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015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熨烫技术领域,涉及挂烫机,特别涉及一种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主要包括机壳和发热体,发热体设置在机壳内且固定在机壳的底部,通过发热体加热机壳内的水产生蒸汽,为了挂烫机的使用安全,现有的挂烫机一般都设有防干烧功能,该防干烧功能是通过温控器实现的,该温控器设置在发热体的安装部位处,即位于机壳的底部处。

防干烧原理是:随着水位的下降,当发热体的上部露出水面开始干烧,温度不断升高,当温控器感通过感应元件感应到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温控器控制发热体断电,从而防止发热体干烧。

而现实情况是当露出水面的发热体部分开始干烧时,位于水中的发热体部分的温度不会上升很快,且离干烧部位越远温度变化越不明显,所以当发热体开始干烧时,位于发热体底部的温控器并不能及时的感应到温度的变化而使发热体断电,需在发热体干烧较长时间后,且干烧部位较大才能感应到,而长时间干烧不仅大大缩减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且极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防干烧控制灵敏度高的蒸汽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内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体倒置,发热体的上部通过一安装座与机壳固定,发热体的下部向机壳底部延伸,发热体内设有加热管,发热体的上部设有温控器,当温控器感应到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温控器控制加热管断电。

在上述的一种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的发热体下部接近机壳的底部。

在上述的一种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的加热管向机壳底部延伸,温控器位于加热管的上方。

在上述的一种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的加热管呈螺旋形。

在上述的一种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的温控器为突跳式温控器。

在上述的一种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中,所述的机壳上设有进水口以及蒸汽出口,进水口设置在机壳的侧部,蒸汽出口设置在机壳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倒置安装,当机壳内的水位不断下降时,发热体的上部最先露出水面,而温控器安装在发热体上部,所以温控器能及时感应到温升,从而使发热体内的加热管断电防干烧,控制灵敏度高,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发热体;3、安装座;4、加热管;5、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挂烫机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机壳1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发热体2,机壳1 上设有进水口以及蒸汽出口,进水口设置在机壳1的侧部,进水口与挂烫机水箱相连,蒸汽出口设置在机壳1的顶部,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导管与熨烫头相连,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口流入机壳1,在发热体2的加热下形成蒸汽,然后蒸汽从蒸汽出口进入蒸汽导管后从熨烫头喷出。

所述的发热体2倒置安装,发热体2的上部通过一安装座3 与机壳1固定连接,发热体2的下部向机壳1底部延伸且尽量接近机壳1底部,发热体2内设有呈螺旋形的加热管4,该加热管4 随发热体2向下延伸。

发热体2的上部设温控器5,该温控器5位于发热体2内且在加热管4的上方,温控器5为突跳式温控器5,它通过定温后的双金属圆片感应热量,达到设定温度后双金属圆片产生一定的动作将电路断电。

工作时,随着机壳1内蒸汽的不断喷出,机壳1内的水位不断下降,当发热体2的上部露出水面且在加热管4的加热下该部位迅速升温,位于发热体2上部的温控器5能及时感应到该温升,并产生动作使加热管4断电,防止发热体2干烧。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随着水位的下降最先开始干烧的部位位于温控器5处,所以温控器5能及时感应到温升变化,作出断电反应,控制灵敏度高,大大提高了挂烫机的安全性能。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