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进行多种折叠的布类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0670发布日期:2019-06-15 00:4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可进行多种折叠的布类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类折叠装置,其具备用于向前后方向传送布类的由输送带部构成的输送机,且能够选择性执行包含对所传送的布类进行法式折叠的折叠及不进行法式折叠的折叠的多种折叠。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布类折叠装置,在日本专利公开2003-220300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布类折叠装置,其通过识别构件检测出通过传送装置以恒定速度移动的布类的前端至后端为止的间隔或布类的厚度等识别因子,由此识别各种布类的种类,并按照识别结果,使进行布类的折叠的多个折叠部工作,进行就混在一起的布类而言相同的纵向方向t的折叠之后,进行更加大型的布类所需的2折折叠及更小型的布类所需的法式折叠,并且由此控制最终成品尺寸。

上述装置由用于将布类的纵向方向t折叠成几分之一的纵折叠部及用于将纵折叠之布类的宽度方向h折叠成几分之一的横折叠部构成,且纵折叠部与横折叠部以正交的方式配置。因此,在所谓的亚麻工厂中,如该纵折叠部与横折叠部正交那样的配置中,有可能产生无用的空间。尤其该配置响应直线状装置的代替需求的情况下,与上述如纵折叠部与横折叠部正交那样的装置的配置对应的空间有时不存在于该工厂内而无法响应该代替需求。

并且,在日本公开2008-18100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可进行多种折叠的布类的折叠装置,其作为具备用于将布类向前后方向传送的、由左右多条输送带构成的输送机,且选择性执行包含对所传送的布类进行法式折叠的折叠及不进行法式折叠的折叠的多种折叠的折叠装置,构成为配置位于输送机的左右多条输送带的内侧输送带的上部并具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且在进行法式折叠时发挥规定折叠位置的功能的法式折叠测量仪,关于法式折叠测量仪,为了对所传送的布类以将其向内侧输送带上按压的方式进行作用,能够以采取与布类接触的作用姿势及不与布类接触便经过的避让姿势的方式上下移动地设于机体,输送机的左右多条输送带的外侧输送带通过安装于机体的可动引导板以可选择上下位置的方式设置,在下方位置中排列于与内侧输送带在几乎相同的平面,在上方位置中设置成在内侧输送带与外侧输送带之间形成上下方向的间隙而能够进行法式折叠,为了进行法式折叠,在左右外侧输送带的下部配置具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的法式折叠刀,且设置在上述内侧输送带与外侧输送带之间形成上下方向的间隙时使法式折叠刀从外侧输送带的下部向内侧输送带的上部移动的往返机构,在与内侧输送带接触的折叠测量仪上折入布类,并在台架设置上述法式折叠刀和该往返机构,并且将台架设置成能够通过升降机构相对于机体进行升降,进行法式折叠时,在提升外侧输送带之前或之后提升台架,法式折叠刀配置在内侧输送带与外侧输送带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间隙位置上。

布类的中心必须与上述装置中的左右一对法式折叠测量仪的中心对齐,因此需要自动对齐该布类的中心的机构,从而折叠装置有可能变得复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3-220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8-181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观点而完成的,其课题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设置装置时不产生无用的空间的可进行多种折叠的布类折叠装置。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左右一对法式折叠测量仪的布类折叠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构件

进行深入研究开发的结果,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观点的布类折叠装置具备:第1折叠部,能够将具有沿着所传送的方向的纵向方向和与该纵向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布类在将该纵向方向二等分的位置或三等分的位置上折叠;及旋转构件,为了从前方向向后方向传送并进一步折叠通过第1折叠部折叠的布类而将该布类的传送方向从纵向方向旋转为宽度方向。

并且,第2观点的布类折叠装置在第1观点基础上具有能够在将通过旋转构件旋转的布类的宽度方向进一步二等分的位置或三等分的位置上折叠的第2折叠部。

并且,第3观点的布类折叠装置在第1观点或第2观点的基础上,在布类折叠装置中,第1折叠部具有:第1输送机,从前方向向后方向传送布类;第1正反输送机,进一步从前方向向后方向传送由第1输送机传送的布类,且在规定时刻进行反向旋转;第1折叠部,配置在第1输送机与第1正反输送机之间以折叠所传送的上述布类;第2输送机,从后方向向前方向传送通过第1正反输送机所传送的布类;第2正反输送机,从后方向向前方向传送由第2输送机传送的布类,且在规定时刻进行反向旋转;及第2折叠部,配置在第2输送机与第2正反输送机之间以进一步折叠所传送的上述布类。

并且,第4观点的布类折叠装置在第2观点或第3观点的基础上,第2折叠部具有:第3输送机,从前方向向后方向传送通过旋转构件旋转的布类;第3正反输送机,进一步从前方向向后方向传送由第3输送机传送的布类,且在规定时刻进行反向旋转;第3折叠部,配置在第3输送机与所述第3正反输送机之间以折叠所传送的上述布类;第4输送机,从后方向向前方向传送通过第3正反输送机所传送的布类;第4正反输送机,从后方向向前方向传送由第4输送机传送的布类,且在规定时刻进行反向旋转;及第4折叠部,配置在第4输送机与第4正反输送机之间以进一步折叠所传送的上述布类。

并且,第5观点的布类折叠装置在第3观点或第4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配置有用于衔接第1输送机与第1正反输送机之间的间隔的第1折叠衔接爪。

并且,第6观点的布类折叠装置在第1观点至第5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配置有用于衔接第2输送机与第2正反输送机之间的间隔的第2折叠衔接爪。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由于如上述那样构成并发挥作用,因此不需要左右一对法式折叠测量仪的布类折叠装置。由于是具有从前方向相对于后方向为直线状的布局的装置,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在配置该装置的亚麻工厂中不会产生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a是布类折叠装置的俯视图。b是布类折叠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布类折叠装置中的第1折叠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布类折叠装置中的旋转构件与第2折叠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布类折叠装置中的装载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将布类折叠成2折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6是将布类折叠成3折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7是将布类折叠成4折的工序的示意图。

图8(1)是传送布类的状态图。(2)是布类经过间隔的状态图。(3)是布类折叠成2折的状态图。(4)是布类折叠成2折的状态图。

图9(5)是进一步传送布类的状态图。(6)是布类传送到旋转构件的正下方的状态图。(7)是旋转布类的状态图。(8)是旋转布类的状态图。

图10(9)是所旋转的布类经过第3间隔的状态图。(10)是布类经过第4间隔的状态图。(11)是布类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状态图。(12)是布类折叠成2折而被传送的状态图。

图11(13)是将所传送的布类配置在第1开关门与第2开关门上的状态图。(14)是开放第1开关门和第2开关门的状态图。(15)是向辊输送机传送布类的状态图。

图12(16)是传送布类的状态图。(17)是布类经过间隔的状态图。(18)是布类折叠成2折的状态图。(19)是布类折叠成2折的状态图。

图13(20)是将布类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状态图。(21)是传送布类的状态图。(22)是布类传送到旋转构件的正下方的状态图。(23)是旋转布类的状态图。

图14(24)是旋转布类的状态图。(25)是所旋转的布类在第3间隔上经过的状态图。(26)是布类折叠成2折的状态图。(27)是布类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状态图。

图15(28)是布类在第4间隔上经过的状态图。(29)是布类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状态图。(30)是布类进一步折叠成2折而被传送的状态图。(31)是将所传送的布类配置在第1开关门与第2开关门上的状态图。

图16(32)是开放第1开关门和第2开关门的状态图。(33)是将布类传送到辊输送机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布类折叠装置10是通过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进行了洗涤并干燥的布类n而将该布类n在相对于沿着所传送的方向的方向即纵向方向t二等分的位置或三等分的位置上折叠,之后,通过旋转构件61将该布类n上的传送方向从纵向方向t旋转成宽度方向h的装置。通过旋转构件61进一步使如此折叠的布类n旋转成沿着传送该布类n的方向的方向即这次使该宽度方向h沿着所传送的方向的方向,由此,能够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直线状地传送该布类n并在将该布类n的宽度方向h进一步二等分的位置或三等分的位置折叠的装置。如上述,上述布类折叠装置10为不仅能够折叠床单等布类之外,同样还能够折叠例如餐巾等较小型的布类的装置。图1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布类折叠装置10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布类折叠装置10具有多个输送机装置15、15a、15b、15c、15d。该多个输送机装置15、15a、15b、15c、15d在布类折叠装置10中配置在相对于传送布类n的行进方向即从前方向f朝向后方向r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该多个输送机装置15、15a、15b、15c、15d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动作,尽管能够折叠多次布类n,但也具有直线状的布局。因此,具备多个输送机装置15、15a、15b、15c、15d的布类折叠装置10也具有直线状的布局。另外,本实施例中,如此使输送机装置15、15a、15b、15c、15d沿相对于从前方向f朝向后方向r的方向垂直的方向配置即并列配置,由此能够同时进行5片布类n的折叠作业(参考图1)。当然,该布类折叠装置10能够根据所配置的空间来配置任意数量的输送机装置15、……。另外,在图1中未图示布类n。

并且,如后述,若使各输送机装置15、15a、15b、15c、15d同步进行工作,则在多个后述的各个第1折叠部20中,能够折叠1次或2次床单等比餐巾更大的布类。其中,多个输送机装置15、15a、15b、15c、15d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对输送机装置15进行说明,并省略其他输送机装置15a、15b、15c、15d的说明。

输送机装置15具有第1折叠部20、旋转构件61及第2折叠部70,能够将这些沿从前方向f朝向后方向r的方向配置成一排即配置成几乎直线状。这是由于,将布类折叠装置10设置在所谓的亚麻工厂时,能够将该装置的布局设为直线状,因此不会如以往装置那样产生无用的空间。尤其在响应装置的代替需求时,在进行与已配置在该工厂的其他装置的替换时,能够收纳于配置有该他装置的原有的空间。

第1折叠部20由第1输送机21、第1正反输送机23、折叠部26、第2输送机31、第2正反输送机33、第2折叠部36及第3输送机41构成。另外,如后述,第1折叠衔接爪29与第2折叠衔接爪39能够配置于第1折叠部20。

第1输送机21从布类折叠装置10的前方向f朝向后方向r配置,从而能够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布类n。并且,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的动力而旋转的第1a辊部21a、第1b辊部21b、第1c辊部21c、第1d辊部21d及第1e辊部21e,以依次环绕这些第1a辊部21a、第1b辊部21b、第1c辊部21c、第1d辊部21d及第1e辊部21e的方式配置呈带状的带部22而构成。带部22具有柔软性,并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即在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沿垂直方向配置(参考图1、图2)。

并且,具备测量布类n的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的长度、即布类n的传送方向即纵向方向t的长度的公知的传感器22a。由此,通过计量经过布类n的纵向方向t的长度的时间或后述脉冲而检测传送布类n的速度,由此能够计量用于检测相对于沿着所传送的方向的方向二等分的位置或三等分的位置并折叠该布类n的规定时刻(参考图2)。

第1正反输送机23能够在该该规定时刻由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布类n的正向旋转变更为从后方向r向前方向f传送该布类n的反向旋转。这是由于,能够通过前述公知的传感器22a来计量布类n的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即布类n的纵向方向t的长度,并通过公知的第2传感器24a来检测出沿纵向方向t将该布类n二等分的位置或三等分的位置,因此通过后述的多个折叠模式来确定这些布类n的位置,从而经过一定期间之后由正向旋转变更为反向旋转。另外,为了使与配置在本实施例的布类折叠装置10的前工序而干燥布类n的未图示的辊式平烫机的处理速度同步,有时变更折叠装置10中的传送布类n的速度。此时,仅计量经过所需的时间则无法计测准确的时刻。此时,例如以若该布类n传送到通过公知的传感器22a和公知的第2传感器24a中的任一方或双方而检测到的位置,则这些传感器22a、24a启动,同时开始脉冲计量且若布类n的侧边缘离开这些传感器22a、24a,则这些传感器22a、24a成为关闭的方式进行脉冲计量,由此计量传送的速度,还能够计量该规定时刻。

第1正反输送机23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的动力而旋转的第1a正反辊部23a及第1b正反辊部23b,在这些第1a正反辊部23a与第1b正反辊部23b以环绕的方式配置具有柔软性的呈带状的第1正反带部24。并且,该第1正反带部24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参考图1、图2)。

并且,第1输送机21与第1正反输送机23隔开规定间隔25配置。即第1c辊部21c与第1a正反辊部23a之间配置有规定间隔25。优选所折叠的布类n能够顺利地经过该间隔25的间隙。并且,配置有用于将所传送的布类n压入该间隔25而折叠的折叠部26。作为该折叠部26,能够配置向布类n喷吹空气而使布类n压入该间隔25内的、用于喷出空气的喷出管27。并且,作为该折叠部26能够配置折叠刀部28。该折叠刀部28能够通过按压于布类n而将该布类n压入间隔25内,由此折叠该布类n。折叠刀部28的结构具有气缸部28a及由金属制薄板构成的刀部28b,若气缸部28a在规定时刻下降,由此刀部28b能够将布类n压入间隔25内。

第1折叠衔接爪29配置成所谓可桥接第1输送机21与第1正反输送机23之间的上述间隔25之间。因此,配置成在为了使布类n不进入该间隔25而在该规定时刻桥接的进出位置与为了使其进入而不桥接的避让位置之间能够进行进退。由此,即使存在该间隔25,该第1折叠衔接爪29也能够将布类n以从第1输送机21向第1正反输送机23衔接布类n的方式传送。

即,由传感器22a计量布类n的长度,在通过公知的第2传感器24a计量的规定时刻,该第1折叠衔接爪29配置在衔接上述间隔25的进出位置,从而能够将布类n从第1输送机21传送到第1正反输送机23。在该规定时刻之后,该第1折叠衔接爪29向从间隔25上避让的避让位置移动,并且第1正反输送机23的旋转进行反向旋转(向从后方向r向前方向f传送布类n的方向旋转),从而能够通过上述折叠部26将该布类n压入该间隔25。当然,根据配置第1输送机21和第1正反输送机23的位置有时还存在不具备第1折叠衔接爪29的情况。

第2输送机31位于第1正反输送机23的下方且配置在其前方向f,并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的动力而旋转的第2a辊部31a、第2b辊部31b、第2c辊部31c及第2d辊部31d,以依次环绕这些第2a辊部31a、第2b辊部31b、第2c辊部31c及第2d辊部31d的方式配置具有柔软性且呈带状的带部32(参考图2)。并且,该第2带部32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未图示)。

第2正反输送机33能够在用于检测相对于沿着所传送的方向的方向二等分的位置或三等分的位置并折叠该布类n的规定时刻,由从后方向r向前方向f传送布类n的正向旋转向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该布类n的反向旋转变更该旋转方向。这是为了,通过公知的第2传感器24a和公知的第3传感器34a计量布类n的传送方向上的长度,通过后述的多个折叠模式,规定进一步折叠布类n的位置。并且,为了使与配置在本实施例的布类折叠装置10的前工序而干燥布类n的未图示的辊式平烫机的处理速度同步,有时变更折叠装置10中的传送布类n的速度。此时,仅计量经过所需的时间则无法计测准确的时刻。此时,例如以若该布类n传送到通过公知的第2传感器24a和第3传感器34a中的任一方或双方而检测到的位置,则这些传感器24a、34a启动,同时开始脉冲计量且若布类n的侧边缘离开这些传感器24a、34a,则这些传感器24a、34a成为关闭的方式进行脉冲计量,由此计量传送的速度,还能够计量规定时刻。

第2正反输送机33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的动力而旋转的第2a正反辊部33a及第2b正反辊部33b。并且,在这些第2a正反辊部33a与第2b正反辊部33b以环绕的方式卷绕具有柔软性的呈带状的第3正反带部34。该第3正反带部34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未图示)。

并且,第2输送机31与第2正反输送机33隔开规定第2间隔35配置。即第2a辊部31a与第2a正反辊部33a之间配置有第2间隔35。优选所折叠的布类n能够顺利地经过该第2间隔35的间隙。并且,配置有用于将所传送的布类n压入该第2间隔35而进一步折叠该布类n的第2折叠部36。作为该第2折叠部36,能够配置用于向布类n喷吹空气而压入该第2间隔35内第2喷出管37。并且,作为该第2折叠部36能够配置第2折叠刀部38。该第2折叠刀部38能够通过按压于布类n而将该布类n压入第2间隔35内,由此折叠该布类n。第2折叠刀部38的结构具有第2气缸部38a及由金属制薄板构成的第2刀部38b,第2气缸部38a在规定时刻下降,由此第2刀部38b能够将布类n压入第2间隔35内。

第2折叠衔接爪39配置成所谓可桥接上述第2间隔35之间。因此,通过计量时间或后述的脉冲而检测出传送布类n的速度,由此在用于在相对于沿着所传送的方向的方向二等分的位置或三等分的位置折叠该布类n的规定时刻,该第2折叠衔接爪39配置成在为了使布类n不进入该第2间隔35而在该规定时刻桥接的进出位置与为了使其进入而不桥接的避让位置之间能够进行进退。由此,即使存在第2间隔35,该第2折叠衔接爪39能够从第2输送机31向第2正反输送机33传递布类n。

即,由公知的传感器22a和第3传感器34a计量布类n的长度,在规定时刻,该第2折叠衔接爪39配置在衔接上述第2间隔35的进出位置,从而能够从第2输送机31向第2正反输送机33传送布类n。在该规定时刻之后,该第2折叠衔接爪39向从第2间隔35上避让的避让位置移动,并且第2正反输送机33的旋转进行反向旋转(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布类n的方向),从而能够通过上述第2折叠部36将该布类n压入该第2间隔35。当然,根据分别配置第2输送机31和第2正反输送机33的位置,有时还存在不具备第2折叠衔接爪39的情况。

第3输送机41位于第2输送机31的下方并配置成从靠近第2正反输送机33的斜下方上升,且配置在该第2正反输送机33的后方向r。第3输送机41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的动力而旋转的第3a辊部41a、第3b辊部41b及第3c辊部41c,以依次环绕这些第3a辊部41a、第3b辊部41b及第3c辊部41c的方式配置具有柔软性且呈带状的第4带部42。并且,该第4带部42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未图示)。

第4输送机51配置在第3输送机41的后方向r,且配置成将由第3输送机41传送的布类n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递。第4输送机51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动力的旋转的第4a辊部51a及第4b辊部51b,在这些第4a辊部51a及第4b辊部51b以环绕的方式配置具有柔软性且呈带状的第4带部52。并且,该第4带部52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未图示)。并且,如后述,该第4输送机51能够通过公知的第4传感器52a检测所折叠的布类n并在规定的用于旋转的时刻停止该环绕的动作。另外,为了使与配置在本实施例的布类折叠装置10的前工序而干燥布类n的未图示的辊式平烫机的处理速度同步,有时变更折叠装置10中的传送布类n的速度。此时,仅通过计量经过所需的时间无法计测准确的时刻。此时,例如,以若该布类n被传送到通过公知的第4传感器52a而检测到的位置,则该第4传感器52a开启,同时开始脉冲计量且若布类n的侧边缘离开该第4传感器52a,则该第4传感器52a关闭的方式进行脉冲计量,由此计量所传送的速度,还能够计量规定的用于旋转的时刻。

旋转构件61具有上下移动旋转盘62的升降气缸63,旋转盘62用于通过未图示的马达使所折叠的布类n旋转4分之1。即,使所传送的布类n旋转大致90度。旋转构件61配置在第4输送机51的大致中央上方,通过第4输送机51传送布类n,在规定时刻停止第4输送机51时,向该布类n按压通过升降气缸63下降的旋转盘62,之后旋转该旋转盘62,由此能够旋转该布类n。由此,旋转盘62使传送布类n的方向即从前方向f沿着后方向r的布类n的纵向方向t这次旋转成使传送布类n的方向即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沿着该布类n的宽度方向h(关于旋转布类n的动作,参考图5、图6、图7)。

如上所述,第4输送机51能够在规定时刻停止该环绕的动作,但配置有检测停止该动作的时刻的公知的第5传感器65。在通过该第5传感器65检测出的用于旋转的规定时刻,通过升降气缸63使旋转构件61中的旋转盘62下降并旋转布类n。

第2折叠部70由第5输送机71、第3正反输送机73、第3折叠部76、第6输送机81、第4折叠部86及第4正反输送机91构成(参考图1、图3)。

第5输送机71配置在第4输送机51的下方,且在布类折叠装置10中以从后方向r朝向前方向f下降的方式倾斜配置,从而能够从后方向r向前方向f传送布类n。并且,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的动力而旋转的第5a辊部71a及第5b辊部71b,以环绕这些第5a辊部71a及第5b辊部71b的方式配置呈带状的第5带部72而构成(参考图3)。第5带部72具有柔软性,并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即在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上沿垂直方向配置(未图示)。

第3正反输送机73通过检测出由上述第4输送机51传送布类n的速度,在用于在相对于沿着所传送的方向的方向二等分的位置或三等分的位置折叠该布类n的规定时刻,能够由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该布类n的正向旋转变更为从后方向r向前方向f传送该布类n的反向旋转。这是为了,通过上述公知的第4传感器52a和公知的第5传感器65计量布类n的传送方向上的长度,通过后述的多个折叠模式,规定折叠布类n的位置。第3正反输送机73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的动力而旋转的第3正反辊部73a及73b,并且能够以在这些第3正反辊部73a及73b卷绕具有柔软性且呈带状的第3正反带部74的方式配置而构成。并且,第3正反带部74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即在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沿垂直方向配置(未图示)。并且,为了使与配置在本实施例的布类折叠装置10的前工序而干燥布类n的未图示的辊式平烫机的处理速度同步,有时变更折叠装置10中的传送布类n的速度。此时仅计量经过所需的时间则无法计测准确的时刻。此时,例如以若该布类n被传送到通过公知的第4传感器52a及公知的第5传感器65中的任一方或双方而检测到的位置,则这些传感器52a、65开启,同时开始脉冲计量且若布类n的侧边缘离开这些传感器52a、65,则这些传感器52、65成为关闭的方式进行脉冲计量,由此计量所传送的速度,还能够计量规定时刻。

第6输送机81能够配置在第3正反输送机73的下方且前方向f,并且配置在第5输送机71的下方。第6输送机81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的动力而旋转的第6辊部81a、81b、81c、81d及81e,并且能够以依次环绕这些第6辊部81a、81b、81e的方式配置具有柔软性且呈带状的第6带部82而构成。并且,第6带部82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即在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沿垂直方向配置(未图示)。

在第3正反输送机73与第5输送机71之间隔开间隔配置有规定第3间隔75。即,在第5a辊部71a与第3正反辊部73a之间配置有第3间隔75。优选所折叠的布类n能够顺利地经过该第3间隔75的间隙。并且,配置有用于将所传送的布类n压入该第3间隔75而折叠的第3折叠部76。作为第3折叠部76,能够配置用于向布类n喷吹空气而压入第3间隔75内的第3喷出管77。并且,作为该第3折叠部76,能够配置第3折叠刀78。第3折叠刀部78结构具有第3气缸部78a及由金属制薄板构成的第3刀部78b,通过在规定时刻使第3气缸部78a下降,由此第3刀部78b能够将布类n压入第3间隔75内。

与第6输送机81相邻的第4正反输送机91通过检测出传送布类n的速度,在用于在相对于沿着所传送的方向的方向二等分的位置或三等分的位置折叠该布类n的规定时刻,能够由从后方向r向前方向f传送布类的正向旋转变更为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布类的反向旋转。其能够通过公知的第6传感器84计量布类n的传送方向上的长度,通过后述的多个折叠模式,规定折叠布类n的位置。第4正反输送机91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的动力而旋转的第4正反辊部91a、91b、91c及91d,并且能够在该些第4正反辊部91a、91b、91c及91d卷绕具有柔软性且呈带状的第4正反带部92并配置该第4正反带部92而构成。并且,第4正反带部92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即在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沿垂直方向配置(未图示)。另外,为了使与配置在本实施例的布类折叠装置10的前工序而干燥布类n的未图示的辊式平烫机的处理速度同步,有时变更折叠装置10中的传送布类n的速度。此时,仅计量经过所需的时间则无法计测准确的时刻。此时,例如以若该布类n被传送到通过公知的第6传感器84而检测到的位置,则该第6传感器84开启,同时开始脉冲计量且若布类n的侧边缘离开该第6传感器84脱离,则该第6传感器84成为关闭的方式进行脉冲计量,由此计量所传送的速度,还能够计量规定时刻。

并且,第6输送机81与第4正反输送机91隔开规定第4间隔85配置。即,第6a辊部81a与第4正反辊部91a之间配置有第4间隔85。优选所折叠的布类n能够顺利地经过该第4间隔85的间隙。并且,配置有用于将所传送的布类n压入该第4间隔85而折叠的第4折叠部86。作为该第4折叠部86,能够配置用于向布类n喷吹空气而压入第4间隔85内的第4喷出管87。并且,作为该第4折叠部86能够配置第4折叠刀88。第3折叠刀部88的结构具有第4气缸部88a及由金属制薄板构成的第4刀部88b,且第4气缸部88a在规定时刻下降,由此第4刀部88b能够将布类n压入第4间隔85内并能够折叠该布衣类n。另外,优选上述间隔25、第2间隔35、第3间隔75、第4间隔85分别为布类n能够顺利地经过的间隔。即,关于布类n,例如从薄的餐巾至厚的毛毯类,其厚度各种各样,并且厚度随着折叠逐渐变厚,因此能够根据该对象适当设定该间隔。

通过第6输送机81传送的布类n传送到装载部100。装载部100用于传送并堆积所折叠的布类n,且堆积一定量的布类n并向装置外搬出。装载部100具有制动部110、制动气缸111、用于使第6输送机81上下移动的上下气缸112及第7输送机115(参考图4)。

并且,还具有第1开关门121、第2开关门122、开闭这些的开闭气缸123、用于提升第7输送机115的第7提升气缸124、在规定位置上下移动用于提升第7输送机115的第7提升气缸124的上下移动传感器125、辊输送机130及载台135。载台135用于排出在上述第1折叠部20折叠的布类n(参考图4)。

另外,第7输送机115配置在第6输送机81的下方,且配置成从布类折叠装置10的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而能够将布类n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并且,第7输送机115配置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等的动力而旋转的第7a辊部115a及第7b辊部115b,以环绕这些第7a辊部115a及第7b辊部115b的方式配置呈带状的第7带部116而构成。第7带部116具有柔软性,并由多个带状布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并列配置7条带状布,即在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沿垂直方向配置(未图示)。

通过制动部110向下方按压所折叠的布类n,并且在其下方配置有第1开关门120及第2开关门121,在向下方按压布类n的时刻,这些进行打开和关闭,且所折叠的布类n落在第7输送机115上,并通过第7输送机115传送到辊输送机130,所折叠的布类n堆积(参考图4)。

对折叠布类n的方法如下进行说明。布类n具有纵向方向t及与其交叉的宽度方向h。

第1折叠部20能够在将纵向方向t二等分的位置t1折叠1次布类n。将其设为1次折叠工序s1。接着,关于所折叠的布类n,通过旋转构件61使纵向方向t变短的布类n旋转大致90度。由此,将折叠而变短的布类n的纵向方向t设为横向,并旋转成使布类n上的原来的宽度方向h沿着所传送的方向。将其设为第1旋转工序s2。

之后,进而第2折叠部70中,能够在将原来的宽度方向h二等分的位置h1折叠1次通过上述1次折叠工序折叠的布类n。将其设为第2的1次折叠工序s3。并且,第2折叠部70能够在将原本的宽度方向h三等分的位置h2、h3上,在该h2进行第1次折叠,在该位置h3进行第2次折叠。将其设为第2法式折叠工序s4。进而,第1折叠部20能够在将原本的宽度方向h二等分的位置h4折叠1次,进而在将原本的宽度方向h进一步二等分的位置h5、h6重叠的状态下折叠该折叠成2分之1的布类n。将其设为第2折叠4折工序s5(参考图5)。

并且,对折叠布类n的其他方法进行如下说明。

第1折叠部20在纵向方向t的3分之1的位置即位置t10上第1次折叠布类n,在其3分之2的位置即位置t20上进一步第2次折叠该布类n。将其设为所谓的法式折叠工序s10。接着,关于折叠的布类n,通过旋转构件61使纵向方向t变短的布类n旋转大致90度。由此,将折叠而变短的布类n的纵向方向t设为横向,并旋转90度使原本的宽度方向h沿着所传送的方向。将其设为第2旋转工序s20。

之后,进而在第2折叠部70中,能够在将原本的宽度方向h二等分的位置h10折叠1次在上述法式折叠工序s10中折叠的布类n。将其设为第2的1次折叠工序s30。并且,第2折叠部70能够在将原本的宽度方向h三等分的位置h20上,在其3分之1处第1次折叠该布类n,在其3分之2的位置h30进一步第2次折叠该布类n。将其设为第2法式折叠工序s40。进而,第1折叠部20能够在将原本的宽度方向h二等分的位置h40折叠1次,进而在将原本的宽度方向h进一步二等分的位置h50、h60重叠的状态下折叠该折叠成2分之1的布类n。将其设为第2折叠4折工序s50(参考图6)。

并且,进一步对折叠布类n的另一方法进行如下说明。

第1折叠部20在将纵向方向t二等分的位置t100折叠1次,进而在将纵向方向t进一步二等分的位置t200、t300折叠该折叠成2分之1的布类n。将其设为折叠4折工序s100。关于通过上述折叠4折工序s100折叠的布类n,通过旋转构件61使纵向方向t变短的布类n旋转大致90度。由此,将折叠而变短的布类n的纵向方向t设为横向,并旋转成使原本的宽度方向h沿着所传送的方向。将其设为第3旋转工序s200。

之后,进而在第2折叠部70中,能够在将原本的宽度方向h二等分的位置h100折叠1次通过上述折叠4折工序折叠的布类n。将其作为第2的1次折叠工序s300。并且,第2折叠部70在布类n的原本的宽度方向h的3分之1的位置h200折叠,在其3分之2的位置h300第2次折叠。将其设为所谓的第2法式折叠工序s400。进而,第1折叠部20能够在将原本的宽度方向h二等分的位置h400折叠1次,进而在将原本的宽度方向h进一步二等分的位置h500、h600重叠的状态下折叠该折叠成2分之1的布类n。将其设为第2折叠4折工序s500(参考图7)。

如此,第1折叠部20存在3种折叠方法,第2折叠部70也同样地存在3中折叠方法,因此能够实施9种折叠方法。进而,若包含第1折叠部20特有的折叠方法即1次折叠工序s1、上述法式折叠工序s10及折叠4折工序s100,则能够实施12种折叠方法。(参考图5、图6、图7)。因此,本实施例的布类折叠装置10具有如上述的12种不同的布类n的折叠模式。

接着,关于本实施例的布类折叠装置10中的折叠布类n的动作进行说明。其中,在图8至图16中,a表示布类n相对于布类折叠装置10的动作,b表示此时的折叠装置10相对于布类n的作用效果,并表示从上方观察布类n的俯视下的状态。并且,分别将附图左方向设为前方向f,将附图右方向设为后方向r。

为了在将纵向方向t二等分的位置t1折叠1次第1折叠部20中的1次折叠工序s1中的布类n,将配置在第1输送机21上的布类n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参考图8(1)、ab)。接着,此时由于预先选择了未图示的折叠2折模式(用于将布类n折叠成2折的模式),因此第1折叠衔接爪29配置在避让位置。因此,布类n经过间隔25。此时,第2折叠衔接爪39配置在进出位置(参考图5、8(2)、ab)。

经过了间隔25的布类n配置在第2输送机31上。其中,关于该布类n,通过上述传感器22a及第2传感器24a计量该布类n的纵向方向t的长度和所传送的速度,因此在该所传送的布类n的、纵向方向t的长度的二等分的位置t1传送到第2间隔35上的时刻,配置在衔接上述第2间隔35的进出位置上的第2折叠衔接爪39向避让位置移动。并且,与此同时,在以将纵向方向t二等分的方式布类n载置于第2正反输送机33上的时刻(参考图8(3)、ab),这次是该第2正反输送机33进行反向旋转(向从前方向f朝向后方向r传送布类n的方向旋转)。进而,与此同时,由该第2折叠部36中的第2喷出管37喷出压缩空气,通过第2折叠刀部38向第2间隔35内压入将该布类n二等分的位置t1,而将布类n折叠2折(参考图5、图8(4)、ab)。

之后,通过第3输送机41传送该折叠成2折的布类n,并且该布类n通过该第3输送机41及第2输送机31在折叠成2折的状态下被夹持,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折叠作业(参考图5、图9(5)、ab)。之后,被传递到第4输送机51的布类n位于旋转构件61中的旋转盘62的正下方,该第4输送机51的旋转停止,并且旋转构件61中的旋转盘62通过升降气缸63下降。(参考图5、图9(6)、ab)。另外,将布类n仅折叠2折时,在旋转构件61中,不旋转该布类n,而经由第5输送机71、第3间隔75、第6输送机81及第4间隔85传送到辊输送机130上。

通过升降气缸63下降的旋转盘62与第4输送机51夹持布类n,并且使旋转盘旋转90度(参考图5、图9(7)、ab)。此时,布类n相对于其行进方向旋转90度,将纵向方向t设为横向,旋转成使宽度方向h沿着从前方向f朝向后方向r。

之后,旋转构件61中的旋转盘62上升,进而处于停止的第4输送机51再次启动(参考图9(8)、ab)。

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配置在第4输送机51上的布类n,并且由于选择了折叠2折模式(用于将布类n折叠成2折的模式),因此布类n经过第3间隔75。进而,折叠成2折的布类n被第5输送机71及第6输送机81夹持,并且从后方向r朝向前方向f被传送(参考图10(9)、ab)。

传送到第6输送机81上的布类n经过第4间隔85而到达第4正反输送机91(参考图10(10)、ab)。

在布类n的宽度方向h的长度的二等分的位置h1传送到第4间隔85上的时刻,即在第4正反输送机91上载置有将宽度方向h二等分的布类n的状态下,第4正反输送机91进行反向旋转。进而,与此同时,由该第4折叠部86中的第4喷出管87喷出压缩空气,通过第4折叠刀部88向第4间隔85内压入该布类n的宽度方向h的二等分的位置h1,从而将布类n进一步折叠2折(参考图10(11)、ab)。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布类n被第6输送机81和第4正反输送机91夹持,从而使布类n可靠地维持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状态(参考图5、图10(12)、ab)。

之后,所传送的布类n通过输送机81传送到关闭的状态的第1开关门121及第2开关122。进而,关闭的状态的第1开关门121及第2开关122通过开闭气缸123开放(参考图11(13)、ab),并且通过制动部110向下方按压布类n,因此该布类n落在第7输送机115上(参考图11(14)、ab)。落在第7输送机115上的布类n通过该第7输送机115传送而移动到辊输送机130(参考图11(15)、ab)。

接着,将本实施例的布类折叠装置10中的布类n设为法式折叠,之后,进一步对进行法式折叠的动作进行说明。

第1折叠部20中的法式折叠工序s10中的布类n能够在将纵向方向t三等分的位置t10及位置t20折叠2次。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配置在第1输送机21上的布类n(参考图6、图12(16)、ab)。此时,由于预先选择了未图示的法式折叠模式,因此第1折叠衔接爪29配置在进出位置。因此,布类n的一部分经过间隔25配置在第1正反输送机23上(参考图12(17)、ab)。

在将布类n的纵向方向t三等分的位置t10到达间隔25上的时刻,第1正反输送机23进行反向旋转(向从后方向r朝向前方向f传送布类n的方向旋转),第1折叠衔接爪29配置在避让位置,并且相对于布类n,从折叠部26中的喷出管27喷出压缩空气,通过其与折叠刀部28向间隔25内压入将该布类n三等分的位置t10,将布类n在位置t10折叠2折(参考图6、图12(18)、ab)。

经过了间隔25的布类n配置在第2输送机31上。其中,关于该布类n,通过上述传感器22a及第2传感器24a计量该布类n的纵向方向t的长度和所传送的速度,因此在该所传送的布类n的、纵向方向t的长度的三等分的位置t20传送到第2间隔35上的时刻,配置在衔接上述第2间隔35的进出位置上的第2折叠衔接爪39向避让位置移动。并且,与此同时,在将纵向方向t进一步三等分的布类n的位置t20载置于第2正反输送机33上的时刻(参考图6、图12(19)、ab),这次是该第2正反输送机33进行反向旋转(向从前方向f朝向后方向r传送布类n的方向旋转)。进而,与此同时,从该第2折叠部36中的第2喷出管37喷出压缩空气,通过第2折叠刀部38将该布类n的位置t20压入第2间隔35内(参考图6、图13(20)、ab),且在位置t20将布类n进一步折叠2折而进行法式折叠。

之后,通过第3输送机41传送该进行了法式折叠的布类n,并且该布类n通过该第3输送机41及第2输送机31在进行了法式折叠的状态下被夹持,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折叠作业(参考图13(21)、ab)。之后,被传递到第4输送机51的布类n位于旋转构件61中的旋转盘62的正下方,该第4输送机51的旋转停止,并且旋转构件61中的旋转盘62通过升降气缸63下降(参考图13(22)、ab)。

旋转盘62通过升降气缸63下降,由该旋转盘62及第4输送机51夹持布类。(参考图6、图13(23)、ab)。由该旋转盘62及第4输送机51夹持的布类n通过旋转盘62的旋转使其行进方向旋转90度。即,关于布类n,将纵向方向t设为横向,旋转成使宽度方向h沿着行进方向即前方向f朝后方向r。

之后,旋转构件61中的旋转盘62上升,进而处于停止的第4输送机51再次启动(参考图14(24)、ab)。

从前方向f向后方向r传送配置在第4输送机51上的布类n,并且由于选择了法式折叠模式,因此布类n经过第3间隔75(参考图14(25)、ab)。

在布类n的宽度方向h的长度的三等分的位置h20传送到第3间隔75上的时刻,即,在第3正反输送机73上载置有将布类n的宽度方向h三等分的位置h20的状态下(参考图6、图14(26)、ab),第3正反输送机73进行反向旋转(向从后方向r朝向前方向f传送布类n的方向旋转)。进而,与此同时,从该第3折叠部76中的第3喷出管77喷出压缩空气,通过第3折叠刀部78向第3间隔75内压入该布类n的宽度方向h的三等分的位置h20,而将布类n进一步折叠成2折。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布类n被第6输送机81及第4正反输送机91夹持,从而可靠地维持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状态(参考图6、图14(27)、ab)。

进而,通过第5输送机71及第6输送机81夹持进行了法式折叠的布类n,并且从后方向r朝向前方向f传送(参考图15(28)、ab)。

传送到第6输送机81上的布类n经过第4间隔85到达第4正反输送机91上。

在布类n的宽度方向h的长度的三等分的位置h30传送到第4间隔85上的时刻,即,在第4正反输送机91上载置有将布类n的宽度方向h三等分的位置h30的状态下,第4正反输送机91进行反向旋转(向从前方向f朝向后方向r传送布类n的方向旋转)。进而,与此同时,从该第4折叠部86中的第4喷出管87喷出压缩空气,通过第4折叠刀部88将该布类n的宽度方向h三等分的位置h30压入第4间隔85内,从而将布类n进一步折叠成2折(参考图6、图15(29)、ab)。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布类n被第6输送机81及第4正反输送机91夹持,从而可靠地维持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状态(参考图15(30)、ab)。

之后,所传送的布类n通过输送机81传送到关闭的状态的第1开关门121及第2开关122(参考图15(31)、ab)。进而,关闭的状态的第1开关门121及第2开关122通过开闭气缸123开放,并且通过制动部110向下方按压布类n,因此该布类n落在第7输送机115上(参考图16(32)、ab)。布类n落在第7输送机115上,并且该第7输送机115通过第7提升气缸124下降,并且通过该第7输送机115传送移动到辊输送机130(参考图16(33)、ab)。

如上述,通过第1折叠部20折叠的布类n在被折叠的状态下被上述中的任一个输送机夹持,并且传送该折叠的布类n,因此,相对于布类n,能够可靠地对布类n进行2折或法式折叠,进而进行4折。并且,不需要在以往的装置中必要的用于折叠布类n的在传送方向上长的左右一对法式折叠测量仪,不需要感测布类n的中心的机构或调整测量仪的宽度的机构,从而能够设为比较简单的结构。

进而对折叠4折进行说明,其为对将布类n沿纵向方向t折叠成一半的布类n进一步折叠成一半的方式,因此,作为工序,与上述法式折叠几乎相同,在布类n的纵向方向t的一半位置t100载置于间隔25的状态下将布类n压入间隔25,进而在纵向方向t的一半位置t200及位置t300载置于第2间隔35的状态下将布类n压入第2间隔35,由此能够将该布类n折叠4折(参考图7、s100)。

如上所述,将折叠了4折的布类n进一步折叠2折的工序和进行法式折叠的工序如上所述。另外,对折叠了4折的布类n进一步折叠4折时,关于分别折叠成4折的布类n,通过旋转构件61使布类n旋转大致90度。由此,将最初为布类n的宽度方向h的部分配置成沿着所传送的方向(参考图7、s200)。

在布类n的宽度方向h的长度的二等分的位置h400传送到第3间隔75上的时刻、即,在第3正反输送机73上载置有将布类n的宽度方向h二等分的位置h400的状态下,第3正反输送机73进行反向旋转(向从后方向r朝向前方向f传送布类n的方向旋转)的同时,从该第3折叠部76中的第3喷出管77喷出压缩空气,通过第3折叠刀部78向第3间隔75内压入该布类n的宽度方向h的二等分的位置h400,从而将布类n进一步折叠2折。该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布类n被第6输送机81及第4正反输送机91夹持,从而可靠地维持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状态。

在布类n的将宽度方向h的长度进一步二等分的位置h500、h600重叠的状态下,在传送到第4间隔85上的时刻,第4正反输送机91进行反向旋转(向从前方向f朝向后方向r传送布类n的方向旋转)。进而,与此同时,从该第4折叠部86中的第4喷出管87喷出压缩空气,通过第4折叠刀部88向第4间隔85内压入该布类n的宽度方向h的二等分的位置h500、h600,从而将布类n进一步折叠2折,总计折叠4折(参考图7、s500)。进一步折叠成2折的布类n被第6输送机81及第4正反输送机91夹持,从而可靠地维持该进一步折叠成4折的状态。

如上述,本实施例中的布类折叠装置10具有输送机装置15、15a、15b、15c、15d,在各输送机装置15……中,能够分别折叠各个布类n。并且,若以使第1折叠部20中的第1输送机21及第1正反输送机23同步的方式进行工作,则能够对如涉及多个输送机装置15、15a……的各种各样的布类,在第1折叠部20中进行1次折叠、法式折叠、4折。

符号说明

10-布类折叠装置,15、15a、15b、15c、15d-输送机装置,20-第1折叠部,21-第1输送机,22a-公知的传感器,23-第1正反输送机,24a-公知的第2传感器,25-间隔,26-折叠部,29-第1折叠衔接爪,31-第2输送机,33-第2正反输送机,34a-公知的第3传感器,35-第2间隔,36-第2折叠部,39-第2折叠衔接爪,51-第4输送机,52a-公知的第4传感器,61-旋转构件,62-旋转盘,63-升降气缸,65-公知的第5传感器,70-第2折叠部,71-第5输送机,73-第3正反输送机,75-第3间隔,76-第3折叠部,81-第6输送机,84-公知的第6传感器,85-第4间隔,86-第4折叠部,91-第4正反输送机,n-布类,t-纵向方向,h-宽度方向,f-前方向,r-后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