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香味超柔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2835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中药香味超柔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香味超柔面料。
背景技术
:香味不仅能使人产生美好的遐想,还具有许多医疗保健功效。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芳香剂具有镇静、杀菌、保健等作用。香味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是近几年纺织品开发的热点。但是,现有芳香面料是通过将香精或将香精简单乳化后喷洒在织物表面上来实现散发香味的功能,但采用这种方式具有以下缺点:1.香精挥发快,留香时间短暂。中毒挥发性的精油,如薰衣草、玫瑰、艾草等,香味能持续在2-3天左右;而高度挥发性精油,如柠檬、薄荷,香味及功能仅能维持24小时左右,留香时间短暂。2.香精不耐洗涤。除挥发速度快以外,大部分香精经水冲洗,在织物上的香精90%以上成分随即被冲洗掉,因此香精在织物上不耐洗涤,满足不了纺织品洗涤要求。3.易氧化变质,失去功效。香精同空气接触,其有效成分发生反应,因其快速挥发性,也让香精快速氧化,功效不能持久,容易失效。4.亲油抗水性,不适合纺织染整工艺。大部分精油都具有亲油抗水性,而印染厂生产中,更需要的是亲水性的助剂,因此香精在实际生产中会出现同别的助剂如柔软剂、抗静电剂等的配伍性、相容性等问题,会对生产造成影响,也造成成本浪费。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香味超柔面料。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香味超柔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采用复合涤纶纱线,纬纱采用中药香味纤维,所述复合涤纶纱线由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和微胶囊结合而成,所述微胶囊内包裹有液体香料。本实用新型通过现有的微胶囊通过浸渍/浸扎/印花等印染整理的方法,将微胶囊结合在涤纶纤维上,复合涤纶纱线和中药香味纤维编织后形成中药香味超柔面料。该面料经摩擦、拍打、揉搓或挤压等外力作用后,微胶囊破损,香气外溢,即可闻到香味;无外力作用时,微胶囊则不破损,香味缓慢释放,持久留香。所述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的截面呈五叶形,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的外周均匀地结合有若干微胶囊。使得面料不仅具有香味,而且还具有肥光般光泽,手感良好,并抗起球。所述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为内部中空的涤纶纤维,所述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的外周和/或内部的空腔均匀的结合有若干微胶囊。中空的涤纶纤维能够锁住空腔内的香味,使得香味持久。所述超柔面料表面具有半透微孔与缎纹;最小花型循环具有6个线圈横列和4个线圈纵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4、5、6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2路为集圈结构单元,第3路为不编织;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2、3、4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5路为集圈结构单元,第6路为不编织;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与第1线圈纵行完全相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与第2线圈纵行完全相同。所述中药香味纤维是通过香味整理剂,嵌入纤维中而形成,所述中药纤维为艾草、生姜、灵芝和人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液体香料为艾草、生姜、灵芝和人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微胶囊的壁材采用有机硅或蜜胺树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药香味超柔面料,实现的面料和香味的结合,香味释放缓慢,持久度高,同时微胶囊和纱线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耐洗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复合涤纶纱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复合涤纶纱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和二的中药香味超柔面料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图4是中药香味超柔面料中的微胶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复合涤纶纱线,11、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12、微胶囊,2、液体香料,表示成圈,表示集圈,表示不编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图1和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药香味超柔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经纱采用复合涤纶纱线1,纬纱采用中药香味纤维,复合涤纶纱线1由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11和微胶囊12结合而成,微胶囊12内包裹有液体香料2。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11的截面呈五叶形,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11的外周均匀地结合有若干微胶囊12。微胶囊12的壁材采用有机硅。中药香味纤维是通过香味整理剂,嵌入纤维中而形成,中药纤维为艾草。液体香料2为生姜。微胶囊12平均粒径为2μm。如图3所示,超柔面料表面具有半透微孔与缎纹;最小花型循环具有6个线圈横列和4个线圈纵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4、5、6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2路为集圈结构单元,第3路为不编织;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2、3、4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5路为集圈结构单元,第6路为不编织;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与第1线圈纵行完全相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与第2线圈纵行完全相同。一个循环的排针为:AB。本实用新型的三角配置图见表1:123456A∧∩─∧∧∧B∧∧∧∧∩─A∧∩─∧∧∧B∧∧∧∧∩─表1中“∧”表示成圈;“∩”表示集圈;“─”表示不编织。如图2和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药香味超柔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经纱采用复合涤纶纱线1,纬纱采用中药香味纤维,复合涤纶纱线1由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11和微胶囊12结合而成,微胶囊12内包裹有液体香料2。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11为内部中空的涤纶纤维,异形截面的涤纶纤维11的外周和内部的空腔均匀的结合有若干微胶囊12(图2中仅仅是以圆环形示意,也可以是其他异性结构内部中空,如外部为三角形,内部中空)。微胶囊12的壁材采用蜜胺树脂。中药香味纤维是通过香味整理剂,嵌入纤维中而形成,中药纤维为灵芝。液体香料2为人参。微胶囊12平均粒径为2μm。如图3所示,超柔面料表面具有半透微孔与缎纹;最小花型循环具有6个线圈横列和4个线圈纵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1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4、5、6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2路为集圈结构单元,第3路为不编织;最小花型循环的第2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为:第1、2、3、4路为成圈结构单元,第5路为集圈结构单元,第6路为不编织;最小花型循环的第3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与第1线圈纵行完全相同;最小花型循环的第4线圈纵行的6路结构单元与第2线圈纵行完全相同。一个循环的排针为:AB。本实用新型的三角配置图见表1:123456A∧∩─∧∧∧B∧∧∧∧∩─A∧∩─∧∧∧B∧∧∧∧∩─表1中“∧”表示成圈;“∩”表示集圈;“─”表示不编织。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