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织带及其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网眼的头部导汗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市场上流通的头部导汗带,一般都是普通涤纶织带边缘接触人体皮肤的内表面涂硅胶导流条构成的。当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人体头部出汗,利用涤纶织带吸附汗液,再通过硅胶导流条将汗液从眼睛上部织带导流向耳部方向,避免汗液流入人眼,影响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
这种头部导汗带没有设计网眼,不利于人体头部散发的气态汗液快速蒸发,没有快速导湿功能,不利于人体头部流出的液态汗快速传导到织物外层,快速蒸发干燥,其结果是人体头部会有湿闷感和不舒适感,影响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导湿透汽的具有网眼结构的头部导汗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具有网眼的头部导汗带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和描述来进一步充实。
一种具有网眼的头部导汗带,所述导汗带由织物编织而成,织物完全组织由8纵行11横列构成;所述织物完全组织的1-3纵行形成织物左边高导湿区,所述织物完全组织的6-8纵行形成织物右边高导湿功能区,所述织物完全组织的3-6纵行形成织物高导湿透汽功能区;所述织物完全组织的4-5纵行和A-F横列之间、3-4纵行和H-L横列之间、5-6纵行和H-L横列之间分别设置有网眼。
进一步的,织物完全组织中1-8组行均采用120-180D、单纤维细度8.0-1.2D的涤纶长丝编织闭口编链线圈,形成织物表面层;所述1-3纵行和6-8纵行均采用320-380D、单纤维细度1.8-2.2D的涤纶长丝编织三针衬纬纱,所述3-6纵行均采用320-380D、单纤维细度1.8-2.2D的涤纶长丝编织两针衬纬纱和缺垫纱,所述三针衬纬纱和两针衬纬纱形成织物里层。
进一步的,厚度1-3mm、宽度3-5mm的硅胶导流条粘涂在织物外层表面1纵行或8纵行处。
一种具有网眼的头部导汗带的制造方法,使用4把梳节进行编织,第1把梳节穿320-380D、单纤维细度1.8-2.2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2空穿、1穿、4空穿、1穿;第2把梳节穿120-180D、单纤维细度0.8-1.2D的涤纶长丝,满穿;第3把梳节穿320-380D、单纤维细度1.8-2.2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3空穿、1穿、1空穿、1穿、2空穿;第4把梳节穿320-380D、单纤维细度1.8-2.2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4空穿、1穿、3空穿。
进一步的,编织时第1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每一横列只作针背垫纱;第2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每一横列编织闭口编链线圈;第3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A-F横列只作针背垫纱,在H-L横列只作针前针后摆动,形成浮线;第4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A-F横列只作针前针后摆动,形成浮线,在H-L横列,只作针背垫纱。
进一步的,在织物外层表面1纵行或8纵行处涂厚度1-3mm,宽度3-5mm的硅胶导流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
本发明具有网眼的头部导汗带在织物组织结构中有网眼部分,人体头部发出的气态汗通过网眼直接向外蒸发;在织物组织结构中无网眼部分,织物内层长丝纤维粗,形成的毛细管粗,液态水在毛细管液面上形成的附加压力小,织物外层长丝纤维细,形成的毛细管细,液态水在毛细管液面上形成的附加压力大,这样在织物两层界面上形成附加压力差,利用差动毛细效应原理,能够将人体发出的液态汗从织物内层导向外层,在外层表面干燥蒸发,保持里层干燥,外层来不及蒸发的液态汗通过硅胶导流条导向耳部方向,不会流入人眼。最终具有网眼的头部导汗带具有透汽、导湿、导流、干燥、舒适等功能,可用于体育运动、健身、强体力劳动或高温条件下的头部导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网眼的头部导汗带的织物组织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1把梳节1、第2把梳节2、第3把梳节3、第4把梳节4。
附图1中,1、2、3、4、5、6、7、8代表针号码,也是织物纵行号码;A、B、C、D、E、F、G、H、I、J、K、L代表织物横列号码,О和│代表梳节穿纱规律,О代表梳节空穿(不穿纱),│代表梳节穿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原料及设备均可以从市场购得。
本发明具有网眼的头部导汗带的织物组织结构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织物完全组织由8纵行11横列构成,所述织物完全组织的1-3纵行和6-8纵行未设置网眼,所述织物完全组织的1-3纵行形成织物左边高导湿区,所述织物完全组织的6-8纵行形成织物右边高导湿功能区,所述织物完全组织的3-6纵行形成织物高导湿透汽功能区;所述织物完全组织的4-5纵行和A-F横列之间、3-4纵行和H-L横列之间、5-6纵行和H-L横列之间分别设置有网眼。织物完全组织中1-8组行均采用120-180D、单纤维细度8.0-1.2D的涤纶长丝编织闭口编链线圈,形成织物表面层;所述1-3纵行和6-8纵行均采用320-380D、单纤维细度1.8-2.2D的涤纶长丝编织三针衬纬纱,所述3-6纵行均采用320-380D、单纤维细度1.8-2.2D的涤纶长丝编织两针衬纬纱和缺垫纱,所述三针衬纬纱和两针衬纬纱形成织物里层(使用时接触人体皮肤)。厚度1-3mm、宽度3-5mm的硅胶导流条粘涂在织物外层表面1纵行或8纵行处。
实施例1
使用4把梳节,第1把梳节穿320D、单纤维细度1.8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2空穿(不穿纱)、1穿、4空穿、1穿;第2把梳节穿120D、单纤维细度0.8D的涤纶长丝,满穿;第3把梳节穿320D、单纤维细度1.8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3空穿、1穿、1空穿、1穿、2空穿;第4把梳节穿320D、单纤维细度1.8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4空穿、1穿、3空穿。
第1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每一横列只作针背垫纱。
第2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每一横列编织闭口编链线圈。
第3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A-F横列只作针背垫纱,在H-L横列只作针前针后摆动,形成浮线。
第4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A-F横列只作针前针后摆动,形成浮线,在H-L横列,只作针背垫纱。
在织物外层表面1纵行处涂厚度1mm、宽度3mm的硅胶导流条。
实施例2
使用4把梳节,第1把梳节穿350D、单纤维细度2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2空穿(不穿纱)、1穿、4空穿、1穿;第2把梳节穿150D、单纤维细度1D的涤纶长丝,满穿;第3把梳节穿350D、单纤维细度2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3空穿、1穿、1空穿、1穿、2空穿;第4把梳节穿350D、单纤维细度2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4空穿、1穿、3空穿。
第1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每一横列只作针背垫纱。
第2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每一横列编织闭口编链线圈。
第3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A-F横列只作针背垫纱,在H-L横列只作针前针后摆动,形成浮线。
第4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A-F横列只作针前针后摆动,形成浮线,在H-L横列,只作针背垫纱。
在织物外层表面1纵行处涂厚度2mm、宽度4mm的硅胶导流条。
实施例3
使用4把梳节,第1把梳节穿380D、单纤维细度2.2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2空穿(不穿纱)、1穿、4空穿、1穿;第2把梳节穿180D、单纤维细度1.2D的涤纶长丝,满穿;第3把梳节穿380D、单纤维细度2.2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3空穿、1穿、1空穿、1穿、2空穿;第4把梳节穿380D、单纤维细度2.2D的涤纶长丝,穿纱规律为:4空穿、1穿、3空穿。
第1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每一横列只作针背垫纱。
第2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每一横列编织闭口编链线圈。
第3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A-F横列只作针背垫纱,在H-L横列只作针前针后摆动,形成浮线。
第4把梳节的垫纱规律为:在A-F横列只作针前针后摆动,形成浮线,在H-L横列,只作针背垫纱。
在织物外层表面8纵行处涂厚度3mm、宽度5mm的硅胶导流条。
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具有网眼的头部导汗带与现有的头部导汗带性能对比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注:水滴从里层吸附到外层时间测试方法为,用标准酸式滴定管,在织物内层表面滴一滴水,观察水滴吸附到外层,内层表面完全干燥的时间。
从表1可以看出,用本发明制得的头部导汗带,有大于等于40%的网眼,对汗液的吸附速度快,透汽、导湿、导流、干燥、舒适,可用于体育运动、健身、强体力劳动或高温条件下的头部导汗,使用舒适。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