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纤维用防静电抗水解整理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9361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织物整理剂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涤纶纤维用防静电抗水解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生产加工和使用中易因摩擦和感应产生静电,回潮率普遍低的合成纤维制品的电荷积聚现象更加显著。静电电荷的积聚易引起灰尘附着,服装纠缠肢体产生不适感,并可引起血液ph值上升,血液中钙含量降低、尿中钙含量增加,血糖升高、维生素c含量下降,较高的静电压可对人体产生电击,并引起电子元件损坏,甚至导致起火和爆炸。现有大多数的涤纶面料抗静电能力差和抗水解能力较差,无法使用在可燃物多的特殊环境内。涤纶纤维滤料由于其有良好的拉伸断裂强力和耐磨性能,大量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石油等多种行业的工艺应用、物料回收、空气净化、烟尘治理和液体过滤等领域。但是涤纶纤维滤料的基本弱点是易被水解,在酸、碱条件下更容易被侵蚀。如果普通涤纶纤维滤料使用在低温而有化学腐蚀及潮湿的工况环境中,会受到潮湿和化学侵蚀,聚酯分子结构会水解而断裂,使滤料失去其强度,进而影响滤袋的使用寿命和过滤效果。通过提高涤纶纤维滤料的耐水解性能,可以有效减缓涤纶纤维滤料在工况中断裂强力的下降,提高其使用寿命。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既能防静电又可以抗水解的涤纶面料整理剂。技术实现要素: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涤纶纤维用防静电抗水解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具备有效提高纤维织物的抗静电效果同时具备抗水解能力等优点。技术方案:一种涤纶纤维用防静电抗水解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质量份计,取甘油3~8份、蓖麻酸丁酯硫酸钠15~25份、有机硅10~18份、三乙醇胺1~3份、聚硅氧烷季铵盐0.8~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2~16份、聚丙烯酸钠3~7份、硫酸二甲酯12~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9~20份、抗静电环氧树脂2~6份、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0.5~1.5份和水200~250份;步骤二.在60~78℃温度下将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硫酸二甲酯加入搅拌器中混合均匀;步骤三.通过螺杆泵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物输送至发泡机的混合乳化头,对混合物料进行剪切发泡,转速为5000~7000rpm;步骤四.将甘油、蓖麻酸丁酯硫酸钠、有机硅、三乙醇胺和聚丙烯酸钠在200~220℃温度下加热回流1~2h,然后加入聚硅氧烷季铵盐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搅拌均匀后在230~250℃温度下加热2~3h;步骤五.向步骤四制备的加热后的混合物料中加入抗静电环氧树脂和水后升温至280~300℃继续加热1h后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最终产物。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按质量份计,取甘油6份、蓖麻酸丁酯硫酸钠20份、有机硅14份、三乙醇胺2份、聚硅氧烷季铵盐3份、丙烯酸酯类单体8份、聚丙烯酸钠5份、硫酸二甲酯1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份、抗静电环氧树脂4份、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1份和水225份。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在65℃温度下将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硫酸二甲酯加入搅拌器中混合均匀。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转速为6000r/min。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四中在210℃温度下加热回流1.5h,然后加入聚硅氧烷季铵盐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搅拌均匀后在240℃温度下加热2.5h。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中升温至300℃继续加热1h后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最终产物。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涤纶纤维用防静电抗水解整理剂的制备方法,采用醇类、羧酸类、腈类等物质为原料,采用阶段性的加热反应,更添加了聚硅氧烷季铵盐和丙烯酸酯类单体,能够有效提高纤维织物的抗静电效果,更进一步保证了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减少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因静电带来的各种不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涤纶纤维用防静电抗水解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质量份计,取甘油3份、蓖麻酸丁酯硫酸钠15份、有机硅10份、三乙醇胺1份、聚硅氧烷季铵盐0.8份、丙烯酸酯类单体2份、聚丙烯酸钠3份、硫酸二甲酯1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9份、抗静电环氧树脂2份、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0.5份和水200份;步骤二.在60℃温度下将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硫酸二甲酯加入搅拌器中混合均匀;步骤三.通过螺杆泵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物输送至发泡机的混合乳化头,对混合物料进行剪切发泡,转速为5000r/min;步骤四.将甘油、蓖麻酸丁酯硫酸钠、有机硅、三乙醇胺和聚丙烯酸钠在200℃温度下加热回流1h,然后加入聚硅氧烷季铵盐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搅拌均匀后在230℃温度下加热2h;步骤五.向步骤四制备的加热后的混合物料中加入抗静电环氧树脂和水后升温至280℃继续加热1h后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最终产物。实施例2一种涤纶纤维用防静电抗水解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质量份计,取甘油8份、蓖麻酸丁酯硫酸钠25份、有机硅18份、三乙醇胺3份、聚硅氧烷季铵盐5份、丙烯酸酯类单体16份、聚丙烯酸钠7份、硫酸二甲酯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份、抗静电环氧树脂6份、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1.5份和水250份;步骤二.在78℃温度下将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硫酸二甲酯加入搅拌器中混合均匀;步骤三.通过螺杆泵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物输送至发泡机的混合乳化头,对混合物料进行剪切发泡,转速为7000r/min;步骤四.将甘油、蓖麻酸丁酯硫酸钠、有机硅、三乙醇胺和聚丙烯酸钠在220℃温度下加热回流2h,然后加入聚硅氧烷季铵盐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搅拌均匀后在250℃温度下加热3h;步骤五.向步骤四制备的加热后的混合物料中加入抗静电环氧树脂和水后升温至300℃继续加热1h后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最终产物。实施例3一种涤纶纤维用防静电抗水解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质量份计,取甘油6份、蓖麻酸丁酯硫酸钠20份、有机硅14份、三乙醇胺2份、聚硅氧烷季铵盐3份、丙烯酸酯类单体8份、聚丙烯酸钠5份、硫酸二甲酯1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份、抗静电环氧树脂4份、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1份和水225份;步骤二.在65℃温度下将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硫酸二甲酯加入搅拌器中混合均匀;步骤三.通过螺杆泵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物输送至发泡机的混合乳化头,对混合物料进行剪切发泡,转速为6000r/min;步骤四.将甘油、蓖麻酸丁酯硫酸钠、有机硅、三乙醇胺和聚丙烯酸钠在210℃温度下加热回流1.5h,然后加入聚硅氧烷季铵盐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搅拌均匀后在240℃温度下加热2.5h;步骤五.向步骤四制备的加热后的混合物料中加入抗静电环氧树脂和水后升温至300℃继续加热1h后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最终产物。对比例1同实施例3,区别在于不添加三乙醇胺,具体制备过程如下:步骤一.按质量份计,取甘油6份、蓖麻酸丁酯硫酸钠20份、有机硅14份、聚硅氧烷季铵盐3份、丙烯酸酯类单体8份、聚丙烯酸钠5份、硫酸二甲酯1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份、抗静电环氧树脂4份、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1份和水225份;步骤二.在65℃温度下将烷基胺衍生物分散液发泡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硫酸二甲酯加入搅拌器中混合均匀;步骤三.通过螺杆泵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物输送至发泡机的混合乳化头,对混合物料进行剪切发泡,转速为6000r/min;步骤四.将甘油、蓖麻酸丁酯硫酸钠、有机硅和聚丙烯酸钠在210℃温度下加热回流1.5h,然后加入聚硅氧烷季铵盐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搅拌均匀后在240℃温度下加热2.5h;步骤五.向步骤四制备的加热后的混合物料中加入抗静电环氧树脂和水后升温至300℃继续加热1h后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最终产物。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整理剂采用下述方法测试其抗静电性能:将涤纶织物分别浸入8g/l实施例1-3和对比例1制备的可生物降解抗静电整理剂中,采用二浸二轧工艺,控制轧余率80%,放入烘箱中100℃预烘10分钟,然后在160℃条件下焙烘1分钟。整理前涤纶织物的静电半衰期为10秒、静电压高达2946v。本发明所制备的防静电抗水解整理剂抗静电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静电压/v半衰减期/s实施例11350.6实施例21320.9实施例31290.7对比例11600.5由表中可以看出,所制备的整理剂防静电效果极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