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8128发布日期:2018-10-23 23:5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通过使设于洗涤槽的底部的搅拌翼旋转来扬起洗涤水使之循环的洗衣机。作为这样的洗衣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洗涤槽的“配置于主体部的内周面侧的…第一罩部件”和“相对于该第一罩部件从洗涤槽的内周侧装配”的第二罩部件的洗衣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146号公报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洗衣机是具备第一罩部件、第二罩部件等的结构,所以有时会导致构造的复杂化、制造成本的增加。并且,也有线屑等进入第一罩部件与第二罩部件的卡合部位的可能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第一罩部件与第二罩部件的卡合部位向洗涤槽的径向外侧突出。因此,由于上述的卡合部位与洗涤槽的内周面之间的通水空间的宽度(径向宽度)较窄,所以有导致洗涤水的循环流量的降低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洗涤水适当地循环的洗衣机。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洗衣机的特征在于,构成为包括:有底圆筒状的洗涤槽;搅拌翼,其设置于上述洗涤槽的底部;以及板状的循环流路部件,其设置于上述洗涤槽的内周面,将伴随上述搅拌翼的旋转被推动的洗涤水引导至上方并使之喷出,上述洗涤槽在该洗涤槽的周壁的边缘附近具备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状部,上述凸状部具有第一倾斜面,该第一倾斜面以在上述洗涤槽的轴向上越接近上述周壁的边缘则与上述洗涤槽的中心轴在径向上的距离越短的方式倾斜,上述循环流路部件的喷出侧沿上述洗涤槽的轴向延伸,上述循环流路部件的喷出侧的前端位于上述凸状部的附近。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洗涤水适当地循环的洗衣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内部结构的简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所具备的洗涤槽等的纵剖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所具备的洗涤槽等的纵剖视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虚线J的范围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所具备的搅拌翼的背侧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循环流路的流入口与外周侧肋部、内周侧肋部的位置关系的纵剖视图。

图6A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中经由循环流路的洗涤水的流动的纵剖视图。

图6B是示出在比较例的洗衣机中经由循环流路的洗涤水的流动的纵剖视图。

图7A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槽中喷洒洗涤水的范围的俯视图。

图7B是示出在图6B的比较例的洗衣机的洗涤槽中喷洒洗涤水的范围的俯视图。

图中:

100—洗衣机,10—洗涤槽,11—主体板(周壁),11a—凸状部,11b—边缘,12—底板,20—搅拌翼,30—外槽,40—驱动装置,50—控制单元,60—平衡环(流体平衡器),70—循环流路部件,70a—前端,K1—第一倾斜面,K2—第二倾斜面,K3—扩散面,O—中心轴,P—循环流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一个例子,对进行洗涤、漂洗、脱水的洗衣机100(所谓的全自动洗衣机:参照图1)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的内部结构的简图。

图1所示的洗衣机100是进行衣物的洗涤等设备,主要具备洗涤槽10、搅拌翼20、外槽30、驱动装置40、控制单元50、平衡环60(流体平衡器)、循环流路部件70、80、以及外框90。此外,图1中,未图示另一个循环流路部件80(参照图3A)。

洗涤槽10对洗涤物R进行收纳,呈有底圆筒状。洗涤槽10具备圆筒状的主体板11(洗涤槽10的周壁)、和封闭该主体板11的下部的底板12。在主体板11设有多个用于利用伴随洗涤槽10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来使洗涤物R所含有的洗涤水脱出的脱水孔h1(图1中图示其一部分)。

搅拌翼20(也称作脉动翼板、波轮)大致呈圆盘状,设于洗涤槽10的底部。并且,搅拌翼20由驱动装置40轴支承为能够旋转。而且,通过在清洗时、漂洗时使搅拌翼20旋转,洗涤物R同洗涤水一起被搅拌。

外槽30呈有底圆筒状,以位于同轴的方式(即其中心轴大致相同的状态)内置有洗涤槽10。外槽30经由螺旋弹簧、弹性橡胶等防振装置G而从外框90的上端附近悬垂。在外槽30的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洗涤水的排水口ha。该排水口ha经由排水阀V1而与排水软管H1连接。

虽除使搅拌翼20旋转的马达、减速机构之外均未图示,但驱动装置40具备离合器,并经由安装基体B而安装于外槽30的底部外侧。而且,在洗涤时、漂洗时,经由离合器向搅拌翼20传递上述的马达的旋转,并在使洗涤槽10静止的状态下使搅拌翼20正反转。并且,在脱水时,利用马达的驱动使洗涤槽10以及搅拌翼20一体地高速旋转。

控制单元50具有控制驱动装置40等设备的功能,设于外框90的上部。

平衡环60是在内部封入有流体(盐水等)的外形呈环状的流体平衡器。在当洗涤槽10的旋转时因洗涤物R的偏倚等而产生了偏心的情况下,平衡环60具有利用上述的流体的移动来抵消偏心从而维持旋转的平衡的功能。

循环流路部件70是将伴随搅拌翼20的旋转被推动的洗涤水引导至上方并使之喷出的板状部件,设于洗涤槽10的主体板11的内周面。此外,在下文中对循环流路部件70进行详细说明。

外框90是对上述的各部件等进行收纳的箱体,呈箱状。外框90在其下部具备基体部件91,并且在上部具备上面罩92。在上面罩92的中央部设有用于放入拿出洗涤物R的洗涤物投入口hb,并在该洗涤物投入口hb设置有能够开闭的盖体93。

并且,在洗涤槽10的外周面与外槽30的内周面之间存在缝隙。设有从上覆盖上述的缝隙的槽罩C,以免洗涤物R进入该缝隙。除此之外,洗衣机100除具备供水软管H2、电磁供水阀V2之外还具备感压式水位传感器S等。

例如在进行洗涤、漂洗时,根据控制单元50的指令而打开电磁供水阀V2,经由供水软管H2向外槽30内供给洗涤水。而且,若基于水位传感器S的检测值而检测到成为预定的水位,则由控制单元50关闭电磁供水阀V2,停止供水。并且,在进行脱水时,由控制单元50打开排水阀V1,经由排水软管H1排出外槽30内的洗涤水。

图2是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所具备的洗涤槽10等的纵剖视图。此外,图2中省略了脱水孔h1(参照图1)的图示。

图2所示的底板12是对主体板11的下部进行封闭的碟状的部件,固定于主体板11的下端。底板12具备构成洗涤槽10的底面的底部12a、和从该底部12a的外周缘向上侧延伸而构成洗涤槽10的侧面的一部分的侧部12b。此外,在底部12a设有多个与外槽30侧连通的孔hc。

搅拌翼20是覆盖底板12的大致呈圆盘状的部件。搅拌翼20以径向的中心附近向上侧隆起的方式形成,并且以周缘附近沿周向而上下起伏的方式弯曲。在搅拌翼20,除设有孔hd之外,还设有多个圆形的凹坑部21、多个沿径向延伸的突条部22。

如上所述,设于主体板11的内周面的循环流路部件70是将伴随搅拌翼20的旋转被推动的洗涤水引导至上方并使之喷出的部件。循环流路部件70呈纵向细长的板状,在横剖面观察时向与主体板11的内周面相反的一侧弯曲。

虽未图示,但在循环流路部件70的背面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一对肋部,该一对肋部设于循环流路部件70的周向的两端附近。而且,当通过螺纹固定将循环流路部件70固定于主体板11时,上述的肋部抵接于主体板11而挠曲,从而紧贴于主体板11。由此,能够使循环流路部件70的周向的两端附近紧贴于主体板11的内周面。

并且,循环流路部件70的下端、上端开口而并非紧贴于主体板11。而且,经由循环流路部件70的背面与主体板11的内周面之间的缝隙(以下称作“循环流路P”:参照图1),通过搅拌翼20的旋转朝向上方扬起洗涤水。也就是说,经由循环流路P从洗涤槽10的底部向上部推起洗涤水,另外经由喷出口he使洗涤水返回洗涤槽10的内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洗涤槽10的中心轴O作为基准而相互对置地设有一对循环流路部件70(参照图7A)。

并且,相对于循环流路部件70沿周向设置90°的间隔地在主体板11的内周面设有其它种类的循环流路部件80。使用图3A说明该循环流路部件80。

图3A是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所具备的洗涤槽10等的纵剖视图。此外,图3A中,示出在拆下搅拌翼20后的状态的洗涤槽10中从正面观察循环流路部件80的纵剖视图。

如图3A所示,循环流路部件80具备基部81和线屑捕集部82。基部81是其上端附近以及周向的两端附近紧贴于主体板11的内周面的板状部件。虽未图示,但基部81具有与线屑捕集部82对应的形状的开口。并且,在基部81的下端附近,设有用于导入因搅拌翼20的旋转被推动的洗涤水的流入口hf。

线屑捕集部82是用于捕集线屑等的拆装式部件,装配于上述的基部81的开口(未图示)。在线屑捕集部82设有多个孔hg,并在这些孔hg的区域粘贴有线屑过滤器(未图示)。并且,在多个孔hg的上侧设有用于喷出洗涤水的喷出口hi。

经由循环流路部件80与主体板11之间的缝隙(以下称作“循环流路Q”:未图示)向上推起经由流入口hf而流入的洗涤水。而且,在洗涤水流动于上述的循环流路Q的过程中,由线屑捕集部82捕集线屑等,并且使洗涤水经由喷出口hi返回洗涤槽10内。

此外,也可以不在线屑捕集部82设置上述的喷出口hi,而在基部81的上端附近设置狭缝状的喷出口。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洗涤槽10的中心轴O作为基准而相互对置地设有一对循环流路部件80、80(参照图7A)。

图3B是图3A所示的虚线J的范围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B所示,洗涤槽10在该洗涤槽10的周壁的边缘11b(边缘)附近具备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状部11a。此外,遍及洗涤槽10的周壁的整周地形成凸状部11a,在该凸状部11a的上侧设有平衡环60。

进一步对平衡环60的设置进行详细说明,在平衡环60载置于凸状部11a的状态下,洗涤槽10的周壁的边缘11b附近向径向内侧折弯。通过这样的铆接作业,使上述的边缘11b附近紧贴在设于平衡环60的外周壁的肋部61的上表面。

此外,凸状部11a也具有抑制在脱水时洗涤槽10因离心力向径向外侧变形的情况从而确保其强度的功能。

如图3B所示,凸状部11a具有第一倾斜面K1。第一倾斜面K1以在洗涤槽10的轴向上越接近周壁的边缘11b(即其高度越高)则与洗涤槽10的中心轴O(参照图3A)在径向上的距离越短的方式倾斜。该第一倾斜面K1是用于沿倾斜方向对经由循环流路P而被向上推起的洗涤水进行引导(随着洗涤水上升而朝向径向内侧)的倾斜面。

并且,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沿洗涤槽10的轴向(图3B中的铅垂方向)延伸。因此,例如与使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口he附近向径向内侧折弯的结构(参照图6B的比较例)相比,能够抑制洗涤水的循环流量的降低。

并且,如图3B的横向的虚线所示,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的前端70a延伸至洗涤槽10的凸状部11a的附近(图3B所示的例子中,比凸状部11a的前端稍微靠下侧)。由此,能够抑制洗涤水的循环流量的降低,同时能够沿与凸状部11a的第一倾斜面K1平行的方向引导洗涤水。

此外,若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的前端70a相对于凸状部11a位于预定距离以上的下侧,则在洗涤水到达凸状部11a之前从循环流路部件70流下的可能性变高。

另一方面,若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的前端70a相对于凸状部11a位于规定距离以上的上侧,则平衡环60与循环流路部件70的前端70a的距离变得过短而流路阻力变大,从而导致洗涤水的循环流量的降低。因此,如上所述,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的前端70a优选位于凸状部11a的附近。

并且,平衡环60在其内周面的下部且在凸状部11a的附近具有第二倾斜面K2。第二倾斜面K2是用于进一步沿大致相同的方向对沿凸状部11a的第一倾斜面K1向倾斜方向流出的洗涤水进行引导的倾斜面。该第二倾斜面K2与凸状部11a的第一倾斜面K1大致为同一面,并位于比凸状部11a更靠径向内侧。

此外,第二倾斜面K2与循环流路部件70的前端70a的距离L1适当地设定为不会妨碍经由循环流路P而被向上推起的洗涤水的流动。

并且,如图3B的纵向的虚线所示,在纵剖面观察(包括洗涤槽10的中心轴O在内的平面处的纵剖面:参照图3A)时,第二倾斜面K2存在于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的延长线上。由此,沿第二倾斜面K2以预定的流量喷出被向上推起的洗涤水。

另外,平衡环60在比第二倾斜面K2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具有使洗涤水碰到自身来扩散的扩散面K3。在图3B所示的例子中,扩散面K3成为与洗涤槽10的中心轴O垂直的平面(即水平的面)。由此,使沿第一倾斜面K1以及第二倾斜面K2流出的洗涤水碰撞到扩散面K3,能够遍及洗涤槽10内的大范围使洗涤水扩散。

图4是示出洗衣机100所具备的搅拌翼20的背侧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搅拌翼20在其背面(下表面)具有呈放射状地从中心轴O沿径向延伸的多个背叶片23。背叶片23沿周向以等角度的间隔配置。

更详细说明,在向搅拌翼20的上方(示出搅拌翼20的背侧的图4中下方)隆起的两个区域的背面形成有背叶片组23A、23A。各个背叶片组23A由五片背叶片23构成,在周向上约配置在90度的角度范围。背叶片组23A具有获取循环的洗涤水的功能、抑制搅拌翼20的挠曲变形的功能。

在背叶片组23A、23A之间设有其它的背叶片组23B、23B。这些背叶片组23B、23B形成于向搅拌翼20的下方(示出搅拌翼20的背侧的图4中的上方)凹下的两个区域的背面。背叶片组23B由三片背叶片23构成,具有抑制搅拌翼20的挠曲变形的功能。

在搅拌翼20的背面的中心附近形成有呈与中心轴O同心圆状地形成的三个圆环肋部24。这些圆环肋部24具有加强背叶片组23A、23A、23B、23B的功能。

另外,在搅拌翼20的背面,在径向上设置预定间隔地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外周侧肋部25以及内周侧肋部26、27。外周侧肋部25以及内周侧肋部26、27分别以与搅拌翼20的曲率大致相同的曲率弯曲。

外周侧肋部25是位于搅拌翼20的外周侧的周向肋部。外周侧肋部25从背叶片组23A的周向的一端的背叶片23延伸至另一端的背叶片23,并与这些背叶片23一体形成。

内周侧肋部26、27是位于比外周侧肋部25更靠内周侧的周向肋部。内周侧肋部26、27与背叶片组23A的五片背叶片23中的中央的三片背叶片23一体形成。

图5是示出洗衣机100的循环流路P的流入口hj与外周侧肋部25、内周侧肋部26、27的位置关系的纵剖视图。此外,图5示出从正面观察背叶片组23A(参照图4)的五片背叶片23所包括的中央的背叶片23的纵剖视图。

在循环流路部件70的下侧(洗涤槽10的底部附近)设有沿循环流路P引导洗涤水的流入口hj。并且,洗涤槽10的内底部与搅拌翼20的背叶片23之间的缝隙成为泵室M。而且,经由泵室M被推动而朝向径向外侧的洗涤水经由流入口hj以及循环流路P朝向上方扬起。

在搅拌翼20的外周缘部形成有朝向流入口hj延伸至下侧的垂下部28。并且,在垂下部28与循环流路部件70之间设有预定的缝隙hk。该缝隙hk的尺寸设定为搅拌翼20不与循环流路部件70接触的程度的距离。

在将洗涤物R(参照图1)投入至这样构成的洗衣机100的状态下,若将电源开关(未图示)切换成接通,并且按压开始开关(未图示),则由控制单元50(参照图1)对各设备进行控制。即,控制电磁供水阀V2(参照图1)供水直至预定水位,之后移至洗涤工序。在洗涤工序中,由驱动装置40(参照图1)例如以右旋、休止、左旋、休止的顺序使搅拌翼20旋转。由此,洗涤物R同洗涤水一起被搅拌,从而洗涤物R被清洗。

<作用、效果>

图6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中经由循环流路P的洗涤水的流动的纵剖视图。此外,空心箭头的大小表示流动于循环流路P的洗涤水的流量的大小(图6B也相同)。

经由循环流路P而上升的洗涤水在喷出口he附近,沿凸状部11a的第一倾斜面K1以及平衡环60的第二倾斜面K2地在倾斜方向(随着洗涤水上升而朝向径向内侧的方向)上被引导。而且,通过使洗涤水碰撞至平衡环60的扩散面K3来使洗涤水朝向径向内侧,在俯视时的洗涤槽10内的大范围喷洒洗涤水。

如上所述,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沿轴向延伸直至凸状部11a附近。也就是说,在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未设置在下文中说明的比较例那样的凸边71A(参照图6B)。因此,基本不会因循环流路部件70而妨碍洗涤水的流动(流速降低),从而搅拌翼20(参照图5)的旋转速度不会变得过高,能够确保足够的循环流量。

图6B是示出在比较例的洗衣机中经由循环流路P的洗涤水的流动的纵剖视图。

图6B所示的比较例中,在循环流路部件70A的喷出口hm附近设有凸边71A这一点与本实施方式(参照图6A)不同。该凸边71A是循环流路部件70A的喷出侧的前端附近向径向内侧折弯的部分。并且,比较例中,在平衡环60A的下部未设置第二倾斜面K2(参照图6A)这一点与本实施方式不同。

在图6B所示的结构中,经由循环流路P被推动而朝向上方的洗涤水经由凸边71A与平衡环60A之间的缝隙并朝向径向内侧。此处,凸边71A与平衡环60A之间的缝隙的纵向宽度较窄,流路阻力较大,从而导致洗涤水的流量的降低的可能性较高。

而且,若降低凸边71A的高度,则洗涤水进入凸边71A与平衡环60A的缝隙的可能性变高,并且洗涤物R容易碰到凸边71A而受到伤害。

与此相对,在图6A所示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沿轴向延伸,所以洗涤水的流路在循环流路部件70的前端附近敞开。因此,循环流路部件70基本不会妨碍洗涤水的流动。

例如,图3B所示的距离L1(循环流路部件70的前端70a与第二倾斜面K2的距离)和比较例的图6B所示的距离L2(凸边71A与平衡环60A的距离)相同,并且搅拌翼20(参照图2)的旋转速度也相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比较例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的洗涤水的循环流量较大。如上所述,这是因为洗涤水的流路在循环流路部件70的前端70a(参照图3B)的附近敞开。

并且,沿凸状部11a的第一倾斜面K1以及平衡环60的第二倾斜面K2推动洗涤水,并且强势地碰撞至平衡环60的扩散面K3。由此,在俯视时的洗涤槽10内的大范围喷洒洗涤水。

并且,本实施方式并非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那样是复杂的结构,而是简单的结构,利用洗涤槽10、循环流路部件70、以及平衡环60的形状来向预定的朝向引导洗涤水。另外,也不需要在洗涤槽10的内周面另外设置向预定的朝向引导洗涤水的整流肋部(未图示)。由此,能够减少洗衣机100的制造所需要的劳力、成本。并且能够防止线屑等进入循环流路部件70的缝隙。

图7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的洗涤槽10中喷洒洗涤水的范围的俯视图。此外,图7A中,省略了平衡环60的图示(图7B也相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洗涤水的流速基本不降低地经由喷出口he向洗涤槽10喷洒洗涤水。其结果,喷洒洗涤水的距离比比较例(参照图6B)长,从而遍及俯视时的洗涤槽10的大致整个区域(斜线部分的区域U)喷洒洗涤水。由此,从洗涤物R(参照图1)之上如淋浴那样喷洒洗涤水,从而能够减少清洗时等的清洗不均,进而能够提高洗涤性能。

图7B是示出在图6B的比较例的洗衣机的洗涤槽10A中喷洒洗涤水的范围的俯视图。

在比较例的结构(参照图6B)中,如上所述,洗涤水的流速在凸边102与平衡环60A的缝隙处降低。其结果,如图7B所示,在俯视时存在未被喷洒洗涤水的区域。具体而言,在连结循环流路部件80、80的直线状的缝隙(斜线部分的区域U1、U2间的缝隙)处未喷洒洗涤水的可能性较高。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从喷出口he(参照图7A)喷出的洗涤水喷洒至俯视时的洗涤槽10的大致整个区域。因此,能够经由循环流路P(参照图6A)适当地使洗涤水循环。

《变形例》

以上,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洗衣机100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对平衡环60具备第二倾斜面K2(参照图3B)以及扩散面K3(参照图3B)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平衡环60也可以是不具备第二倾斜面K2以及扩散面K3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经由循环流路P(参照图3B)使洗涤水适当地循环。并且,例如也可以设置圆环状的框体来代替平衡环60。

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倾斜面K1、第二倾斜面K2以及扩散面K3是在纵剖视时呈直线状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参照图3B),但并不限定于此。即,第一倾斜面K1、第二倾斜面K2以及扩散面K3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是在纵剖视时呈曲线状的结构。

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对第二倾斜面K2存在于在纵剖面观察时的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的延长线上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参照图3B),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纵剖面观察时的循环流路部件70的喷出侧的延长线与平衡环60的交点也可以比第二倾斜面K2更靠径向内侧。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具备两个循环流路部件70、70和其它种类的两个循环流路部件80、8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参照图7A),但也可以适当地变更这些各部件的个数。

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对进行洗涤、漂洗、脱水的洗衣机100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除进行洗涤、漂洗、脱水之外还进行烘干的洗涤干燥机中也能够应用实施方式。

并且,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说明本发明而进行了详细记载,并非限定于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并且,对于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削除、置换。

并且,认为上述的机构、结构是在说明方面必要来示出的,在产品方面不限定于示出所有的机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