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3364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



背景技术:

晾衣架通常用来晾挂清洗后的衣物,通过挂放到通风干燥处使衣物自然吹干。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晾晒环境不佳,例如室内通风不佳或外部环境本身就比较潮湿时,用于没有充足阳光照射或空气流动蒸发衣物上的水分,衣物很难晾干,在此情况下,会较大程度延长衣物的晾晒时间,导致衣物滋生细菌或沾染灰层。鉴于此,市面上也出现了少数带烘衣功能的晾衣架,即通过衣架内部产生热风导吹到晾晒的衣物上,实现烘干效果。但是该类烘干晾衣架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功能,导致热风出风口的设置位置不够合理,使得热风出风面积有限,热风吹设到衣物上的风量较小且不均匀,导致衣物烘干效果不佳,烘衣耗时过长,产品使用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通过合理设计出风结构从而获得更大、更均匀的出风面积,使热风更加有效的导吹到晾晒衣物上,提高衣物的烘干速率,提升产品的烘衣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设有相互连通的冷风进口、供风通道及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与晾晒衣物相对,且所述架体还设有与所述供风通道连通的出气口;

热空气发生装置,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供风通道内;及

架臂,所述架臂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上,且所述架臂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导风通道和底出风孔;当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供给热风,所述架臂相对所述架体旋转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连通,所述底出风孔与晾晒衣物相对。

上述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使用时,通过翻转架臂使其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此时架臂的进气口恰好与架体的出气口线对连通;之后开启热空气发生装置,外部环境的冷空气可依次通过冷风进口、供风通道,在经过热空气发生装置的加热作用转变为热空气,热空气再通过与晾晒衣物相对的热风出口和底出风孔导出而吹到潮湿衣物上,从而可以通过更大、更均匀的出风面积使热风与衣物充分均匀接触,从而快速蒸发衣物的水分达到快速烘干的效果。

下面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伸缩门,所述架体位于所述热风出口处还设有滑轨,所述伸缩门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热风出口。因而通过伸缩门子在滑轨上滑动,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晾晒衣物或衣物不同的晾晒位置灵活改变热风出口的出风面积,进而改变催处热风的大小,从而更好的吹干衣物,同时有利于能源优化利用,节能环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包括供能件、与所述供能件电性连接的送风件、及与所述送风件间隔设置并靠近所述出气口的发热器。如此能够快速、节能且可靠的将进入架体内的冷空气加热成一定温度的热空气,确保产品优良的使用性能,同时该空气加热机构的结构简单,制造及使用和维护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空气发生装置还包括除湿器和集水盒,所述除湿器安装于所述架体上并位于所述冷风进口处;或所述除湿器安装于所述送风件与所述发热器之间,所述集水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除湿器管路连接。当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在潮湿环境中工作时,除湿器可有效过滤进入架体内的冷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将干燥舒爽的空气通过发热器加热之后吹扫到晾晒衣物上,如此可以确保烘衣效果,提高衣物烘干效率;此外,过滤掉的水分集中回收于集水盒内,也便于集中处理,确保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同时不会污染环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多个所述底出风孔,多个所述底出风孔均沿所述架臂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因而通过沿架臂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底出风孔,可以大大提高热风出风面积,增加吹扫到晾晒衣物上的热风量,同时提升热风与衣物接触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晾晒衣物的烘干效果和烘干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架臂,至少两个所述架臂沿所述架体的外周壁间隔设置、并环绕所述热风出口布置。如此进一步提升热风出风面积,均化热风出风方向,使热风能够与晾晒衣物更加充分、均匀的接触,使水分蒸发更快速、完全,提升烘衣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架钩,所述架钩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上并靠近所述热风出口,且所述架钩与所述架臂相错开。因而通过展开架钩配合架臂共同使用,可以使晾晒衣物展开更加充分和完全,进而确保与热风的接触更加均匀和充分,避免衣物粘黏在一起影响烘干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臂上还设有侧出风孔,所述侧出风孔与所述架钩相对。通过在架臂上开设侧出风孔并使其与架钩相对,可以进一步提高热风出风面积,扩大热风的出风方向,使热风与晾晒衣物更加充分、均匀的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还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内槽壁上设有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底设有平滑衔接的导向部和限位部,所述架臂包括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当架臂展开使用时,所述安装端与所述导向部导向配合后再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此时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因而当架臂收合于第一收容槽内时,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整体体积,减少使用和存放时占用空间的大小;此外,通过架臂的安装端与导向部和限位部配合,可以使架臂的展开更加平稳、顺滑,同时架臂挂晾衣物的性能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上还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内槽壁设有第二转轴,所述架钩转动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可嵌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此时所述架钩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槽口平齐。因而通过将架钩绕第二转轴转动嵌设于第二收容槽内,同时抱着架钩与第二收容槽的槽口平齐,可以减小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整体体积,减少占用空间的大小,便于存放和携带;同时也使得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和大方,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展开状态的B-B 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收合状态的A-A 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收合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仰视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架钩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架体,110、第一收容槽,111、第一转轴,112、导向部,113、限位部,114、凹部,120、第二收容槽,121、第二转轴,130、第三收容槽,140、冷风进口,150、供风通道,160、热风出口,170、出气口,200、架臂,210、安装端,220、自由端,230、进气口,240、导风通道,250、底出风孔,300、架钩,310、装配端,311、按压部,400、挂钩,410、连接板,420、钩本体, 500、热空气发生装置,510、供能件,520、送风件,530、发热器,600、避空位,700、伸缩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请参照图2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示的一种实施例的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包括:架体100,所述架体100设有相互连通的冷风进口140、供风通道150 及热风出口160,所述热风出口160与晾晒衣物相对,且所述架体100还设有与所述供风通道连通的出气口170;热空气供给装置500,所述热空气供给装置500 设置于所述架体100上、并位于所述供风通道150内;及架臂200,所述架臂 20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100上,且所述架臂200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230、导风通道240和底出风孔250;当热风烘干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热空气供给装置500供给热风,所述架臂200相对所述架体100旋转使所述出气口170与所述进气口230相对连通,所述底出风孔250与晾晒衣物相对。

上述热风烘干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使用时,通过翻转架臂200使其处于展开使用状态,此时架臂200的进气口230恰好与架体100的出气口170相对连通;之后开启热空气供给装置500,外部环境的冷空气可依次通过冷风进口 140、供风通道150,在经过热空气供给装置500的加热作用转变为热空气,热空气再通过与晾晒衣物相对的热风出口160和底出风孔250导出而吹到潮湿衣物上,从而可以通过更大、更均匀的出风面积使热风与衣物充分均匀接触,从而快速蒸发衣物的水分达到快速烘干的效果。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空气供给装置500包括供能件510、与所述供能件510电性连接的送风件520、及与所述送风件520间隔设置并靠近所述出气口170的发热器530。如此能够快速、节能且可靠的将进入架体100内的冷空气加热成一定温度的热空气,确保产品优良的使用性能,同时该空气加热机构的结构简单,制造及使用和维护成本低。具体的,送风件520可选是风扇,发热器530可选是PTC发热器530,供能件510包括电源和设置于架体100 上的开关,通过按压开关开启或关闭电源实现对风扇和PTC发热器530的供电开启。此外,优选电源为可充电蓄电池,因而使得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在充满一次电之后可具备户外长时间的持续使用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热空气供给装置500还包括除湿器和集水盒(图中未示出),所述除湿器安装于所述架体100上并位于所述冷风进口140处;或所述除湿器安装于所述送风件520与所述发热器530之间,所述集水盒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架体100上并与所述除湿器管路连接。当热风烘干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在潮湿环境中工作时,除湿器可有效过滤进入架体100内的冷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将干燥舒爽的空气通过发热器530加热之后吹扫到晾晒衣物上,如此可以确保烘衣效果,提高衣物烘干效率;此外,过滤掉的水分集中回收于集水盒内,也便于集中处理,确保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同时不会污染环境。

请参照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包括多个所述底出风孔250,多个所述底出风孔250均沿所述架臂2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因而通过沿架臂200 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底出风孔250,可以大大提高热风出风面积,增加吹扫到晾晒衣物上的热风量,同时提升热风与衣物接触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晾晒衣物的烘干效果和烘干速率。此外,所述架臂200上还设有侧出风孔,所述侧出风孔与所述架钩300相对。通过在架臂200上开设侧出风孔并使其与架钩300相对,可以进一步提高热风出风面积,扩大热风的出风方向,使热风与晾晒衣物更加充分、均匀的接触。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架钩300,所述架钩30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架体100上并靠近所述热风出口160,且所述架钩300与所述架臂200相错开。因而通过展开架钩300配合架臂200共同使用,可以使晾晒衣物展开更加充分和完全,进而确保与热风的接触更加均匀和充分,避免衣物粘黏在一起影响烘干效果。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架臂200和至少两个所述架钩300,至少两个所述架臂200沿所述架体100的外周壁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架钩300沿所述架体100的外周壁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架臂200交错布置。如此可以进一步提升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凉挂衣物的性能。更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架臂200,至少两个所述架臂200沿所述架体100的外周壁间隔设置、并环绕所述热风出口160布置。如此进一步提升热风出风面积,均化热风出风方向,使热风能够与晾晒衣物更加充分、均匀的接触,使水分蒸发更快速、完全,提升烘衣质量。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架体100还设有第一收容槽110,所述第一收容槽110的内槽壁上设有第一转轴111,且所述第一收容槽110的槽底设有平滑衔接的导向部112和限位部113,所述架臂200包括安装端210,所述安装端210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11上,当架臂200展开使用时,所述安装端210与所述导向部112导向配合后再与所述限位部113限位配合,此时所述出气口170与所述进气口230连通。因而当架臂200收合于第一收容槽110内时,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整体体积,减少使用和存放时占用空间的大小;此外,通过架臂200的安装端210与导向部112 和限位部113配合,可以使架臂200的展开更加平稳、顺滑,同时架臂200挂晾衣物的性能更好。

所述架体100上还设有第二收容槽120,所述第二收容槽120的内槽壁设有第二转轴121,所述架钩300转动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121上并可嵌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20内,此时所述架钩300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0的槽口平齐。因而通过将架钩300绕第二转轴121转动嵌设于第二收容槽120内,同时抱着架钩 300与第二收容槽120的槽口平齐,可以减小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整体体积,减少占用空间的大小,便于存放和携带;同时也使得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和大方,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感。

所述架体100上设有相互错开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收容槽110、第二收容槽120及第三收容槽130,所述第一收容槽110的内槽壁上设有第一转轴111,所述第二收容槽120的内槽壁上设有第二转轴121,所述第三收容槽130的内槽壁上设有第三转轴;架臂200,所述架臂20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111上、并可嵌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10内,所述架臂200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10的槽口平齐;架钩300,所述架钩30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121上、并可嵌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20内,所述架钩300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0的槽口平齐;及挂钩400,所述挂钩40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转轴上、并可嵌设于所述第三收容槽130内,所述架钩300与所述第三收容槽130的槽口平齐。

上述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通过使架臂200绕第一转轴111转动并可嵌设于第一收容槽110内,使架钩300绕第二转轴121转动并可嵌设于第二收容槽 120内,同时使挂钩400绕第三转轴转动并可嵌设于第三收容槽130内,从而使架臂200与第一收容槽110的槽口平齐、架钩300与第二收容槽120的槽口平齐、挂钩400与第三收容槽130的槽口平齐。如此可以实现架体100与架臂200、架钩300等组件的完全收合,使架臂200、架钩300等组件很好的隐藏于架体 100内,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缩小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体积,避免占用过多使用和存放空间,同时还可以使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整体更加美观、大方,有利于提高使用体验感。

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架体100为具有中空腔(供风通道150)的圆柱体,圆柱体包括顶端和底端。冷风进口140为开设于圆柱体外周面上的阵列布置的并与中空腔连通的通孔或条形通槽,且优选靠近顶端的一侧设置。热风出口160 为开设于底端上的开口,该开口可以是圆形、矩形等,本实施例优选是矩形。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伸缩门700,所述架体100位于所述热风出口160处还设有滑轨,即架体100在矩形开口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滑轨,所述伸缩门 700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热风出口160。因而通过伸缩门700在滑轨上滑动,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晾晒衣物或衣物不同的晾晒位置灵活改变热风出口160的出风面积,进而改变吹出热风的大小,从而更好的吹干衣物,同时有利于能源优化利用,节能环保。具体的,伸缩门可选是可相对滑动的层叠布置的两块板件,两块板件可以是相对彼此滑动、或仅有一块板件相对另一块板件滑动,可滑动的板件上设有拉把,便于人们拉动伸缩门。或者,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还安装有实现伸缩门电控移动的驱动机构,以提升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使用便利性和体验感。

此外,第一收容槽110、第二收容槽120为凹设于圆柱体的外周面上并沿轴向延伸设置的矩形槽。第三收容槽130为凹设于顶端上的矩形凹槽。第一收容槽110的槽深不小于架臂200的厚度,第二收容槽120的槽深也应当不小于架钩300的厚度,第三收容槽130的槽深也不小于挂钩400的厚度。因而当架臂 200、架钩300和挂钩400收合时,能够完全隐藏于架体100内,使得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外形看上去依然是圆柱体,不仅富有设计感,外形美观大方,同时便于存储和携带。

另外,上述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使用时,架臂200、架钩300和挂钩400 可选是采用手动翻转展开或收合;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驱动机构和供电装置,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架臂200和/或所述架钩300驱动连接。如此通过供电装置向驱动机构供电,可实现架臂200和/或架钩300的自动收合或展开,可进一步提升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使用便利性和操作体验感。进一步地,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还安装有与供电装置电连接的电线,电线的端部由插头,可与外界插座插接获取电能,架体内部还设有自动卷收机构,电线套装于自动卷收机构上,因而保证当需要给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供电装置充电或供电时,拉出插头,电线伸出;不用时,将插头拔下,即可实现电线的自动卷绕,如此可以避免电线散落在外部环境中,占用存放空间,同时影响使用寿命,不利于美观。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未示出),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10内并靠近所述第一转轴111,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架臂200可抵压配合;具体的,弹性复位件可选是弹簧,当架臂200展开时,架臂200的下侧面迫使弹簧压缩;而当取离架臂200上的晾挂衣物时,通过弹簧的自身弹力可自动对动架臂200翻转收藏至第一收容槽110;或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地收容槽内并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11,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架臂200可拉动配,即当架臂200展开时,架臂200的上侧面拉动弹簧伸展,而当取离架臂200上晾挂的衣物时,通过弹簧的自身弹力又可以自动拉动架臂200使其翻转收藏至第一收容槽110。如此可通过弹性复位件的自身弹力拉动或推动架臂200,实现处于展开使用状态的架臂200自动转动收合至第一收容槽110内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使用便利性和体验感。需要说明的是,弹簧的安装位置还包括应当不影响架臂200实现翻转展开或收藏的其他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当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为手动使用时,所述架臂200包括安装端210,所述安装端210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111上,且所述第一收容槽110 的槽底设有导向部112,所述安装端210的端部与所述导向部112导向配合。因而当手动翻转架臂200使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处于展开的使用状态过程中,通过安装端210与导向部112的滑动配合,可以使架臂200按预定轨迹转动,且保证在转动过程中避免发生摆动,提高架臂200的展开可靠性,提升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使用体验感。具体的,导向部112为内凹的弧形板,安装端 210的端部为与弧形板适配的弧面,因而通过弧面与弧形板的贴合滑动,可对架臂200的转动形成稳固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容槽110的槽底还设有与所述导向部112平滑衔接的限位部113,所述安装端210与所述限位部113可限位配合。因而通过安装端 210与限位部113挡接,可保证架臂200在翻转预设角度后实现限位,不仅可以提高架臂200的转动有效性,同时还可以使架臂200具有承挂一定重量衣物的能力。具体的,限位部113为沿圆柱体的周向垂直的台阶,可对架臂200的安装端210阻挡,因而可避免架臂200转动过度;同时,当架臂200上挂晾衣物时,配合第一转轴111形成杠杆效应,确保架臂200的使用性能。优选的,台阶呈向下倾斜设置,使得架臂200展开后也呈向下倾斜设置,如此可以架臂200 下方具有更宽阔的晾晒区域,实现更好的衣物晾晒。

请参照图2和图5,更进一步地,所述架臂200还包括自由端220,所述第一收容槽110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11一端的内槽壁上设有凹部114,所述凹部114 与所述自由端220的端部可配合形成便于使用者手指伸入的容腔。因而通过在第一收容槽110的内槽壁上设置凹部114,当架臂200收合于第一收容槽110内时,架臂200自由端220的端部恰好与凹部114相对并配合形成容腔,如此便于人们需要使用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时深入手指将架臂200转动展开。

此外,所述架臂200设有挂接部(图中未示出),所述挂接部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防滑挂位。因而通过在架臂200的挂接部上设置多个防滑挂位,不仅可以提升架臂200晾挂衣物的性能,同时还可以避免衣物受风吹等外力作用时从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上滑落,有利于提升带有烘干功能的晾衣架的使用可靠性。可选的,挂接部为架臂200的上侧面,防滑挂位为上侧面上间隔设置的凹部,衣物挂接到凹部内可避免滑脱。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钩300包括装配端310,所述装配端310可转动套装于所述第二转轴121,且所述装配端310设有按压部 311,所述第二收容槽120的槽底与所述按压部311之间配合形成避空位600。因而通过在架钩300的安装端210上设置按压部311,并使按压部311与第二收容槽120的槽底配合形成避空位600,当人们需要使用架钩300时,通过手指按压按压部311即可将架钩300从第二收容槽120内转动展开,按压部311则可深入容腔内而避免发生碰撞干涉,不仅操作便利,且使用安全可靠。

请参照图1,此外,所述挂钩400包括连接板410和钩本体420,所述第三收容槽130包括呈阶梯布置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连接板410的一端可转动套装于所述第三转轴上、另一端与所述钩本体420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410可嵌设于所述第一凹部,所述钩本体420可嵌设于所述第二凹部。因而通过在钩本体420与架体100之间联接一块连接板410,可适当的增加钩本体 420与架体100外壁面间的距离,从而使钩本体420具有足够的挂接空间与晾衣杆挂接,可避免钩本体420与架体100之间的间距过窄,导致晾衣杆尺寸过大时无法使用的问题发生。具体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为开设于架体的顶面、并沿轴向方向凹设的槽体,第二凹部的尺寸大于第一凹部的尺寸,第一凹部位于第二凹部的下方。折叠时,连接板和钩本体朝相反的方向翻转、并分别收藏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内,如此实现挂钩的完全隐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