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布的蜡染方法及蜡染麻布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20190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蜡染
技术领域
,且特别涉及一种麻布的蜡染方法及蜡染麻布。
背景技术
:蜡染产品是我国一大类极具民族特色和时尚感的个性化纺织品。它可以广泛用于服装、服饰品、家纺产品等各个领域。由于它特殊的美感风格和不可复制的个性化特点,所以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附加值相当高。但是,现有的蜡染技术中在画蜡操作中用的蜡材料,通常采用单一的石蜡或单一蜂蜡热融后进行画蜡操作,存在渗透性较差、上蜡不均匀等问题。使制得的蜡染布匹的效果差,成品率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布的蜡染方法,其操作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同时蜡染效果佳,成品率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麻布的蜡染方法制得的蜡染麻布,其表面花色成型效果佳,颜色清晰,手感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麻布的蜡染方法,包括:于麻布预处理后经初绘,涂蜡、经染色剂染色、固色、脱蜡即得。其中,蜡包括重量比依次为30-50:10-20:1-2:0.1-0.5的蜂蜜蜡、石蜡、琥珀以及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本发明提出由上述蜡染方法制得的蜡染麻布。本发明实施例的麻布的蜡染方法及蜡染麻布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石蜡的硬度较大,其用于画蜡操作容易自然龟裂在染色过程中产生色纹,但是其粘附性较低,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导致产生黑点。蜂蜡的粘附性好不易脱落,但是其硬度较低,染色过程中难以自然龟裂产生色纹,同时其还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琥珀黏附力和渗透力较高,防染作用强,同时琥珀含有的琥珀酸酯,可以有效提高蜡染的环保性。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有效提高表面活性,有效使蜂蜜蜡、石蜡以及琥珀配合更佳,同时通过合理的配比,有效提高蜡的黏附力,同时有效提高蜡纹的成型率。使用该蜡染麻布制作的衣服,具有较佳的美感。采用上述蜡的蜡染方法操作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同时蜡染效果佳,成品率高。蜡染麻布则表面花色成型效果佳,颜色清晰,手感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麻布的蜡染方法及蜡染麻布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提供一种麻布的蜡染方法,其包括:于麻布预处理后经初绘,涂蜡、经染色剂染色、固色、脱蜡即得。其中,预处理为将麻布投入碱水中蒸煮30-45min,使麻布与碱水充分反应,以便脱去麻布中油脂和杂质,从而保证蜡液和染液的附着性与渗透性。优选地,碱水由以下方法制得:将含水量为8-12%的植物焚烧,得草木灰后与水按为1:4-7混合所得,其中,含水量为8-12%的植物便于燃烧,有效节省时间,优选地,将得到的草木灰进行碾碎处理,使其成为均匀的粉体。同时,草木灰还可以有效去除麻布上的污渍等,同时,草木灰碱性较弱,不会对麻布造成不良影响。优选地,于麻布投入碱水中蒸煮完成后,使用清水浸泡,有效去除残留的碱水,以及残留于麻布的草木灰,使后续步骤的效果更佳化。接着,于40-60℃烘干预处理后的麻布,经过预处理的麻布渗透性佳,便于初绘,使图案更为精准,成型率高。可选地,初绘采用颜色易除的物料进行绘制,以得到初步的蜡染图案。初绘后,用蜡对麻布未绘制图案的区域进行涂蜡。以避免在染色时,该部分的区域被染料染色。由于石蜡的硬度较大,其用于画蜡操作容易自然龟裂在染色过程中产生色纹,但是其粘附性较低,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导致产生黑点。蜂蜡的粘附性好不易脱落,但是其硬度较低,染色过程中难以自然龟裂产生色纹,同时其还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通过将石蜡和蜂蜡混合,使其粘附性较好的同时能够自然龟裂,但是其仍然存在粘附性较差的问题,因此添加适宜的琥珀,其黏附力和渗透力较高,防染作用强,同时琥珀含有的琥珀酸酯,有效提高蜡染的环保性。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有效促进得到的蜡的黏附力。优选地,蜡包括重量比依次为30-50:10-20:1-2:0.1-0.5的蜂蜜蜡、石蜡、琥珀以及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通过合理的配比,有效提高蜡的黏附力,同时有效提高蜡纹的成型率。具体地,涂蜡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熔化后的流动性蜡涂于麻布未绘制图案的区域,得到涂蜡麻布。为使涂蜡麻布在染色时能够具有较佳地上色效果,避免染料扩散至涂蜡区域,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在染色前还将涂蜡麻布进行干燥,以使涂蜡区域的蜡凝固,将涂蜡区域封闭。将涂蜡麻布浸泡于染色剂染色,具体地,染色剂含有2-5wt%的壳聚糖,0.1-0.5%的l-抗坏血酸钠,以及20-30wt%的靛蓝,该比例下,染色剂便于染色于麻布,且保留时间较长。其中,壳聚糖有效增强染色剂的着色和遮盖力,防止浮色、沉降,提高生产效率和染色剂的贮存稳定性,靛蓝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l-抗坏血酸钠可以使靛蓝的色彩保持长时间较为鲜艳。优选地,染色于温度为55-75℃,浴比为1:40-50的条件下进行,有效促进染色均匀性以及染色后的成型率,使麻布被充分染色,染色效果更佳。更优选地,在上述条件下,染色50-70min,使染料充分浸入麻布,有效促进染色效果。为了避免染色后的木材出现掉色或褪色现象,接着将染色后的麻布进行固色,具体地:将染色后的麻布经去除浮色后,置于固色剂中浸煮20-25min,接着清水冲洗;使麻布上的颜色保持更久的时间。其中,去除浮色为将染色后的麻布浸泡于含有草木灰的水中20-30min,有效去除浮色,同时每间隔1min翻转一次,进一步提高去除浮色的效率,同时翻转麻布,使麻布与草木灰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取出浮色的效率。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固色剂包括3-8wt%的牛胶,1-1.5wt%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以及0.2-0.5wt%的脂肪酰氨基三烷基季铵盐。其中,牛胶就是牛皮胶,其主要成分是明胶肤蛋白质,黏结性能好,强度高,水分少,干燥快,黏结定型好,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作为表面活性剂,有效提高麻布染色剂地固色效率。脂肪酰氨基三烷基季铵盐有效提高麻布的柔顺度,同时其与溴化十六烷基吡啶配合,有效提高麻布染色剂地固色效率。通过按照上述配比得到的固色剂能够与麻布中的染色剂形成不溶性有色物,从而提高麻布的护色效果。浸煮温度由固色剂与染色剂的化学性质而定,在此温度范围下,固色剂与染色剂较佳反应。对固色后的麻布进行脱蜡,得到蜡染麻布。脱蜡的目的即为了除去涂蜡区域所具有的蜡,使其呈现白色,与其它染色区域形成鲜明的颜色和花纹对比。具体地,脱蜡包括:于90-110℃的热水第一次脱蜡后,该温度条件下能够将麻布涂蜡区域的蜡大部分溶解,在此温度范围内,可较低温度条件缩短脱蜡时间。此外,还能保证良好的脱蜡效果,并能避免对麻布的色泽产生影响,如使固色剂和染色剂所形成的物质变性,失去固色效果,从而出现褪色等现象。第一次脱蜡后,再经1-2次40-55℃的皂洗和1-2次20-30℃的水洗,有效去除残留于麻布的试剂,同时提高麻布的手感,防止麻布较硬导致手感不佳,最后烘干即得。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蜡染方法制得的蜡染麻布,其表面花色成型效果佳,颜色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蜡染麻布,其由以下方法制得:将麻布投入碱水中蒸煮35min,清洗烘干进行初绘后,用蜡对麻布未绘制图案的区域进行涂蜡,将涂蜡麻布于温度为60℃,浴比为1:45的条件下浸泡于染色剂中,染色60min后,将染色后的麻布浸泡于含有草木灰的水中30min,每间隔1min翻转一次去除浮色,置于固色剂中浸煮25min,接着清水冲洗,于90℃的热水第一次脱蜡后,再经2次45℃的皂洗和2次25℃的水洗,烘干所得。其中,蜡包括重量比依次为45:15:1:0.4的蜂蜜蜡、石蜡、琥珀以及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碱水由以下方法制得:将含水量为10%的植物焚烧,得草木灰后与水按1:5混合所得。染色剂含有4wt%的壳聚糖,0.5%的l-抗坏血酸钠,以及25wt%的靛蓝。固色剂包括5wt%的牛胶,1.3wt%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以及0.5wt%的脂肪酰氨基三烷基季铵盐。实施例2一种蜡染麻布,其由以下方法制得:将麻布投入碱水中蒸煮35min,清洗烘干进行初绘后,用蜡对麻布未绘制图案的区域进行涂蜡,将涂蜡麻布于温度为60℃,浴比为1:54的条件下浸泡于染色剂中,染色55min后,去除浮色,置于固色剂中浸煮25min,接着清水冲洗,于90℃的热水第一次脱蜡后,再经1次45℃的皂洗和2次25℃的水洗,烘干所得。其中,蜡包括重量比依次为45:15:2:0.3的蜂蜜蜡、石蜡、琥珀以及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碱水由以下方法制得:将含水量为11%的植物焚烧,得草木灰后与水按1:7混合所得。染色剂含有4wt%的壳聚糖,0.1%的l-抗坏血酸钠,以及25wt%的靛蓝。固色剂包括3wt%的牛胶,1wt%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以及0.3wt%的脂肪酰氨基三烷基季铵盐。实施例3一种蜡染麻布,其由以下方法制得:将麻布投入碱水中蒸煮45min,清洗烘干进行初绘后,用蜡对麻布未绘制图案的区域进行涂蜡,将涂蜡麻布于温度为75℃,浴比为1:50的条件下浸泡于染色剂中,染色70min后,将染色后的麻布浸泡于含有草木灰的水中30min,每间隔1min翻转一次去除浮色,置于固色剂中浸煮25min,接着清水冲洗,于95℃的热水第一次脱蜡后,再经2次45℃的皂洗和2次25℃的水洗,烘干所得。其中,蜡包括重量比依次为30:17:1:0.2的蜂蜜蜡、石蜡、琥珀以及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碱水由以下方法制得:将含水量为11%的植物焚烧,得草木灰后与水按1:5混合所得。染色剂含有3wt%的壳聚糖,0.4%的l-抗坏血酸钠,以及30wt%的靛蓝。固色剂包括7wt%的牛胶,1.3wt%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以及0.2wt%的脂肪酰氨基三烷基季铵盐。实施例4一种蜡染麻布,其由以下方法制得:将麻布投入碱水中蒸煮37min,清洗烘干进行初绘后,用蜡对麻布未绘制图案的区域进行涂蜡,将涂蜡麻布于温度为65℃,浴比为1:43的条件下浸泡于染色剂中,染色61min后,去除浮色,置于固色剂中浸煮23min,接着清水冲洗,于92℃的热水第一次脱蜡后,再经1次40℃的皂洗和1次25℃的水洗,烘干所得。其中,蜡包括重量比依次为35:17:1:0.4的蜂蜜蜡、石蜡、琥珀以及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碱水由以下方法制得:将含水量为11%的植物焚烧,得草木灰后与水按1:7混合所得。染色剂含有3wt%的壳聚糖,0.1%的l-抗坏血酸钠,以及22wt%的靛蓝。固色剂包括6wt%的牛胶,1.1wt%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以及0.3wt%的脂肪酰氨基三烷基季铵盐。实施例5一种蜡染麻布,其由以下方法制得:将麻布投入碱水中蒸煮37min,清洗烘干进行初绘后,用蜡对麻布未绘制图案的区域进行涂蜡,将涂蜡麻布于温度为73℃,浴比为1:44的条件下浸泡于染色剂中,染色65min后,去除浮色,置于固色剂中浸煮21min,接着清水冲洗,于93℃的热水第一次脱蜡后,再经1次52℃的皂洗和2次27℃的水洗,烘干所得。其中,蜡包括重量比依次为47:13:1:0.5的蜂蜜蜡、石蜡、琥珀以及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碱水由以下方法制得:将含水量为10%的植物焚烧,得草木灰后与水按1:5混合所得。染色剂含有3wt%的壳聚糖,0.3%的l-抗坏血酸钠,以及27wt%的靛蓝。固色剂包括5wt%的牛胶,1.1wt%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以及0.3wt%的脂肪酰氨基三烷基季铵盐。实施例6一种蜡染麻布,其由以下方法制得:将麻布投入碱水中蒸煮37min,清洗烘干进行初绘后,用蜡对麻布未绘制图案的区域进行涂蜡,将涂蜡麻布浸泡于染色剂中染色后通过固色剂固色,接着脱蜡所得。其中,蜡包括重量比依次为47:13:1.3:0.3的蜂蜜蜡、石蜡、琥珀以及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碱水由以下方法制得:将含水量为12%的植物焚烧,得草木灰后与水按1:4混合所得。染色剂含有4wt%的壳聚糖,0.4%的l-抗坏血酸钠,以及27wt%的靛蓝。固色剂包括6wt%的牛胶,1.3wt%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以及0.5wt%的脂肪酰氨基三烷基季铵盐。试验例重复上述实施例1-6,得到足够多的蜡染麻布。随机选取男女各50人,且分别含有3-18岁10人,19-30岁10人,31-50岁10人,51-70岁10人,70岁以上10人。以上100人均分别对实施例1-6所得的蜡染麻布进行质量评分。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表1评价标准表2评价结果色彩蜡残余量手感总分实施例125262576实施例225242271实施例327252476实施例423242370实施例524262575实施例625242372由表2可以看出,经本发明实施例的蜡染方法蜡染而得蜡染麻布在色彩、蜡残余量和手感方面均较符合各年龄阶段以及不同性别人群的喜爱,说明上述所得的蜡染麻布品质量较好。此外,经测试,本发明实施例的蜡染麻布能够保持至少两年颜色鲜艳。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麻布的蜡染方法及蜡染麻布,该蜡染方法操作简单,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同时蜡染效果佳,成品率高,由上述麻布的蜡染方法制得的蜡染麻布,其表面花色成型效果佳,颜色清晰,手感佳。使用该蜡染麻布制作的衣服,具有较佳的美感。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