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624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线体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业飞速发展的现在,线体的传输工作越发重要了,但现有的送线轮结构比较简单,线体容易左右摆动,与送线轮相互分离导致线体断裂,影响工作的进展,并且需要工作人员从新将线体重新连接,容易消耗工作人员体力。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送线轮在长期使用时,线体容易变得松垮,使送线轮与线体发生分离,导致线体发生断裂,并且当线体大角度传送时,因摩擦系数较大,容易导致线体发生断裂,影响线体传输。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以解决现有送线轮在长期使用时,线体容易变得松垮,使送线轮与线体发生分离,导致线体发生断裂,并且当线体大角度传送时,因摩擦系数较大,容易导致线体发生断裂,影响线体传输的问题。

本发明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包括安装板、滑动槽、防护罩、固定螺丝、转向器、活动转向器、拉簧、下行送线轮、下行滑块、上行送线轮、上行滑块、线体、扭簧、挡线板和从动轮,所述安装板前端面开设有三条滑动槽,且安装板前端面安装有一处防护罩结构,所述固定螺丝为四处,且四处固定螺丝安装在安装板前端面四端,所述转向器安装在安装板右侧顶端,所述拉簧为三处,且三处拉簧分别安装在三处滑动槽内,所述下行送线轮为两处,且两处下行送线轮通过两处下行滑块滑动连接于两侧滑动槽内,所述上行送线轮通过上行滑块滑动连接于中间部位的滑动槽内,所述线体贴合于下行送线轮底部,且线体贴合于上行送线轮顶部,并且线体还还贴合与从动轮顶部,所述从动轮为两处,且两处从动轮转动连接于安装板前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器为波浪型柱状结构,且转向器安装在安装板左侧端面上,并且转向器左侧安装有一处活动转向器。

进一步的,所述下行送线轮后端面各安装有一处下行滑块,且下行滑块底部安装有一处拉簧,且拉簧另一侧安装在滑动槽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行送线轮后端面安装有一处上行滑块,且上行滑块顶部安装有一处拉簧,且拉簧另一侧安装在滑动槽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行送线轮底部槽内和上行送线轮顶部槽内均安装有两处挡线板,且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内部均安装有两处扭簧,并且扭簧一端紧贴于挡线板顶部倾斜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下行送线轮、上行送线轮和拉簧的设置,有利于使所需传输的线体更加紧贴于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避免所需传输的线体与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发生脱离,影响线体的后期使用,并且拉簧所连接的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可根据线体自由的上下调节自身位置,使线体时刻与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紧贴在一起,起到更好的传输效果。

2.挡线板和扭簧的设置,有利于对所需传输的线进行固定,使线体长期处于送线轮的轮槽内,有效的避免了线体与其他物体相互触碰,对线体造成损害,并且因挡线板为倾斜板状结构,有利于将线体更好的放置在送线轮的轮槽内,配合扭簧的设置,可使两处挡线板相互闭合,形成一处封闭的圆环形结构,将线体锁定在圆环形结构内部,有效的避免线体与送线轮发生脱离。

3.转向器和活动转向器的设置,有利于对线体行驶角度进行调节,方便其他设备对线体的使用,具体为,工作人员可转动转向器左端的活动转向器,对活动转向器的角度进行左右调节,当活动转向器角度调节好后,即可进行线体运输工作,有效的避免线体输送不稳对线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过转向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下行送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行送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板-1、滑动槽-101、防护罩-2、固定螺丝-3、转向器-4、活动转向器-401、拉簧-5、下行送线轮-6、下行滑块-601、上行送线轮-7、上行滑块-701、线体-8、扭簧-9、挡线板-10、从动轮-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包括安装板1、滑动槽101、防护罩2、固定螺丝3、转向器4、活动转向器401、拉簧5、下行送线轮6、下行滑块601、上行送线轮7、上行滑块701、线体8、扭簧9、挡线板10和从动轮11,所述安装板1前端面开设有三条滑动槽101,且安装板1前端面安装有一处防护罩2结构,所述固定螺丝3为四处,且四处固定螺丝3安装在安装板1前端面四端,所述转向器4安装在安装板1右侧顶端,所述拉簧5为三处,且三处拉簧5分别安装在三处滑动槽101内,所述下行送线轮6为两处,且两处下行送线轮6通过两处下行滑块601滑动连接于两侧滑动槽101内,所述上行送线轮7通过上行滑块701滑动连接于中间部位的滑动槽101内,所述线体8贴合于下行送线轮6底部,且线体8贴合于上行送线轮7顶部,并且线体8还还贴合与从动轮11顶部,所述从动轮11为两处,且两处从动轮11转动连接于安装板1前端面上。

其中,所述转向器4为波浪型柱状结构,且转向器4安装在安装板1左侧端面上,并且转向器4左侧安装有一处活动转向器401,具体作用,工作人员左右转动活动转向器401,对线体8行驶角度进行调节,更加方便其他制造机器对线体8的使用。

其中,所述下行送线轮6后端面各安装有一处下行滑块601,且下行滑块601底部安装有一处拉簧5,且拉簧5另一侧安装在滑动槽101底部,具体作用,通过拉簧5对下行送线轮6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安装板1两侧的线体8更加紧绷的贴和于下行送线轮6槽内,有效的避免线体8松软导致与下行送线轮6分离,影响线体8输送效率。

其中,所述上行送线轮7后端面安装有一处上行滑块701,且上行滑块701顶部安装有一处拉簧5,且拉簧5另一侧安装在滑动槽101顶部,具体作用,通过拉簧5对上行送线轮7施加向上的拉力,使安装板1中间部位的线体8向上抬升,避免安装板1中间部位的线体8发生下坠,导致线体8与安装板1底部相互接触,影响线体8品质。

其中,所述下行送线轮6底部槽内和上行送线轮7顶部槽内均安装有两处挡线板10,且下行送线轮6和上行送线轮7内部均安装有两处扭簧9,并且扭簧9一端紧贴于挡线板10顶部倾斜端面,具体作用,通过两处扭簧9将两处挡线板10进行闭合,使线体8被迫锁定在下行送线轮6和上行送线轮7槽内,有效的避免了下行送线轮6和上行送线轮7与线体8相互分离。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工作人员将安装板1通过四个固定螺丝3安装在合适位置,当安装板1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打开安装于安装板1前端面的防护罩2,工作人员将线体8贴合于从动轮11顶部轮槽内,并向下拉伸,当线体8向下拉伸到一定程度后,工作人员将线体8贴合于下行送线轮6底部,拉簧5对下行送线轮6向下拉伸,使线体8紧贴于下行送线轮6底部,然后工作人员对线体8向左拉伸,当线体8向左拉伸到一定程度后,将线体8贴合于上行送线轮7的顶部上,拉簧5将上行送线轮7向上拉伸,使线体8紧贴于上行送线轮7顶部,工作人员在将线体8向左拉伸,使线体8贴合于下行送线轮6底部上,拉簧5对下行送线轮6向下拉伸,使线体8紧贴于下行送线轮6底部,工作人员再将线体8向上拉伸,使线体8贴合于从动轮11顶部上,工作人员再将线体8左右缠绕在转向器4和活动转向器401上,再通过左右转动活动转向器401,对线体8角度进行调节,工作人员再将防护罩2扣合在安装板1上即可进行线体8运送工作。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