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密高柔性易洗涤地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813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低纬密高柔性易洗涤地毯。



背景技术:

地毯不易清洗是地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由于地毯表面的绒头较高,绒头内藏灰比较严重,而且,为了避免掉绒,需要提高纬密。对与清洗来说(尤其是工业化清洗),高纬密带来的问题是高硬度,地毯难以折弯,工业洗衣机难以实现“揉搓”效果,而低纬密的掉绒隐患又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分析:如果能把地毯的绒头结构的藏灰彻底改,是最好的方法。但是,绒头的柔软特性是提供地毯柔软触感的根源,所以,要用其它绒头结构来替换。另外,地毯的经纬结构的密度也要减少,使地毯的柔软程度可以适于工业洗涤。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地毯,采用新的结构形式,在现有织机上织得低密度毯,本地毯具体如下:

一种低纬密高柔性易洗涤地毯,包括:上、下层经纱;上、下层纬纱;绒头纱;

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绒头纱沿其织造路径织在上、下层纬纱上;沿同一经线方向上,所述绒头纱有2根;每根绒头纱自前向后依次织造;上或下层纬纱按照经纱的方向排序。

纬纱的位置为:以依次排列的4个纬纱位置为一组,上层纬纱在第1、3号纬纱的位置,下层纬纱在第2、4号纬纱的位置;

上层结构为:

交织的一根经纱的路径是,自本组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到本组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到本组的第4号纬纱位置的下方,至下一组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交织的另一根经纱的路径是,自本组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到下一组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到下一组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到第三组的第4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

第一根绒头纱的路径是,在本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到下一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是直线型,然后绕到下一组第4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再绕到第三组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成直线型,延续到第三组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绕到第三组第4号纬纱位置的下方,然后绕到第四组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依此循环;

所述与纬纱交织的两根经纱的各个交叉点连成一条直线,第一根绒头纱的路径沿该直线镜像对称后,再向纬纱位置的后方平移一个纬纱位置,即为第二根绒头纱的路径;

最终构成一幅地毯;

下层结构与上层结构相同,构成另一幅地毯,上、下层结构得到的地毯结构相同。

本地毯的原理是,采用绒头纱与纬纱交织,构成肉头花型,无需割绒,绒头不易藏灰。经纱与纬纱交织结构中,密度较小,绒头纱参与纬纱的交织,提高了结构稳定性。本结构下,地毯还可以两面使用,背面有正面的镜像对称样式。

进一步,上层结构还包括第三根绒头纱,它的路径在奇数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以及偶数号纬纱位置的上方。采用绒头纱,其路径与经纱的方向相同,可以视作一根直线型经纱(未与纬纱交织),在结构上能辅助提高经向的抗拉性能,绒头纱与经纱相比具有膨胀效果,在这里能提高触感的舒适程度。

进一步,在上层纬纱中,紧邻奇数纬纱位置还交织一直线型经纱;在下层纬纱中,紧邻偶数纬纱位置还交织一直线型经纱。该直线型经纱作为结构加强作用。因为绒头纱具有膨化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延展性,而结构强度是需要纱线尽可能少地延展性,此处由专用经纱来确保地毯的结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编织结构的绒头纱藏灰的缺点得到改善,地毯较为柔软,容易清洗。而且,在织造时候,可以同时成两幅地毯,无须割绒,地毯的两面都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经纱A、纬纱B、第一根绒头纱C、第二根绒头纱D、第三根绒头纱E;

图中上面的重复数字“1~4”织机一个循环对应纬纱位置;下面的连续数字“1”~“32”表示第1、2、3、……、31、32个纬纱的序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说明如下:

如图1,一种低纬密高柔性易洗涤地毯,包括:上、下层经纱;上、下层纬纱;绒头纱;

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分别沿经、纬方向交织;所述绒头纱沿其织造路径织在上、下层纬纱上;沿同一经线方向上,所述绒头纱有2根;每根绒头纱自前向后依次织造;上或下层纬纱按照经纱的方向排序。

纬纱的位置为:以依次排列的4个纬纱位置为一组,上层纬纱在第1、3号纬纱的位置,下层纬纱在第2、4号纬纱的位置;

上层结构为:

交织的一根经纱的路径是,自本组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到本组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到本组的第4号纬纱位置的下方,至下一组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交织的另一根经纱的路径是,自本组的第2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到下一组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到下一组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到第三组的第4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依此循环;

第一根绒头纱的路径是,在本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到下一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是直线型,然后绕到下一组第4号纬纱位置的下方,再绕到第三组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成直线型,延续到第三组的第3号纬纱位置的上方,再绕到第三组第4号纬纱位置的下方,然后绕到第四组的第1号纬纱位置的上方,……依此循环;

所述与纬纱交织的两根经纱的各个交叉点连成一条直线,第一根绒头纱的路径沿该直线镜像对称后,再向纬纱位置的后方平移一个纬纱位置,即为第二根绒头纱的路径;

最终构成一幅地毯;

下层结构与上层结构相同,构成另一幅地毯,上、下层结构得到的地毯结构相同。

上层结构还包括第三根绒头纱,它的路径在奇数号纬纱位置的下方,以及偶数号纬纱位置的上方。

在上层纬纱中,紧邻奇数纬纱位置还交织一直线型经纱;在下层纬纱中,紧邻偶数纬纱位置还交织一直线型经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