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裁床。
背景技术:
裁床是纺织服装、皮革行业、汽车座椅、家具行业所使用的自动裁剪设备。自动裁床主要包括送料装置、裁减装置、压紧装置等部分。如公开号为CN2056854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裁床,解决了人员距离裁剪装置过紧容易造成危险的问题,纵向支架上设有用于检测人员与纵向支架之间距离并输出检测信号的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上耦接有预设有切断基准值信号并将检测信号与切断基准值信号相互比较以输出第比较信号的比较单元以及耦接于比较单元以接收第比较信号并响应于第比较信号以控制裁剪装置启闭的控制单元;当检测信号小于切断基准值信号时,则控制单元控制裁剪装置断开。
布料在被裁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布屑,布屑会粘附于被裁剪的布料边缘,此时,当工作人员收集布料时,容易使布屑扬起,被工作人员吸入,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集布料时扬起的布屑少的裁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裁床,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所述进料传送带上方设有用于切割布料的切割装置,所述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抵触连接的过渡件,过渡件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以及嵌于固定板中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的梳型板,所述梳型板与所述进料传送带的接触侧设有梳型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经过进料传送带时,被位于进料传送带上方的切割装置切割,然后经过渡件传送至出料传送带,被工作人员收集。通过设置过渡件,梳型齿的齿尖与布料接触时可筛下一部分粘连于布料边缘的布屑,减少工作人员在搬运布料时所接触到的布屑。过渡件两侧分别与进料传送带和出料传送带抵触连接,可使布料更好的传递至过渡件上,减少布料堆积于过渡件上或是过渡件与进料传送带之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件的两端设有限制布料位置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布料偏移范围,可避免布料在传送过程中因外力影响而偏离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上设有卡块,所述过渡件上设有供所述卡块滑动的卡槽一,机架与限位件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机架和限位件抵触连接的弹簧,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过渡件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设置于梳型板两端,与梳型板抵触连接,可对梳型板限位,此时因梳型板与固定板滑动连接,通过下压限位块,便可将梳型板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机架可拆卸连接的卡位件,所述限位件夹设于卡位件和过渡件之间,所述卡位件上设有供卡块滑动的卡槽二,所述卡位件与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拆卸卡位件便可将限位件取出,便于对限位件的更换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型板上设有呈“T”型设置的滑块,固定板上设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可增大梳型板与固定板的接触面积,使梳型板滑动更平稳;其次,可限制梳型板的自由度,使梳型板仅能沿滑槽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件上方设有用于吸附布屑的吸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可对切割过程中扬起的布屑进行吸收;其次,梳型齿与布料接触时,也会扬起一定布屑,吸附件也可吸附上述布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与所述吸附件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吸附件的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所述支撑架二位于所述吸附件靠近出料传送带的一侧,支撑架二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吸附件的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放置槽,可调节吸附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倾斜角以及吸附件的一侧与传送带的距离,对布屑能够达到更好的吸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呈弧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减小布料经过固定板时受到的集中应力,减少布料经过固定板时受到的磨损以及动能消耗,布料可更好的向前传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型齿呈弧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减少布料经过梳型齿时受到的阻碍,布料可更平顺的从梳型齿传递至固定板,减少布料经过梳型齿时受到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传送带上固定设有鬃毛砖刷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切割装置向下切割布料时,因刷子具有一定弹性且刷毛之间存在一定空隙,与切割装置相接触的刷毛可便会向外弯折,可使切割装置嵌入鬃毛砖刷子中,达到更好的切割效果;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布屑会吸附于刷毛上,减少布料上所吸附的布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设置固定板以及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的梳型板,便于对梳型板的拆卸更换;
其二,通过设置限位件和卡位件,在限制布料位置的同时可限制梳型板的位置,便于梳型板和限位件的拆装;
其三,通过设置吸附件、支撑架一和支撑架二,通过调节吸附件位于支撑架二的高度,可调节吸附件的角度,便于将因切割装置切割、梳型板筛选而扬起的布屑吸附于吸附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裁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裁床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C-C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D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2、进料传送带;3、过渡件;31、固定板;311、滑槽;312、卡槽一;32、梳型板;321、梳型齿;322、滑块;33、限位件;331、卡块;34、卡位件;341、卡槽二;35、弹簧;4、出料传送带;5、切割装置;6、鬃毛砖刷子;7、支撑架一;71、支撑杆一;72、连接辊一;8、支撑架二;81、支撑杆二;811、放置槽;82、连接辊二;9、吸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裁床,包括机架1,沿布料传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1上的进料传送带2、过渡件3和出料传送带4,进料传送带2上方设有用于切割布料的切割装置5。
如图1所示,进料传送带2上固定安装有鬃毛砖刷子6,鬃毛砖刷子6的刷毛呈上小下大的锥状设置。
如图2所示,过渡件3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1以及嵌于固定板31中与固定板31可拆卸连接的梳型板32,可通过螺栓将固定板31固定于机架上。梳型板32与进料传送带2的接触侧设有若干梳型齿321,梳型齿321的端部与鬃毛砖刷子6抵触连接,且梳型齿321呈弧状设置。如图4所示,梳型板32与固定板31的接触侧上设有呈“T”型设置的滑块322,固定板31上设有滑槽311,滑块322沿滑槽311滑动。固定板31与布料相接触的上端呈弧状设置,且固定板31侧边与出料传送带4相抵触。
如图2和6所示,过渡件3两端设有限制布料以及梳型齿321位置的限位件33以及固定限位件33位置的卡位件34,卡位件34设置于机架1上且与机架1通过螺栓螺纹连接进行固定。限位件33夹设于过渡件3和卡位件34之间,限位件33上设有卡块331,固定板31和卡位件34上分别设有供卡块331滑动的卡槽一312和卡槽二341,卡块331嵌于卡槽一312和卡槽二341中且沿卡槽一312和卡槽二341滑动。机架1与限位件33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机架1和限位件33抵触连接的弹簧35。当限位件33与弹簧35处于平衡状态时,限位件33封堵滑槽311,梳型板32不能从滑槽311滑出。下压限位件33,使限位件33位于滑槽311下方,可将梳型板32从滑槽311中滑出。
如图2和3所示,固定板31内嵌有若干梳型板32,梳型板32之间抵触连接。
如图1所示,机架1上固定设有支撑架一7,支撑架一7包括位于进料传送带2两侧的支撑杆一71以及与支撑杆一71转动连接的连接辊一72,连接辊一72平行进料传送带2且位于切割装置5与过渡件3之间。
如图1和2所示,机架1上固定设有支撑架二8,支撑架二8包括位于出料传送带4两侧且垂直机架1设置的支撑杆二81以及与支撑杆二81转动连接的连接辊二82。连接辊二82平行出料传送带4且位于出料传送带4上方。
如图2所示,为调节吸附件9的角度和高度,支撑杆二81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连接辊二82的放置槽811。
如图1和2所示,连接辊一72和连接辊二82之间设有用于吸附布屑的吸附件9,吸附件9的两端分别套设于连接辊一72和连接辊二82中。吸附件9可采用具有一定吸附布屑能力的材料,例如绒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