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用的处理剂溶解装置、及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5637发布日期:2019-04-20 06:4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用的处理剂溶解装置、及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处理布帛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供给布帛处理用的处理剂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用的处理剂溶解装置、及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处理布帛的布帛处理装置,已知一种使用于染色的液体循环从而对布帛进行处理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一直以来,对于该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提供一种用于供给布帛处理用的处理剂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用的处理剂溶解装置(专利文献1)。

如图5及图6所示,处理剂溶解装置9100连接于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9000,该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9000具有供用于染色的液体循环的循环系统9130。具体来说,处理剂溶解装置9100具有供给槽9120,该供给槽9120形成有投入口9110以供投入处理剂w,该供给槽9120直接连接于循环系统9130。通过从投入口9110投入处理剂w,供给槽9120向在循环系统9130中循环的用于染色的液体供给处理剂w。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02466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因此,处理剂w的使用量基于作为处理对象的布帛的量、用于染色的液量来决定,若以比所决定的量少的量对布帛进行处理,则有可能无法适宜地处理布帛。因此,希望不损失预先计量的处理剂w,使大致全部的量的处理剂w分散或溶解于在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9000中循环的用于染色的液体中,另外,还希望处理剂w能可靠地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不过,在处理剂溶解装置9100中,供给槽9120被直接固定在构成循环系统9130的配管9140的上部,处理剂w从位于配管9140的上方的投入口9110直接被投入循环的用于染色的液体中,由此,通过处理剂w的自重而混合在用于染色的液体中。该情况下,在处理剂溶解装置9100中,由于不存在使处理剂w充分分散或溶解于用于染色的液体中的装置,因此,有可能出现处理剂w没有充分分散或溶解,没有分散或溶解的处理剂直接与布帛接触的情况。这可能成为处理不均、布帛污染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鉴于该实际情况,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用的处理剂溶解装置、及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其中,处理剂溶解装置能够使处理剂充分地分散或溶解于用于染色的液体中。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用的处理剂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流路,该流路构成为,从一端供给有粉末状且对布帛进行处理的处理剂,并且另一端连接于循环系统,在该循环系统中循环有用于染色的液体;以及喷射部,将所述用于染色的液体沿具有从该流路的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的速度成分的方向向所述流路内进行喷射。

另外,还可以为,所述流路具有第1区间、及与该第1区间相比位于所述一端侧的第2区间,所述第1区间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2区间的流路截面积小,所述喷射部向所述第1区间喷射所述用于染色的液体。

而且,还可以为,所述流路具有与所述第1区间相比位于所述另一端侧的第3区间,所述第3区间的流路截面积比所述第1区间的流路截面积大。

另外,还可以为,所述主体具有划分所述流路的内周面,且具有将所述用于染色的液体沿所述内周面进行供给的液体供给部。

另外,还可以为,所述液体供给部沿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供给所述用于染色的液体。

另外,还可以为,所述主体具有划分所述流路的内周面,所述喷射部从所述内周面向所述流路内喷射所述用于染色的液体。

另外,还可以为,所述喷射部从所述内周面中沿周向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向所述流路内喷射所述用于染色的液体。

另外,还可以具有设于所述流路的所述另一端且具有多个开口的第1分散部件。

另外,还可以设置第2分散部件,该第2分散部件在所述流路的流通方向上与所述第1分散部件重叠且具有多个开口,所述第2分散部件以使该第2分散部件的多个开口与所述第1分散部件中的所述多个开口不重叠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处理剂溶解装置;朝向所述流路的所述一端供给粉末状的处理剂的供给部件;以及循环系统,使所述用于染色的液体循环,从而对布帛进行处理,并且从所述流路的所述另一端供给有所述用于染色的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具有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剂溶解装置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剂溶解装置的外观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处理剂溶解装置的剖视图,为图2的ⅲ-ⅲ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处理剂溶解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具有现有的处理剂溶解装置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现有的处理剂溶解装置中的将处理剂向循环系统供给的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液流式布帛处理装置100(以下,仅称作“处理装置100”)及处理装置100中的处理剂溶解装置1(以下,仅称作“溶解装置1”)进行说明。

在处理装置100中,通过用于染色的液体来处理布帛。用于染色的液体包含混合了布帛处理用的处理剂(对布帛进行处理的处理剂)后状态的液体。另外,用于染色的液体还包含处理剂为未混合状态的液体等。

布帛处理用的处理剂为染色用的染料。该处理剂根据需要含有以促进对布帛进行染色为目的而使用的辅助剂(例如,芒硝(硫酸钠))、防火加工用的处理剂等。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剂为粉末状的处理剂。

处理装置100具有:循环系统10、供给部件11、和溶解装置1,其中,所述循环系统10供染色用的液体(以下,仅称作“液体”。)循环且对布帛进行处理,所述供给部件11用于供给粉末状的处理剂,所述溶解装置1从供给部件11被供给处理剂且将液体向循环系统10供给。

循环系统10具有:对布帛进行处理的滞留槽101;与滞留槽101一起构成液体的循环系统10的移送管102;使液体在滞留槽101及移送管102之间循环的循环泵103。

滞留槽101具有:主体部1011,其成为对布帛进行处理的区域;将液体向主体部1011导入的入口部1012;将从主体部1011流出的液体向移送管102输送的出口部1013。

移送管102具有:连接滞留槽101的出口部1013和循环泵103的吸入部1031的第1移送管1021;连接循环泵103的排出部1032及滞留槽101的入口部1012的第2移送管1022。液体通过循环泵103被升压。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移送管1022内的压力变得比第1移送管1021内的压力高。液体从循环泵103的排出部1032被排出并经入口部1012回到滞留槽101后,边对布帛进行处理边经由滞留槽101的出口部1013及第1移送管1021返回到循环泵103的吸入部1031。这样,在处理装置100中循环有液体。

循环泵103具有吸入液体的吸入部1031、和送出液体的排出部1032。从循环系统10分支出移送管104、105。移送管104、105在移送管106处汇合。移送管106及从移送管106分支的移送管107被连接在溶解装置1的上游侧,从移送管106、107向溶解装置1供给液体。另外,从循环系统10分支有移送管108。移送管108被连接在溶解装置1的下游侧,从溶解装置1经由移送管108向循环系统10供给有液体。

供给部件11对从一端供给的处理剂进行贮留,并从另一端向溶解装置1供给所述贮留的处理剂。本实施方式的供给部件11为所谓漏斗。这样的漏斗的另一端部,例如,为随着趋向另一端而缩径的圆筒状。

如图2及图3所示,溶解装置1具有主体4和喷射部5,其中,主体4具有划定流路2的内周面3,喷射部5将液体向流路2内喷射。本实施方式的主体4具有使处理剂分散或溶解于液体的溶解部40;连结供给部件11和溶解部40的连结部41。具体来说,主体4中的溶解部40及连结部41一体形成。在连结部41的一端410(图2及图3中的上端)连接有供给部件11。

本实施方式的溶解装置1具有沿内周面3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部7。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溶解装置1具有分散部8,该分散部8连接于流路2,并使残留未溶的处理剂分散于从流路2被挤出的液体中。以下,详细说明溶解装置1的各结构。

流路2为被内周面3包围的空间。以下,为了方便,对流路2的形状进行说明,但通过该说明,也能够说明划定以下形状的流路2的内周面3的形状。

从流路2的一端20(图3中的上端),粉末状的处理剂从供给部件11被供给。而且,流路2的另一端21(图3中的下端)介由移送管108连接于滞留槽101的主体部1011,因此,将液体向循环系统10供给。

本实施方式的流路2的截面为例如圆形。此外,这里所说的“流路2的截面”是指与流路2的中心轴α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流路2,在溶解部40中具有第1区间22、位于第1区间22的一端20侧的第2区间23、及位于第1区间22的另一端21侧的第3区间24。溶解部40中,从流路2的一端20到另一端21按顺序具有第2区间23、第1区间22、第3区间24。

第1区间22的流路截面积比第2区间23的流路截面积小。第3区间24的流路截面积比第1区间22的流路截面积大。即,位于一端20侧与另一端21侧之间的第1区间22的流路截面积比位于一端20侧的第2区间23及位于另一端21侧的第3区间24的流路截面积小。

第2区间23具有位于一端20侧的第1区域231、位于一端20侧及另一端21侧之间的第2区域232、位于另一端21侧的第3区域233。从流路2的一端20向另一端21按顺序连接有第1区域231、第2区域232、第3区域233。第1区域231的流路截面积随着越靠近另一端21侧而变得越小。即,第1区域231随着接近另一端21侧而缩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231的倾斜角(对内周面3中的第1区域231进行划分的部分与正交于流路2的中心轴α的方向(图3中的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θ1)比粉末状的处理剂的安息角大。这样,由于第1区域231的倾斜角比粉末状的处理剂的安息角大,所以,粉末状的处理剂容易在对内周面3的第1区域231进行划分的部分上滑落。

第2区域232的倾斜角(对内周面3中的第2区域232进行划分的部分与正交于流路2的中心轴α的方向(图3中的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θ2)比粉末状的处理剂的安息角大。因此,基于与第1区域231同样的理由,粉末状的处理剂容易在对内周面3中的第2区域232进行划分的部分上滑落。此外,θ2优选比粉末状的处理剂的安息角大且为90°以下。而且,在第2区域232中设有向流路2内喷射液体的喷射孔。

第3区域233的流路截面积越接近另一端21变得越小。即,第3区域233越接近另一端21侧越缩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区域233的倾斜角(对内周面3中的第3区域233进行划分的部分与正交于流路2的中心轴α的方向(图3中的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θ3)比粉末状的处理剂的安息角大。因此,基于与第1区域231同样的理由,粉末状的处理剂容易在对内周面3的第3区域233进行划分的部分上滑落。

流路2中,第2区间22的流路截面积最小。

第3区间24具有位于一端20侧的第1区域241和位于另一端21侧的第2区域242。

第1区域241的流路截面积越接近另一端21侧越大。即,第1区域241随着接近另一端21侧而扩径。

同样,第2区域242的流路截面积越接近另一端21侧变得越大。即,第2区域242越接近另一端21侧越扩径。另外,第2区域242的倾斜角(对内周面3中的第2区域242进行划分的部分与正交于流路2的中心轴α的方向(图3中的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θ5)比第1区域241的倾斜角(对内周面3中的第1区域241进行划分的部分与正交于流路2的中心轴α的方向(图3中的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θ4)大。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流路2为以上的结构,所以,从一端20供给来的粉末状的处理剂在流路2内不会沿水平方向(图3中的水平方向)移动,而是在从一端20朝向另一端21的方向上沿直线移动。

喷射部5被连接于循环系统10中的连接有另一端21的部分的上游部分。来自循环系统10的液体经由移送管106(参照图1)被供给到本实施方式的喷射部5。

本实施方式的喷射部5,如上所述,从内周面3向流路2内喷射液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射部5从内周面3中的沿周向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喷射孔)向流路2内喷射液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喷射孔在周向以等间隔设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路2的中心轴α方向上,四个喷射孔分别被设置为距流路2的另一端21的距离相等。

本实施方式的喷射部5具有:第1部位50和第2部位51,其中第1部位50由与多个喷射孔(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喷射孔)分别连通的多个流路(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流路)构成,所述第2部位51将液体向第1部位50供给并分配。

第1部位50形成于构成主体4(本实施方式中为溶解部40)的筒部分的内部。构成第1部位50的流路的截面为例如圆形。构成第1部位50的流路具有从喷射孔连通的第1区域500、和与第1区域500连通且与第2部位51连通的第2区域501。第1区域500的流路截面积比第2区域501的流路截面积小。因此,从第1部位50被喷射的液体因通过第1区域500,因此会以较大的推力被向内周面3喷射。此外,由于第1区域500的各流路截面积相等且第2区域501的各流路截面积相等,因此,从四个喷射孔喷射的液体的量相同。

第2部位51包含第1区域510和第2区域511,第1区域510形成于构成主体4(本实施方式中,溶解部40)的筒部分的内部,第2区域511连接于第1区域510且向构成主体4(本实施方式中,溶解部40)的筒部分的外部突出。第1区域510在流路2的周向连续。从流路2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第1区域510为圆环状。

在第2区域511流通的液体在通过第1区域510后,被向第1部位50供给。由此,液体从第1区域510中的连接有第2区域511的部分沿周向在第1区域510内流通。

喷射部5将从循环系统10被供给的液体沿具有从流路2内的一端20朝向另一端21的速度成分的方向进行喷射。从喷射部5的喷射孔被喷射的液体的喷射方向被设定为,从喷射孔被喷射的液体能够顺畅地向图2及图3的下方流动。具体来说,从喷射部5的喷射孔被喷射的液体的喷射方向被设定为,能够防止液体向内周面3中与流路2的中心轴α所成的倾斜角较大的位置喷射,并能够防止交叉的液体向图2及图3中的上方飞溅。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喷射部5的喷射孔喷射的液体的喷射方向在流路2的中心轴α上的一点处交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射部5的喷射方向所交叉的位置位于流路2的第1区间22与第2区间23的边界处。

本实施方式中,喷射部5对液体的喷射方向β与流路2的中心轴α之间的角度,在四个喷射孔中都相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射部5对液体的喷射方向β与流路2的中心轴α之间的角度为45°以下,例如,为4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射部5对液体的喷射方向β与流路2的中心轴α之间的角度比流路2中的第2区间23的第1区域231与流路2的中心轴α之间的角度大。

本实施方式的喷射部5向流路2的第1区间22,即流路2的流路截面积小的区间喷射液体。此外,流路2的第1区间22的流路截面积被设定为粉末状的处理剂能够充分地分散或溶解于用于染色的液体中的程度。

如图3所示,液体供给部7与主体4(本实施方式中为连结部41)一体地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部7被配置在从流路2内的截面的中心(流路2的中心轴α)偏离的位置(相对于流路2的中心轴α偏心的位置)上。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部7沿内周面3在内周面3的周向(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内周面3的切线方向)上供给液体。另外,来自循环系统10的液体经由移送管107(参照图1)被供给到本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部7。液体的供给可以在任意时间实施。另外,还可以在不进行布帛的处置的期间,例如,在装置清洗等期间实施液体的供给。

分散部8使从流路2的另一端21被挤出的液体中还没有溶解的处理剂分散。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散部8具有圆筒状的固定部80、第1分散部件81、第2分散部件82。第1分散部件81、第2分散部件82分别使液体中还没有溶解的处理剂分散。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分散部件81配置在固定部80的内侧且主体4的另一端401侧。第1分散部件81设于流路2的另一端21。本实施方式的第1分散部件81为具有多个开口810的圆板状。第2分散部件82在流路2的流通方向(图3中的纵向,本实施方式中为下方)与第1分散部件81重叠地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第2分散部件82为具有多个开口820的圆板状。另外,本发明的第2分散部件82被配置为,第2分散部件82中的多个开口820与第1分散部件81中的多个开口810不重叠(开口810的中心轴与开口820的中心轴相错位)。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分散部件81与第2分散部件82之间存在空间,但若开口810的一部分与开口820重叠,则即使在第1分散部件81与第2分散部件82之间不存在空间(即,即使第1分散部件81与第2分散部件82紧密接触),也能够使液体流通于分散部8。此外,在所有开口810与所有开口820均不重叠的情况下,通过在第1分散部件81与第2分散部件82之间存在空间,而能够使液体流通于分散部8。

本实施方式的第1分散部件81及第2分散部件82被配置在由固定部80及主体4所包围的区域。具体来说,第1分散部件81及第2分散部件82以被固定部80及主体4夹持的状态被支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若通过第1分散部件81的开口810使液体流通于分散部8,则会在分散部8中产生紊流。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1分散部件81的开口810及第2分散部件82的开口820不重叠的方式配置第1分散部件81及第2分散部件82。

通过上述结构,在处理装置100中,液体以如下方式移动。首先,粉末状的处理剂通过供给部件11从溶解装置1的流路2的一端20被供给。在溶解装置1中,通过从喷射部5喷射的液体所产生的喷射效果而发生负压,因此,该处理剂被吸入流路2的另一端21侧,与液体混和。混和有处理剂的状态的液体被向流路2的另一端21挤出,并向分散部8移动。在分散部8中,没有溶于液体的处理剂与第1分散部件81及第2分散部件82的开口以外的部分接触、及通过分散部8所发生的紊流而分散或溶解于液体。通过分散部8后的液体经由移送管108(参照图1)被供给到滞留槽101的主体部1011,随后,进一步从滞留槽101的出口部1013被吸入循环泵103,在循环系统10中循环。

接下来,对上述结构的溶解装置1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该结构的溶解装置1中,在被内周面3包围的空间(流路2)内,液体被以较大的推力喷射,由此基于喷射效果而产生负压,被供给到该空间的粉末状的处理剂被吸入流路2的另一端21,并充分分散或溶解于液体中。而且,由于被喷射的液体具有从流路2的一端20朝向另一端21的速度成分,因此,分散或溶解了粉末状的处理剂的液体从另一端21被挤出。因此,被供给的粉末状的处理剂会逐次到达所喷射的液体所朝向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区间22),并在该位置处依次进行分散或溶解,因此,处理剂能够高效地被分散或溶解。

在溶解装置1中,液体被向流路截面积小的第1区间22喷射,由此,提高了喷射效果,故粉末状的处理剂被吸入流路2的另一端21从而进一步分散或溶解于液体。而且,液体被向流路截面积小的第1区间22喷射,由此,与被向流路截面积大的第2区间23喷射的情况相比,容易与处理剂接触。由此,处理剂与该液体更容易混和,能够使处理剂更好地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溶解装置1中,被喷射的液体在第1区间22交汇,由此,在该交汇的部位的上部因喷射效果而容易产生负压。由此,处理剂会从供给部件11高效地落下,因此,能够使处理剂高效地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而且,在溶解装置1中,位于一端20侧与另一端21侧之间的第1区间22的截面积比位于第1区间22的一端20侧的第2区间23及位于第1区间22的另一端21侧的第3区间24的截面积小。因此,从一端20被供给的处理剂容易被吸入另一端21侧。由此,处理剂与液体容易混和,能够进一步使处理剂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溶解装置1中,液体供给部7中,液体沿内周面3流动。由此,由于能够防止处理剂附着于内周面3,因此,能够得到不易被污染的溶解装置1。另外,还能够防止因处理剂向内周面3逐渐附着而引起的流路2的阻塞。

在溶解装置1中,液体供给部7在内周面3的周向上供给液体。因此,该液体在沿内周面3的周向移动并且由于重力而落下,所以,作为整体呈螺旋状边移动边从一端20向另一端21流动。由此,能够防止处理剂向内周面3的周向中的较大范围附着,所以能够得到不易被污染的溶解装置1。另外,还能够防止因处理剂向内周面3逐渐附着而引起的流路2的阻塞。

在溶解装置1中,由于喷射部5不向流路2内突出,因此,能够抑制喷射部5阻挡粉末状的处理剂流动的情况。

在溶解装置1中,喷射部5从内周面3中的沿周向隔开间隔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位置向流路2内喷射液体。由此,液体被从不同的方向向处理剂喷射,因此,处理剂与液体容易混和,能够使处理剂更好地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在溶解装置1中,即使有残留未溶的处理剂,通过与第1分散部件81接触,处理剂由于该冲击而被粉碎、或处理剂的移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在流路2内分散或溶解于液体。因此,处理剂与液体容易混和,能够使处理剂更好地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而且,在溶解装置1中,即使有残留未溶的处理剂,通过与第2分散部件82接触,处理剂由于该冲击而被粉碎、或处理剂的移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在流路2内分散或溶解于液体。因此,处理剂与液体更容易混和,能够使处理剂更好地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具有该结构的溶解装置1的处理装置100具备:溶解装置1;向流路2的一端20供给粉末状的处理剂的供给部件11;从流路2的另一端21供给有分散或溶解有处理剂的液体的循环系统10。因此,在被内周面3包围的空间(流路2)内,液体会以较强的推力向被供给至该空间的粉末状的处理剂喷射,由此,粉末状的处理剂能够充分地分散或溶解于该液体。而且,被喷射的液体具有从流路2的一端20朝向另一端21的速度成分,因此,分散或溶解了粉末状的处理剂后的液体会从另一端21被挤出,因此,如上所述,处理剂会被高效地分散或溶解。

喷射部5中的四个喷射位置在周向隔开等间隔设置,并且,在流路2的中心轴α方向中,四个喷射孔分别被设置为与流路2的另一端21相距相等的距离。另外,由喷射部5喷射的液体的喷射方向β与流路2的中心轴α之间的角度在四个喷射位置处也都相等。由此,由于向粉末状的处理剂喷射液体的推力、喷射的量分别相等,所以,能够没有偏差地使处理剂分散或溶解。

以下,利用图4对第2实施方式的处理剂溶解装置进行说明。对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溶解装置1001具有:主体1004、喷射部1005、液体供给部7、分散部8,其中主体1004具有划定流路1002的内周面1003。主体1004具有供处理剂分散或溶解于液体的分散或溶解部1040、连结供给部件11与分散或溶解部1040的连结部1041。

流路1002具有:第1区间1024、与第1区间1024相比位于一端1020侧的第2区间1025、及与第1区间1024相比位于另一端1023侧的第3区间1026。在流路1002中,第1区间1024的流路截面积最小。

本实施方式的喷射部1005从通过流路1002的中心轴α的一个位置(一个贯穿孔)沿从流路1002内的一端1020朝向另一端1023的方向喷射液体。即,本实施方式的喷射部1005喷射液体的喷射方向与粉末状的处理剂的流动的方向相同。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贯穿孔位于流路1002的中心轴α附近。

本实施方式的喷射部1005具有:与一个喷射孔连通且截面为圆形的第1部位1050、与第1部位1050连通且截面为圆形的第2部位1051、与第2部位1051连通且与循环系统10连接从而供给液体的第3部位1052。本实施方式的第1部位1050及第2部位1051设于流路1002内。

第3部位1052为圆筒状。第3部位1052包括第1区域1520、和与第1区域1520连接且向构成主体1004的筒部分的外部突出的第2区域15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1520与主体1004(本实施方式中,为连结部1041)一体形成。另外,第1区域1520与包围第2部位1051的第2筒部1053连接。此外,在第2筒部1053连接有包围第1部位1050的第1筒部1054。

在第2区域1521中流通的液体在通过第1区域1520后,通过第1部位1050向流路1002内喷射。

第1筒部1054的内径及流路1002中的第1区间1024的流路截面积被设定为能够有效地使喷射效果发挥作用。

在该结构的溶解装置1001中,在被内周面1003包围的空间(流路1002)内,液体也能够以较强的推力被喷射向被供给至该空间的粉末状的处理剂,由此,粉末状的处理剂会充分地分散或溶解于该液体。而且,被喷射的液体具有从流路1002的一端1020向另一端1023的速度成分,由此,分散或溶解了粉末状的处理剂后的液体从另一端1023被挤出。因此,被供给的粉末状的处理剂依次到达喷射液体的位置处,并在该位置处依次进行分散或溶解,由此,处理剂能够高效地被分散或溶解。

位于第2筒部1053中与流路1002的流通方向相反的方向(图4中的上方)上的面1055,在该方向上呈凸状,为平滑的形状。因此,从一端1020被供给的粉末状的处理剂即使落在第2筒部1053的面1055上,也容易滑落。由此,能够抑制喷射部1005阻挡粉末状的处理剂的流动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的溶解装置1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流路2中,与第1区间22相比位于另一端21侧的第3区间24的流路截面积比第1区间22的流路截面积大,但第3区间24的流路截面积还可以比第1区间22的流路截面积小、或与第1区间22的流路截面积相等。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因从喷射部5喷射的液体形成的喷射效果发生负压,因此,该处理剂会被吸入流路2的另一端21侧,并与液体混和。因此,能够使处理剂充分地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另外,在该情况下,若与第1区间22相比位于一端20侧的第2区间23的流路截面积比第1区间22的流路截面积大且喷射部5将液体向流路截面积小的第1区间22喷射,则与将液体向流路截面积大的第2区间23喷射的情况相比,易与处理剂接触。由此,处理剂与该液体更容易混和,能够使处理剂更充分地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而且,流路2的流路截面积在流路2的中心轴α方向的各位置处是均匀的,即,即使流路2为圆柱状的流路,在被内周面3包围的空间(流路2)内,液体会以较强的推力被向供给至该空间的粉末状的处理剂喷射,粉末状的处理剂会充分地分散或溶解于该液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流路2的截面为圆形,但还可以为椭圆形、多边形等其他的形状。在截面为楕圆形或多边形的情况下,流路的中心轴为通过截面的重心的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流路2为直线状,但还可以一部分为曲线状,或者整体为曲线状。在该情况下,流路2即使不是直线状,在被内周面3包围的空间(流路2)内,通过将液体以较强的推力向被供给至该空间的粉末状的处理剂喷射,而使粉末状的处理剂充分地分散或溶解于该液体。

此外,如第2实施方式所示,在流路1002的内侧存在喷射部1005的情况下,还可以使包围喷射部1005的第1筒部1054及第2筒部1053与流路1002的形状对应地弯曲。即,对于配置在流路1002的弯曲的部分上的喷射部1005,可以使包围该喷射部1005的筒部的局部或整体弯曲,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将液体以较强的推力向粉末状的处理剂喷射,粉末状的处理剂会充分地分散或溶解于该液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主体4中的溶解部40与连结部41一体地形成,因此,通过将液体供给部7靠近流路2的另一端21进行配置,能够实现溶解装置的小型化。但是,不限于此,主体4还可以具有分别单独形成的溶解部和连结部。此外,液体供给部7还可以配置在对流路2进行划分的内周面3相对于流路2的中心轴α倾斜的部分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喷射部5中,多个喷射孔在周向隔开等间隔设置,但还可以隔开不同的间隔设置。另外,第1区域510各流路截面积相等,第2区域520各流路截面积相等,因此,从四个喷射位置喷射的液体的量相等,但还可以使第1区域510的流路截面积、第2区域520的流路截面积不相等,由此,使从四个喷射位置喷射的液体的量不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实施方式中,喷射孔位于内周面3,在第2实施方式中,喷射孔位于流路1002的中心轴α附近,但喷射孔还可以位于内周面及流路的中心轴附近这两个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流路2的中心轴α方向上,四个喷射孔分别与流路2的另一端21隔开相等距离设置。但是,在喷射部5中,该距离还可以不一致。该情况下,喷射部被设计成,通过使喷射部对液体进行喷射的喷射方向β与流路2的中心轴α之间的角度在四个喷射孔中不同,而能够使多个喷射孔的液体的喷射方向的交叉位置汇聚到一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一端20被供给的粉末状的处理剂在流路2内不沿水平方向移动而在从一端20朝向另一端21的方向上直线移动,但粉末状的处理剂还可以在流路2内沿周向边旋转(以形成旋涡的方式边移动)边在从一端20朝向另一端21的方向上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循环系统10向液体供给部7供给液体,但还可以从与循环系统10不同的地点(例如,外部)向液体供给部7供给液体。该情况下,可以向液体供给部7供给没有混入处理剂且能够分散或溶解处理剂的液体,例如可以供给水。这样,只要从液体供给部7向内周面3流动有水,与流通预先混和了处理剂的液体的情况相比,更容易使附着在内周面3的处理剂分散或溶解,能够防止处理剂进一步附着于内周面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供给部7被配置在相对于流路2的中心轴α偏心的位置上,但不限于此,还可以配置在中心轴α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分散部件81及第2分散部件82为分体的部件,但还可以一体地形成。该情况下,在组装第1分散部件及第2分散部件时,无需对设于第1分散部件及第2分散部件的开口进行位置对准,就能够对溶解装置进行组装,因此,该组装很容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散部8具有第1分散部件81及第2分散部件82这两个分散部件,但还可以只有一个分散部件、或具有三个以上的多个分散部件。即使在该情况下,在流路内因湿气而结块的处理剂因与分散部件接触而被粉碎,因此,处理剂与液体容易混和,能够使处理剂进一步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第1分散部件81及第2分散部件82的厚度方向观察,开口810、820分别为圆形,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为楕圆形或多边形。另外,在第1分散部件及第2分散部件中,还可以在相互不重叠的位置上设置狭缝。而且,分散部8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第1分散部件及第2分散部件,即在配置了第1分散部件及第2分散部件的状态下,该第1分散部件及第2分散部件为网孔部分相互不重叠的网状。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流路内因湿气而结块的处理剂与分散部件接触而被粉碎,因此,处理剂与液体容易混和,能够使处理剂进一步分散或溶解于液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溶解装置1具有液体供给部7、分散部8,但还可以不具备这些部件中的一部分或全不具备。即使在该情况下,在被内周面3包围的空间(流路2)内,液体被以较强的推力向被供给至该空间的粉末状的处理剂喷射,由此,粉末状的处理剂会被充分地分散或溶解于该液体。

另外,即使溶解装置1的主体4、液体供给部7、及分散部8一体形成,但至少一部分还可以分体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溶解装置1经由移送管104~108连接于循环系统10,但溶解装置1还可以直接连接于循环系统10。该情况下,由于不需要移送管104~108,因此,能够实现处理装置100的小型化。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溶解装置,2…流路,3…内周面,4…主体,5…喷射部,10…循环系统,20…一端,21…另一端,100…处理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