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随机条影效果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309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随机条影效果的面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随机条影效果的面料,属于纺织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具有时尚元素的面料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而在赋予面料时尚元素的同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印染过程健康节能的纺织品不仅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也更易制定推销方向,引导消费;因此,该类纺织品具有广阔的市场。

赋予纺织品时尚元素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分为:1)通过纱线改变使面料不同;2)通过织造参数及组织的改变给予面料不同风格;3)通过印染工艺使面料时尚丰满;4)通过后整理工艺来赋予纺织品新的特色;5)通过以上一种或几种方法结合来赋予纺织品时尚元素。

一般来说,时尚、个性的纺织品都是通过第5)种方法得到的:如申请号为201610411203.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具有段彩效果的阳离子涤纶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其阐述了该纱线的纺纱方法和由此纱线组成的面料;但是该方法中纱线的色块较大,织造的面料颜色成块分布,不具有隐约随机的条影分布;申请号为201620221960.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多色异彩大提花面料,根据不同纤维的染色性能不同和纬二重组织结构的组织特点,使面料具有丰富的外观;但是,该方法虽然具有明暗的规律和丰富的色彩,但是表面色彩规律性太强,面料缺少了随机奔放的效果。申请号为200710027663.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彩牛仔布的生产工艺及其制成的混彩牛仔布,采用段染或剥色的技术制得段彩纱线,然后根据一定的组织结构织造得到混彩牛仔布,该面料纱线制备工艺复杂,生产的混彩面料颜色单一,并且工艺流程长。

因此,提供一种兼具床品用织物的常规性能要求又具有时尚自由的外观元素,简单健康环保生产工艺的面料就成为该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随机条影效果的面料。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随机条影效果的面料,该面料的经纱和纬纱均为0.2~1.0wt%的涤纶短纤维和99.0~99.8wt%的棉纤维纺制而成的混纺纱,所述涤纶短纤维在纺纱前采用柠檬酸溶液浸润,所述面料是由坯布经包括煮炼、漂白、不多于1次染色处理、定型在内的工艺制得。

本申请采用的涤纶短纤维为白色涤纶短纤维、有色涤纶短纤维、阳离子涤纶短纤维。

上述混纺纱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生条的制备

①根据拟纺制纱线的总重量和涤纶短纤维的含量,计算获得实际的涤纶短纤维重量;

②将涤纶短纤维在浓度为2~3g/l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润后在烘箱中烘干,烘箱温度控制在40℃左右,烘燥时间为15~20min;

由于纱线主体为棉纤维,因此面料后处理时主要针对棉纤维处理,棉纤维一般在后处理时需要较高的碱液或碱性物质来进行处理,而涤纶纤维耐碱性能力差,特别是有色涤纶短纤维会因为碱性而出现色牢度下降及掉色现象,因此需要在纺纱前对极少的一部分涤纶短纤维进行酸性处理,以进行保护。

③将经过步骤②的涤纶短纤维预开松与预开松之后的棉纤维按照1:20~40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

④将步骤③所得的混合纤维与预开松之后的棉纤维按照1:30~50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

将浸润柠檬酸之后的涤纶短纤维开松后与常规纤维按照一定的小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之后的纤维再与常规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生条,不仅使微量涤纶纤维在纱线中分布更加均匀,克服了传统的大比例混合的方法带来的纤维混合不均匀,使纤维内部结构更加合理,保证纱线表面风格的同时增加了纱线的各项指标的均匀性,有利织造和整理工艺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克服了因为涤纶短纤维过少造成的混合条子定量过轻,生条容易断的现象。

⑤步骤④所得的混合纤维经过清梳联工序获得生条;

2)含有设定比例纤维的熟条制备

①头并:将步骤1)所得生条和准备好的棉纤维精梳生条按照设定比例进行并条,其中头道并条采用8根生条并和;

②二并和三并:将头并获得的条子进行并和、牵伸;

③经过三道并和获得含有0.2~1wt%的涤纶短纤维和99~99.8wt%的棉纤维的熟条;

3)纱线的制备

将步骤2)所得熟条,在纺纱设备上制得具有设定比例的纺织纱线。

上述煮炼工艺配方为:1.0~1.2g/l纤维素酶cas,5~8g/l透心油ctl-88,3~5g/l精炼剂rd-2,0.3~0.5g/l苹果酸;漂白液配方为:h2o2:4~5g/l,1:3泡化碱:4~8g/l,氧漂稳定剂rb-38~12g/l,渗透剂jfc2~5g/l。煮炼时采用纤维素酶对棉纤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少采用naoh对涤纶短纤维造成的损伤,采用透心油ctl-88和精炼剂rd-2来增加纤维酶的渗透性能和面料的毛效,使面料更加蓬松柔软。漂白时采用h2o2和泡化碱的配合,可以有效促进h2o2分解,增加其漂白效果,另外,泡化碱碱性较低,对涤纶短纤维破坏较小,渗透剂jfc也可以增加漂白剂的渗透力,促进漂白效果。

上述染色工艺中采用aeh型活性染料,染色ph值为6~7,染色温度为110~130℃,染色配方为:活性染料4~5%,硫酸钠25~30g/l。

染色时采用aeh型活性染料,可以避免采用常规碱性染料造成的涤纶短纤维损伤,使染色后面料表面的涤纶短纤维明显清晰,有利于保护面料的风格,在ph值为6~7,染色温度为110~130℃时,面料的染色率较高,且染色牢度强。

上述定型超喂比为8%,定型速度为40m/min,定型温度为200~220℃。在定型时候采用8%的超喂,可以有效保留面料的经向强力,也可以实现面料的有效收缩,保证面料具有合格的缩水率和较好的蓬松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随机条纹效果的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含有微量涤纶短纤维和其它纤维混纺制得的纱线为经纬纱制得的面料,降低了纤维之间的相互影响,保留了主体纤维的服用性能,微量涤纶短纤维使面料风格更加随机自由,在达到类似提花或印花的感觉的同时,克服了段彩、段染、色织、色纺面料的局部规律性变化,使面料的对比过渡更加自然。

(2)将浸润柠檬酸之后的涤纶短纤维开松后与常规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小比例混合,然后将混合之后的纤维再与常规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生条,不仅使微量涤纶纤维在纱线中分布更加均匀,克服了传统的大比例混合的方法带来的纤维混合不均匀,使纤维内部结构更加合理,保证纱线表面风格的同时增加了纱线的各项指标的均匀性,有利织造和整理工艺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克服了因为涤纶短纤维过少造成的混合条子定量过轻,生条容易断的现象。

(3)由于纱线主体为棉纤维,因此面料后处理时主要针对棉纤维处理,棉纤维一般在后处理时需要较高的碱液或碱性物质来进行处理,而涤纶纤维耐碱性能力差,特别是有色涤纶短纤维会因为碱性而出现色牢度下降及掉色现象,因此在纺纱前对极少的一部分涤纶短纤维浸轧柠檬酸,在煮炼时采用纤维素酶,在漂白时采用泡化碱,在染色时采用aeh活性染料,这样整个染色工艺流程实现从前到后保护面料中的微量涤纶短纤维,保持理想的面料风格。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发明纱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组织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组织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面料表面效果图。

1涤纶纤维、2棉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以0.5重量%、细度为10d、长度为33mm的黑色涤纶短纤维和99.5重量%的长绒棉纤维混合纺制的60s混纺纱线为经纬纱织制坯布。混纺纱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生条的制备

①根据纺制纱线的总重量和黑色涤纶短纤维的含量,计算获得实际的涤纶短纤维重量;

②将黑色涤纶短纤维在浓度为2.5g/l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润后在烘箱中烘干,烘箱温度控制在40℃左右,烘燥时间为20min。

③将经过步骤②的黑色涤纶短纤维预开松后与预开松之后的长绒棉纤维按照1:30的比例混合均匀;

④将步骤③所得的混合纤维与预开松之后的长绒棉纤维按照1:40的比例混合均匀;

⑤步骤④所得的混合纤维经过清梳联工序获得生条。

2)含有设定比例纤维的熟条的制备

①头并:将步骤1)所得生条和准备好的普通纤维精梳生条按照设定比例进行称重后并条,其中头道并条采用8根生条并和;

②二并和三并:将头并获得的条子进行并和、牵伸,其中二并采用8道并和,三并采用6道并和。

③经过三道并和获得含有0.5重量%的黑色涤纶短纤维和99.5重量%的长绒棉纤维的熟条。

3)纱线的制备

将步骤2)所得熟条,依次经过粗纱机和细纱机后得到含0.5重量%的黑色涤纶短纤维和99.5重量%的长绒棉纤维60s混纺纱线;

将以上混纺纱线作为经纬纱,以平纹组织形成坯布,坯布经密为173根/英寸,纬密为(60+60)根/英寸;然后经工艺流程2:烧毛→煮炼→漂白→柔软和定型→预缩后制得成品面料。

烧毛:烧毛方式为一正一反双面烧毛;

煮炼:经过烧毛之后的面料以55m/min的速度喂入煮漂长车,煮炼液配方为1.2g/l纤维素酶cas,8g/l透心油ctl-88,4g/l精炼剂rd-2,0.4g/l苹果酸,汽蒸温度为100℃,汽蒸时间60分钟;

漂白:煮炼之后的面料进入煮漂长车后部的漂白轧槽,漂白液配方为:h2o25g/l,1:3泡化碱5g/l,氧漂稳定剂rb-310g/l,渗透剂jfc3g/l,汽蒸温度为100℃,汽蒸时间50分钟;

柔软和定型:定型面料以40m/min的速度经过带有轧槽的定型机,面料在轧槽内浸轧有机硅柔软剂(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软片801),浸轧带液率60%之后定型烘干,定型温度控制在200℃,定型时面料的超喂比为8%。

预缩:为了满足面料的服用要求,最后进行预缩,缩水率控制在0~3%以内。

实施例2

以0.3重量%、细度为8d、长度为30mm的白色涤纶短纤维和99.7重量%的长绒棉纤维混合纺制的40s混纺纱线为经纬纱织制坯布。混纺纱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生条的制备

①根据纺制纱线的总重量和白色涤纶短纤维的含量,计算获得实际的涤纶短纤维重量;

②将白色涤纶短纤维在浓度为2g/l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润后在烘箱中烘干,烘箱温度控制在40℃左右,烘燥时间为15min。

③将经过步骤②的白色涤纶短纤维预开松后与预开松之后的长绒棉纤维按照1:30的比例混合均匀;

④将步骤③所得的混合纤维与预开松之后的长绒棉纤维按照1:40的比例混合均匀;

⑤步骤④所得的混合纤维经过清梳联工序获得生条。

2)含有设定比例纤维的熟条的制备

①头并:将步骤1)所得生条和准备好的普通纤维精梳生条按照设定比例进行称重后并条,其中头道并条采用8根生条并和;

②二并和三并:将头并获得的条子进行并和、牵伸,其中二并采用8道并和,三并采用6道并和。

③经过三道并和获得含有0.3重量%的白色涤纶短纤维和99.7重量%的长绒棉纤维的熟条。

3)纱线的制备

将步骤2)所得熟条,依次经过粗纱机和细纱机后得到含0.3重量%的白色涤纶短纤维和99.7重量%的长绒棉纤维40s混纺纱线;

将以上混纺纱线作为经纬纱,以5枚3飞经面缎纹组织形成坯布,坯布经密为190根/英寸,纬密为125根/英寸;然后经烧毛→煮炼→漂白→预定型→染色→皂洗→柔软和定型→预缩后制得成品面料。

烧毛:烧毛方式为一正一反双面烧毛;

煮炼:经过烧毛之后的面料以55m/min的速度喂入煮漂长车,煮炼液配方为1.1g/l纤维素酶cas,8g/l透心油ctl-88,4g/l精炼剂rd-2,0.4g/l苹果酸,汽蒸温度为100℃,汽蒸时间60分钟;

漂白:煮炼之后的面料进入煮漂长车后部的漂白轧槽,漂白液配方为:h2o25g/l,1:3泡化碱5g/l,氧漂稳定剂rb-310g/l,渗透剂jfc3g/l,汽蒸温度为100℃,汽蒸时间50分钟;

预定型:预定型速度为40m/min,预定型温度控制在140℃;

染色:平幅染色速度为37m/min,根据面料的克重加入aeh型活性黄染料4~5%,硫酸钠30g/l,染色ph值为6~7,染色温度为125℃。

皂洗:皂洗速度控制在35m/min,皂洗溶液的配方为:36be烧碱(工业用)18g/l,保险粉(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20g/l,皂精(扬州海龙化工助剂有限公司)a-211g/l,27.5%双氧水(工业用)1.2g/l。

柔软和定型:定型面料以40m/min的速度经过带有轧槽的定型机,面料在轧槽内浸轧有机硅柔软剂(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软片801),浸轧带液率60%之后定型烘干,定型温度控制在200℃,定型时面料的超喂比为8%。

预缩:为了满足面料的服用要求,最后进行预缩,缩水率控制在0~3%以内。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