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棉经纱气体烧毛上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8126发布日期:2018-10-23 23:51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纯棉经纱气体烧毛上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纺织品外观和服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纺织品抗起毛起球,提高纺织品的服用舒适性与美观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织物起毛起球将会影响和降低服用性能,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可减轻起毛起球现象,一是减法,如采用强酸或强碱对纤维进行腐蚀,降低纤维强力,如N-羟甲基树脂,此法虽有效但对强力损失较大,不易控制;二是加法,在织物表面施加聚氨酯等高聚物,利用树脂较强的结合力将纤维进行点锚固,以限制其移动而达到减少起毛起球的现象,该法往往会使织物手感僵硬,降低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棉经纱气体烧毛上浆工艺。

技术方案:一种纯棉经纱气体烧毛上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纱退绕——罗拉导辊——气体烧毛——上浆——烘燥——导辊——收卷;其中:

(1)、气体烧毛:采用烧毛机处理,利用大量可燃性气体燃烧的火焰擦过裸露在经轴纱线表面的毛羽,少去表面绒毛;纱线与烧毛火口间的距离可调节,能满足不同粗细、不同种类纱线烧毛工艺的需求,可有效降低纱线2-5mm的毛羽,便于纱线的织造;

烧毛装置:对经轴纱线进行烧毛,纯棉纱线烧毛采用气体烧毛机,烧毛时以经纱形式排列穿过烧毛机火口,烧去纯棉经纱表面毛羽,烧毛前控制好燃气及空气比例,确保充分燃烧,具体比例为1:3-4,视织物品种而定;气体烧毛参数如下:烧毛火口的只数为2~4个,随经纱的品种和要求而定,采用天然气;火焰要求:光亮有力地淡蓝色;火焰温度为:800~900℃;经纱与还原焰距离为:1.9~2.2cm;烧毛速度与上浆匹配为70-80m/min;

(2)、上浆:处方:高性能变形淀粉为20-25g/L、平滑剂为2-5g/L;浆纱车速为70-80m/min;上浆率为12-18%;纱线强力增强率为20-25%;

(3)、烘燥:在烘房中,采用三道往复热风法对吹方法,对上浆后的经纱片进行具有红外线辅助加热的多次热风对吹处理,远红外使温度上升到60-80℃,控制经纱的含湿率为3%-6%;采用过热蒸汽中汽化潜热的热量加热空气,通过控制蒸汽流量的方式,获取不同品种规格织物所需要的不同烘燥温度。新鲜空气补风量3000m3/h,排气温度110℃;烘房温度为130-140℃,速度为70-80m/min。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织造前道工序上浆前对经纱进行烧毛,从而彻底解决起毛起球问题。本发明采用新型的上浆技术,具有节能、节水、对经纱基本无影响、能提高上浆质量等优点。通过协同调整工艺,将经纱烧毛速度、上浆速度及烘干速度控制在70-80m/min,为防止车速慢烧毛过烧,降低烧毛的温度,同时将纱线与烧毛火口的火焰高度距离加大;同时,为了达到在较高上浆速度而能将浆纱烘干的目的,采用三道往复热风法对吹方法,对上浆后后的经纱片进行具有红外线辅助加热的多次热风对吹处理,这种设计方法,既满足了对上浆后织物的烘干要求,又缩短了浆纱机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烘燥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纯棉经纱气体烧毛上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纱退绕——罗拉导辊——气体烧毛——上浆——烘燥——导辊——收卷;其中:

(1)、气体烧毛:采用烧毛机处理,利用大量可燃性气体燃烧的火焰擦过裸露在经轴纱线表面的毛羽,少去表面绒毛。相对于织物烧毛,火焰与毛羽接触更为彻底,织物更为美观。纱线与烧毛火口间的距离可调节,能满足不同粗细、不同种类纱线烧毛工艺的需求,可有效降低纱线2-5mm的毛羽,便于纱线的织造;

烧毛装置:设置在烧毛室内,对经纱进行烧毛处理,烧毛后进入上浆装置,上浆槽同时起到冷却灭火装置的功能。与传统的织物烧毛相比,无需在烧毛前刷毛,纱线与火焰的接触面较大,烧毛更为彻底。

经纺织加工后,织物表面会产生很多毛羽,而高档纯棉梭织家纺面料要求表面光洁平整,纹路清晰,故需对经轴纱线进行烧毛,纯棉纱线烧毛采用气体烧毛机,烧毛时以经纱形式排列穿过烧毛机火口,烧去纯棉经纱表面毛羽,烧毛前控制好燃气及空气比例,确保充分燃烧,具体比例为1:3-4,视织物品种而定;气体烧毛参数如下:烧毛火口的只数为2~4个,随经纱的品种和要求而定,采用天然气;火焰要求:光亮有力地淡蓝色;火焰温度为:800~900℃;经纱与还原焰距离为:1.9~2.2cm;烧毛速度与上浆匹配为70-80m/min;利用上浆的浆液进行灭火,结果:抗起毛起球4-5级,烧毛等级5级。

(2)、上浆:处方:高性能变形淀粉为20-25g/L、平滑剂为2-5g/L;浆纱车速为70-80m/min;上浆率为12-18%;纱线强力增强率为20-25%;

(3)、烘燥:对于浆纱后经纱的烘干,主要是烘干浆纱上的水分至一定的回潮率。综合考虑满足经纱片对烘干时间的要求,采用小烘房以有效控制循环热风量、减少箱体热辐射,降低能源消耗。在烘房中,采用三道往复热风法对吹方法,对上浆后的经纱片进行具有红外线辅助加热的多次热风对吹处理,远红外使温度上升到60-80℃,控制经纱的含湿率为3%-6%;采用过热蒸汽中汽化潜热的热量加热空气,通过控制蒸汽流量的方式,获取不同品种规格织物所需要的不同烘燥温度。新鲜空气补风量3000m3/h,排气温度110℃,这种设计方法,既满足了对上浆后织物的烘干要求,又缩短了浆纱机长度。烘房温度为130-140℃,速度为70-80m/min。

本发明在织造前道工序上浆前对经纱进行烧毛,从而彻底解决起毛起球问题。本发明采用新型的上浆技术,具有节能、节水、对经纱基本无影响、能提高上浆质量等优点。通过协同调整工艺,将经纱烧毛速度、上浆速度及烘干速度控制在70-80m/min,为防止车速慢烧毛过烧,降低烧毛的温度,同时将纱线与烧毛火口的火焰高度距离加大;同时,为了达到在较高上浆速度而能将浆纱烘干的目的,采用三道往复热风法对吹方法,对上浆后后的经纱片进行具有红外线辅助加热的多次热风对吹处理,这种设计方法,既满足了对上浆后织物的烘干要求,又缩短了浆纱机长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