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双面毛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29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制品领域,尤其是一种抗菌双面毛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毛巾是所有人生活中无法缺少的家用纺织品,我们用以清洁脸部及身体最重要的日用品,但以其长时间存在湿润的状态下,成为大量细菌附生及传播的温床,如眼病、皮肤藓、青春痘等都易透过毛巾而感染,而造成了个人健康或爱美人士的困扰。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面料对于防止病菌的侵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用抗菌功能性纺织面料制作的日用品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泛而深入地辐射到生活的各个细节当中。

市场上具有保健功能的毛巾有很多,主要在于改善毛巾的花色、材质,使得毛巾更加美观,而具有抑菌抗菌功能毛巾较少,仅有的几款抗菌毛巾其实质是利用毛巾吸水性强,快速擦干,使得细菌缺少生长所需的湿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菌双面毛巾,通过添加天然硅藻土负载银吸附质,设计双面抗菌纤维针织层,增强抗菌效果,将抗菌母粒与纤维材料进行混纺增加了耐磨性,并获得了较好的柔软度,提高毛巾的整体质量。

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其化学成分主要是非晶质sio2,具有细腻、松散、质轻、多孔、吸水和渗透性强等特点,具有广泛的用途,在本发明中,硅藻土不仅发挥了自身的优良性能,同时又吸附纳米银,起到“巢穴”的作用,形成抗菌的主要阵点。本发明所使用的硅藻土为市售的普通硅藻土。

纳米银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机理就是阻断细菌的生理过程,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使得细菌细胞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而且环境越温暖潮湿,银离子的活性就越强,结合毛巾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情况,纤维纱线中的纳米银可较好地发挥活性作用,起到抗菌、抑菌和杀菌的效果。

本发明将硅藻土和纳米银进行结合,发挥硅藻土本身的优点,同时实现纳米银的固定,被吸附还有面部的有害细菌,利用纳米银实现充分灭菌。另外,将抗菌母粒与纤维混纺运用于制作毛巾,能够明显提高毛巾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时间。

本发明将硅藻土和纳米银按照质量比为9:1~19:1组成抗菌母粒,综合考虑了硅藻土的吸附量、杀菌效果、毛巾的使用周期及成本问题。具体来说,当硅藻土和纳米银的质量比低于9:1,硅藻土不能很好地吸附银离子,造成浪费,成本升高;而当硅藻土和纳米银的质量比高于19:1,其杀菌效果不佳,且混纺时抗菌母粒的可混纺性能下降,所获得的纤维纱线容易出现断裂。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双面毛巾的制备方法中,将硅藻土加入到纳米银溶液中,经过24~48h的吸附作用,硅藻土吸附合适量的纳米银,干燥后进行造粒,获得粒径为1~20μm的抗菌母粒。其中抗菌母粒的粒径是影响其与纤维进行混纺获得纤维纱线性能的关键因素,粒径低于1μm或者高于20μm都难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纤维纱线,通过控制造粒时的温度获得粒径均一的抗菌母粒。

另外,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的质量比为1:13~1:15,涤棉混合纤维占总重60-80%,所制成的纤维纱线抗菌效果和成本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的质量比超过1:13,混纺难度加大,低于1:15难以达到满意的抗菌效果,粘胶纤维可有效增强毛巾的强度,涤棉混合纤维占总重60-80%可获得柔软性和耐磨性兼顾的产品。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抗菌双面毛巾,所述的抗菌双面毛巾包括毛巾本体和设在毛巾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抗菌纤维针织层,所述的抗菌纤维针织层由抗菌母粒、粘胶纤维、涤棉混合纤维混纺得到,所述的抗菌母粒由硅藻土和纳米银按照质量比为9:1~19:1组成,抗菌纤维针织层中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的质量比为1:13~1:15,涤棉混合纤维占总重60-80%。

一种所述的抗菌双面毛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纳米银溶液中加入硅藻土,吸附24~48h后烘干,得到初级产物;

2)对步骤1)中得到的初级产物进行造粒,控制反应温度为62~84℃,获得粒径为1~20μm的抗菌母粒;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涤棉混合纤维进行混纺,制成纤维纱线,其中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的质量比为1:13~1:15,涤棉混合纤维占总重60~80%;

4)将步骤3)中得到的纤维纱线与毛巾本体一起经织造、印染和后处理,得到所述的抗菌双面毛巾。

一种按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双面毛巾。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抗菌双面毛巾,保健作用好,具有抗菌的功效,且抗菌的有效性和长效性优异;本发明所述的抗菌双面毛巾的制备方法原材料天然、环保,通过简单的工艺获得具有抗菌效果以及良好的吸附性能的产品,其耐磨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将浓度为5%的纳米银溶液,加入到硅藻土中,硅藻土和纳米银中溶质的质量的比为15:1(质量比),慢慢吸附后烘干,得到的初级产物进行造粒,控制造粒温度为62℃,做成抗菌纤维母粒,粒径为1~20μm。将所得的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涤棉混合纤维混纺,其中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的质量比为1:14,涤棉混合纤维占总重75%,得到的纤维纱线与毛巾本体一起经织造、印染和后处理,得到产品抗菌双面毛巾1。

实施例2

将浓度为8%的纳米银溶液,加入到硅藻土中,硅藻土和纳米银中溶质的质量的比为12:1(质量比),慢慢吸附后烘干,得到的初级产物进行造粒,控制造粒温度为84℃,做成抗菌纤维母粒,粒径为1~20μm。将所得的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涤棉混合纤维混纺,其中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的质量比为1:14,涤棉混合纤维占总重65%,得到的纤维纱线与毛巾本体一起经织造、印染和后处理,得到产品抗菌双面毛巾2。

实施例3

将浓度为4%的纳米银溶液,加入到硅藻土中,硅藻土和纳米银中溶质的质量的比为9:1(质量比),慢慢吸附后烘干,得到的初级产物进行造粒,控制造粒温度为73℃,做成抗菌纤维母粒,粒径为1~20μm。将所得的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涤棉混合纤维混纺,其中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的质量比为1:13,涤棉混合纤维占总重60%,得到的纤维纱线与毛巾本体一起经织造、印染和后处理,得到产品抗菌双面毛巾3。

实施例4

将浓度为3%的纳米银溶液,加入到硅藻土中,硅藻土和纳米银中溶质的质量的比为19:1(质量比),慢慢吸附后烘干,得到的初级产物进行造粒,控制造粒温度为69℃,做成抗菌纤维母粒,粒径为1~20μm。将所得的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涤棉混合纤维混纺,其中抗菌母粒与粘胶纤维的质量比为1:15,涤棉混合纤维占总重80%,得到的纤维纱线与毛巾本体一起经织造、印染和后处理,得到产品抗菌双面毛巾4。

实施例5

将实施例中所得抗菌双面毛巾经过按照fz/t73023《抗菌针织品》标准方法进行抗菌检测,水洗50次之后抗菌抑菌率如下:

表1抗菌检测检测结果表

抗菌针织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标准值(aaa级)分别为>80、>70、>60,由表1可知,本发明中得到的银离子抗菌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0%,达到国家纺织行业最高的aaa级标准。

对实施例中所得抗菌双面毛巾按照马丁代尔耐磨测试法进行耐磨性能检测,使用平磨法,经检测,抗菌双面毛巾1、2、3、4的出现破洞时分别被磨了56730次、58420次、59340次、57920次,其耐磨性能优异。

对实施例中所得抗菌双面毛巾按照gb/t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进行检测透气性,经检测,抗菌双面毛巾1、2、3、4的透气率分别为1527㎜/s、1518㎜/s、1589㎜/s、1566㎜/s,其透气性能较好。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