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655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裁布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裁布机。



背景技术:

衣服,是指人类或通过人类来完成遮掩身体、载体的用布料(如棉布、丝绸、天鹅绒、化学纤维等)等材质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遮挡物,同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穿着,样式非常的多,衣服在当今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东西。

而衣服在加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布料进行裁剪,传统的裁剪方式都是通过剪刀进行人工裁剪,这样的加工方式导致加工效率上的低下,加工精度较低,针对这个问题,申请号为201420343713.3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裁布机的裁剪装置,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先将布料筒放置在布料筒放置架上,先将布料筒上的布料通过剪刀裁剪一段后绕设在收料筒上,然后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收料轴转动,收料轴带动收料筒转动,布料筒被布料拉动旋转,布料经裁剪刀裁剪后绕设在收料筒上,设置的压紧滚筒,可以方便裁剪刀裁剪,这种结构的裁布机,其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但是,只是依靠收料筒和收料轴之间过渡配合而产生的摩擦力来带动收料筒运动,在加工的过程中,收料筒与收料轴之间会出现相对转动,导致机器的加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裁布机,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收料轴与收料筒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提高裁布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裁布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收料轴,所述收料轴内设置有圆形的空腔,所述收料轴背对机架的一端设置有与空腔相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与空腔密封配合的活塞,所述收料轴侧壁上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吸气口。

通过上述设置,在将收料筒套设在收料轴上后,收料筒与收料轴之间过渡配合,收料筒的内壁与收料轴的外壁紧密贴合,即收料筒的内壁将吸气口给封闭住,然后转动螺杆,而在螺杆转动的过程中,其会带动活塞在空腔内转动和滑动,从而压缩或者扩张吸气口所在的那部分空腔,而这时候空腔内会产生正压或者负压,而这个力会作用到收料筒上,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收料的过程中收料筒和收料轴之间出现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同心设置密封圈。

通过上述设置,密封圈的存在,能够有效增加活塞与空腔内壁之间的密封性,保证活塞工作的有效性。

优选的,所述收料轴上至少设有两个与收料轴同心设置的橡胶圈,两所述橡胶圈分别位于吸气口的两侧。

通过上述设置,当将收料筒套设在收料轴上后,两橡胶圈的外环面都会与收料筒的内环面抵触,从而使橡胶圈出现形变,即此时橡胶圈的外侧面与收料筒的内侧壁紧密贴合,保证收料筒、收料轴和两橡胶圈所围成空间的密闭性,最终空腔能够通过吸气口施力给收料筒,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收料过程中收料筒和收料轴之间出现相对运动。

优选的,所述收料轴的外侧壁上设置弹性抵接装置,所述弹性抵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收料轴外侧壁上且朝着收料轴轴线方向延伸的凹槽、滑动设置在凹槽内且一端可与收料筒内壁相抵的抵接块和设置在凹槽内且两端分别与抵接块、凹槽底部固定的弹性件。

通过上述设置,在加工的过程中,收料轴转动,其会带动套设在其上的收料筒转动,从而实现将裁剪好的布料进行收卷;而在收料轴转动的过程中,其会给予弹性抵接件一个离心力,从而使抵接块朝着远离凹槽的方向滑动,即,使抵接块与收料筒的内壁相抵,而当收料轴的转动速度不断加快的时候,抵接块与收料轴之间的抵紧力也会变大,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收料筒与收料轴之间出现相对转动现象;而当卷绕完成之后,抵接块会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与收料筒分离,这时候即可以很方便的将收料筒从收料轴上拆卸下来。

优选的,所述抵接块与收料筒相抵的一端为与收料筒内侧壁贴合的弧面。

通过上述设置,当抵接块与收料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之后,抵接块与收料筒之间的摩擦力也会变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收料筒与收料轴之间出现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收料轴上设置有台阶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收料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壁上设有与台阶块转动配合的台阶槽,所述收料轴通过转动套与机架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安装收料轴的时候,先使收料轴与转动套完成套接,然后再将转动套固定在机架上,由于台阶块的存在,收料轴无法沿其轴线方向与转动套分离,但是其依然可以相对转动套转动,即实现收料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整个拆装方式十分简单。

优选的,所述台阶块固定设置在收料轴相对机架的一端。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阶段块固定设置在一端,因此能够很方便的实现收料轴与转动套的相互套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套与机架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拆卸收料轴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的时候,只需要将转动套从机架上拆卸下来,即可实现收料轴与机架的分离,整个拆装过程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设置有一侧与收料轴接触的钢珠。

通过上述设置,钢珠的存在,能够将转动套与收料轴之间的滑动摩擦更改为滚动摩擦,有效将转动套与收料轴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收料轴与转动套的磨损,有效提高转动套和收料轴之间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转动套内壁上设置有与转动槽相通的储油腔。

通过上述设置,在收料轴转动的过程中,其会带动钢珠转动,但是由于储油腔内是存储满了润滑油的,而且储油腔与转动槽又是相通的,因此会将润滑油带到收料轴处,从而能够在收料轴与钢珠之间进行很好的润滑作用,降低收料轴的磨损量,提高收料轴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在收料轴转动的过程中,收料轴与收料筒之间出现相对位移;

2.收料轴与机架之间的拆卸方式十分方便;

3.能够降低收料轴转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将收料轴的磨损量,提高收料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收料轴与转动套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机架;2、裁剪机构;3、导向辊;4、收料轴;41、空腔;42、吸气口;43、螺纹孔;5、台阶块;6、转动套;61、台阶槽;62、储油腔;63、转动槽;64、加油口;7、钢珠;8、橡胶圈;9、活塞;10、螺杆;11、密封圈;12、密封塞;13、弹性抵接装置;131、抵接块;132、弹性件;133、凹槽;1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裁布机,参照图1和图2,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裁剪机构2、收料轴4、驱动收料轴4转动的驱动机构和若干个导向辊3,若干个导向辊3在机架1上形成布料的传输轨迹,由于裁剪机构2是现有技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就不做赘述。驱动机构优选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1上且其输出端与收料轴4固定连接,收料轴4相对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台阶块5,在机架1上可拆卸连接有转动套6,转动套6与收料轴4转动配合,在转动套6上设置有与台阶块5配合的台阶槽61,转动套6与机架1之间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2和图3,在转动套6内设置有储油腔62,转动套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储油腔62相通的加油口64,加油口64处设置有密封塞12。在转动套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储油腔62相通的转动槽63,转动槽63内嵌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钢珠7,钢珠7只能在转动槽63内转动。

参照图2-图4,在收料轴4的外侧壁上设有可与收料筒内壁相抵的弹性抵接装置13和两个橡胶圈8,橡胶圈8与收料轴4同心设置且橡胶圈8的外环面与收料筒的内环面紧密贴合;弹性抵接装置13包括凹槽133、抵接块131和弹性件132,其中,凹槽133设置在收料轴4的外环面上且其延伸方向指向收料轴4的轴线,抵接块131滑动设置在凹槽133内且抵接块131与收料筒内壁相抵的一端与收料筒内壁贴合,即,抵接块131的一端呈圆弧形,在抵接块131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滚珠14,该滚珠14是与凹槽133的侧壁接触的。弹性件132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凹槽133底部和抵接块131固定连接。

参照图2-图4,在收料轴4侧壁位于两橡胶圈8之间处设置有吸气口42,收料轴4的内部设置有与吸气口42相通的圆形的空腔41,在收料轴4背对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与空腔41相通的螺纹孔43,螺纹孔43处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螺杆10,螺杆10的一端凸出于收料轴4,另一端设置有与空腔41密封配合的活塞9,活塞9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增加活塞9与空腔41侧壁之间密封性的密封圈11。

工作过程:在裁剪布料的过程中,先将布料依次通过若干个导向辊3,然后将收料筒套设在收料轴4上,收料筒与收料轴4之间过渡配合;转动丝杆,丝杆带动活塞9在空腔41内滑动,调整丝杆的转动,使丝杆压缩空腔41与吸气口42相通的那部分空间,这时候,空腔41通过吸气口42会对收料筒产生一个推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收料筒形成固定作用;随后将布料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收料筒上,裁切机构工作,完成对布料的裁剪;与此同时,驱动电机工作,其会带动收料轴4转动起到,而在这个过程中,收料轴4会带动收料筒转动,将裁剪好的布料一点一点卷绕在收料筒上;而在收料轴4转动的过程中,抵接块131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朝着远离凹槽133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其一端紧紧的与收料筒的内壁相抵,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收料筒与收料轴4之间出现相对转动。

而与此同时,在收料轴4转动的过程中,其会带动钢珠7转动,钢珠7会将储油腔62内的润滑油带出,从而对收料轴4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提高收料轴4的使用寿命;而当卷绕完成后,抵接块131会在弹性件132的作用下与收料筒的内壁分离,从而能够使得抵接块131的存在不会对收料筒的拆卸造成影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