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纺面料的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7502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印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雪纺面料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雪纺是英语Chiffon的英译,意为轻薄透明的织物,是丝产品中的纺类产品。雪纺面料轻薄、透明、柔软、飘逸,感滑爽富有弹性,外观清淡爽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悬垂性,穿在身上舒适感很强,非常的飘逸。

授权公告号为CN106012375A的中国专利《一种雪纺布料染色节能减排技术》公开了一种雪纺布料染色节能减排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染色液,将染液和碱剂通过比例泵同时打入浸轧槽中,搅拌均匀,静置;所述染液的配方为:色酚AS-D 8~12克、太古油12~15毫升、32~36波美度的NaOH12~15毫升、加水合成1升;所述碱剂的配方为:32~36波美度的NaOH10毫升加水合成1升;2)将雪纺布料折叠成堆,在室温下放入步骤1)中的浸轧槽中,利用轧辊挤压使雪纺布料充分吸附染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雪纺布料打卷,放入冷藏室在0~2℃下堆置3~5天,完成吸附、扩散和固着;4)将步骤3)得到的雪纺布料用清水冲洗去除浮色,最后水洗清除浮色,放入冷藏室在0~2℃下堆置3~5天;5)将步骤4)得到的雪纺布料烘干成型。

但是上述易染超纤革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在对雪纺布料进行染色的过程中,染料是在冷藏室中堆置3到5天来完成吸附、扩散和固着,在0-2℃下染料扩散速率低,在低温下结合固定在雪纺面料上的染料与雪纺面料连接并不牢固,色牢度较差,染色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雪纺面料的染色工艺,具有染色速度快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雪纺面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染料后配置成染液,升温至40℃;S2,向步骤S1的染液中加入待染色的雪纺面料,以0.7℃/分钟升温至60℃,在60℃下保温5分钟;S3,将步骤S2中的染液以0.7℃/分钟升温至90℃,并在90℃下保温5分钟;S4,将步骤S3中的染液以0.8℃/分钟升温至100℃,并在100℃下保温10分钟;S5,将步骤S4中的染液以0.8℃/分钟升温至110℃,并在110℃下保温10分钟;S6,将步骤S5中的染液以3℃/分钟升温至120℃,并在120℃下保温10分钟;S7,将步骤S6中的染液降温至70℃,洗涤后得到雪纺面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配置的染液加热升温至40℃,再放入雪纺面料,将染液加热升温至90℃,使得雪纺面料受热后纤维逐渐膨胀,保温5分钟后,提高升温速度,快速升温到100℃下保温10分钟,染液中的染料固定在雪纺面料的纤维上,逐渐吸附和固着。然后再次加热升温至110℃,进行加热固色,然后再次加热到120下保温10分钟,进行固色处理,降温至70℃后洗涤后即可得到染色后的雪纺面料,通过分段式升温的形式对雪纺面料进行染色,不断提高染色温度,使得染料与雪纺面料结合速度快并且牢固,提高雪纺面料染色的速度和色牢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的染料为阳离子染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阳离子染料是纺织染料的一种,又称为碱性染料,溶于水后电离生成带正电荷的有色离子的染料。染料的阳离子能与织物中第三单体的酸性基团结合而使纤维染色,具有强度高、色光鲜艳、耐光牢度好等优点;通过选用阳离子染料配置成染液后,分段式进行升温和染色,使阳离子染料电离生成的有色离子能充分进入到雪纺面料内,避免雪纺面料染色过程中始终处于的120℃,减少温度对雪纺面料造成的损伤。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还向染液加入β-环糊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阳离子染料在染色初期会逐渐上染到雪纺面料内,由于阳离子染料的移染性较差,在染色初期一旦染色不均匀,后期染色也较难得到改善。β-环糊精是一种化学物质,具有空腔结构,加入到染液中后,能与阳离子染料形成包合、部分包合以及氢键等结合,在步骤S1中起到缓染的作用,减缓阳离子染料固定附着到雪纺面料上,提高匀染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3中,染液升温至90℃后,向染液中加入纳米银离子,再90℃下保温5分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3中,染液中的染料扩散、固定在雪纺面料上。纳米银粒子表面有大量的活性羟基,会与染料分子发生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对染料有积极的吸附作用,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同时也能提高雪纺面料的水洗色牢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4中,将S3中的染液升温至100℃后,加入苯甲醇,并在100℃下保温5分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料的上染取决于雪纺面料纤维内部能够容纳染料分子的孔穴的有效数目,即自由体积,自由体积与玻璃话转变温度有直接关系。当温度升高,纤维分子运动越剧烈,纤维分子间间隙越大,自由体积增大,使得上染到纤维上染料量和染色速率也增大。当温度达到100℃及以上时,在纳米银离子的作用下,阳离子染料逐渐从β-环糊精的空腔中脱离出来,与纳米银离子结合,降低β-环糊精的缓染作用,提高阳离子染料的染色速度。苯甲醇加入到染液后,苯甲醇不断进入到β-环糊精的空腔内,被β-环糊精包合,填充β-环糊精的空腔。在步骤S4上染过程中,同时包合苯甲醇的β-环糊精接触到雪纺面料的纤维后,对纤维起到溶胀作用,提高上染速率,缩短雪纺面料的染色时间,减少染色过程中温度对雪纺面料造成的损伤,促进结合有纳米银粒子的染料进入到溶胀后的雪纺面料纤维内,纳米银粒子、染料、纤维三者均能相互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雪纺面料的色牢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还加入NaOH和净水剂,以重量计,NaOH:染料:净水剂为20:1: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净水剂就是投放入水中能与水中其他杂质产生反应的药剂,主要起到净水的作用,在染色过程中从雪纺面料纤维中脱离的杂质容易影响染色速度和效果,加入净水剂后对染液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和处理,减少杂质对雪纺面料染色的干扰。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的染料为共轭型阳离子染料,用量为1%(owf),浴比为1: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共轭型阳离子染料,分子中的正电荷是染料发色团共轭体系的组成部分,正电荷不是固定在某个原子上,而是可以移域的。这类染料的特点是色泽鲜艳,着色力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染液中加入β-环糊精,起到缓染和提高移染性的作用,在染色过程中加入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粒子在起到提高染料上染速率的同时,还使雪纺面料具备抗菌性能;其次,在染液中加入到苯甲醇,阳离子染料在纳米银粒子的作用下逐渐脱离β-环糊精的空腔,降低β-环糊精的缓染作用,同时苯甲醇进入到β-环糊精内后,填充在β-环糊精的空腔内,雪纺面料纤维接触到β-环糊精上的苯甲醇后被溶胀,结合有纳米银粒子的染料容易进入到雪纺面料内,纳米银粒子和染料均能与雪纺面料纤维进行结合,达到了雪纺面料色牢度高、染色时间短、上染速度快、匀染性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图,其中横线上方的为温度以及保温时间,斜线下方为升温或降温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雪纺面料的染色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染液,染料选用共轭型阳离子染料,加入NaOH、净水剂和β-环糊精,按重量计,NaOH:染料:净水剂为20:1:0.5,净水剂选用聚合氯化铝,β-环糊精在染液中用量为2g/L,染料用量1%(owf),浴比为1:20,将配置的染液放入到染色机内,加热升温至40℃。

S2,称取雪纺面料,将待染色的雪纺面料加入到染色机内的染液中,以0.7℃/分钟升温至60℃,在60℃下保温5分钟。

S3,将步骤S2中的染液以0.7℃/分钟升温至90℃,加入纳米银粒子后,在90℃下保温5分钟,按重量计,纳米银粒子:染料为0.4:1。

S4,将步骤S3中的染液以0.8℃/分钟升温至100℃,加入苯甲醇,并在100℃下保温10分钟。

S5,将步骤S4中的染液以0.8℃/分钟升温至110℃,并在110℃下保温10分钟;

S6,将步骤S5中的染液以3℃/分钟升温至120℃,并在120℃下保温10分钟。

S7,将步骤S6中的染液降温至70℃,从染色机内取出雪纺面料后,用70℃清水洗涤后得到雪纺面料。

色牢度测试:参照GB/T3921-2008测定得到的雪纺面料的耐皂洗色牢度,参照GB/T3920-2008测定雪纺面料的耐摩擦色牢度,参照GB/T5713-1997测定雪纺面料的耐水色牢度,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表1中列出。

上染率测定: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染料母液和染色残液的吸光度,用下式计算上染率:E=(1-mA1/nA2)×100%。E为上染率,A1为染液的吸光度;A2为染色残液的吸光度,m为染液的稀释倍数;n为残夜的稀释倍数,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2:一种雪纺面料的染色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4,将步骤S3中的染液以0.8℃/分钟升温至100℃,并在100℃下保温10分钟。

色牢度测试:参照GB/T3921-2008测定得到的雪纺面料的耐皂洗色牢度,参照GB/T3920-2008测定雪纺面料的耐摩擦色牢度,参照GB/T5713-1997测定雪纺面料的耐水色牢度,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表1中列出。

上染率测定: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染料母液和染色残液的吸光度,用下式计算上染率:E=(1-mA1/nA2)×100%。E为上染率,A1为染液的吸光度;A2为染色残液的吸光度,m为染液的稀释倍数;n为残夜的稀释倍数,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3:一种雪纺面料的染色工艺,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S3,将步骤S2中的染液以0.7℃/分钟升温至90℃,在90℃下保温5分钟。

色牢度测试:参照GB/T3921-2008测定得到的雪纺面料的耐皂洗色牢度,参照GB/T3920-2008测定雪纺面料的耐摩擦色牢度,参照GB/T5713-1997测定雪纺面料的耐水色牢度,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表1中列出。

上染率测定: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染料母液和染色残液的吸光度,用下式计算上染率:E=(1-mA1/nA2)×100%。E为上染率,A1为染液的吸光度;A2为染色残液的吸光度,m为染液的稀释倍数;n为残夜的稀释倍数,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表1中列出。

实施例4:一种雪纺面料的染色工艺,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S1,配置染液,染料选用共轭型阳离子染料,加入NaOH、净水剂,按重量计,NaOH:染料:净水剂为20:1:0.5,净水剂选用聚合氯化铝,染料用量1%(owf),浴比为1:20,将配置的染液放入到染色机内,加热升温至40℃。

色牢度测试:参照GB/T3921-2008测定得到的雪纺面料的耐皂洗色牢度,参照GB/T3920-2008测定雪纺面料的耐摩擦色牢度,参照GB/T5713-1997测定雪纺面料的耐水色牢度,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表1中列出。

上染率测定: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染料母液和染色残液的吸光度,用下式计算上染率:E=(1-mA1/nA2)×100%。E为上染率,A1为染液的吸光度;A2为染色残液的吸光度,m为染液的稀释倍数;n为残夜的稀释倍数,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表1中列出。

对比例1:一种雪纺面料的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染液,染料选用共轭型阳离子染料,加入NaOH、净水剂和β-环糊精,按重量计,NaOH:染料:净水剂为20:1:0.5,净水剂选用聚合氯化铝,β-环糊精在染液中用量为2g/L,染料用量1%(owf),浴比为1:20,将配置的染液放入到染色机内,加热升温至40℃。

S2,称取雪纺面料后,放入到步骤S1中的染液内,加热升温至120℃,保温40分钟,然后降温至70℃,从染色机内取出雪纺面料后,用70℃清水洗涤即可。

色牢度测试:参照GB/T3921-2008测定得到的雪纺面料的耐皂洗色牢度,参照GB/T3920-2008测定雪纺面料的耐摩擦色牢度,参照GB/T5713-1997测定雪纺面料的耐水色牢度,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表1中列出。

上染率测定:用分光光度计测试染料母液和染色残液的吸光度,用下式计算上染率:E=(1-mA1/nA2)×100%。E为上染率,A1为染液的吸光度;A2为染色残液的吸光度,m为染液的稀释倍数;n为残夜的稀释倍数,并将测试得到的结果在表1中列出。

表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