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323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衣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晾衣机。



背景技术:

晾衣机作为晾晒衣服的工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晾衣机一般包括晾衣机主机、升降机构和晾杆,升降机构设置在晾衣机主机和晾杆之间,晾衣机主机内设置用于驱动升降机构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构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下方的晾杆上升或下降,便于对衣物进行晾晒。

传统的电动晾衣机普遍不具备照明功能,将其安装在没有灯的阳台上,在夜晚使用过程中会存在诸多不便,不仅不能准确地对衣物进行晾晒,同时也无法清楚地观察晾晒在晾杆上的衣物的干燥程度,因此需要手持额外的照明灯进行辅助照明,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少数带有照明功能的电动晾衣机,其照明灯一般都设置在晾衣机主机底部的中间位置,光线集中在一个部位向下照射,当晾杆上晾满衣物时,照明和采光会被晾晒在晾杆上的衣物挡住,而当晾杆空置时,使用者抬头操作易被向下照射的光线刺到眼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照明功能的电动晾衣机,该电动晾衣机不仅能够较好地起到照明作用,同时照明时所射出的光线不易刺伤使用者的眼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晾衣机,包括晾衣机主机,所述的晾衣机主机包括内空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开口封盖住的封板,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照明光源,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环绕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侧部。

所述的壳体包括顶板和围设在所述的顶板侧部的外框体,所述的外框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的开口,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为与所述的外框体形状相配合的框形结构,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设置在所述的外框体内,所述的外框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线反射出来的光线反射机构。上述壳体结构简单,第一照明光源为与外框体形状相配合的框形结构,使得晾衣机主机的每个侧部都能有光线照射,增强照明效果,使得各处的照明光线较为均匀,通过设置在外框体内的光线反射机构改变光线的照射路线,通过第一照明光源发射出来的侧向光线经过光线反射机构的反射照射到室内的其他地方。

所述的光线反射机构包括与所述的外框体形状相配合的反射框,所述的反射框设置在所述的外框体内,所述的反射框的外侧与所述的外框体的内侧相连接,所述的反射框的内侧向内延伸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框,所述的支撑框的下表面设置有竖向的定位壁,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安装在所述的定位壁上,所述的定位壁的外侧端面、所述的支撑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的反射框的内侧端面之间形成一个框形凹槽,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安装在所述的框形凹槽内,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的定位壁的外侧端面相贴合,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的外侧端面为发光面与所述的反射框的内侧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的反射框的内侧端面为弧形凹面,所述的封板设置在所述的定位壁的下方,所述的封板的侧部与所述的反射框的内侧端面之间设置有出光间隙,所述的出光间隙形成一框形的第一出光口。通过定位壁给第一照射光源的安装提供一个稳定的安装定位,支撑框用于支撑和安装定位壁,确保第一照明光源能够稳定安装在定位壁上,第一照明光源的外侧端面为发光面与反射框的弧形凹面相对,且封板与反射框的内侧端面之间设置有出光间隙,通过发光面发射出来光线照射到弧形凹面上经过弧形凹面的反射从第一出光口中发射出去,使得晾衣机主机的四个侧部形成向下照射的光线,将安装有该电动晾衣机的室内照亮,使得照明效果较好;第一照明光源安装在由定位壁的外侧端面、支撑框的下表面与反射框的内侧端面之间形成一个框形凹槽内,第一照明光源隐藏安装在该框形凹槽中,避免光线直射刺眼,反射框在此处不仅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还起到柔光的作用。

所述的定位壁的外侧端面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限位凸筋,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设置在所述的限位凸筋的上方。限位凸筋起到下限位作用,防止安装在定位壁上的第一照明光源向下掉落,确保第一照明光源的稳定安装。

所述的定位壁的上端向外弯折形成水平支撑壁,所述的水平支撑壁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框的下表面,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设置在所述的水平支撑壁与所述的限位凸筋之间。水平支撑壁在此处不仅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用于增强定位壁的强度,便于定位壁在支撑框上的稳定安装,另外给第一照明光源的安装提供了一个上限位。

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照明光源点亮或熄灭的第一照明电路,所述的第一照明光源与所述的第一照明电路电连接,所述的封板上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照明电路通断的感应模组,所述的感应模组与所述的第一照明电路电连接。通过感应模组控制第一照明电路的通断从而控制第一照明光源的点亮或熄灭,解放双手,实现智能照明。

所述的感应模组包括光感应元件和热感应元件。感应模组包括光感应元件和热感应元件,当环境亮度较亮时,人进入到感应区域范围,第一照明光源处于熄灭的状态,当环境亮度较暗时,人在感应区域范围内持续活动时,光感应元件和热感应元件感应到信号传递给设置在第一照明电路上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照明电路接通将第一照明光源点亮,当环境亮度较暗时,人离开感应区域范围,没有持续的感应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照明电路断开使第一照明光源熄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第二照明光源,所述的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照明光源点亮或熄灭的第二照明电路,所述的第二照明光源与所述的第二照明电路电连接,所述的封板上设置有第二出光口,所述的第二出光口位于所述的第二照明光源的下方,所述的第二出光口上设置有透光板。上述结构使得晾衣机主机的底部也具有照明光源,进一步增强照明效果,两种照明方式任意切换使用,配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晾衣机主机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照明光源,且该第一照明光源环绕设置在壳体的侧部,不仅能够起到照明的作用,且在照明时,光线从晾衣机主机的侧部射出,射出的光线不易被晾晒在晾杆上的衣物遮挡,确保了照明效果,同时光线从侧部射出避免了光效直射到使用者的眼睛中而刺伤使用者的眼睛,结构简单;壳体内空,用于在壳体内安装零部件,壳体下部开口便于零部件的安装、检修和维护,封板用于将安装好零部件的壳体封闭住,起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晾衣机主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晾衣机主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动晾衣机,包括晾衣机主机1,晾衣机主机1包括内空的壳体,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开口2,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开口2封盖住的封板3,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照明光源4,第一照明光源4环绕设置在壳体的侧部。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壳体包括顶板K1和围设在顶板K1侧部的外框体K2,外框体K2的内壁之间形成开口2,第一照明光源4为与外框体K2形状相配合的框形结构,第一照明光源4设置在外框体K2内,外框体K2内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照明光源4发射出来的光线反射出来的光线反射机构。上述壳体结构简单,第一照明光源4为与外框体K2形状相配合的框形结构,使得晾衣机主机1的每个侧部都能有光线照射,增强照明效果,使得各处的照明光线较为均匀,通过设置在外框体K2内的光线反射机构改变光线的照射路线,通过第一照明光源4发射出来的侧向光线经过光线反射机构的反射照射到室内的其他地方。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光线反射机构包括与外框体K2形状相配合的反射框5,反射框5设置在外框体K2内,反射框5的外侧与外框体K2的内侧相连接,反射框5的内侧向内延伸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框51,支撑框51的下表面设置有竖向的定位壁6,第一照明光源4安装在定位壁6上,定位壁6的外侧端面、支撑框51的下表面与反射框5的内侧端面53之间形成一个框形凹槽52,第一照明光源4安装在框形凹槽52内,第一照明光源4的内侧端面与定位壁6的外侧端面相贴合,第一照明光源4的外侧端面为发光面与反射框5的内侧端面53相对设置,反射框5的内侧端面53为弧形凹面,封板3设置在定位壁6的下方,封板3的侧部与反射框5的内侧端面53之间设置有出光间隙31,出光间隙形成一框形的第一出光口。通过定位壁6给第一照射光源4的安装提供一个稳定的安装定位,支撑框51用于支撑和安装定位壁6,确保第一照明光源4能够稳定安装在定位壁6上,第一照明光源4的外侧端面为发光面与反射框5的弧形凹面相对,且封板3与反射框5的内侧端面53之间设置有出光间隙31,通过发光面发射出来光线照射到弧形凹面上经过弧形凹面的反射从第一出光口中发射出去,使得晾衣机主机1的四个侧部形成向下照射的光线,将安装有该电动晾衣机的室内照亮,使得照明效果较好;第一照明光源4安装在由定位壁6的外侧端面、支撑框51的下表面与反射框5的内侧端面之间形成一个框形凹槽52内,第一照明光源4隐藏安装在该框形凹槽52中,避免光线直射刺眼,反射5框在此处不仅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还起到柔光的作用。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定位壁6的外侧端面设置有向外凸起的限位凸筋61,第一照明光源4设置在限位凸筋61的上方。限位凸筋61起到下限位作用,防止安装在定位壁6上的第一照明光源4向下掉落,确保第一照明光源4的稳定安装。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定位壁6的上端向外弯折形成水平支撑壁62,水平支撑壁62安装在支撑框51的下表面,第一照明光源4设置在水平支撑壁52与限位凸筋61之间。水平支撑壁62在此处不仅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用于增强定位壁6的强度,便于定位壁6在支撑框51上的稳定安装,另外给第一照明光源4的安装提供了一个上限位。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图中未显示),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照明光源4点亮或熄灭的第一照明电路(图中未显示),第一照明光源4与第一照明电路电连接,封板3上设置用于控制第一照明电路通断的感应模组7,感应模组7与第一照明电路电连接。通过感应模组7控制第一照明电路的通断从而控制第一照明光源4的点亮或熄灭,解放双手,实现智能照明。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感应模组7包括光感应元件和热感应元件。感应模组7包括光感应元件和热感应元件,当环境亮度较亮时,人进入到感应区域范围,第一照明光源4处于熄灭的状态,当环境亮度较暗时,人在感应区域范围内持续活动时,光感应元件和热感应元件感应到信号传递给设置在第一照明电路上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照明电路接通将第一照明光源4点亮,当环境亮度较暗时,人离开感应区域范围,没有持续的感应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照明电路断开使第一照明光源4熄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壳体内设置有第二照明光源(图中未显示),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照明光源点亮或熄灭的第二照明电路(图中未显示),第二照明光源与第二照明电路电连接,封板3上设置有第二出光口(图中未显示),第二出光口位于第二照明光源的下方,第二出光口上设置有透光板32。上述结构使得晾衣机主机1的底部也具有照明光源,进一步增强照明效果,两种照明方式任意切换使用,配合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照明光源4为LED灯带。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晾衣机主机1的下方设置有晾杆8,晾衣机主机1和晾杆8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晾杆8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9,晾衣机主机1内设置用于驱动升降机构9上升或下降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构9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9下方的晾杆8上升或下降,便于对衣物进行晾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