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加水盖启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7948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电熨斗加水盖启闭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熨斗,尤其涉及电熨斗水箱的加水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汽式电熨斗都配备有水箱,水箱一般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水箱具有加水口,而加水口上没有设置加水盖,这种敞开式水箱由于没有加水盖,在熨烫过程中,水箱里面的水容易从加水口溢出,给熨烫带来不便,这种结构目前已经淘汰了。

第二种,水箱的加水口上设有加水盖,加水盖和水箱加水口之间通过硅胶圈密封,加水完毕后将加水盖盖住,防止水溢出。加水盖的设置方式较多为翻盖式、滑盖式和旋转式。

翻盖式加水的时候要翻开加水盖,加水盖打开的位置会影响加水的操作性,实际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现在滑盖式应用也较多,见申请号为201310304983.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蒸汽电熨斗》(公开号为cn103397505a)。

旋转式结构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0710068743.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蒸汽电熨斗》(公开号为cn101058940a)。

另外,为防止水箱的水溢出,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见专利号为zl201120363853.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熨斗》(授权公告号为cn202247454u),该专利中密封塞上的上孔和下孔相互错开,当电烫斗前后晃动或左右摆动时,密封塞会挡住水箱里的水使其不会溅出入水盖,水不易从入水盖流出,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水将衣服、工作台或地板弄湿;另外,空气能够顺利的进入水箱,防止水箱内形成负压,保证电熨斗能正常释放蒸汽,提高电熨斗运行时的安全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另外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电熨斗加水盖启闭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操作便捷的电熨斗加水盖启闭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熨斗加水盖启闭结构,包括密封胶圈、加水支架及加水盖,前述加水支架上设有进水通孔,前述的密封胶圈对应进水通孔适配于加水支架后端面,前述的加水盖设于加水支架的外端面并能启闭进水通孔从而对水箱的进水端口进行启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盖一端能转动地连接于加水支架的外端面,另一端形成封闭端,该封闭端与前述加水支架的进水通孔启闭配合,所述密封胶圈内设有与前述密封胶圈内径适配的阀片,该阀片设于转轴上并能随该转轴转动进而启闭密封胶圈,并且,前述加水支架的内端面设有连杆机构,前述加水盖的一端通过连杆机构与前述的转轴传动连接;

所述加水盖的封闭端脱离加水支架的进水通孔状态下,所述的阀片开启密封胶圈的内孔;所述加水盖的封闭端适配于进水通孔状态下,所述的阀片关闭密封胶圈的内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机构可以包括

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的加水盖连接并能随加水盖的转动而转动;

第二连杆,一端与前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以及

第三连杆,一端与前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另一端能驱动所述的转轴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连杆通过连接构件与加水盖的一端连接,前述的连接构件上套设有弹簧,该弹簧一端与加水支架的内侧面相抵,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相抵。

转轴与第三连杆的联动结构优选如下设置:所述转轴的外端横向设有限位杆,对应地,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万向轮,该万向轮的前端具有供限位杆设置的两道插入槽,前述的万向轮转动状态下能带动限位杆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

万向轮的转动配合优选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加水支架的内端面设有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上开设有轴孔,所述万向轮的后端具有轴销部,该轴销部能转动的适配于前述连接支架的轴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初始状态下,加水盖的封闭端盖住进水通孔,同时阀片阻断密封胶圈内孔,双重关闭,保证水箱内的水不会流出来,当需要加水时,加水盖旋转一定角度,转,这时加水盖的封闭端脱离加水支架的进水通孔,同时加水盖带动连杆机构运动,连杆机构带动转轴上的阀片转动,阀片开启密封胶圈的内孔,一个动作双重关闭解除,加水盖封闭端的打开和阀片的打开实现联动性,设计精巧,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装配图。

图3为图2中部分结构放大组合图。

图4为图3中阀片与密封胶圈的分解图。

图5为实施例加水盖关闭状态图。

图6为图5的反面视图。

图7为加水盖向左旋转110°后的最大打开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反面视图。

图9为加水盖向右旋转110°后的最大打开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反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熨斗加水盖启闭结构包括密封胶圈4、加水支架2及加水盖1,加水支架2上设有进水通孔21(见图7所示),密封胶圈4设于水箱(图中无显示)进水端口,密封胶圈4对应进水通孔21适配于加水支架2后端面,加水盖1设于加水支架2的外端面并能启闭进水通孔21从而对水箱的进水端口进行启闭。

加水盖1一端能转动地连接于加水支架2的外端面,另一端形成封闭端11,该封闭端11与加水支架2的进水通孔21启闭配合,密封胶圈4内设有与密封胶圈4内径适配的阀片5,该阀片5设于转轴51上并能随该转轴51转动进而启闭密封胶圈4,转轴51的一端用卡圈53卡紧,并且,加水支架2的内端面设有连杆机构3,加水盖1的一端通过连杆机构3与转轴51传动连接。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杆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3,第一连杆31一端与加水盖1连接并能随加水盖1的转动而转动;第二连杆32一端与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杆33一端与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另一端能驱动转轴51转动。

第一连杆31通过连接构件与加水盖1的一端连接,连接构件上套设有弹簧36,该弹簧36一端与加水支架2的内侧面相抵,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1相抵。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构件采用螺栓35。

第三连杆33与转轴51的连接方式如下:转轴51的外端横向设有限位杆52,第三连杆3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34设有万向轮6,该万向轮6的前端具有供限位杆52设置的两道插入槽61,万向轮6转动状态下能带动限位杆52转动,进而带动转轴51转动。

进一步,加水支架2的内端面设有连接支架7,该连接支架7上开设有轴孔71,万向轮6的后端具有轴销部62,该轴销部62能转动的适配于连接支架7的轴孔71内。

工作原理如下:如图5和图6所示,初始状态下,加水盖1的封闭端11盖住进水通孔21,同时阀片5阻断密封胶圈4内孔;结合图7~图10所示,当需要加水时,加水盖1向右旋转或向左旋转一定角度,转动110°时为最大开启角度,这时加水盖1的封闭端11脱离加水支架2的进水通孔21,同时加水盖1带动连杆机构3运动,万向轮6的轴销部62相对加水支架2转动,进而带动限位杆52转动,又因限位杆52设于转轴51上,最后转轴51带动阀片5开启密封胶圈4的内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