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1383发布日期:2018-06-28 03:1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安装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安装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品质的提高,晾衣机因其带来的便利性和智能化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并为他们带去方便的生活体验。

在晾衣机中具有顶座结构,当包括晾杆在内的运动部件上升到最顶端时,包括晾杆在内的运动部件会与顶座结构产生碰撞,造成配件磨损加剧,安全性和使用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在晾衣机领域中通过使用具有固定缓冲装置的顶座结构来克服这一缺陷,但是,目前的固定缓冲装置及其配合的顶座都采用了螺丝固定。且由于这些装置或组件的安装都是在高空,人手不能直接接触而需要借助登高设备才能接触或安装,由此,在高空位置对螺牙或螺丝操作需要花费时间、和/或借助登高设备,产品复杂而安装不方便,危险性高而安全性低,耗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方便安装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包括固定架、装饰盖、缓冲弹簧、缓冲头、及紧固压环,所述装饰盖中间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架也包括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装饰盖相邻设置在固定架下方并且两个通孔相对齐,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缓冲头内并且穿过对齐的两个通孔,所述缓冲头外壁设置有第一槽位,所述紧固压环包括压环主体及主体侧面设置的倒扣,所述压环主体中间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壁设置有与第一槽位配合的第二槽位,所述缓冲头穿过第三通孔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槽位与第二槽位的配合卡在紧固压环中,所述倒扣穿过两个通孔并且通过所述倒扣与通孔的配合将固定架和装饰盖卡入倒扣中,所述倒扣为弹性材质。

在上述结构中,缓冲弹簧上部与固定架接触,下部与缓冲头接触,缓冲头穿入紧固压环内部相接触,而紧固压环与固定架、装饰盖通过倒扣连接一体,并且倒扣可以弹性自卡,具体地,倒扣在穿过两个通孔过程中可以变形使得可以不借助外部设备和/或外部组件(例如螺丝、螺钉等)实现倒扣与固定架和装饰盖的配合,将这些组件安装为缓冲顶座结构,实现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连接部和第二通孔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将固定架固定在安装介质上,所述连接部用于固定部和第二通孔部的连接,所述第二通孔部下端设置有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对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可以通过设置供螺钉、螺丝等穿过的螺孔的方式固定。

优选的,所述装饰盖包括圆盖形的盖体及设置在盖体中间的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具有相同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缓冲头包括内空的缓冲头内部及圆柱形的缓冲头主体和与主体相连的缓冲头底部,所述缓冲头主体外部设置有第一槽位,通过第一槽位与紧固压环的通孔内壁的第二槽位之间的配合将紧固压环紧密地套在缓冲头主体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缓冲头底部为圆弧顶形的缓冲头底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分别设置为两个,通过两个槽位的分别的相互配合实现将紧固压环紧密地套在缓冲头主体上,不会从缓冲头主体中脱落。

优选的,所述紧固压环包括圆形的压环主体,压环主体内设置有圆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壁设置有第二槽位,所述压环主体侧面设置有倒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倒扣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滑动斜面、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所述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构成了一个卡槽,将所述固定架的第二通孔边缘部分和装饰盖的第一通孔边缘部分卡入。

优选的,所述紧固压环包括圆形的压环主体,压环主体中间设置有圆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壁设置有第二槽位,所述压环主体侧面设置有倒扣,所述倒扣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滑动斜面、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所述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构成了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将所述固定架的第二通孔边缘部分和装饰盖的第一通孔边缘部分卡入。

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将固定架的第二通孔边缘部分和装饰盖的第一通孔边缘部分卡入卡槽,实现紧固压环与固定架和装饰盖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倒扣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

优选的,所述倒扣为两个至四个。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倒扣为相同的两个至四个。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倒扣为两个,设置在所述压环主体的对称两侧。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优选的实施例中的两个倒扣为相同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固定在安装介质上,依次将装饰盖与固定架接触并通孔对齐,将缓冲弹簧放置于缓冲头内,将缓冲头穿过对齐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将紧固压环的第三通孔穿过缓冲头,将紧固压环的倒扣按压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在此过程中,紧固压环的滑动斜面、上限位凸台依次受到挤压、并变形、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而固定架的第二通孔边缘部分、装饰盖的第一通孔边缘部分卡入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形成的卡槽中,从而实现固定架、装饰盖、缓冲弹簧、缓冲头、和紧固压环的固定一体,并且滑动斜面、上限位凸台恢复形变,实现安装。

在上述安装过程中,通过将部件依次放置及紧固压环的轻压,依靠弹性变形和复位即可实现安装紧固,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和外部零件,安装方便简单、省时省力,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缓冲功能,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的爆炸分解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的爆炸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紧固压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A处的放大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顶座结构在安装过程中的紧固压环的形变过程示意图。

图7为图3的顶座结构在晾衣机中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1-固定架,101-固定部,102-连接部,103-第二通孔部,1031-第二通孔,1032-第二通孔边缘部分,2-装饰盖,201-盖体,2011-第一通孔,2012-第一通孔边缘部分,3-缓冲弹簧,4-缓冲头,401-缓冲头内部,402-缓冲头主体,4021-第一槽位,403-缓冲头底部,5-紧固压环,501-压环主体,5011-第三通孔,5012-第二槽位,502-倒扣,5021-滑动斜面,5022-上限位台,5023-下限位台,5024-卡槽,6-缓冲顶座结构,7-运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包括固定架1、装饰盖2、缓冲弹簧3、缓冲头4、及紧固压环5,如图2所示,固定架1由依次连接的固定部101、连接部102和第二通孔部103组成,其中,固定部101包括了两个螺孔,用于螺钉穿过以将固定架1固定在安装介质例如晾衣机顶部上,第二通孔部103包括第二通孔1031和第二通孔边缘部分1032,第二通孔1031为圆形通孔;装饰盖2由圆盖形的盖体201和设置在盖体201中间的第一通孔2011、及第一通孔边缘部分2012组成,第一通孔2011也为圆形通孔,与第二通孔1031具有相同的直径;缓冲头由内空的缓冲头内部401和圆柱形的缓冲头主体402、及与主体相连的圆弧顶形的缓冲头底部403组成,其中,在缓冲头主体外部设置有两个相同的第一槽位4021;紧固压环如图4所示,包括圆形的压环主体501,压环主体501内设置有圆形的第三通孔5011和在通孔5011内壁设置的两个相同的第二槽位5012,该第二槽位5012分别与第一槽位4021配合,从而使得缓冲头4紧密套在紧固压环5的通孔5011内部而紧固压环5不会从缓冲头4中脱落或脱出,压环主体501的侧面还设置有两个倒扣502,两个倒扣502相对设置,倒扣分别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滑动斜面5021、上限位凸台5022和下限位凸台5023,上限位凸台5022和下限位凸台5023构成了一个卡槽5024,用于将固定架1的第二通孔边缘部分1032和装饰盖2的第一通孔边缘部分2012卡入。

在组装时,将装饰盖与固定架的两个通孔(第一通孔2011和第二通孔1031)对齐,装饰盖放置于固定架下方,将缓冲弹簧3放置在缓冲头内部401,将放置了缓冲弹簧3的缓冲头4放置于两个通孔中,将紧固压环5从缓冲头底部403套入,并且通过缓冲头的第一槽位4021与紧固压环的通孔内壁的第二槽位5012之间的配合将紧固压环5紧密地套在缓冲头4主体上而不会从缓冲头主体中脱落,通过将固定架的第二通孔边缘部分1032和装饰盖的第一通孔边缘部分2012卡入卡槽5024,实现紧固压环5与固定架1和装饰盖2的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得到组装后的晾衣机缓冲顶座结构6,如图3所示,由于倒扣为弹性材质,卡入过程只需要轻轻压入紧固压环即可实现,过程如图6所示,在压入之前,为倒扣的原始状态,在压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过程中,倒扣受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挤压,使得滑动斜面5021和上限位台5022变形,并通过两个通孔,然后在回弹力作用下复位回到原始状态,完成倒扣的紧固过程,从而实现将固定架的第二通孔边缘部分1032和装饰盖的第一通孔边缘部分2012卡入卡槽5024,采用具有弹性倒扣的紧固压环结构,使安装更方便简单,大大提升顶座结构的使用性。

如图7所示为实施例的顶座结构使用,将顶座结构6安装在安装介质(例如天花板,晾衣机顶部,晾衣阳台顶)上,在使用时,运动部件7(例如晾杆等),到达最大(最高)位置后首先撞击到缓冲结构组件中的缓冲头后,提醒使用者或机器设备,晾杆停止向上运动,此时缓冲头在外力的作用下,也向上运动,缓冲弹簧压缩变形;在晾杆外力作用去除后,缓冲头及缓冲弹簧自行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