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真丝条纹提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179发布日期:2018-09-18 19:43阅读:1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制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真丝条纹提花面料。



背景技术:

家用纺织品特别是床上用品面料要求良好的亲肤性能,天然舒适度,优异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断裂强力大、织物缩水率低、耐水洗等要求。真丝面料由于其良好的吸湿放湿性能、优异的保温性能、生物相容性、亲肤养颜且面料的光泽高雅、手感丝滑柔糯,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真丝面料的抗皱性能差,面料易起皱,真丝纤维是纤细的长丝,面料在摩擦过程中会出现勾丝问题,娇气的真丝面料致使面料难打理,生产加工困难。棉面料的吸湿性能较好、手感丰满而富有弹性,保温性能好。此外,由于家纺品的清洗频率较低,当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滋生细菌等。如何利用好桑蚕丝和棉纱等纱线的优异性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开发出符合床品要求的面料,值得研究和探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有机真丝条纹提花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有机真丝条纹提花面料,包括由经纱股和纬纱股编织而成的间隔搭接并形成条纹的单层编织段和双层编织段,每股经纱股由两根经线合成,每根经线由三根生丝和一根中空涤纶丝交缠而成,所述的纬纱股包括随机间隔排列的棉纱、亚麻纱线和竹纤维,其中,

在单层编织段,经纱股和纬纱股相互交织成单层组织结构,

在双层编织段,纬纱股分为上层纬纱和下层纬纱,经纱股的两根经线分别与上层纬纱和下层纬纱相互交织成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复合的双层组织结构。

优选的,在单层编织段,经纱股与纬纱股采用过一压一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成单层平纹组织。

优选的,在双层编织段,经纱股中的经线与上层纬纱采用过一压八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

经纱股的经线与下层纬纱采用过三压三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

优选的,每100股纬纱股中有15根竹纤维、35根亚麻纱线和50根棉纱。

优选的,所述的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之间还设有定位纱线,所述定位纱线从任相邻两根上层纬纱或下层纬纱之间喂入,并分别绕过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的经线,使得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相对固定。

更优选的,所述的上层纬纱和下层纬纱在垂直于面料位置上一一对应,经纱股的经线在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的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过三压三等表述的意思即为,每根经纱过三根纬纱,再压三根纬纱,其余等也依次类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经纱股与纬纱股分别编织形成的单层编织段和双层编织段循环搭接的布料,使得基于面料自身厚度变化即可形成凹凸起伏的条纹状立体提花,相比于一般色染提花面料,提花成型环保,工艺简单。

(2)双层编织段的上层组织的特殊编织工艺使得带生丝的经纱可更多的浮于面料表面,发挥其柔软光滑触感,而下层组织则采用过三压三方式,编织相对紧密,可有效弥补上层组织孔隙较多的缺陷。

(3)上层组织、下层组织之间采用定位纱线固定,可以有效防止双层编织段的“鼓包”现象,减少上下层之间的摩擦,此外,还有助于在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之间形成静止空气层,从而提高面料的保暖效果。

(4)经线采用生丝与中空涤纶丝复合,利于中空涤纶丝的中空管状结构及其内部储存的静止空气所带来的良好的保暖和回弹性能,有效的弥补了生丝易皱的缺陷,此外,纬纱采用棉纱、亚麻纱线和竹纤维三种随机排布,当其与经向生丝交织成提花面料后,可充分结合棉纱的吸湿性、亚麻的抗皱性和竹纤维的抗菌性。

(5)不同编织段由同一经纬纱采用不同织法制成,层次过渡效果好,结合强度高,提高了编织面料的档次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经向编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编织段的纬向编织示意图;

图中,1-单层编织段,2-双层编织段,3-经纱股,41-上层纬纱,42-下层纬纱,43-棉纱,44-亚麻纱线,45-竹纤维,5-定位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有机真丝条纹提花面料,包括由经纱股3和纬纱股编织而成的间隔搭接并形成条纹的单层编织段1和双层编织段2,每股经纱股3由两根经线合成,每根经线由三根生丝和一根中空涤纶丝交缠而成,纬纱股包括随机间隔排列的棉纱43、亚麻纱线44和竹纤维45,其中,

在单层编织段1,经纱股3和纬纱股相互交织成单层组织结构,

在双层编织段2,纬纱股分为上层纬纱41和下层纬纱42,经纱股3的两根经线分别与上层纬纱41和下层纬纱42相互交织成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复合的双层组织结构。

优选的,在单层编织段1,经纱股3与纬纱股采用过一压一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成单层平纹组织。

优选的,在双层编织段2,经纱股3中的经线与上层纬纱41采用过一压八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

经纱股3的经线与下层纬纱42采用过三压三的方式循环浮沉编织而成。

优选的,每100股纬纱股中有15根竹纤维45、35根亚麻纱线44和50根棉纱43。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成:

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之间还设有定位纱线5,定位纱线5从任相邻两根上层纬纱41或下层纬纱42之间喂入,并分别绕过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的经线,使得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相对固定。

此外,上层纬纱41和下层纬纱42在垂直于面料位置上一一对应,经纱股3的经线在上层组织和下层组织的交错设置。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