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衣机滚筒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7309发布日期:2018-10-09 23:2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干衣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衣机滚筒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干衣机通过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增加气流速度、扩展蒸发面积的方法,是衣物快速干燥,使用循环热风,把衣服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再通过冷凝器凝结成水,然后从机内排出。这就要求在干衣机热风道系统和滚筒之间设置密封装置,尽可能的减少循环的热气流的热量的流失。

在现有技术中,干衣机滚筒端部的密封结构通常采用径向密封,但滚筒自身重力会导致径向的装配误差,从而令滚筒端部密封不均匀,且随着干衣机工作时间的延长,径向密封结构不断磨损,滚筒端部密封会越来越不均匀,进而导致热量流失,干衣效率低;也采用轴向密封,但其密封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衣机滚筒密封装置,以提高滚筒端部的密封效果。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干衣机滚筒密封装置,干衣机包括滚筒,滚筒的端部与支撑件相连接,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支撑件相扣合连接的密封环,滚筒端部与密封环相密封连接,令滚筒经密封环与支撑件在轴向和径向上均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密封环包括与支撑件轴向密封连接的轴向密封部和与支撑件径向密封连接的第一径向密封部,轴向密封部与第一径向密封部相连接构成凹槽,滚筒端部轴向挤压至凹槽内部并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轴向密封部和第一径向密封部为一体件,轴向密封部与支撑件相密封接触的一端向滚筒内部弯折以形成第一径向密封部。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的外周为限位部,限位部为一圈竖直设置的板材,限位部与滚筒轴向方向相垂直,限位部与密封环的轴向密封部相密封接触;限位部内侧的支撑件上设有向滚筒内部方向凸出的径向密封面,密封环的第一径向密封部套设至径向密封面外部,令第一径向密封部与径向密封面相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径向密封面由支撑件上向滚筒内部方向凸出的压型构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径向密封部的第一端与轴向密封部相连接、第二端与径向密封面相密封接触;第一径向密封部为自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逐渐向滚筒中部方向倾斜的斜面,令第一径向密封部与径向密封面相对应密封。

进一步,所述第一径向密封部的第二端向凹槽内部弯折以形成第一折弯部,滚筒端部轴向挤压至凹槽内部,滚筒端部的内壁面与第一折弯部的端部相密封接触;

优选的,所述滚筒端部轴向挤压至凹槽内部,并与轴向密封部相密封接触。

进一步,所述密封环还包括自轴向密封部向滚筒内部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径向密封部,滚筒端部轴向挤压至凹槽内部,滚筒端部的外壁面与第二径向密封部相密封接触;

优选的,优选的,所述滚筒的端部插接入第二径向密封部内部,滚筒端部的外壁与第二径向密封部的内壁相过盈配合,令滚筒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相密封接触并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二径向密封部的端部的外部套设有具有弹性收缩性质的弹性圈,令第二径向密封部夹持固定于滚筒端部与弹性圈之间,以实现滚筒的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筒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之间设有胶粘层,以实现滚筒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的粘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滚筒的前和/或后端部分别经密封环与对应的前、后支撑件相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所述密封装置的轴向密封部和径向密封部实现了滚筒端部与支撑件在轴向和径向上的密封连接,提高了滚筒端部的密封效果,从而减少了干衣过程中循环热气流热量的流失,实现了循环热气流热量的有效利用,缩短了烘干时间,降低了烘干能耗,提高了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组成名称如下:

1——滚筒,2——支撑件,3——密封环,4——凹槽,5——限位部,6——弹性圈,7——第二径向密封部,8——轴向密封部,9——第一径向密封部,10——第一折弯部,11——连接部,12——径向密封面,13——胶粘层。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干衣机滚筒密封装置,干衣机包括滚筒1,滚筒1的端部与支撑件2相连接,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支撑件2相扣合连接的密封环3,滚筒1端部与密封环3相密封连接,令滚筒1经密封环3与支撑件2在轴向和径向上均密封连接。

上述设置密封装置实现了滚筒1端部在轴向和径向上的密封,提高了滚筒1端部的密封效果,从而缩短了烘干时间,降低了烘干能耗,提高了烘干效果。且通过上述设置,工作人员只需将滚筒1端部经轴向挤压至密封环3内部即可完成滚筒1端部的密封,上述操作简单、快捷。

具体地,所述密封环3包括与支撑件2轴向密封连接的轴向密封部8和与支撑件2径向密封连接的第一径向密封部9,轴向密封部8与第一径向密封部9相连接构成凹槽4,滚筒1端部轴向挤压至凹槽4内部并密封连接。

所述轴向密封部8和第一径向密封部9为一体件,轴向密封部8与支撑件2相密封接触的一端向滚筒1内部弯折以形成第一径向密封部9。

所述滚筒的前和/或后端部分别经密封环3与对应的前、后支撑件相密封连接。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中,所述支撑件2的外周为限位部5,限位部5为一圈竖直设置的板材,限位部5与滚筒1轴向方向相垂直,限位部5与密封环3的轴向密封部8相密封接触;限位部5内侧的支撑件2上设有向滚筒1内部方向凸出的径向密封面12,密封环3的第一径向密封部9套设至径向密封面12外部,令第一径向密封部9与径向密封面12相密封连接。

上述设置提高了密封环3与支撑件2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了干衣机的各项机能,

所述径向密封面12由支撑件2上向滚筒1内部方向凸出的压型构成。

上述设置的径向密封面12不易变形,对密封环3的支撑作用更好。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径向密封部9的第一端与轴向密封部8相连接、第二端与径向密封面12相密封接触;第一径向密封部9为自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逐渐向滚筒1中部方向倾斜的斜面,令第一径向密封部9与径向密封面12相对应卡接。

上述设置令密封环3具有弹性收缩性质,利于与支撑件2相扣合连接,同时,在滚筒1受自身重力作用时,密封环3的第一径向密封部9通过弹性收缩始终与支撑件2的径向密封面12相密封连接,从而提高了密封环3与支撑件2之间的密封效果。

所述第一径向密封部9的第二端向凹槽4内部弯折以形成第一折弯部10,滚筒1端部轴向挤压至凹槽4内部,滚筒1端部的内壁面与第一折弯部10的端部相密封接触。

上述设置提高了滚筒1端部与密封环3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了干衣机的各项机能,同时加强了密封环3对滚筒1的支撑,减小了滚筒1自身重力对滚筒1端部密封效果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滚筒1端部轴向挤压至凹槽4内部,并与轴向密封部8相密封接触。

上述设置提高了滚筒1端部与密封环3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了干衣机的各项机能。

所述第一折弯部10的端部为向密封环3内部逐渐收缩倾斜的锥面。

上述设置在实现滚筒1端部与密封环3密封连接的基础上,减小了第一折弯部10对滚筒1端部的摩擦阻力,便于滚筒1端部插入或抽出于密封环3内部。

实施例三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3还包括自轴向密封部8向滚筒1内部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径向密封部7,滚筒1端部轴向挤压至凹槽4内部,滚筒1端部的外壁面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相密封接触。

上述设置提高了滚筒1端部与密封环3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了干衣机的各项机能。

所述第二径向密封部7的端部向密封环3外部弯折以形成第二折弯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弯部的端部与支撑件2的限位部5相密封接触。

同样地,上述设置提高了密封环3与支撑件2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了干衣机的各项机能。

所述密封环3第二径向密封部7与轴向密封部8的外表面在轴向上呈水平设置。

实施例四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1端部向外弯折以形成连接部11,滚筒1端部轴向挤压至密封环3内部,位于连接部11外部的滚筒1端部在径向压力作用下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相密封连接。

上述设置的连接部11与滚筒1端部构成具有弹性性质的U型结构,因此,在滚筒1受自身重力作用时,连接部11通过弹性收缩始终与密封环3第二径向密封部7相密封连接,从而提高了滚筒1端部与密封环3之间的密封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的密封环3可为钣金材质,也可为橡胶材质,也可为毛毡等。

所述密封环3的第二径向密封部7、轴向密封部8和第一径向密封部9经一整件弯折形成。

实施例五

本发明还可以,所述密封环3为橡胶材质,也可为毛毡等。

所述限位部5上设有向滚筒1内部方向延伸的、并设于径向密封面12外部的密封部,密封部和径向密封面12上分别设有相对延伸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轴向密封部8夹持固定于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令密封环3和支撑件2相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端面在轴向上呈水平设置。

由于倾斜设置的径向密封面12会导致密封环3在自身重力作用或滚筒1的重力作用下下滑,从而降低了密封环3与支撑件2之间的密封效果,而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密封环3与支撑件2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减小了密封环3的重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环3与支撑件2之间的密封效果。

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相密封连接,并令第一夹持件和滚筒1端部的垂直投影部分重合。

通过上述设置,在滚筒1震动时,第二径向密封部7始终夹持于滚筒1端部和第一夹持件之间,提高了滚筒1端部密封效果。

第二径向密封部7向外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密封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的连接处。

上述设置提高了第二径向密封部7与第一夹持件之间的密封效果,即使本发明的密封环3经过长时间使用出现径向密封不均匀,第二折弯部仍能实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之间的密封。

实施例六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3包括第一径向密封部9、轴向密封部8和第二径向密封部7,滚筒1端部轴向挤压凹槽4内部并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相固定连接,以实现滚筒1端部与密封环3的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技术人员先将滚筒1端部与密封环3相固定连接,再将二者与支撑件2相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1的端部插接入第二径向密封部7内部,滚筒1端部的外壁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的内壁相过盈配合,令滚筒1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相密封接触并固定。

通过上述设置,无需辅助的连接件即可实现滚筒1端部与密封环3的固定连接,最为简单快捷。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径向密封部7的外部套设有具有弹性收缩性质的弹性圈6,令第二径向密封部7夹持固定于滚筒1端部与弹性圈6之间,以实现滚筒1的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圈6还可套设在第二折弯部外部。

上述设置在保证滚筒1的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连接的可靠性的基础上,还便于滚筒1的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的分离,从而便于滚筒1的端部与密封环3的分离。

如图3、4所示,所述滚筒1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之间设有胶粘层13,以实现滚筒1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的粘接固定。

上述设置加强了滚筒1的端部与第二径向密封部7连接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