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纱线管染装置、用该装置对芳纶纱线进行筒染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3024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化纤纱线管染装置、用该装置对芳纶纱线进行筒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芳纶全称为"聚苯二甲酰苯二胺",英文为aramidfiber(帝人芳纶的商品名为twaron杜邦公司的商品名为kevlar),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度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芳纶的发现,被认为是材料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进程。

芳纶其分子结构立体规整性好,玻璃化温度高、染色困难。另外,络筒后的纱线在染色时,其外层纱线与内层纱线接触染液的量、几率不同,染色后,导致外层纱线颜色较深、内层纱线的颜色较浅的问题。现有技术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对芳纶等化纤的染色的通常通过优化染液或者通过调节染色工艺参数来改善染色性能。

如“芳砜纶/间位芳纶混纺纱的染色”[j]《印染》将砜纶/间位芳纶混纺纱采用阳离子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和涂料分别进行染色,比较染色后织物的色光、k/s值和染色牢度。结果表明。砜纶/间位芳纶混纺纤维适宜用阳离子染料高温高压载体染色,载体以苯乙酮染色效果为最好。分散染料和酸性染料可作为非主流染料用于该混纺纤维的染色。同一染料在芳砜纶上的得色深度高于间位纶,同一染料在两种纤维上得色差异不明显,染料在两种纤维上的染色同色性良好。

“芳纶1313染色性能”[j]《印染》用阳离子染料高温高压法染芳纶1313,讨论了电解质氯化钠和染色助剂及其用量对芳纶1313染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钠可降低纤维与阳离子染料之间的正电荷斥力,有利于染料上染纤维;在三种染色助剂中,载体poe效果最好,优于膨化剂sw.b和导染剂nnh。推荐的染色工艺处方为:nacl15g/l,载体poe5g/l,ph值4-5,浴比l:50,染色温度130℃,染色时间60min。染色载体不会影响芳纶1313织物的阻燃性能,染品i:1晒牢度达到3-4级,耐高温色变牢度4-5级。

“芳纶1313的超高温染色研究”[j]《毛纺科技》设计制造了最高染色温度可达200℃的超高温染色机,研究了超过目前行业最高130℃染色条件下,分散染料对芳纶1313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分散染料在140℃染色时,可以减少2/3的载体用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而染液的优化多依赖于添加新的化学助剂如均染剂、渗透剂,过多的化学助剂的引入,可能造成染液系统的紊乱、破坏纤维的分子结构、加重后续废水处理的负担;工艺参数如染色温度的提高,一方面消耗更多的能源;另一方面,实际操作时,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通过提供纱线在染缸中的流动性,来提高纱线与染料之间的接触程度的化纤纱线管染装置、用该装置对芳纶纱线进行筒染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化纤纱线管染装置,包括染缸、缸盖、络筒架、加热装置;所述络筒架能放置在所述染缸中,所述缸盖盖合在所述染缸上,所述加热装置用以对所述染缸进行加热;所述络筒架包括底盘、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纱线通道管、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支撑圆杆的底部、第二支撑圆杆的底部均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的顶部均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支撑管中套设有纱线管;所述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之间设置有所述纱线通道管;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支撑圆杆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支撑圆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纱线通道管通过纱线通道管支架支撑;所述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的数量为多个且相对所述底盘的中心轴一一对应,所述通道管支架置于所述底盘的中心;所述通道管支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一个第一支撑圆杆,一个第二支撑板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支撑圆杆;在所述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自下而上分布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板中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纱线通道管能限位在位置相对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圆杆的底部、第二支撑圆杆的底部穿过所述底盘与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而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端、第二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底盘上;在所述第一支撑圆杆的底部、第二支撑圆杆的底部与所述底盘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

优选地:在所述染缸内还设置有络筒架托架;所述络筒架托架包括转轴、托板;所述转轴与所述染缸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托板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用以支撑所述络筒架。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顶部穿过所述底盘;所述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高度高于所述转轴的顶部;所述转轴的内部中空,其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部中空连通;在所述转轴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多个挂钩,毛刷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挂钩上,所述毛刷的另一端能伸出所述通孔。

优选地:所述染缸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染缸的底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端穿过所述染缸与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所述染缸之间进行机械密封;或者所述第三电机内置在所述染缸的内底壁中,所述第三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染缸的底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端穿过所述染缸与所述转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托板的顶部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在所述染缸内还设置有能带动所述络筒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承重板;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端固定在所述染缸的内底壁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承重板连接,所述承重板呈l形,包括水平段、竖直端所述水平段能支撑第一电机或者第二电机,所述竖直端能支撑所述底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的外围包裹有气囊;所述纱线通道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壁上涂覆有光滑层,所述光滑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在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孔。

优选地:所述络筒架通过连接件吊置在所述缸盖的下方;在所述染缸的开口处的周边开设有导向槽,在所述缸盖上安装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缸盖的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缸盖的顶部相接触或者连接;所述缸盖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轨。

本发明开公开一种使用上述的化纤纱线管染装置对芳纶进行筒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络筒后的芳纶纱线进行预处理:在80℃下,将芳纶纱线按照浴比为1:20置于处理液中,煮沸40min后,干燥;所述处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尿素2份、亚磷酸三酯3份、无磷中性去油灵tf-104m4份、水900份;

(2)将预处理后络筒的芳纶纱线套设在第一支撑圆杆中,将纱线管放置在第二支撑圆杆中;将第一支撑圆杆中络筒的芳纶纱线其接头通过纱线通道管引入至对应的第二支撑圆杆中的纱线管中,并固定在纱线管上;

(3)在染缸中加入阳离子染液,纱线与染液的浴比为1:10;所述阳离子染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15份nano3、0.3~0.8份阳离子染料、30份载体hps-301、15份nacl;

(4)盖合缸盖,启动加热装置,进行染色;与此同时,驱动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转动;第一支撑圆杆转动带动套设在第一支撑圆杆上的络筒中的芳纶纱线退绕,所述第二支撑圆杆转动带动第二支撑圆杆中的纱线管将退绕的芳纶纱线通过纱线通道管卷绕在纱线管中;染色在以下条件下进行:第一阶段:染缸温度升至55~68℃,保温染色30min;第二阶段:温度升至110~125℃,保温染色60min,第三阶段:温度降至50℃,将染料水排出并重新固色液,固色后,排出固色液;

(5)加入2g/l的皂洗剂在85℃下皂洗10min,降温至70℃排废水;并重新注入清水,用水冲洗;

(6)干燥后,得到产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染色时候,通过驱动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转动。第一支撑圆杆转动带动套设在第一支撑圆杆上的络筒中的芳纶纱线退绕,第二支撑圆杆转动带动第二支撑圆杆中的纱线管将退绕的芳纶纱线通过纱线通道管卷绕在纱线管中。如此,络筒的纱线在染色的时候,其始终处于移动的状态,使得外层纱线与内层纱线均能接触到充分的染液,减少上染率不均的现象。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芳纶纱线,其染色牢度基本能维持在5级。

进一步,为了提高单次印染纱线的量,在同一个第一支撑圆杆需要堆叠多个络筒纱线,因此,需要与该第一支撑圆杆对应的第二支撑圆杆上放置多个纱线管。由于纱线的柔性较大,当多个络筒纱线同时退绕时,不同络筒中的纱线可能缠绕在一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本发明的纱线通道管支架。该纱线通道管支架一方面能支撑纱线通道管,具体的方式是将纱线通道管的两端分别穿入至对应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中,纱线通道管的端部与对应的安装通孔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卡合的方式,或者纱线通道管之间搭在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之间。另一方面,由于在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自下而上分布,能实现多个纱线通道管在空间上自上而下错位分布,不同络筒的纱线退绕后通过不同的纱线通道管,彼此独立,不会导致多根纱线缠绕在一起的现象。

本发明的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相对底盘的中心轴一一对应,使得的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这样能促使退绕的纱线移动的路径最大化。

进一步,本发明的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转动的实现是通过电机驱动实现的。本发明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通过外置的控制器(plc)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正反转,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由于转轴与染缸的内底壁转动连接,在染色时,转轴转动带动托板上的络筒架转动,络筒架转动,使得染液产生漩涡;一方面,提高染液的分散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染液与纱线之间的接触的充分程度。

进一步,当需要对染缸进行清洗时候,将络筒架提升后,将毛刷从转轴的空腔通过通孔移至转轴的外侧,驱动转轴转动,毛刷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从竖直状态甩至倾斜状,而其端部接触到染缸的内壁,对染缸进行清理,将染缸内壁上粘附的物料清理除。

当染色时,将毛刷塞入至转轴的空腔中即可。本发明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设置,是为了限定络筒或者纱线管的位置,防止络筒或者纱线管套在第一支撑圆杆或第二支撑圆杆中的位置过低,致使纱线通道管的位置与转轴的位置发生冲突,导致纱线通道管不好安装。

进一步,当络筒架支撑在托板上时,络筒架的凸起恰好卡合在卡槽中,使得络筒架与转轴之间结合更牢固,有效防止由于底盘与托板之间的摩擦系数低而导致络筒架不能随络筒架转动而转动的不足。染色时,当不需要转轴转动的时候。本发明升降机构的设置能对络筒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减少托板的受力负荷。

进一步,为了防止纱线管与第一支撑圆杆、纱线管与第二支撑圆杆之间的摩擦较小而导致纱线管不能随对应的支撑圆杆转动而转动的不足。本发明在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的外围包裹有气囊,当络筒的纱线、纱线管套设在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上时,通过对气囊充气,提高纱线管与第一支撑圆杆、第二支撑圆杆之间的结合牢度。管体的内壁上涂覆有光滑层,提高纱线在纱线通道管内移动的顺畅性,在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孔是为了提高管内染液与管外染液之间的交换频率。

进一步,本发明的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可以固定在厂房的房顶或者支架上,通过伸缩第二气缸,实现缸盖的开启或者盖合;同时实现络筒架的提升或者安放在染缸中。为了提高缸盖盖合后,染缸内部环境的密封性,可以在缸盖或者染缸的开口出设置密封圈。本发明的络筒架的提升可以配合本发明的升降机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缸盖在吊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络筒架在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纱线通道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纱线在纱线通道管移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支撑圆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化纤纱线管染装置,包括染缸1、缸盖2、络筒架3、加热装置。络筒架3能放置在染缸1中,缸盖2盖合在染缸1上,加热装置用以对染缸1进行加热。

染缸1包括进料端111、排料端112;在进料端111、排料端112上均设置有阀门。本发明的加热装置为现有技术的加热装置,优选为设置在染缸1上的加热管。

络筒架3包括底盘31、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纱线通道管34、第一电机35、第二电机36。第一支撑圆杆32的底部、第二支撑圆杆33的底部均与底盘3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的顶部均竖直向上延伸,第二支撑管中套设有纱线管37。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之间设置有纱线通道管34。第一电机35与第一支撑圆杆32连接,第二电机36与第二支撑圆杆33连接。

本发明在染色时候,通过驱动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转动。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圆杆32转动带动套设在第一支撑圆杆32上的络筒中的芳纶纱线8退绕,第二支撑圆杆33转动带动第二支撑圆杆33中的纱线管37将退绕的芳纶纱线通过纱线通道管34卷绕在纱线管37中。如此,络筒的纱线在染色的时候,其始终处于移动的状态,使得外层纱线与内层纱线均能接触到充分的染液,减少上染率不均的现象。

如图3-5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纱线通道管34通过纱线通道管支架101支撑。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的数量为多个且相对底盘31的中心轴一一对应,通道管支架置于底盘31的中心。纱线通道管支架101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板1011、第二支撑板1012,一个第一支撑板1011对应一个第一支撑圆杆32,一个第二支撑板1012对应一个第二支撑圆杆33。在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板1012上均开设有自下而上分布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板1012中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一一对应。纱线通道管34能限位在位置相对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之间。

为了提高单次印染纱线的量,在同一个第一支撑圆杆32需要堆叠多个络筒纱线,因此,需要与该第一支撑圆杆32对应的第二支撑圆杆33上放置多个纱线管37。由于纱线的柔性较大,当多个络筒纱线同时退绕时,不同络筒中的纱线可能缠绕在一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本发明的纱线通道管支架101。该纱线通道管支架101一方面能支撑纱线通道管34,具体的方式是将纱线通道管34的两端分别穿入至对应的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中,纱线通道管34的端部与对应的安装通孔411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卡合的方式,或者纱线通道管34之间搭在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之间。另一方面,由于在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板1012上均开设有自下而上分布,能实现多个纱线通道管34在空间上自上而下错位分布,不同络筒的纱线退绕后通过不同的纱线通道管34,彼此独立,不会导致多根纱线缠绕在一起的现象。本发明的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相对底盘31的中心轴一一对应,使得的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这样能促使退绕的纱线移动的路径最大化。

如图1-2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圆杆32的底部、第二支撑圆杆33的底部穿过底盘31与分别与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端、第二电机36的输出轴端连接,而第一电机35的固定端、第二电机36的固定端固定在底盘31上。在第一支撑圆杆32的底部、第二支撑圆杆33的底部与底盘3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

本发明的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转动的实现是通过电机驱动实现的。本发明的第一电机35、第二电机36优选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通过外置的控制器(plc)控制第一电机35、第二电机36的正反转,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染缸1内还设置有络筒架托架4。络筒架托架4包括转轴41、托板42。转轴41与染缸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托板42固定在转轴41上用以支撑络筒架3。

如图1所示,由于转轴41与染缸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在染色时,转轴41转动带动托板42上的络筒架3转动,络筒架3转动,使得染液产生漩涡;一方面,提高染液的分散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染液与纱线之间的接触的充分程度。

如图4、6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转轴41的顶部穿过底盘31。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21、第二限位块331,第一限位块321、第二限位块331的高度高于转轴41的顶部。转轴41的内部中空,其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411,通孔411与内部中空连通。在转轴4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多个挂钩412,毛刷413的一端固定在挂钩412上,毛刷413的另一端能伸出通孔411。

当需要对染缸1进行清洗时候,将络筒架3提升后,将毛刷413从转轴41的空腔通过通孔411移至转轴41的外侧,驱动转轴41转动,毛刷413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从竖直状态甩至倾斜状,而其端部接触到染缸1的内壁,对染缸1进行清理,将染缸1内壁上粘附的物料清理除。当染色时,将毛刷413塞入至转轴41的空腔中即可。本发明的第一限位块321、第二限位块331的设置,是为了限定络筒或者纱线管37的位置,防止络筒或者纱线管37套在第一支撑圆杆32或第二支撑圆杆33中的位置过低,致使纱线通道管34的位置与转轴41的位置发生冲突,导致纱线通道管34不好安装。

如图1-2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染缸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5,第三电机5的固定端固定在染缸1的底部,第三电机5的输出轴端穿过染缸1与转轴41连接,在第三电机5的输出轴端与染缸1之间进行机械密封具体可以通过防水轴承或者密封圈密封。或者第三电机5内置在染缸1的内底壁中,第三电机5的固定端固定在染缸1的底部,第三电机5的输出轴端穿过染缸1与转轴41连接。

如图1-2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托板42的顶部设置有卡槽(图中未画出),在底盘31的底部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图中未画出)。在染缸1内还设置有能带动络筒架3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61、承重板62。第一气缸61的缸体端固定在染缸1的内底壁上,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端与承重板62连接,承重板62呈l形,包括水平段、竖直端水平段能支撑第一电机35或者第二电机36,竖直端能支撑底盘31。

当络筒架3支撑在托板42上时,络筒架3的凸起恰好卡合在卡槽中,使得络筒架3与转轴41之间结合更牢固,有效防止由于底盘31与托板42之间的摩擦系数低而导致络筒架3不能随络筒架3转动而转动的不足。染色时,当不需要转轴41转动的时候。本发明升降机构的设置能对络筒架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减少托板42的受力负荷。

如图7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的外围包裹有气囊7。纱线通道管34包括管体,管体的内壁上涂覆有光滑层,光滑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在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孔。

为了防止纱线管37与第一支撑圆杆32、纱线管37与第二支撑圆杆33之间的摩擦较小而导致纱线管37不能随对应的支撑圆杆转动而转动的不足。本发明在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的外围包裹有气囊7,当络筒的纱线、纱线管37套设在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上时,通过对气囊7充气,提高纱线管37与第一支撑圆杆32、第二支撑圆杆33之间的结合牢度。管体的内壁上涂覆有光滑层,提高纱线在纱线通道管34内移动的顺畅性,在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孔是为了提高管内染液与管外染液之间的交换频率。

如图2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络筒架3通过连接件9吊置在缸盖2的下方。在染缸1的开口处的周边开设有导向槽,第二气缸10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缸盖的的上方,第二气缸10的活塞杆端与所述缸盖2的顶部相接触或者连接;所述缸盖2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轨。

本发明的第二气缸10的固定端可以固定在厂房的房顶或者支架上,通过伸缩第二气缸10,实现缸盖2的开启或者盖合;同时实现络筒架3的提升或者安放在染缸1中。为了提高缸盖2盖合后,染缸1内部环境的密封性,可以在缸盖2或者染缸1的开口出设置密封圈。本发明的络筒架3的提升可以配合本发明的升降机构使用。

实施例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化纤纱线管染装置对芳纶进行筒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络筒后的芳纶纱线进行预处理:在80℃下,将芳纶纱线按照浴比为1:20置于处理液中,煮沸40min后,干燥。处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尿素2份、亚磷酸三酯3份、4份无磷中性去油灵tf-104m、水900份。

(2)将预处理后络筒的芳纶纱线套设在第一支撑圆杆32中,将纱线管37放置在第二支撑圆杆33中。将第一支撑圆杆32中络筒的芳纶纱线其接头通过纱线通道管34引入至对应的第二支撑圆杆33中的纱线管37中,并固定在纱线管37上。

(3)在染缸1中加入阳离子染液,纱线与染液的浴比为1:10。阳离子染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15份nano3、0.5份阳离子染料、30份载体hps-301、15份nacl。

(4)盖合缸盖2,调节ph值为6.5,启动加热装置,进行染色。与此同时,驱动第一支撑圆杆32的底部、第二支撑圆杆33转动。第一支撑圆杆32转动带动套设在第一支撑圆杆32上的络筒中的芳纶纱线退绕,第二支撑圆杆33转动带动第二支撑圆杆33中的纱线管37将退绕的芳纶纱线通过纱线通道管34卷绕在纱线管37中。染色在以下条件下进行:第一阶段:染缸1温度升至62℃,保温染色30min。第二阶段:温度升至120℃,保温染色60min,第三阶段:温度降至50℃,将染料水排出并重新注入固色液,在110℃下固色30min,排出固色液;所述固色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4份nacl、4份固色剂、1份乙酸、水1000份;纱线与固色液的浴比为1:15。本发明的固色剂采用tcd-r固色剂。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芳纶为芳纶1313。

(5)加入2g/l的皂洗剂在85℃下皂洗10min,降温至70℃排废水。并重新注入清水,用水冲洗。

(6)干燥后,得到产物。

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染色的芳纶纱线进行色牢度测试,结果见表1,其中阳离子染料分别为阳离子蓝x-grrl、阳离子蓝x-bl、阳离子红x-gtl。

表1

从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芳纶纱线,其染色牢度基本能维持在5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