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熨烫衣服的挂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017阅读:9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熨烫衣服的挂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衣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熨烫衣服的挂衣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对衣着的美观都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在衣物的存储或晾晒过程中,经常用到挂衣架用于实现衣物的悬挂放置,有效避免了衣物折叠放置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的问题。目前较为常见的挂衣架多为简单的实现悬挂放置的功能结构,或者在防坠落、收纳方便等方面做了改进,然而,在衣物褶皱去除方面,仍需借助传统的电熨斗或目前较为常见的挂烫机通过加热的方式实现。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熨烫衣服的挂衣架,通过将衣物的悬挂放置与衣物的熨烫功能相结合,实现挂衣架自动熨烫衣服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熨烫衣服的挂衣架,通过将衣物套置到相应的衣架上并按动开关,即可实现衣物的自动熨烫,所述衣架与底座之间的结构连接关系简单,操作使用十分简便,且所述挂衣架整体结构的重心较低,熨烫过程中对衣物的悬挂十分稳定,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熨烫衣服的挂衣架,包括上衣架、下衣架、衣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架、下衣架分别连接于衣架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衣架底座内设有底座通道、热蒸汽发生装置、鼓风机、电路控制盒,所述底座通道连通热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出口和鼓风机的出风口,所述底座通道是通道出口垂直于衣 架底座的上端面;所述衣架底座的外侧壁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电路控制盒相连,且所述电路控制盒与鼓风机、热蒸汽发生装置相连;所述衣架底座的上端面上设有圆柱形凸台,所述圆柱形凸台靠近顶端的位置处设有卡凸,所述卡凸对称布置于圆柱形凸台的两侧。

所述上衣架包括人体上身形状的上衣架体、套置于上衣架体外侧的外罩上衣气囊,所述上衣架体与外罩上衣气囊之间构成空腔结构;所述上衣架体下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卡凸配合连接,且所述上衣架体的内部设有上衣架通道,所述上衣架通道与底座通道相连通;所述外罩上衣气囊上间隔均匀的设有通气孔,且靠近袖口位置处的通气孔上连接有微动开关。

所述下衣架包括人体下身形状的下衣架体、套置于下衣架体外侧的外罩下衣气囊,所述下衣架体与外罩下衣气囊之间构成空腔结构;所述下衣架体下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卡凸配合连接,且所述下衣架体的内部设有下衣架通道,所述下衣架通道与底座通道相连通;所述外罩下衣气囊上间隔均匀的设有通气孔,且靠近裤脚位置处的通气孔上连接有微动开关;所述外罩下衣气囊上对应裤脚位置处设有衣夹。

所述卡凸为弧形环状,且所述卡凸的弧形所在的圆周对应的角度为10°~4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上衣架、下衣架分别配合连接于衣架底座的上端面上,可针对不同的衣物选用相应的衣架进行连接,所述衣架与底座之间的结构连接关系简单,操作使用十分简便。

2、所述衣架底座内设有的鼓风机可将热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热蒸汽输送 到上衣架或下衣架的空腔结构内,经通气孔排出,实现外侧套置衣物的自动熨烫,自动化程度高,节省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上衣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下衣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圆圈A处的放大图。

图4为衣架底座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衣架下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衣架体;2外罩上衣气囊;3衣架底座;4鼓风机;5热蒸汽发生装置;6电路控制盒;7控制面板;8底座通道;9上衣架通道;10微动开关;11凹槽;12凸台;13卡凸;14下衣架体;15衣夹;16外罩下衣气囊;17下衣架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熨烫衣服的挂衣架,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上衣架、下衣架、衣架底座3,所述衣架底座3的上端面上设有圆柱形凸台12,所述圆柱形凸台12靠近顶端的位置处设有卡凸13,所述卡凸13对称布置于圆柱形凸台12的两侧,作为优选,所述卡凸13为弧形环状,所述卡凸13的弧形所在的圆周对应的角度为10°~40°。

所述上衣架包括人体上身形状的上衣架体1、套置于上衣架体1外侧的外罩上衣气囊2,所述上衣架体1下端面上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与卡凸13配 合连接,用于实现上衣架与衣架底座3的连接。同样的,所述下衣架包括人体下身形状的下衣架体14、套置于下衣架体14外侧的外罩下衣气囊16,所述下衣架体14下端面上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与卡凸13配合连接,用于实现下衣架与衣架底座3的连接。

所述上衣架的上衣架体1与外罩上衣气囊2之间构成空腔结构,且上衣架体1的内部设有上衣架通道9,当上衣架与衣架底座3相连接时,所述上衣架通道9与底座通道8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上衣气囊2上间隔均匀的设有通气孔,且靠近袖口位置处的通气孔上连接有微动开关10,优选的,连接有微动开关10的通气孔位于距离袖口15~20cm的区域内。所述微动开关10的两端为圆形挡片,所述圆形挡片之间通过圆柱形销轴连接,圆柱形销轴穿过通气孔,圆形挡片位于外罩上衣气囊2的内、外两侧,与此同时,在圆柱形销轴上套置有压缩弹簧,位于外罩上衣气囊2的外侧与位于外侧的圆形挡片之间,此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位于外罩上衣气囊2内侧的圆形挡片实现通气孔的密封。所述圆柱形销轴的外径小于通气孔的内径,当有衣物套置在外罩上衣气囊2上时,套置衣物的重力实现压缩弹簧的进一步压缩,位于外罩上衣气囊2内侧的圆形挡片远离外罩上衣气囊2,可实现连接有微动开关10的通气孔的通气控制。

所述下衣架的下衣架体14与外罩下衣气囊16之间构成空腔结构,且所述下衣架体14的内部设有下衣架通道17,当下衣架与衣架底座3配合连接时,所述下衣架通道17与底座通道8相连通。同样的,所述外罩下衣气囊16上间隔均匀的设有通气孔,且靠近裤腿位置处的通气孔上连接有微动开关10,优选的,连接有微动开关10的通气孔位于距离裤腿15~20cm的区域内。所述微动开关10的两端为圆形挡片,所述圆形挡片之间通过圆柱形销轴连接,圆柱形销轴穿过通气孔,圆形挡片位于外罩下衣气囊16的内、外两侧,与此同时,在圆柱形 销轴上套置有压缩弹簧,位于外罩下衣气囊16的外侧与位于外侧的圆形挡片之间,此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位于外罩下衣气囊16内侧的圆形挡片实现通气孔的密封。所述圆柱形销轴的外径小于通气孔的内径,当有衣物套置在外罩下衣气囊16上时,套置衣物的重力实现压缩弹簧的进一步压缩,位于外罩下衣气囊16内侧的圆形挡片远离外罩下衣气囊16,可实现连接有微动开关10的通气孔的通气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下衣气囊16上对应裤脚位置处设有衣夹15,用于实现熨烫裤子时裤子的夹持。

所述底座通道8位于衣架底座3的内部,所述衣架底座3内还设有底座通道8、热蒸汽发生装置5、鼓风机4、电路控制盒6,其中,所述底座通道8连通热蒸汽发生装置5的蒸汽出口和鼓风机4的出风口,且所述底座通道8的通道出口垂直于衣架底座3的上端面。此时,热蒸汽发生装置5内产生的热蒸汽在鼓风机4的作用下,通过底座通道8进入上衣架通道9或下衣架通道17,进而实现相应的熨烫衣物的功能。

所述衣架底座3的外侧壁上设有控制面板7,所述控制面板7与电路控制盒6相连,且所述电路控制盒6与鼓风机4、热蒸汽发生装置5相连,通过电路连接实现,此时,通过操作控制面板7上设有的控制开关,可实现鼓风机4、热蒸汽发生装置5工作与否的控制。

利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针对需熨烫的衣物选用相应的上衣架或下衣架进行连接,通过衣架底座3上的卡凸13与上衣架或下衣架上的凹槽11之间的配合连接实现;然后,将相应的衣物套置到相应的上衣架或下衣架上,当衣物为裤子时,还需利用衣夹15对裤子进行夹持;最后,通过操作控制面板7,实现鼓风机4、热蒸汽发生装置5的工作控制,此时,热蒸汽依次经底座通道8、上衣架通道9或下衣架通道17、空腔结构、衣物下方的通气孔排出,实现对相 应衣物的熨烫。

上面所述的实施案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到如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