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组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61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属于一种针织组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类似钱串子的针织组织。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行业机械化的崛起以及各式各样新型针织花型的出现,消费者已经不满足单纯穿着的体验,更趋向于追求美观与舒适,所以纺织企业为了能够继续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需要利用针织组织的多变灵活性,精进于开发设计出一些新式的组织花型来满足大众的视觉理念和穿着体验,用于满足女性消费者追求时尚的个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视觉呈现出钱串子效果的针织组织,提供一种纺织出的衣服在穿着时具有蓬松感的针织组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针织组织,该针织组织由A 区和B区两个区域形成一个循环单位A-B区,A-B区包括8行4列线圈;A-B 区内的第1、3列第1、2行为反板集圈,第1、3列中的第3、4、5、6、7、8 行为反板线圈,第2、4列第5、6行为反板集圈,第2、4列第1、2、3、4、 7、8行为反板成圈,上述线圈共同组成一种针织组织。

在A-B区的一组循环中第1、2、3、4列中第1、2、5、6行的反板集圈形成的邻近线圈呈现凹状,相邻两线圈中间浮线拉长,形成一种针织物组织。

A-B区第1、3列中的第1、2行由反板集圈与两边编织形成一条浮线。

纺织针织组织的纱线成分为羊绒纱或混纺纱,羊绒纱的原料由百分之百羊绒构成。针织组织主要用于制作粗纺产品,通过电脑精纺机器完成针织组织,织造车型为12针或16针。

其中权利要求中的顿号“、”全部代表“和”的意思。

成圈就是在经编针织机上用织针和其他成圈机件使纱线形成线圈的过程,成圈是针织的基本工艺。

集圈组织是针织物的一种花色组织,由线圈和悬弧构成,在这种组织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拉长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的悬弧。集圈组织可在纬编或经编、单面或双面针织物中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A区和B区两组区域形成一个大的循环单位,第1、3列中3、4、5、6、7、8列为反板线圈,其中1、2行为反板集圈,第2、4列中1、2、3、4、7、8为反板成圈,其中5、6行为反板集圈,其中1、2、5、6中反板集圈形成的针织组织边部出现虚线,且集圈所在的边上针出现不平整状态,即而体现出一种类似“钱串子”的针织组织,该针织组织突显出衣服穿着的蓬松感,同时实现人们在追求品质的基础上还能够体现出设计元素,从而实现人们更高层次的心里满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针织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针织组织的织物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针织组织,其由A区和B区两个区域形成一个循环单位,A-B区包括8行4列线圈;A-B区内的第1、3列第1、2行为反板集圈,第1、3列中的第3、4、5、6、7、8行为反板线圈,第2、4列第5、6 行为反板集圈,第2、4列第1、2、3、4、7、8行为反板成圈,上述线圈共同组成结构形式为钱串子的针织组织。在A-B区的一组循环中第1、2、3、4列中第1、2、5、6行的反板集圈形成的邻近线圈呈现凹状,相邻两线圈中间浮线拉长,形成一种类似钱串子的针织物组织。

A-B区第1、3列中的第1、2行由反板集圈与两边编织形成一条浮线。纺织针织组织的纱线成分为羊绒纱或混纺纱,羊绒纱的原料由百分之百羊绒构成。针织组织主要用于制作粗纺产品,通过STOLL电脑精纺CMS530OKC机器完成针织组织,织造车型为12针或16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