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棉色织快速吸干泡泡纱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175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面料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棉色织快速吸干泡泡纱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服装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面料具有快速吸湿、干爽、透气的效果。传统的合成纤维面料,回潮率小、吸湿性差,人的肌体出汗以后,有闷热感,汗水不容易被排除。纤维素纤维,回潮率大,吸湿性能、透气性能好,但纤维吸湿后会膨胀,汗水留在了纤维内部,透气性就会降低,吸湿后面料会粘贴在人的肌体上,让人有不舒适感,这是因为汗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缘故。开发快速吸干排湿面料,当人的肌体出汗后,汗水能够快速被面料吸收,并被传输到织物的外层,然后快速蒸发,保持面料的干爽,已经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涤棉色织快速吸干泡泡纱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一种涤棉色织快速吸干泡泡纱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产品设计:

(1)原料的选择:用疏水性纤维和亲水性纤维进行混纺;(2)纤维的混纺比对面料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本织物棉纤维的比例为35%,涤纶纤维的比例为65%;(3)织物组织:选用泡泡纱作为织物的基础组织,快速吸干排湿面料的舒适性比较好;(4)面料的泡比。涤棉泡泡布的泡比控制在1.15;(5)本面料设计时,地经用13tex的涤/棉混纱,泡经选用18tex的涤/棉混纺纱,起泡处经密比不起泡处的经密大一倍;(6)经纬密度对面料的速干性、透气性有较大影响,本织物的成品经密为331根/10cm,成品纬密315根/10cm;

(2)络筒:

使用1332md型络筒机倒筒,经纬纱线主要为13tex的涤棉混纺纱,纱支较细,单纱强力低,织造时容易起静电,根据纱线的这一特点,络筒使用“低速度”工艺,络筒速度控制在550m/min,络筒张力垫圈的重量为7.4克;络筒时纱线的通道要光洁,张力装置、导纱钩等处,不能有回丝或飞花,以免与纱线摩擦,产生静电和二次毛羽;面料为轻薄织物,对纱线的要求较高,纱线断头后,要用手持式捻接器接头;

(3)整经:

使用ga121型分批整机整经,由于经纱容易产生静电,整经速度不宜快,整经工艺使用“低速度、保弹性”工艺,整经速度设定为380m/min;为控制片纱张力均匀,整经时集体换筒;整经速度较慢,需要进行附加张力的设置,整经附加张力分段控制,筒子架分成三段,地经整经时,前区垫圈重量为9克,中区8克,后区7克;花经整经时,前区垫圈重11克,中区重10克,后区重9克;

整经配轴:13tex中兰纱1008根,边纱60根,用杂纱,整成2个轴,配轴为534*2,13tex大红纱606根,单独成轴,18tex泡经纱3216根,整成6个轴,配轴为536*6;

(4)浆纱:

使用s432型祖克浆纱机进行上浆,浆纱速度48m/min,浆料配方为:pva浆料16%,dj-2胶粉浆料40%,酯化淀粉40%,平滑剂2%,抗静电剂2%,浆液的含固率12%,浆液的粘度10.2秒,浆槽的温度95℃,上浆率14%,回潮率2.5%;

(5)穿综:

地经纱张力大,梭口容易清晰,穿综时穿在后区5-6页综上,花经张力小,梭口不容易清晰,穿在前区1-4页综上;具体穿法为:地组织穿综插顺序为:(5,6)*4,每筘2入,(1,1,2,2,3,3,4,4)*2,每筘4入;边纱每边30根,左侧布边穿综顺序为(5,6)*3,每筘3入,(5,6)*12,每筘2入;右侧布边穿综顺序为(5,6)*12,每筘2入,(5,6)*3,每筘3入;边纱外边每筘3入,是为了更好地锁住布边,保持布边平整;

总计使用6页综框,1-4页综上的综丝数均为804根,5-6页综上的综丝数为837根;

(6)织造:

选用ga747剑杆织机织制,织机转速196r/min;

双轴织造:经纱有地经和泡经两种,织物的泡比为1.15,需要使用双轴织制,地经轴装在织机原有的送经机构上,泡经轴装在织机的上方,使用摩擦力控制送经量;

综框动程:生产过程中,将泡经综框动程调节块,下调两格,使泡经梭口变大,地经纱梭口保持不变,形成小双层梭口,减少了地经和泡经间的摩擦,有利于泡纱纱的梭口清晰;

泡比控制:生产过程中每天早晚两次检查泡比,根据泡比,控制摩擦力的大小,泡比的检查方法是:从织口处向前测量10cm,在地经纱上做标记,然后再从织口处向前量11.5cm,在泡经上做标记;开车试织,检查两个标记是否重叠,如果重叠,泡比正确;如果泡经标记在后,说明泡比偏小,需要减小摩擦力;如果泡经标记在前,说明泡比偏大,需要增大摩擦力;

开口时间:开口时间为310°;

晚引纬:剑头进剑时间控制在80°-85°之间;

低后梁:后梁高度控制在100mm;

(7)快速吸干整理:

快速吸干整理的工艺流程为:原布准备→烧毛→退浆→快速吸干整理→检验→码布;其中:

烧毛:选用lmh003j-180气体烧毛机,烧去面料表面的绒毛,使面料表面光洁美观;烧毛的工艺为:烧毛面二正二反,车速为100m/min,火口与布面的距离为2.5~3cm,烧毛的温度设定为850℃;

退浆:选用lmh085退浆机,采用淀粉酶退浆,在去除浆料的同时能够保证色织物的颜色鲜艳度;退浆的工艺流程为:进布→热水洗→浸轧工作液(退煮液)→堆置→热水洗→冷水洗→落布;退浆的工艺处方为:a-淀粉酶10g/l,氯化钠5g/l,渗透剂jfc2g/l;退浆时的车速为38m/min,j型汽蒸箱温度为60℃,堆置时间为60min;

快速吸干整理:选用lma432拉幅定型机进行快速吸干整理,工艺流程为:浸轧整理液(二浸二轧)→拉幅整理;工艺处方为:nt-h550吸湿排汗整理剂5g/l,hsd吸湿排汗剂抗静电整理剂5g/l,ph值6;车速为40m/min,焙烘温度设定为200℃。

作为优化:坯布的规格如下:坯布幅宽157.3cm,坯布经密310根/10cm,坯布纬密303根/10cm。筘号100齿/10cm,上机筘幅163.2cm,一米经长1.05,综页数6页,泡泡比设定为1.15;

经纱有三种,a表示中兰色13tex的t/c混纺纱,b表示大红色13tex的t/c混纺纱,c表示加白色18tex的t/c混纺纱,混纺比为涤65/棉35。色经排列为3b,5a,16c,一花24根,其中a纱5根,b纱3根,c纱16根;

纬纱为加白色13tex的t/c混纺纱,混纺比为涤65/棉35;

全幅织物总经根数为4890根,其中边纱共60根,共计201花,余6根纱,余纱颜色为3根b纱,3根a纱。

作为优化:成品规格如下:成品幅宽147.5cm,成品经密331根/10cm,成品纬密315根/10cm。整理幅缩率6.2%,整理长缩率3,8%,地经织缩率4.8%,纬织缩率3.6%。

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快速吸干后整理技术,对涤/棉泡泡纱织物进行后整理,面料成本低,产量大,面料的速干性、透气性、舒适性、保形性等性能均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完全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面料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涤纶纤维比例高,面料易起静电,前道工序生产时,以低速度、保弹性为制定工艺的基本原则,尽量避免纱线起毛。(2)混纺比对面料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棉纤维比例高,吸湿快,但棉纤维吸湿后会膨胀,影响人的舒适性。棉纤维比例低,面料的亲肤性能差。(3)泡泡类、绉布类织物织物,与身体接触面少,作为快速吸干面料,亲肤性、舒适性较好,能改善涤纶纤维亲肤性差的缺陷。(4)织物的紧度大,面料的透气性、芯吸效果均会变差,排湿的速度会变慢,快速吸湿排汗面料的经纬密度不宜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1.快速吸湿排汗的机理:

目前市场流行的快速吸干面料,主要有两种形成机理,一是利用功能性快速吸汗排湿纤维,和其他吸湿性好的纤维,混纺交织,织制成快速吸干面料。由于功能性纤维价格高,产量少,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二是利用普通面料进行快速吸干整理。也就是在面料表面进行亲水性整理。面料通过快速吸干整理后,能够快速吸收水份,汗水不在纤维内部扩散,水份被直接传输到织物的外层,并被蒸发,保持面料内层的干爽,也就是面料吸收水份后,不会再粘贴在人的肌肤上,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能。涤棉色织快速吸干面料就是通过快速吸干整理,实现快速吸湿排汗的目的。

2.产品的设计与坯布规格

1产品的设计

涤棉色织快速吸干泡泡纱面料,利用普通涤棉织物,进行快速吸汗排湿后整理,达到快速吸汗排湿效果,保持了面料的干爽;利用泡泡织物的优良的亲肤性和透气性,提高了面料的舒适性。用快速吸干面料加工成的服装,具有吸湿、干爽、透气的优良性能,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料的选择:快速吸干面料需要用疏水性纤维和亲水性纤维混纺。纯疏水性纤维加工成的面料,亲肤性能差,不能满足人们舒适性的需求。纯亲水性纤维加工成的面料,吸湿性能好,纤维吸湿后,水份会留在纤维内部,面料吸湿后,会粘在肌肤上,有湿冷感,透气性能也会下降。快速吸干面料需要疏水性纤维和亲水性纤维混纺交织,才能兼顾快速吸干和舒适的双重要求,涤棉色织快速吸干面料选用疏水性的涤纶纤维和亲水性的棉纤维。涤棉混纺织物经过亲水性快速吸汗排湿整理,能够快速吸汗并将水份传输到织物的外层,而不是原来像棉纤维吸湿后,留在纤维内部,因而面料干爽,同时面料挺括、保形性、透气性、舒适性、亲肤性好,实现了多种性能的优势互补。(2)涤棉的混纺比,对织物的吸汗排湿有较大影响。棉纤维亲肤性、吸湿性好,吸湿速度快,能够快速吸收肌体的汗水,但棉纤维的比例不宜高,因为棉纤维比例高,吸湿后会膨胀,导致面料粘贴在肌肤上,影响面料的舒适感,棉纤维比例低,面料的亲肤性能差。本织物棉纤维的比例为35%,涤纶纤维的比例为65%。(3)织物组织。泡泡类织物、绉布类织物,由于织物表面起泡或起皱,与肌肤的接触面少,当人的肌体出汗后,不容易粘贴在人体的肌肤上,亲肤性好,适合作为快速吸干排湿面料的组织结构。本织物选用泡泡纱作为织物的基础组织。(4)面料的泡比。全棉泡泡布的泡比,要控制在1.2以上。常见的泡比在1.3左右,泡比越大,与身体的接触面越少,夏季穿着时,舒适感越好。快速吸汗排湿面料的泡比不能太大,控制在1.15左右。理由是,泡比大,面料与肌肤的接触面少,影响面料的吸干速度。泡比过小,影响面料的舒适感。(5)影响面料泡比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双轴织造,二是泡纱使用较粗的经纱,三是改变经纱的密度。本面料设计时,地经用13tex的涤/棉混纱,泡经选用18tex的涤/棉混纺纱,起泡处的经密比不起泡处经密大一倍。这样起泡处织物的紧度很大,打纬阻力大,纬纱不容易被打紧,纬纱挤压着泡经纱向织口运动,泡经纱的织缩率就会增大,形成泡泡。(6)织物的经纬密度,织物的经纬密度对吸汗排湿功能也有明显的影响,经纬密度大,织物紧密,透气性、透湿性会下降,芯吸性能也下降,影响水份的排除。快速吸干面料的密度不宜大。经纬密度小,纱线间的空隙多,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能好。本织物的成品经密为331根/10cm,在品纬密315根/10cm。由于经纬密度小,芯吸效果好,能够快速排除湿汽;经纬密度小,纱线间的间隙大,面料的透气性能好。

2坯布的规格:

坯布幅宽157.3cm,坯布经密310根/10cm,坯布纬密303根/10cm。筘号100齿/10cm,上机筘幅163.2cm,一米经长1.05,综页数6页,泡泡比设定为1.15。

经纱有三种,a表示中兰色13tex的t/c混纺纱,b表示大红色13tex的t/c混纺纱,c表示加白色18tex的t/c混纺纱,混纺比为涤65/棉35。色经排列为3b,5a,16c,一花24根,其中a纱5根,b纱3根,c纱16根。

纬纱为加白色13tex的t/c混纺纱,混纺比为涤65/棉35。

全幅织物总经根数为4890根,其中边纱共60根,共计201花,余6根纱,余纱颜色为3根b纱,3根a纱。织物组织为平纹。

3.生产要点

1络筒,

使用1332md型络筒机倒筒。经纬纱线主要为13tex的涤棉混纺纱,纱支较细,单纱强力低,织造时容易起静电,根据纱线的这一特点,络筒使用“低速度”工艺,络筒速度控制在550m/min,络筒张力垫圈的重量为7.4克。络筒时纱线的通道要光洁,张力装置、导纱钩等处,不能有回丝或飞花,以免与纱线摩擦,产生静电和二次毛羽。面料为轻薄织物,对纱线的要求较高,纱线断头后,要用手持式捻接器接头。

2整经

使用ga121型分批整机整经。由于经纱容易产生静电,整经速度不宜快,整经工艺使用“低速度、保弹性”工艺,整经速度设定为380m/min。为控制片纱张力均匀,整经时集体换筒。整经速度较慢,需要进行附加张力的设置,整经附加张力分段控制,筒子架分成三段,地经整经时,前区垫圈重量为9克,中区8克,后区7克。花经整经时,前区垫圈重11克,中区重10克,后区重9克。

整经配轴:13tex中兰纱1008根,边纱60根,用杂纱,整成2个轴,配轴为534*2,13tex大红纱606根,单独成轴,18tex泡经纱3216根,整成6个轴,配轴为536*6。

3浆纱:

使用s432型祖克浆纱机进行上浆。浆料配方为:pva浆料16%,dj-2胶粉浆料40%,酯化淀粉40%,平滑剂2%,抗静电剂2%,浆液的含固率12%,浆液的粘度10.2秒,浆槽的温度95℃,上浆率14%,回潮率2.5%。

经纱为涤/棉65/35,涤纶纤维的比例比较高,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浆料的配方应以pva为主,由于pva浆料退浆困难,污染严重,只使用少量的pva上浆,主要用变性淀粉替代pva浆料。dj-2胶粉是一种变性淀粉,该变性淀粉的分子结构上有高粘附性的活性基团,容易粘附在纱线表面,形成的浆膜韧性好、耐磨性好;酯化淀粉也含有大量的酯基,可以用来替代pva浆料。由于涤纶纤维含量大,容易产生静电,为减少摩擦及静电,在浆料配方中加入了2%的平滑剂和2%的抗静电剂。

浆纱速度48m/min。上浆率高,浆纱粘连多,为减小分绞阻力,防止分绞断头,浆纱速度偏小控制。

4穿综

地经纱张力大,梭口容易清晰,穿综时穿在后区5-6页综上,花经张力小,梭口不容易清晰,穿在前区1-4页综上。具体穿法为:地组织穿综插顺序为:(5,6)*4,每筘2入,(1,1,2,2,3,3,4,4)*2,每筘4入。边纱每边30根,左侧布边穿综顺序为(5,6)*3,每筘3入,(5,6)*12,每筘2入。右侧布边穿综顺序为(5,6)*12,每筘2入,(5,6)*3,每筘3入。边纱外边每筘3入,是为了更好地锁住布边,保持布边平整。

总计使用6页综框,1-4页综上的综丝数均为804根,5-6页综上的综丝数为837根。

5织造

选用ga747剑杆织机织制,织机转速196r/min。

双轴织造:经纱有地经和泡经两种,织物的泡比为1.15,需要使用双轴织制,地经轴装在织机原有的送经机构上,泡经轴装在织机的上方,使用摩擦力控制送经量。

综框动程:泡经张力小,密度大,泡经梭口不容易清晰。生产过程中,将泡经综框动程调节块,下调两格,使泡经梭口变大,地经纱梭口保持不变,形成小双层梭口,减少了地经和泡经间的摩擦,有利于泡经纱的梭口清晰。

泡比控制:泡经轴是由摩擦力控制送经量的,控制泡比就是控制泡经轴的张力。生产过程中每天早晚两次检查泡比,根据泡比,控制摩擦力的大小。泡比的检查方法是:从织口处向前测量10cm,在地经纱上做标记,然后再从织口处向前量11.5cm,在泡经上做标记。开车试织,检查两个标记是否重叠,如果重叠,泡比正确。如果泡经标记在后,说明泡比偏小,需要减小摩擦力;如果泡经标记在前,说明泡比偏大,需要增大摩擦力。

开口时间:开口时间迟,纬纱不容易被打紧,泡泡织物需要多次打纬,才能形成良好的泡比,设定开口时间为310°。

晚引纬:开口时间迟,泡经梭口不容易清晰,要使用晚引纬工艺。剑头进剑时间控制在80°-85°之间。

低后梁:后梁低,上下层经纱的张力差异小,纬纱不容易被打紧,利于织物的起泡。后梁高度控制在100mm。

6织物的快速吸干整理

快速吸干整理工艺:

快速吸干整理的工艺流程为:原布准备→烧毛→退浆→快速吸干整理→检验→码布。

烧毛:选用lmh003j-180气体烧毛机,烧去面料表面的绒毛,使面料表面光洁美观。烧毛的工艺为:烧毛面二正二反,车速为100m/min,火口与布面的距离为2.5~3cm,烧毛的温度设定为850℃。

退浆:选用lmh085退浆机,去除面料上的浆料,提高面料的吸湿性,浆料主要用的是变性淀粉,所以采用淀粉酶退浆,在去除浆料的同时能够保证色织物的颜色鲜艳度。退浆的工艺流程为:进布→热水洗→浸轧工作液(退煮液)→堆置→热水洗→冷水洗→落布。退浆的工艺处方为:a-淀粉酶10g/l,氯化钠5g/l,渗透剂jfc2g/l。退浆时的车速为38m/min,j型汽蒸箱温度为60℃,堆置时间为60min。

快速吸干整理:选用lma432拉幅定型机进行快速吸干整理。工艺流程为:浸轧整理液(二浸二轧)→拉幅整理。工艺处方为:nt-h550吸湿排汗整理剂5g/l,hsd吸湿排汗剂抗静电整理剂5g/l,ph值6。车速为40m/min,焙烘温度设定为200℃。

快速吸干整理的效果:

用滴水扩散时间表示织物的吸湿性,用透湿量法表示织物的速干性。

检测要求为:将每个样品剪为两块,一块用于洗前试验,一块用于洗后试验,按gb/t8629的5a程序洗涤五次,样品试验前需要进行调湿处理。

吸湿性能的检测用滴水扩散时间法,测试过程为:将试样平放在检测平台上,将面对人体肌肤的一面朝上,用滴定管吸入适量的三级水,将约0.2ml的水轻轻滴在试样上,观察水滴扩散情况,记录水滴接触试样表面至完全扩散所需时间。

速干性能检测用透湿量法,按gb/t12704吸湿法执行。测试结果见表1。

表一:吸湿性、透湿性

从表一中看出,织物经过快速吸干排湿整理后,透湿量都在9000g/(m2*d),高于国标要求的大于等于8000的要求;滴水扩散时间在3.8秒,国标要求在5秒以内,该面料具有较好的快速吸干性能。

4.成品规格:

成品幅宽147.5cm,成品经密331根/10cm,成品纬密315根/10cm。整理幅缩率6.2%,整理长缩率3,8%,地经织缩率4.8%,纬织缩率3.6%。

本发明利用快速吸干后整理技术,对涤/棉泡泡纱织物进行后整理,面料成本低,产量大,面料的舒适性、保形性、透气性等性能均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完全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面料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涤纶纤维比例高,面料易起静电,前道工序生产时,以低速度、保弹性为制定工艺的基本原则,尽量避免纱线起毛。(2)混纺比对面料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棉纤维比例高,吸湿快,但棉纤维吸湿后会膨胀,影响人的舒适性。棉纤维比例低,面料的亲肤性能差。(3)泡泡类、绉布类织物织物,与人的肌体接触少,作为快速吸干面料,亲肤性、舒适性较好,能改善涤纶纤维亲肤性差的缺陷。(4)织物的紧度大,面料的透气性、芯吸效果均会变差,排湿的速度会变慢,快速吸湿排汗面料的经纬密度不宜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