及张拉所需的精轧螺纹钢、螺母、垫片和接驳器是否准备齐全;

s2对第一车站底板块1和第二车站底板块2的位置进行测量放线;

s3将第一车站底板块1吊装至放线位置并张拉锁定;

s4将第一张拉千斤顶10通过钢丝绳7悬挂于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2竖向张拉孔的下方,分别将一连接好第一张拉千斤顶10的第二车站底板块2吊装至所述第一车站底板块1的左右两侧,然后调整所述第一车站底板块1左右两侧的第一张拉千斤顶10至张拉位置后锁住精轧螺纹钢,并控制所述第一车站底板块1左右两侧的第一张拉千斤顶10同步张拉,从而完成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2与第一车站底板块1的张拉锁定;

s5将所述第一张拉千斤顶10及钢丝绳7拆除并将前后相邻两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2张拉锁定;

s6将车站边墙块3吊装至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2的连接位置,然后用液压顶丝调整所述车站边墙块3垂直度及水平位置,最后将所述车站边墙块3与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2竖向张拉孔张拉锁定;

s7将左右两车站封顶块4吊装至台车5上方,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台车5顶部油缸12上的定位板13快速定位,然后通过设置在油缸12上的位移传感器14将左右两所述车站封顶块4调整至同一标高,并移动第二张拉千斤顶19对左右两所述车站封顶块4进行张拉锁定,最后通过位移传感器14控制油缸12同步收缩以控制左右两所述车站封顶块4的下落高度,使其与所述车站边墙块3连接并张拉锁定;

s8利用设置于所述台车5尾部的注浆平台20及位于注浆平台20上的注浆车21对车站边墙块3和车站封顶块4进行榫槽注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2上设置有若干左右张拉孔6和若干前后张拉孔,所述左右张拉孔6用于实现第二车站底板块2和第一车站底板块1的张拉锁定,所述前后张拉孔用于实现前后相邻两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2的张拉锁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7的下端连接有滑轨8,所述滑轨8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左右张拉孔6数量一致的多个滑动式电葫芦9,每个所述滑动式电葫芦9均悬挂一所述第一张拉千斤顶10。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7的直径为14mm,所述钢丝绳7的上端通过直径28mm的钢筋11固定于所述第二车站底板块2的竖向张拉孔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台车5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排所述油缸12,每排所述油缸12沿前后方向排布,每排所述油缸12的顶部均设置一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边缘设置与所述车站封顶块4对应的定位板13,每排所述油缸12上设置一所述位移传感器14,所述位移传感器14均连接显示屏15,所述台车5顶部在左右两车站封顶块4相连位置的两侧各设置活动连接一转轴16,每个所述转轴16的顶部固定连接一悬臂17,每个所述悬臂17上滑动连接有一滑动式手拉葫芦18,每个所述滑动式手拉葫芦18的下部悬挂一所述第二张拉千斤顶19,所述台车5的尾部设置与所述车站边墙块3和车站封顶块4对应的所述注浆平台20,所述注浆平台20上设置若干所述注浆车21。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固定及连接方式可以使用螺栓连接、焊接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活动连接方式可用铰接、轴承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滑动连接方式可用滑轮、导轨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

第一张拉千斤顶10和第二张拉千斤顶19均为穿心式千斤顶。

滑轨8由对称的两70角钢拼接而成,滑轨8可供滑动式电葫芦9上的滑轮自动滑动。

位移传感器14通过plc控制器连接显示屏15,显示屏15用于显示各位移传感器14检测到的数值。

定位板13设置在支撑平台的边缘,每个支撑平台上共有四块定位板13,与车站封顶块4下弧面上的凸台相对应,用于限制车站封顶块4的前后及左右位置,支撑平台可跟随油缸12的活塞杆上下移动,位移传感器14用于检测支撑平台的高度和位移。

注浆平台20的数量共有两个,车站边墙块3对应一个注浆平台20,车站封顶块4对应一个注浆平台20。

本发明主要改进点有:1)底板块张拉装置:底板块张拉装置由前后移动系统、竖向移动系统和张拉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前后移动系统采用φ14的钢丝绳7穿过第二车站底板块2竖向张拉孔,在竖向张拉孔上方用φ28的钢筋11固定钢丝绳7的上端,钢丝绳7的下端吊住滑轨8,为滑动式电葫芦9提供行走轨道;竖向移动系统的是将承重500kg的滑动式电葫芦9的滑轮固定在悬吊的滑轨8上,既能通过滑轮完成前后移动,又能通过滑动式电葫芦9的吊钩起吊功能达到竖向移动功能;张拉系统为悬吊的拉力100吨的第一张拉千斤顶10,第一张拉千斤顶10移动到张拉位置后,可完成第二车站底板块2左右方向上的张拉锁定;

2)车站边墙块3吊装系统:采用承重75t的龙门吊吊运车站边墙块3至与第二车站底板块2的连接位置后,直接就位调整姿态并进行张拉锁定;

3)车站封顶块4快速张拉锁定系统:左右两车站封顶块4在下落至台车5位置时依靠定位板13快速定位,然后通过油缸12上的位移传感器14的显示调整至同一标高进行左右两车站封顶块4的连接,并张拉锁定,最后通过位移传感器14控制油缸12同步下落,使左右两车站封顶块4与车站边墙块3相连;

4)车站边墙块3和车站封顶块4拼装完成后通过台车5尾部的注浆车21可以及时完成注浆的工作。

具体为:(1)施工准备:施工前先检查第一车站底板块1和第二车站底板块2拼装位置的精平条带标高是否满足±2mm的标高要求,吊装第一车站底板块1、第二车站底板块2、车站边墙块3和车站封顶块4的钢丝绳是否就位,张拉工作所需的精轧螺纹钢、螺母、垫片和接驳器是否准备齐全。

(2)测量定位:根据图纸的坐标位置对第一车站底板块1和第二车站底板块2的位置进行测量放线。

(3)第一车站底板块1的拼装:先吊装第一车站底板块1至指定的位置并进行张拉锁定。

(4)第二车站底板块2的拼装:在第二车站底板块2吊装之前先连接底板块张拉装置,将钢丝绳7穿进第二车站底板块2的竖向张拉孔,然后用φ28的钢筋11固定钢丝绳7上端,钢丝绳7下端与滑轨8连接,在第二车站底板块2下落过程中,按照测量放线的位置逐渐就位,将前后相邻两第二车站底板块2的止水胶条对正,第一车站底板块1的左右两侧放好第二车站底板块2后,将左右两第二车站底板块2上的滑动式电葫芦9通过滑轨8移动至张拉位置,然后再用滑动式电葫芦9调整第一张拉千斤顶10至张拉高度,使用第一张拉千斤顶10锁住左右张拉孔6处的精轧螺纹钢,左右两第二车站底板块2上的第一张拉千斤顶10调整好后(每个第二车站底板块2上设有两个左右张拉孔6,每个左右张拉孔6对应一个第一张拉千斤顶10),使油泵同步四个第一张拉千斤顶10同时张拉,避免由于拉力不平衡导致整体错位,从而使第二车站底板块2与第一车站底板块1的张拉锁定,然后拆除底板块张拉装置后,将前后相邻两第二车站底板块2张拉锁定。

(5)车站边墙块3拼装:车站边墙块3采用龙门吊直接与第二车站底板块2相连就位,然后用液压顶丝调整车站边墙块3的垂直度及水平位置,最后将车站边墙块3与第二车站底板块2张拉锁定。

(6)车站封顶块4拼装

左右两车站封顶块4吊运至车站边墙块3上方时,通过油缸12上的定位板13快速定位,然后通过油缸12上的位移传感器14调整左右两车站封顶块4至同一标高,然后通过转轴16转动悬臂17至合适位置,移动滑动式手拉葫芦18至张拉位置,通过滑动式手拉葫芦18调节第二张拉千斤顶19高度至左右两车站封顶块4的牛腿上方,张拉锁定,最后将左右两车站封顶块4整体下落(通过位移传感器14控制下落车站封顶块4高度)与车站边墙块3连接并张拉锁定。

(7)移动台车5尾部注浆平台20上的注浆车21及时对车站边墙块3和车站封顶块4进行榫槽注浆,形成流水作业。

综上,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加快了定位拼装的速度,实现随拼装随注浆的施工流水;其材料来源广、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拼装时间短,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