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吊球式可伸缩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1752发布日期:2018-08-31 20:2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晾衣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吊球式可伸缩晾衣架。



背景技术:

晾衣架作为干燥、晾晒衣物及被单等日用品的工具,晾衣架从传统的固定式晾衣架转变可升降的智能晾衣架。现有的晾衣架的晾衣杆和晾被杆为上下排列模式,当晾晒被单时,将晾被杆放置下来,目前市场上畅销的晾衣杆和晾被杆内部均套设有伸缩杆,长度可根据用户需求任意调节,2米的晾衣杆最长可到达3米地使用效果。其中,连体可伸缩晾衣杆或晾被杆端部均设有堵头,这样存在以下问题难以解决:1. 如果晾衣杆与晾被杆为一体结构,生产拆装组装作业复杂,且在运输过程中,占据较大的运输空间;2.如果采用常规的挂钩,由于连体的堵头设计,无法将晾衣杆和晾被杆轻便地套设在挂钩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吊球式可伸缩晾衣架,该晾衣架包括晾衣架本体,晾衣杆和晾被杆,所述晾衣架本体包括升降绳,所述晾衣杆和晾被杆内均套设有伸缩杆,所述晾衣杆以及晾被杆的两端部均固定有堵头;所述晾衣架还包括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第一钩体和第二钩体,所述第一钩体与升降绳连接,所述第一钩体设有用于放置晾被杆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可以为带有缺口的钩槽,也可以为容置腔。所述第一钩体和第二钩体围合形成用于穿设晾衣杆的容置腔,所述第一钩体与第二钩体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钩组件实现了可伸缩晾衣杆和晾被杆的分体结构设计,拆装方便,牢固耐用,且承重力强,避免了一体化生产不便的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晾衣架包括至少两个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两两配合实现一组晾衣杆和晾被杆可拆卸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晾衣杆包括主杆,加强板和加厚杆,所述第一钩体包括上部的钩槽,下部的第一凹陷部、第一平直段以及弯曲部;所述第二钩体包括上部的第二凹陷部,下部的第二平直段以及折弯部,所述钩槽可供容置晾被杆,所述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围合形成用于可容主杆穿设的容置腔A,所述第一平直段与第二平直段夹设形成的空间内容加强板,所述弯曲部和折弯部围合形成用于穿设加厚杆的容置腔B。通过第一钩体与第二钩体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晾衣杆主杆,加强板和加厚杆的安装与加固,较之于传统的晾衣架,耐用性明显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钩体与第二钩体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一钩体在钩槽与第一凹陷部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且弯曲部尾部延伸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钩体在第二凹陷部的上方设有第三连接部,且折弯部尾部延伸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这样,挂钩的设计体积小,实现傻瓜式安装地同时,占据空间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分别设有安装孔,二者的安装孔相对,以配合紧固件实现容置腔A的闭合和分开;第二连接部为弯曲部延伸形成的第一钩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为折弯部延伸形成的第二钩部,所述第一钩部与第二钩部配合用于容置腔B的闭合和分开。连接结构简单牢固,不易刮伤作业者,方便安装的同时,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所述钩槽的上方设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设有安装孔,所述升降绳头部穿过安装孔,并通过止挡件卡在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钩槽的宽度和深度大于或等于晾被杆的直径;所述容置腔A与晾衣杆的规格适配,所述第一平直段与第二平直段的长度与加强板的宽度适配,所述容置腔B与加厚杆的规格适配;钩体的设计与晾衣杆和晾被杆完全适配,安装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形状各自独立地选自弧形,或者正多边形,且它们围合形成的容置腔A的轮廓形状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外形多样化,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弯曲部为钩形,所述折弯部为与钩形缺口配合的弧形,所述弯曲部与折弯部围合形成轮廓为圆形的容置腔B,和/或,所述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的轮廓为相互匹配的弧形或者多边形。设计巧妙,加固,承重力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晾衣架为吊球式分体结构设计,适用于连接有堵头地可伸缩晾衣架,1. 消除了原有的一体化结构复杂,拆装不便的问题;2. 不需要改变原有的可伸缩晾衣架堵头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钩组件即可方便快捷地安装晾衣杆和晾被杆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钩组件,实用性明显提高,且牢固耐用,承重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分体吊球式可伸缩晾衣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种挂钩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种挂钩组件的结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第二种挂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第二种分体吊球式可伸缩晾衣架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吊球式晾衣架,该晾衣架包括晾衣架本体,晾衣杆1和晾被杆2,挂钩组件,所述晾衣架本体包括升降绳3,所述晾衣杆和晾被杆内均套设有伸缩杆,所述晾衣杆以及晾被杆的两端部均固定有堵头(图示未标出);所述挂钩组件配合将晾衣杆1和晾被杆2可拆卸地安装在升降绳地下方,所述挂钩组件包括第一钩体4和第二钩体5,所述第一钩体与升降绳3连接,所述第一钩体4设有用于放置晾被杆2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钩体4和第二钩体5围合形成用于穿设晾衣杆的容置腔,所述第一钩体4与第二钩体5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挂钩组件实现了可伸缩晾衣杆和晾被杆的分体结构设计,拆装方便,牢固耐用,且承重力强,避免了一体化生产不便的缺陷。所述晾衣架包括至少两个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两两配合实现一组晾衣杆和晾被杆地可拆卸安装;现有的晾衣架一般包括两组晾衣杆和晾被杆(图示未标出),如图1所示,每组晾衣杆和晾被杆包括一个晾衣杆和一个晾被杆,所述一组晾衣杆和晾被杆需要两个挂钩组件将晾衣杆和晾被杆可拆卸地安装在升降绳下方。

如1所示,所述晾衣杆包括主杆11,加强板12和加厚杆13,所述加强板12设有挂孔12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钩体4包括上部的钩槽41,下部的第一凹陷部42,第一平直段43以及弯曲部44;所述第二钩体5包括上部的第二凹陷部51,下部的第二平直段52以及折弯部53,所述钩槽41用于放置晾被杆2,所述第一凹陷部42与第二凹陷部51围合形成可容主杆11穿设的容置腔A 6,所述第一平直段43与第二平直段52夹设形成的空间7内容加强板12的穿设,所述弯曲部44和折弯部53围合形成用于穿设加厚杆13的容置腔B 8。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形成的容置腔的方式有多种,例如1: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为左右围合,如图2所示;又例如,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为上下围合,同样地,所述钩槽,弯曲部44以及折弯部53的朝向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形式,可以作多种替换。通过第一钩体与第二钩体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晾衣杆主杆,加强板和加厚杆的安装与加固,较之于传统的晾衣架,耐用性明显提高。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钩体与第二钩体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一钩体4在钩槽41与第一凹陷部4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45,且弯曲部44尾部延伸设有第二连接部46;所述第二钩体5在第二凹陷部51的上方设有第三连接部54,且折弯部53尾部延伸设有第四连接部55;所述第一连接部45与第三连接部5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6与第四连接部55可拆卸连接。通过连接部的设计,实现了第一钩体和第二钩体的可拆卸地连接,挂钩设计体积小,傻瓜式安装,可拆卸地运输,占据空间小。其中,可拆卸连接的选择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提供其中一种,所述第一连接部45和第三连接部54分别设有安装孔451,541,安装孔可以有多个,第一连接部45和第三连接部54的安装孔451,541相对,以配合紧固件实现容置腔A的闭合和分开;所述紧固件可为螺钉9,第二连接部46为弯曲部44延伸形成的弯曲的第一钩部46,所述第四连接部55为折弯部延伸形成的弯曲的第二钩部55,所述第一钩部54与第二钩部55钩接在一起,实现容置腔B 8的闭合和分开。所述第一钩部46和第二钩部55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快速闭合脱开功能即可,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卡钩的轮廓可以为相互匹配的弧形或多边形,中部安装孔和紧固件结构简单,且设置在挂钩组件的中部,结构简单牢固,尾部的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抛开了传统的安装孔和螺钉,采用钩部的结构连接,外形美观的同时,不易刮伤作业者,且拆装直接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所述钩部和螺钉安装孔配合,实现可拆卸安装地同时,结构简单牢固,方便安装的同时,外形均为弧形类,美观地同时,不易碰撞或者刮伤人体,称重力强,使用寿命长。

所述第一钩体4与升降绳3的连接有多种,如粘接,固接等,本实施例中,所述钩槽的上方设有弯曲段10,所述弯曲段10设有安装孔101,所述升降绳3头部穿过安装孔101,并通过止挡件卡在安装孔内。另外,为了将晾衣杆和晾被杆分体安装,所述钩槽41的宽度和深度需要大于或等于晾被杆2的直径;这样,晾被杆2可容纳在钩槽内。所述容置腔A 6与晾衣杆1的规格适配,所述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形成的空间7的长度与加强板12的宽度适配,所述容置腔B 8与加厚杆13的规格适配。此处规格包括容置腔,晾衣杆和晾被杆横截面轮廓形状,直径等,这里的晾被杆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直径指的是圆形的直径或者多边形外接圆的直径。例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容置腔A和容置腔B为圆形,容置腔的直径等于或稍稍大于圆形主杆和加厚杆的直径,此时,钩体的设计与晾衣杆和晾被杆完全适配,安装牢固。此外,关于钩槽,容置腔A和容置腔B的形状多样化,如本实施例提供的可以为圆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此时,相对应的,当容置腔A为圆形时,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为半圆形,同样地,当容置腔B为圆形时,弯曲部和折弯部也为弧形设计。当容置腔A和容置腔B为正多边形时,凹陷部则对应为多边形,只要晾衣杆和晾被杆与容置腔A和容置腔B适配即可。如图3所示,所述弯曲部44为钩形,所述折弯部53为与钩形缺口配合的弧形,所述弯曲部与折弯部围合形成轮廓为圆形的容置腔B 8。设计巧妙,加固,承重力提高。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提供的分体吊球式设计相同,不同的是,所述钩槽41’的断面为梯形,所述容置腔A 6’,容置腔B 7’的轮廓形状为正六边形,与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晾衣杆和晾被杆匹配。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方案的教导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