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羊毛布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1783发布日期:2019-01-18 23:0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羊毛布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羊毛布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羊毛具有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等优点,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以用于制作高端的服装面料。因此,提供一种既具有羊毛本身吸湿性好,又具有抗紫外线、防风及良好排汗性的羊毛面料,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穿着体验,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服装面料的需求。

为改善服用性能,在织物结构方面,常规的羊毛织物不采用空气层结构,手感较硬且保暖性差。此外现有羊毛布料花纹单一,延伸性差,层次感差,无法满足现代消费的需求,而且现在纺织领域都需要印染,但印染过程的工艺也较为繁琐,在印染过程中也需要浪费大量的能源,同时还会污染环境,较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羊毛面料不采用空气层结构,手感较硬且保暖性差以及现有羊毛面料花纹单一,延伸性差,层次感差,无法满足现代消费的需求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羊毛布生产工艺,该面料采用正反面的线圈层以及中间的空气层结构,提高该羊毛面料的保暖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羊毛布生产工艺,包括正面线圈层、中间保暖层以及反面线圈层,所述正面线圈层为提花组织,反面线圈层为平纹组织,所述正面线圈层与反面线圈层通过沿织物横向局部部位线圈纵行的线圈交织形成交替的大空隙和小空隙。

作为优选,所述正面线圈层和反面线圈层为羊毛或者羊毛混纺纱。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保暖层为粗支数锦纶丝。

更近一步地,所述锦纶丝为2-4根150d锦纶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该羊毛面料的正面线圈层为提花组织,反面线圈层为平纹组织,有效提高羊毛面料的上机效率,保证了良好的质量,同时该面料利用组织结构使得整块面料层次感强,舒适轻便,满足美观度及舒适度;该面料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印染的环节,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更加节能环保;通过交织将普通的针织面料内的空气层依次形成大空隙和小空隙,与空气层效应增加了保暖性以及柔软手感;中间保暖层进一步提高羊毛面料的保暖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羊毛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结构羊毛布生产工艺,包括正面线圈层1、中间保暖层2以及反面线圈层3,所述正面线圈层为提花组织,反面线圈层为平纹组织,中间保暖层层为保温层,所述正面线圈层与反面线圈层通过沿织物横向局部部位线圈纵行的线圈交织形成交替的大空隙4和小空隙5。所述正面线圈层和反面线圈层为羊毛或者羊毛混纺纱;所述中间保暖层为2-4根150d粗支锦纶丝。

该羊毛面料的正面线圈层为提花组织,反面线圈层为平纹组织,有效提高羊毛面料的上机效率,保证了良好的质量,同时该面料利用组织结构使得整块面料层次感强,舒适轻便,满足美观度及舒适度;该面料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印染的环节,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更加节能环保;通过交织将普通的针织面料内的空气层依次形成大空隙和小空隙,与空气层效应增加了保暖性以及柔软手感;中间保暖层进一步提高羊毛面料的保暖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羊毛布生产工艺,包括正面线圈层、中间保暖层以及反面线圈层,所述正面线圈层为提花组织,反面线圈层为平纹组织,所述正面线圈层与反面线圈层通过沿织物横向局部部位线圈纵行的线圈交织形成交替的大空隙和小空隙。该羊毛面料的正面线圈层为提花组织,反面线圈层为平纹组织,有效提高羊毛面料的上机效率,保证了良好的质量,同时该面料利用组织结构使得整块面料层次感强,舒适轻便,满足美观度及舒适度;该面料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印染的环节,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更加节能环保;通过交织将普通的针织面料内的空气层依次形成大空隙和小空隙,与空气层效应增加了保暖性以及柔软手感;中间保暖层进一步提高羊毛面料的保暖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昌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昌元
技术研发日:2017.07.11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