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323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晾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衣装置。
背景技术
:晾衣架几乎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一种装置,其形式各式各样,且通常被安装在墙体上,以实现挂晒物件(如衣服、被子等)的功能。其中,户外推拉式晾衣架即为常用的一种晾衣架。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户外推拉式晾衣架通常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伸缩折叠架及若干晾杆,每个伸缩折叠架的顶部均设有若干个固定环,在组装时,需要将晾杆从两个固定环的中间穿过去,才能将每个晾杆固定到两个伸缩折叠架的顶部,然而,这种安装方式容易刮伤晾杆的表面,同时拆装不方便、耗时,如楼层高还不安全。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晾衣装置。一种晾衣装置,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伸缩折叠架及若干晾杆,所述晾杆连接在两个所述伸缩折叠架的顶部,所述伸缩折叠架包括首尾相互枢转连接的若干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包括交叉枢接的第一折叠杆及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二折叠杆的顶端设有一开口环,所述开口环上设有一缺槽及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贯通至对应的所述缺槽内,每个所述螺纹孔适配有一螺栓,每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折叠杆的顶端连接一个所述晾杆,且所述晾杆的端部放置于对应的所述缺槽内,并在对应的所述螺栓的限位作用下,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缺槽内。上述晾衣装置,通过在每个所述伸缩折叠架的顶部设置多个所述缺槽,并在每个所述缺槽的位置上设置螺纹孔及配装在所述螺纹孔上的螺栓,因此在组装时,只需要将所述晾杆放入到相应位置上的两个所述缺槽内,并转动所述螺栓,以使所述螺栓挤压所述晾杆,即可将所述晾杆固定到两个所述伸缩折叠架的顶部,同时在拆卸时,也只需要松开所述螺栓,即可直接将所述晾杆从所述缺槽内取出。因此所述晾衣装置拆装方便、安全且不耗时,同时还不会刮伤晾杆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晾衣装置还包括用于与墙体连接的两个固定板,每个所述伸缩折叠架的一端安装于一个所述固定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晾杆包括晾衣部、固定部及连接所述晾衣部和所述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晾衣部、所述固定部及所述连接部均呈长条状,所述固定部及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均放置于对应的所述缺槽内,所述晾衣部外露在所述缺槽外,且所述晾衣部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开口环的顶部贴合抵靠。进一步地,所述晾衣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晾衣部的体积大于所述固定部的体积,所述连接部呈平板状,所述晾衣部及所述固定部的宽度均大于所述连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缺槽的底部设有一贴合槽,所述固定部的端部放置于对应的所述贴合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缺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L”形,所述螺纹孔贯通至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壁上,所述螺栓的自由末端挤压对应的所述连接部,且所述螺栓相对对应的所述连接部呈倾斜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缺槽位于所述开口环的顶部,且竖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缺槽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缺槽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凸条,所述晾衣部朝向对应的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两个凹槽,每个所述凸条对应收容在一个所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叠杆的顶端长于所述第一折叠杆的顶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晾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II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晾衣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图4中III处的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固定板10伸缩折叠架20晾杆30折叠支架21第一折叠杆211第二折叠杆212开口环213缺槽2131螺纹孔2132螺栓2133贴合槽21311安装槽21312晾衣部31固定部32连接部33凸条2134凹槽311通孔33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晾衣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10、两个伸缩折叠架20及三个晾杆30。两个所述固定板10平行间隔的设置,所述固定板10用于与墙体连接,即所述晾衣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板10可固定到墙体上。两个所述伸缩折叠架20平行间隔的设置,且每个所述伸缩折叠架20的一端安装于一个所述固定板10上,以使所述伸缩折叠架20相对所述固定板10可伸缩折叠。具体地,所述伸缩折叠架20包括首尾相互枢转连接的三个折叠支架21,所述折叠支架21,所述折叠支架21撑开时呈“X”形,所述折叠支架21包括交叉枢接的第一折叠杆211及第二折叠杆212,所述晾杆20连接在两个所述伸缩折叠架20的顶部。所述第二折叠杆212的顶端长于所述第一折叠杆211的顶端,所述第二折叠杆212的顶端设有一开口环213,所述开口环213的顶部设有一缺槽2131,所述缺槽2131竖向布置。所述开口环213上还设有一螺纹孔2132,所述螺纹孔2132贯通至对应的所述缺槽2131内,且每个螺纹孔2132适配有一个螺栓2133。所述缺槽2131的底部设有一贴合槽21311,所述缺槽213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安装槽21312,所述安装槽21312呈“L”形,所述螺纹孔2132贯通至对应的所述安装槽21312的一侧壁上。每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折叠杆212的顶端连接一个所述晾杆30,所述晾杆30的端部放置于对应的所述缺槽2131内,并在对应的所述螺栓2133的挤压作用下,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缺槽2131内。具体地,所述晾杆30包括晾衣部31、固定部32及连接所述晾衣部31和所述固定部32的连接部33,所述晾衣部31、所述固定部32及所述连接部33均呈长条状,且长度相同。所述晾衣部31与所述固定部32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晾衣部21的体积大于所述固定部32的体积,所述连接部33呈平板状,所述晾衣部31及所述固定部32的宽度均大于所述连接部33,且所述固定部32的宽度小于所述缺槽2131的宽度,确保所述固定部32及所述连接部33能够顺利的放入所述缺槽2131。所述固定部32及所述连接部33的端部均放置于对应的所述缺槽2131内,且所述固定部32的端部放置于对应的所述贴合槽21311内。所述晾衣部31外露在所述缺槽2131外,且所述晾衣部31的端部与对应的所述开口环213的顶部贴合抵靠。所述螺栓2133的自由末端挤压对应的所述连接部33,且所述螺栓2133相对对应的所述连接部33呈倾斜状态,倾斜角度呈锐角,更利于挤压所述晾杆30。所述连接部33上均布有通孔331,所述通孔331用于悬挂衣架。进一步地,所述晾衣部31背向所述伸缩折叠架20的一侧表面呈圆弧状,确保晾晒的衣物或棉被不会被刮伤。进一步地,所述缺槽213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凸条2134,所述晾衣部31朝向对应的所述连接部33的一侧设有两个凹槽311,且所述两个凹槽311设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33的两侧,每个所述凸条2134对应收容在一个所述凹槽311内,也即所述凸条2134与对应的所述凹槽311相互扣合。通过这种扣合结构,能够增加所述晾杆30安装的稳定性。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晾衣装置,通过在每个所述伸缩折叠架20的顶部设置多个所述缺槽2131,并在每个所述缺槽2131的位置上设置螺纹孔2132及配装在所述螺纹孔2132上的螺栓2133,因此在组装时,只需要将所述晾杆30放入到相应位置的两个所述缺槽2131内,并转动所述螺栓2133,以使所述螺栓2133挤压所述晾杆30,即可将所述晾杆30固定到两个所述伸缩折叠架20的顶部,同时在拆卸时,也只需要松开所述螺栓2133,即可直接将所述晾杆30从所述缺槽2131内取出。因此所述晾衣装置拆装方便、安全且不耗时,同时还不会刮伤晾杆的表面。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晾杆30及每个所述折叠伸缩架20上的折叠架21的数量各位三个,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当中的晾衣装置的晾杆30及每个所述折叠伸缩架20上的折叠架21的数量并不限于三个,在其它实施例当中,还可以为更多个。此外,在本实施例当中,所述螺栓2133通过挤压的方式将所述晾杆30固定在所述伸缩折叠架20上,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了当中,所述螺栓2133还可以与所述晾杆30进行螺纹旋合连接,以将所述晾杆30固定在所述伸缩折叠架20上。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