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该纺织产品的用途以及用于应用该方法的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0273发布日期:2018-07-31 23:2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该纺织产品包含第一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具有固定到该片材上以在其上形成绒毛(pile)的聚合物纱线,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所述片材,穿过所述片材缝合所述聚合物纱线以在所述片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绒毛,并在所述片材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上形成所述纱线的环,加热所述片材的第二表面以至少部分熔化所述纱线的环,从而将所述纱线固定到所述片材上。本发明还涉及利用新方法获得的纺织产品的使用方法和用于应用所述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EP1598476(KlieverikHeli)描述了一种制造如上所述的纺织产品的方法。特别地,第一片材充当主要背衬,在纱线已经固定到其上之后,第一片材可以充当制造地毯或其他纺织产品的中间体,在该方法中,背衬不使用胶乳来将纱线锚定在适当的位置。背衬包含具有大批热塑性纱线(也称为纤维)的片材,所述热塑性纱线被穿过片材的厚度缝合并从片材的上表面伸出。在下表面,纱线从第二表面延伸并形成环(由于缝合过程本身或仅仅是由于重力)以提供纱线到片材的中间锚定(纱线仍然可以通过手动仅施加轻拉力而被容易地移除)。然后沿着加热的辊表面供应背衬(纱线向上),并将其底面压在辊上,因此纱线将熔化。Klieverik陈述了:冷却后,纱线彼此以及纱线和背衬牢固地锚定在一起,而不需要胶乳聚合物。一个实施方式教导:可以将热塑性粘合剂(例如热熔粘合剂)作为粉末额外施加到背衬的底面,因此加热的表面将纱线和粘合剂熔在一起以在绒毛、粘合剂和背衬之间产生良好的粘合。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加热后以垂直于背衬表面的方向(即从下面)向背衬和绒毛施加压力(例如通过压力辊)以将塑化的纱线涂抹在一起,以增强它们的相互粘合,从而允许加热的辊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低于纱线仅靠热量而熔融时的温度。由于纱线和背衬片材可以由同一种聚合物制成,所以该方法提供了可以容易地再循环中间背衬的优点。没有不相容的乳胶渗透到纤维绒毛中。与现有技术方法相比,还节省了能量和原料成本。WO2012/076348(Niaga)描述了一种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其甚至改善了纱线的锚固强度。在该方法中,将含有第一纱线的片材压在加热表面上时,调节片材和表面的相对速度以在它们之间提供沿机器方向(即片材的运输方向)的额外机械力,这使得在铺开纱线的材料的同时该纱线仍然被熔化,从而导致第一片材和纱线之间更强的结合。尽管理论上在许多情况下可能不再需要额外的第二支撑层,但该文献确实教导了这样的支撑层可能仍然是有用的,当其包含依赖于反应性分子之间的热可逆反应的反应性粘合剂时尤为如此,所述反应性粘合剂存在于纺织产品和载体材料之间的界面处。研究公开(RD591084)也于2013年6月25日以匿名方式发布,其描述了使用上述方法与聚酯热熔胶的组合来制造地毯的某些方法。在许多情况下,从上文所述的技术知晓的纺织产品被胶合到第二片材(作为第二背衬,例如当制造块式地毯时),或者胶合到待覆盖的表面,例如地板、汽车的内部、船或飞机的内部等。发明目标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经改进的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发明概述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标,已经设计了“
技术领域
”部分中所限定的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至少部分熔化的环凝固(即,获得低于聚合物的熔化温度的温度)之后,测量其上具有至少部分熔化的纱线的环的第二表面的粗糙度,并且如果所述粗糙度不同于预定的表面粗糙度,则调节制造所述纺织产品的方法,以获得不同于所测得的表面粗糙度的第二表面粗糙度。至关重要的是,申请人认识到纱线结合的主要强度(即纱线与第一片材结合的强度,归因于该片材的第二表面上的纱线的至少部分熔化)不是纺织产品耐久性的唯一决定因素。特别是当使用中的产品被粘附到第二片材或其他表面时,在环熔化之后,第二表面的表面纹理看起来也具有显著的影响。特别地,对第二片材或其他表面的粘附的耐久性,所述耐久性对纺织产品的磨损具有显著影响,看起来依赖于第一片材的第二表面的所得表面纹理。在本领域中,这很可能没有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人们通常谋求重复的制造结果。如果这导致每次生产运行都具有相同的表面纹理,则表面纹理的影响未必被认识到。然而,申请人认识到,在多年以来的连续制造过程中,由于聚合物纱线的熔化精确地不变,所以几乎不可能保留可能影响表面纹理的所有变量。环境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使用的材料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是分批),工艺设备可能会发生变化而不被注意到等。此外,申请人认识到,对于纺织产品的每种应用,不同的表面纹理可能是最佳的。目前已知的方法不能考虑所有这些。然而,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充分考虑所有以上情况。通过测量表面粗糙度(其包括测量表面粗糙度指标或参数),并将该粗糙度与预定的适当粗糙度进行比较,例如通过检查粗糙度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改变对表面纹理有影响的任何参数来调节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以获得具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的产品,从而满足所需的性质,特别是满足纺织产品耐久粘附到第二片材或其他表面所需的性质。优选地,任选地在第二次调节或进一步调节之后,所述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满足预定表面粗糙度或预定范围的表面粗糙度。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根据上述方法能够获得的纺织产品用于覆盖建筑或任何其他人工构造或天然构造的表面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纺织产品的装置,所述纺织产品包含第一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具有固定到该片材上以在其上形成绒毛的聚合物纱线,所述纱线被穿过所述片材缝合以在所述片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绒毛,并在所述片材的第二表面上形成所述纱线的环,所述装置包含:加热元件,其能够将所述纱线的环加热至高于所述聚合物的熔化温度;和运输工具,其用于沿着所述加热元件运输具有缝合纱线的片材,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指向所述加热元件,其中所述装置包含传感器以测量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所述传感器被放置在所述加热元件的远端部分(即在所述环纱线的环已被加热之后)。定义纺织产品是包含纺织物(即主要由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制成的材料,通常被称为缝线(thread)或纱线),任选地与其他组分(例如背衬层、载体层和/或粘合剂)组合的产品。纺织产品通常包括粘附到背衬的绒毛的上层(其中凸起的绒毛纤维也被称为产品的“拉毛(nap)”),但也可以是平纹织物。这类产品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构造,例如织造的、针毡、打结的、簇绒的和/或刺绣的,但簇绒产品是最常见的类型。绒毛可以被切割(如在剪绒地毯中)或形成环(如在Berber地毯中)。聚合物纱线是这样的纱线,其中形成纱线的物质是天然的或合成的热塑性聚合物。纺织产品中使用最广泛的聚合物纱线是聚酰胺和聚酯纱线。聚酰胺主要是PA6或PA6,6,所用的聚酯主要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通常简称为PET。典型地,用于纱线的聚合物具有约220-280℃的熔点(Tm)和约150℃至约18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纱线的环是一定长度的这种纱线,其可以远离纱线的基本部分弯曲(不排除环比主要部分本身长)。对于纺织产品而言,纱线的基本部分是形成产品的上面、可见部分的那部分。例如,对于地毯而言,纱线的基本部分是形成绒毛的那部分纱线。对于服装而言,纱线的基本部分是形成服装的外表面部分的那部分纱线。环是从产品的背面延伸的那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无定形固体在加热后变软或在冷却后变脆时的温度。Tg是这样的温度区域,在该区域中,聚合物(加热时)从坚硬的玻璃质材料转变为柔软的橡胶状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总是低于材料的结晶态的熔化温度(Tm)。可以通过如下方法确定Tg: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本领域公知的20K/min的速度,通常将所述温度区域的中点定义为Tg。片材是基本上二维块(mass)或材料,即,宽且薄,通常但不一定是矩形的,并且固有地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缝合是一种通过针脚机械地制造物体的纱线部分的方法,或通过类似针脚的方式,例如通过簇绒、针织、缝纫、编织等。在线(in-line)进行的工艺步骤意味着该工艺步骤构成连续操作的组成部分。轧光是利用压力和/或热使表面光滑的过程。层压体是包含彼此机械连接的多个堆叠层的结构。热熔粘合剂是热塑性粘合剂,其被设计成被熔化,即被加热以从固态转变成液态以在凝固后粘附材料。热熔粘合剂通常是非反应性的,结晶的并且包含少量或不含溶剂,因此为了提供足够的粘合,固化和干燥通常不是必需的。中央处理单元是被编程为处理数据的硬件系统。硬件不需要是一个单元,而是可以包括通过例如无线连接可操作地连接的几个分布式单元。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线进行第二表面的粗糙度的测量以及制造纺织产品的方法的调节。通常,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是离线进行的。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众所周知,环境的振动可能会影响粗糙度测量。因此,表面粗糙度测量通常不在固有地受到各种振动影响的工业生产线上执行,而是在受控的无振动的环境中离线进行。然而,令申请人惊讶的是,表面粗糙度的在线测量看起来足以改进已知的纺织产品制造方法,显然,由于对应于纺织物生产设备(主要是大型运输滚筒,其可旋转地连接到重型框架以运输半连续纺织产品作为本领域的惯例)的振动类型与表面粗糙度相比会产生频谱(频率和/或振幅)完全不同的振动,因此不会妨碍在线表面粗糙度测量的适当使用。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方法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制造过程可以即时地在线调节,而不必等待要生产的纺织物的完整通道(lane),但具有该通道(可达到数百米长)不满足预定的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风险。此外,在线测量可以是非破坏性的,而本领域中使用的离线测量仪器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分析小样本,该样本必须从纺织产品切割下来。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在熔化环的聚合物冷却至低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后,进行第二表面的粗糙度的测量。申请人认识到:即使在纱线的熔化聚合物凝固之后,即只要其温度保持高于聚合物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表面纹理仍然可以改变。因此,在通过测量表面粗糙度评估表面纹理之前,等待表面的充分冷却是有利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进行粗糙度的测量。虽然接触式测量对于获得满足本发明要旨的方法可能很好,但是如果测量方法不依赖于传感器和纺织产品之间的接触,则会发现非接触式测量是有利的。特别是使用在线测量时,接触式测量可能会损坏纺织产品,并且对环境振动更敏感。利用非接触式测量(例如光学测量方法)时,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这种情况。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与第二表面接触的热体加热片材的第二表面。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熔化步骤固有地包括轧光作用。这减少了表面粗糙度的窗口并因此提高了测量方法的可靠性,这又改进了制造方法。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热体的表面相对于第一片材的第二表面具有相对速度(并因此以大于0m/s的相对速度移动)。因此,在纱线熔化过程中使用相对于第二表面具有相对速度的热体是从WO2012/076348中已知的。现在看来,该特征导致增强的轧光作用,因此理想地适用于本方法。这些特征的组合可导致对第二片材具有耐久粘附性的耐久纺织产品。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热体的表面是固定的,而第一片材是沿着热体运输的。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纺织产品的制造过程通过如下来调节:调节上述第二表面的加热和/或在至少部分熔化的纱线的环凝固之后进行轧光步骤(其实际上可以认为是额外的轧光步骤)。申请人发现:如果不满足预定的规格,则通过调节加热步骤本身,表面纹理被最方便地改变。然而,操作主要加热步骤的空间可能不是很大,因为纱线必须满足基本的结合性质(背面完全满足表面粗糙度要求,但纱线熔化松散将不能满足最终产品所需的性质)。因此,可以提供额外的轧光步骤以进行第二光滑作用。典型地,当熔化聚合物仍具有高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时,进行该额外的轧光步骤以使轧光变得容易。关于加热步骤的调节,这通过改变加热第二表面的时间段来有利地调节。虽然理论上也可以改变温度本身,但这种改变通常不能很快获得,更不用说即刻获得了。加热的时间段可以非常快地改变,例如通过改变生产线中产品的运输速度,或者通过机械地改变加热过程的长度。这将在实施例部分中更详细地解释。在其中纺织产品是层压纺织产品(即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层压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如上所述的任何实施方式处理第一片材的第二表面之后,将粘合剂施加到该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片材粘附于所述粘合剂。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粘合剂是热熔粘合剂,例如包含至少50重量%的聚合物的热熔粘合剂,所述聚合物选自聚氨酯、聚碳酸酯、聚酯、聚酰胺、聚(酯-酰胺)、聚烯烃、其混合物和/或其共聚物。在层压纺织产品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提供中间层,其中所述中间层是有弹性的,以允许该层沿着第一片材的第二表面或沿着邻近该中间层的第二片材的表面局部变形。这种实施方式看起来适合于防止或至少减轻层压纺织产品的常见问题:层压体中的内部应变,特别是由于湿度、温度或其它环境变量的影响。内部应变可能会导致各种问题。例如,对于地毯块(carpettile),内部应变可能导致卷曲问题:块的边缘或角落倾向于卷曲。边缘或角落的卷曲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些边缘通常与待覆盖的表面的边缘不一致,因此卷曲的边缘或角部可能导致被覆盖表面的中心区域的不平整。对于宽幅地毯,内部应变可能导致变形,使得在地毯的两个部分的接头处形成间隙。此外,对于任何层压纺织产品,内部应变可能导致凸起和局部过度磨损。发生内部应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层压体固有地包含不同的层(注意:术语“层”或“片材”不排除层或片材实际上由不同的子层构成的情形),所述不同的层需要为纺织产品(从现在起也称为“地毯”,不排除其他类型的纺织产品,如内饰、服装和墙遮盖物)提供非常不同的性质:第一片材(也称为主要背衬)需要稳定地支撑绒毛纱线。第二片材(也称为次要背衬)通常为纺织产品提供尺寸稳定性。由于这个原因,不同层的结构本质上是不同的。因此,即使当例如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由同一种材料制成时,仍固有地存在内部应变的出现,这归因于由于潮湿和温度的作用而导致的不同变形。当使用不同的材料来构成片材时,特别是当这些材料本身由于潮湿和/或温度而不同地膨胀和收缩时,问题甚至会更严重。例如,用于制造地毯的典型聚合物是聚酰胺、聚酯和聚烯烃(polyalkylene)。这些聚合物由于潮湿和温度而具有完全不同的变形特性。现在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当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使用如上所述的弹性层时,该问题可被解决或至少减轻。不受理论的束缚,认为由于如上所述的弹性性质,使得每个片材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扩张或收缩(“变形”),而与另一个片材的膨胀或收缩无关,因此,不会产生(或只产生低的)内部应变(其可能导致卷曲或其他变形)。这可以如下理解:由于中间层的弹性,其允许该层中的材料沿着至少一个片材的表面的局部变形,因此片材(之一)的水平变形现在可以被中间层局部吸收,而没有机械力从第一片材直接传递到第二片材或从第二片材直接传递到第一片材。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中间层是针织层。虽然纤维本质上是连续的,但针织层看起来完全适合仅允许局部变形。像适合于脚的每条曲线的针织筒袜一样,针织层可以容易地局部变形而不将力传递到邻近区域。用于本发明中的针织层例如有可从德国Emsdetten的TWE获得的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PU)以控制制造过程,其中所述传感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CPU,而所述CPU被配置为从所述传感器接收表面粗糙度数据,所述CPU被编程为使用所述表面粗糙度数据来调节制造过程在该装置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装置的加热元件包含热体和用于使热体与片材的第二表面接触的工具。现在将基于以下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制造的纺织产品的横截面。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织物制造过程的细节。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织物制造过程的概况。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层压构造。实施例1描述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实例。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层压纺织产品的一个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是地毯块)的各个层的示意图。该地毯块包含第一片材2,所谓的主要背衬,其可以是簇绒非织造密封聚酯背衬。聚酯纱线5从该第一片材的第一表面3延伸并且使用参照图2所述的纱线熔化方法被密封到片材的第二表面4。该第一片材的重量通常为约500-800g/m2。为了提供机械稳定性,块1包含第二片材6,在这种情况下为聚酯针毡背衬。该第二片材的重量通常为约700-900g/m2。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是任选的弹性层10(其可以是例如重量为330g/m2的聚酯膨胀羊毛,可从德国Emsdetten的TWE作为Abstandsvliesstof获得)。使用胶水将三个层(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以及中间层)层压在一起,该胶水可以是可从DSM(Geleen,荷兰)获得的聚酯热熔胶,其以约300g/m2的重量施加为层11和12。图2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织物制造过程的细节。在图2所示的构造中,存在第一加热块500和第二加热块501以分别加热加热元件(也被称为加热片或加热体)505和506。这些加热元件分别具有工作表面515和516,这些表面与待加工的产品接触,所述待加工的产品通常是通过诸如簇绒的缝合工艺向其施加纱线的主要载体。这两个工作表面都具有18mm的工作宽度,且中间距离为26mm。产品的背面(即参照图1所述的第一片材的第二表面)与加热元件的工作表面接触。为了能够对待加工的产品施加足够的压力,存在用于抵消施加到加热元件的推力的Teflon支撑物520。在操作中,加热元件是静止的,并且产品2(图2中未用虚线指示)相对于加热元件在指示的方向X上移动以变成产品20(用虚线指示)。具有上述构造的待加工的(中间)纺织产品由带有聚酯纱线割绒(簇绒到片材中)的主要片材组成。纱线通常具有约260-280℃的熔化温度。使用200-220℃的加热元件506的温度对产品进行加工,以预热产品。将另一(远端)加热元件505保持在比聚酯纱线的熔化温度高约15℃的温度下。为了将温度保持在所需水平,加热块和加热元件分别设有绝缘材料层510、511、512和513。以12mm/s(0.72m/min)或更高的速度供应产品,并且加热元件施加的压力为约1.35牛顿/平方厘米。以这种方式,片材的第二表面上纱线的环被部分熔化并在第二表面上机械展开,从而形成将纱线锁到第一片材中的半连续熔化材料层。取决于加热元件的温度、施加的压力和加工速度,这将导致具有或多或少光滑化的(smoothed)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光滑化的表面具有某种明显的表面纹理。加热块的下游(远端),在其指向产品20的第二表面的部分上熔化材料被充分凝固,是光学表面粗糙度测量传感器300。利用该传感器,可以测量第二表面的2D表面粗糙度并经由线315将对应于该表面粗糙度的数据发送到CPU320。在该CPU中,将实际表面粗糙度数据与预定值进行比较。如果数据匹配这些值,则不会对制造过程进行调节。然而,如果数据表明粗糙度太小(表面太光滑)或太大(表面太粗糙),则可以调节两个块的加热温度和/或加热时间段,以使产品的下一个部分满足预定的表面粗糙度数据。此外,可以调节将板520压向加热块的压力。图3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织物制造过程的概况。在该实施方式中,加热体505和506围绕圆形支撑物520’排列。中间纺织产品2以其第二表面4朝向加热体的方式被运输,而产品2处于其第一表面(实际上是从第一表面伸出的绒毛)在旋转的支撑滚筒520’上的状态。在滚筒520’的下游侧,中间产品沿运输路径200被运输并遇到冷却梁305。在该实施方式中,冷却梁是厚度为20mm的涂有的铝制固定块状梁,其保持在低于聚酯纱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通常低于120℃。梁在运输方向上的长度L1为80mm,位于与加热体505的距离L2为76mm处。取决于加工速度,主动冷却梁以防止其温度升高太多。在低于1-2m/min的加工速度下,通常不需要梁的主动冷却。高于3m/min的加工速度时,通常需要主动冷却。使用旋转反向辊306,将梁压在纺织产品2的第二表面4上以提供额外的轧光作用。表面粗糙度传感器300放置在远端部分,其指向第二表面。在该实施方式中,用于额外轧光步骤的加热元件和梁/辊组合都由CPU(未示出)控制,至少部分基于CPU从传感器300接收的表面粗糙度数据。图4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将第二片材(在这种情况下是尺寸稳定的次要背衬)施加到利用结合图2所述的方法产生的第一片材的背面的层压构造。在该实施方式中,术语“靶片材”表示按一个接一个的顺序施加的单独的弹性层和第二片材,或者一起施加到第一片材的它们二者的组合层压体。第二片材和弹性层都可以具有聚酯。在该图中,示出了第一辊600,将根据结合图2描述的方法制造的所述(预制)产品的2米宽织物卷绕到该辊上。将该产品从辊600解绕以使其背侧217与第二辊601接触。该辊被设置成向背侧217施加一层热熔粘合剂(HMA)219。为此,辊601和602之间存在大量HMA219并加热。可以通过调节这两个辊之间的间隙来调节该层的厚度。施加HMA的部分的下游是靶片材215,该片材从辊子603解绕。将该片材压在热粘性粘合剂上并在单元700中冷却。该单元由两个皮带701和702组成,它们一方面将靶片材215压在初级产品(即包含图2的产品与施加到其上的HMA219层的产品)上,另一方面将粘合剂冷却至低于其凝固温度。然后将所得到的最终产品201(对应于图1的纺织产品1)卷绕在辊604上。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在线进行关于图2所述的纤维结合工艺和层压工艺。在这种情况下,图2中所示的纤维结合装置可被放置在辊600和辊601之间。在该实施方式中,所施加的HMA是如前所述的ResearchDisclosureRD591084中所述的实施例D的聚酯。在将该HMA施加到主要背衬的背侧的位置处,辊601的合适温度为140℃。通过具有2mm的间隙,以2m/min的最高线速度(webspeed),未旋转的辊602和圆周速度为±1.6m/min的辊601施加厚度为约500g/m2的HMA。这足以将靶片材215胶合到主要背衬(即第一片材)上。可任选地将热熔粘合剂设置为厚度小于1mm、有用地小于0.5mm、更有用地为0.2-0.4mm的层。而在市场上现有技术的地毯中,热熔层通常具有远大于1mm的厚度,申请人发现,当将该层的厚度减小至1mm或更小时,仍然可以获得足够的粘附。因此,本发明的纺织产品中存在的粘合剂层可以具有的优选平均厚度为50μm至1mm,更优选0.1mm至0.8mm,最优选0.2mm至0.4mm。用于形成本发明的纺织产品中的粘合剂层的HMA的量可以为单位面积的粘合剂层0.01-1000g/m2的HMA。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HMA可以以0.05-800g/m2的量施用。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HMA可以以0.1-600g/m2的量施用。实施例1该实施例中描述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使用“
技术领域
”部分中描述的方法制造三种纺织产品,所述方法即:一种方法,其中穿过片材缝合聚合物纱线以在该片材的表面上形成绒毛,并在该片材的背面上形成纱线的环,然后对片材进行热处理以至少部分熔化纱线的线环(参照关于图3概述的方法)。对于该试验,使三种产品各自经历不同的加热过程,即以不同方式进行熔化和展开过程,以得到具有不同耐久性性质(范围从“好”到“中等”和“差”)的三种产品。确定这种性质差异是否能在一个或更多个表面粗糙度指标中被捕获。为此,使用MikroCad优质表面粗糙度测量装置(可从加拿大Delta的LMITechnologies获得)测量每种产品的表面粗糙度(在冷却至低于纱线的熔化温度之后)。该装置具有60x80mm2的测量面积,并且能够以高吞吐速度(8m/min或更高)评估表面粗糙度。一种替代性装置是Gocator激光扫描仪(也可从LMITechnologies获得),但该装置未用于本实验中。MikroCad装置能够生成多种不同类型的表面粗糙度指标。下面在表1中给出了以下指标的结果:-Spk:该值总结了最高峰变化。如果纱线非常充分地熔化并且熔化的材料很好地展开,那么人们会预期该值低。-Sk:该值代表大部分材料的粗糙度。-Svk:该值代表谷中的峰。表1三种品质的表面粗糙度指标和标准偏差品质Spk±STDSk±STDSvk±STD好51±10369±13138±9中等65±8452±19149±11差112±36380±42193±18从结果看来,对于这种性质,Spk和Svk指标很好地对应于产品的品质。而且,标准偏差相对较小。这意味着可以使用这些参数中的一个来确定预定的表面粗糙度(例如对应于这些指标之一的允许范围)。在制造期间,如果确定粗糙度不同于该预定表面粗糙度,则可以调节方法以获得满足预定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粗糙度。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