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及絮凝洗衣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8131发布日期:2018-10-23 23:5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絮凝洗衣机的控制方法,还涉及一种絮凝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家电之一,洗衣机的洗衣过程主要包括洗涤、漂洗等阶段,在洗涤阶段,向洗衣机的洗衣桶内进水,并加入洗涤剂以对衣物进行洗涤,在漂洗阶段,为漂净污渍和残留的洗涤剂,洗衣机的洗涤桶内需要进更多的水或执行更多的漂洗次数以对衣物进行漂洗,这势必会耗费大量的水资源,絮凝洗衣机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其采用了絮凝的方法处理洗涤水,并把处理后的水用作漂洗,由此实现了节约用水。

研究表明,不同的水质条件下,絮凝剂用量具有差异;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分子活性不同,因此絮凝剂的利用率不同,絮凝剂用量具有差异。

絮凝剂投放量的误差较大时,絮凝效果较差,因此,为保证絮凝效果,精确的计算出絮凝剂投放量是极为必要的。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絮凝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以确定絮凝剂的较佳投放量,实现良好的絮凝效果。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絮凝洗衣机的控制方法,对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和/或温度进行检测,根据电导率检测值和/或温度检测值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

进一步地,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一电导率设定值时,增大絮凝剂的投放量M;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小于第一电导率设定值时,减小絮凝剂的投放量M;

优选的,将电导率范围划分成若干个电导率区间,在各电导率区间内,絮凝剂投放量M的调节量为定值。

进一步地,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二电导率设定值时,第二电导率设定值大于第一电导率设定值,不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

进一步地,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三电导率设定值时,第三电导率设定值大于第二电导率设定值,中止絮凝程序。

进一步地,当洗涤桶进水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增大絮凝剂的投放量M;当洗涤桶进水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减小絮凝剂的投放量M;

优选的,将温度范围划分成若干个温度区间,在各温度区间内,絮凝剂投放量M的调节量为定值。

进一步地,当洗涤桶进水的温度达到第二温度设定值时,第二温度设定值大于第一温度设定值,中止絮凝程序。

进一步地,对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和温度进行检测,先根据电导率检测值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得到调节后的絮凝剂投放量M1,再根据温度检测值调节M1,得到最终的絮凝剂投放量M3。

进一步地,对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和温度进行检测,先根据温度检测值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得到调节后的絮凝剂投放量M2,再根据电导率检测值调节M2,得到最终的絮凝剂投放量M4。

进一步地,对待处理洗涤水的水量进行检测,根据水量检测值确定絮凝剂的投放量M;

优选的,将水量范围划分成若干个水量区间,在各水量区间内,絮凝剂的投放量M为定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的絮凝洗衣机,所述絮凝洗衣机的洗涤桶内设有TDS探针和/或温度传感器,以检测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和/或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和/或温度来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减小了与絮凝剂最佳投放量之间的差值,提高了絮凝效果,同时,在水质极为恶劣,絮凝已经不能实现净化时,或是在水温极为不适于絮凝,造成絮凝剂的利用率极低时,本发明的方法可及时中止絮凝程序,从而节省时间,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絮凝洗衣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TDS正反测定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介绍了一种絮凝洗衣机,包括洗衣桶和絮凝桶,洗涤桶的上侧设有进水口,以实现向洗涤桶内进水,优选的,絮凝桶的上侧也设有进水口,以实现对絮凝桶的冲洗;洗涤桶和絮凝桶的下侧均设有排水口,以实现排污;洗涤桶还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与絮凝桶相连通,以令洗涤水经第一管路排至絮凝桶中进行絮凝处理,处理得到的絮凝物漂浮于处理后的水面上,处理后的水通过第二管路排至洗涤桶用于漂洗,絮凝物从排水口排出;优选的,第二管路上还设有过滤装置,令处理后的水过滤后再排至洗涤桶;优选的,絮凝桶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叶轮,以搅拌絮凝桶内的水流。

洗衣机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管路上均设有阀门,以实现水的流量及流向控制。相关的排水管路上还设有排水泵,以实现水流的快速流动。

所述洗衣机还包括水量测量装置,以实现对洗涤桶和絮凝桶内的水量进行测量;还包括自动投放装置,以实现洗涤剂和絮凝剂的自动投放,令洗衣机通过主控板的控制实现全自动运行。

洗衣机的工作流程为,向洗涤桶内进水直至达到设定水位,根据洗衣桶内的水量来计算洗涤剂的投放量,投放洗涤剂后进行洗涤,洗涤结束后将洗涤水排至絮凝桶内,直至洗涤桶排空,再进行脱水,把衣物甩出的水排至絮凝桶;上述步骤结束后,根据絮凝桶内的水量来计算絮凝剂的投放量,驱动叶轮,在达到设定的延时时长后投放絮凝剂,达到设定的搅拌时长后停止搅拌,静置达到设定时长,得到的絮凝物漂浮于处理后的水面上,处理后的水经过滤装置排至洗涤桶,絮凝物从排水口排出;上述步骤结束后,向洗涤桶补水至设定水位,再进行漂洗,漂洗水再进行絮凝处理,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最后一次漂洗,漂洗水直接从排水口排出。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洗衣机的洗涤桶内设有TDS探针,以检测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

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可以根据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具体地,先对待处理洗涤水的水量进行检测,根据水量检测值确定絮凝剂的投放量M;优选的,将水量范围划分成若干个水量区间,在各水量区间内,絮凝剂的投放量M为定值;再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

在本发明中,需先选择自动投放模式,方可进行絮凝程序的选择,选择絮凝程序后,洗衣机自动进行进水、洗涤剂的投放、洗涤、絮凝剂的投放、絮凝、漂洗、排水、甩干等步骤。

研究表明,不同的水质条件下,絮凝剂用量具有差异,本发明通过电导率来检测水质,并以此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从而减小与絮凝剂最佳投放量之间的差值,提高了絮凝效果。

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一电导率设定值时,增大絮凝剂的投放量M;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小于第一电导率设定值时,减小絮凝剂的投放量M。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导率设定值为500μS/cm2

优选的,将电导率范围划分成若干个电导率区间,在各电导率区间内,絮凝剂投放量M的调节量为定值。如,在400-450μS/cm2的电导率区间内,絮凝剂投放量M的减少量均为絮凝剂投放量M的5%。

研究表明,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一电导率设定值时,絮凝剂的反应量相对增多,絮凝剂不足会影响絮凝效果,为提高絮凝效果,需要增大絮凝剂的投放量M。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小于第一电导率设定值时,絮凝剂的反应量相对减少,剩余的絮凝剂会导致静置分层效果不佳,从而影响絮凝效果,为提高絮凝效果,需要减小絮凝剂的投放量M。

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二电导率设定值时,第二电导率设定值大于第一电导率设定值,不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具体地,所述第二电导率设定值约为1000μS/cm2

研究表明,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二电导率设定值时,即使增大絮凝剂的投放量M,絮凝效果也未有提高,甚至略有降低。

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三电导率设定值时,第三电导率设定值大于第二电导率设定值,中止絮凝程序。

研究表明,当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三电导率设定值时,说明水质极为恶劣,絮凝已经不能实现净化,此时中止絮凝程序,直接将待处理水从排水口排出,从而节省时间,节省能源。

TDS正反测定系统的原理示意图见图2,1、MCU I/O1输出高电平,同时MCU I/O2输出低电平,此时,电流走向I/O1→电极→电阻→I/O2;2、MCU I/O2输出高电平,同时MCU I/O1输出低电平,此时,电流走向I/O2→电阻→电极→I/O1;3、采用100~1000HZ测试频率。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洗衣机的洗涤桶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洗涤桶进水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常见的传感器。

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可以根据洗涤桶进水的温度,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具体地,先对待处理洗涤水的水量进行检测,根据水量检测值确定絮凝剂的投放量M;优选的,将水量范围划分成若干个水量区间,在各水量区间内,絮凝剂的投放量M为定值;再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

研究表明,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分子活性不同,因此絮凝剂的利用率不同,絮凝剂用量具有差异。本发明通过水温来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从而减小与絮凝剂最佳投放量之间的差值,提高了絮凝效果。

当洗涤桶进水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增大絮凝剂的投放量M;当洗涤桶进水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减小絮凝剂的投放量M。具体地,所述第一温度设定值为20℃。

优选的,将温度范围划分成若干个温度区间,在各温度区间内,絮凝剂投放量M的调节量为定值。如,在20-25℃的温度区间内,絮凝剂投放量M的增加量均为絮凝剂投放量M的5%。

研究表明,当洗涤桶进水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设定值时,絮凝剂的利用率低,絮凝剂不足会影响絮凝效果,为提高絮凝效果,需要增大絮凝剂的投放量M。当洗涤桶进水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设定值时,絮凝剂的利用率高,因此可减小絮凝剂的投放量M。

当洗涤桶进水的温度达到第二温度设定值时,第二温度设定值大于第一温度设定值,中止絮凝程序。

研究表明,当洗涤桶进水的温度达到第二温度设定值时,说明水温极为不适于絮凝,絮凝剂的利用率极低,此时中止絮凝程序,直接将待处理水从排水口排出,从而节省时间,节省能源。

还可以,对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和温度进行检测,先根据电导率检测值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得到调节后的絮凝剂投放量M1,再根据温度检测值调节M1,得到最终的絮凝剂投放量M3。

还可以,对洗涤桶进水的电导率和温度进行检测,先根据温度检测值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得到调节后的絮凝剂投放量M2,再根据电导率检测值调节M2,得到最终的絮凝剂投放量M4。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洗衣机的絮凝桶内设有TDS探针,以检测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

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可以根据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具体地,先对待处理洗涤水的水量进行检测,根据水量检测值确定絮凝剂的投放量M;优选的,将水量范围划分成若干个水量区间,在各水量区间内,絮凝剂的投放量M为定值;再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

当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达到第四电导率设定值时,增大絮凝剂的投放量M;当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小于第四电导率设定值时,减小絮凝剂的投放量M。

优选的,将电导率范围划分成若干个电导率区间,在各电导率区间内,絮凝剂投放量M的调节量为定值。

当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达到第五电导率设定值时,第五电导率设定值大于第四电导率设定值,不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

当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达到第六电导率设定值时,第六电导率设定值大于第五电导率设定值,中止絮凝程序。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仅在于检测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

还可以检测待处理洗涤水处理过程中的电导率。在上述过程中,可以实时检测电导率,也可以每隔一定时长检测一次电导率,并对应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令不断变化的电导率始终保持在最佳范围,以实现良好的絮凝效果。

还可以,所述絮凝洗衣机的洗涤桶和絮凝桶内均设有TDS探针,以检测洗涤桶进水和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可以根据洗涤桶进水和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絮凝洗衣机的絮凝桶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待处理洗涤水的温度。

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可以根据待处理洗涤水的温度,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具体地,先对待处理洗涤水的水量进行检测,根据水量检测值确定絮凝剂的投放量M;优选的,将水量范围划分成若干个水量区间,在各水量区间内,絮凝剂的投放量M为定值;再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

当待处理洗涤水的温度达到第三温度设定值时,增大絮凝剂的投放量M;当待处理洗涤水的温度小于第三温度设定值时,减小絮凝剂的投放量M。

优选的,将温度范围划分成若干个温度区间,在各温度区间内,絮凝剂投放量M的调节量为定值。

当待处理洗涤水的温度达到第四温度设定值时,第四温度设定值大于第三温度设定值,中止絮凝程序。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原理与实施例二相同,区别仅在于检测待处理洗涤水的温度。

还可以,对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和温度进行检测,先根据电导率检测值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得到调节后的絮凝剂投放量M5,再根据温度检测值调节M5,得到最终的絮凝剂投放量M6。

还可以,对待处理洗涤水的电导率和温度进行检测,先根据温度检测值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得到调节后的絮凝剂投放量M7,再根据电导率检测值调节M7,得到最终的絮凝剂投放量M8。

还可以,所述絮凝洗衣机的洗涤桶和絮凝桶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洗涤桶进水和待处理洗涤水的温度。通过上述设置,本发明可以根据洗涤桶进水和待处理洗涤水的温度,调节絮凝剂的投放量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发明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