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轻质家庭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29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强度轻质家庭用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 英文名:Non Woven Fabric 或者Nonwoven cloth) 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材料,具有防潮透气、质轻柔韧、不助燃、无毒无害等特性,且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可以广泛应用与医疗、农业、工业等诸多领域。此外,与传统的工艺相比,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等特点。目前,现有的很多无纺布强度较低,使用的范围有限,降低了使用要求。因此,应对现有无纺布进行改进,以提高无纺布强度,满足不同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轻质家庭用无纺布,其通过将纺粘无纺布层、微孔膜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阻燃层、防静电层、碳纤维层、树脂层和耐磨层层叠形成无纺布,该无纺布具有高强度、较高的透气性、防渗透性,并兼具耐高温、防静电及耐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轻质家庭用无纺布,包括有纺粘无纺布层、依次层叠设置于纺粘无纺布层上表面的具透气性的微孔膜层和具高韧性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层以及依次层叠设置于纺粘无纺布层下表面的阻燃层、防静电层、具防水防潮性能的碳纤维层、树脂层和耐磨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孔膜层厚度为20-28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厚度为15-20μ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纤维层厚度为25-30μ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纺粘无纺布层、微孔膜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阻燃层、防静电层、碳纤维层、树脂层和耐磨层层叠形成无纺布,该无纺布具有高强度、较高的透气性及防渗透性,并且,该无纺布在耐高温、防静电及耐磨性能上均有突出优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纺粘无纺布层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纺粘无纺布层 20、微孔膜层

30、玻璃纤维网格布层 40、阻燃层

50、防静电层 60、碳纤维层

70、树脂层 80、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一种高强度轻质家庭用无纺布,包括有纺粘无纺布层10、微孔膜层20、玻璃纤维网格布层30、阻燃层40、防静电层50、碳纤维层60、树脂层70和耐磨层80,其中:

该微孔膜层20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层30依次层叠设置于纺粘无纺布层10上表面,该微孔膜层20具有较高的透气性及防渗透性,该微孔膜层20厚度为20-28μm;该玻璃纤维网格布层30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其在抗碱性、牢固性、延展性及经纬向抗拉性方面具有优良特性,该玻璃纤维网格布层30厚度为15-20μm。

该阻燃层40、防静电层50、碳纤维层60、树脂层70和耐磨层80依次层叠设置于纺粘无纺布层10下表面上,该阻燃层40具有耐高温特性,该防静电层50可阻止静电的产生,该碳纤维层60、树脂层70和耐磨层80具有防水、防潮及耐磨性能,使无纺布经久耐用,并该碳纤维层60厚度为25-30μm。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纺粘无纺布层、微孔膜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阻燃层、防静电层、碳纤维层、树脂层和耐磨层层叠形成无纺布,该无纺布具有高强度、较高的透气性及防渗透性,并且,该无纺布在耐高温、防静电及耐磨性能上均有突出优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