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触感优异的长纤维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5562发布日期:2018-10-23 21:2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皮肤触感良好、对皮肤的物理刺激少、蓬松性的、包含2种以上热塑性树脂的复合长纤维的部分热压接无纺布。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于如纸尿布、卫生巾等卫生材料用顶片那样在与皮肤接触的部分使用的原材料,重视具有柔软的质地,不存在由起毛导致的瘙痒、刺痛感、疼痛等,皮肤触感良好。其中,对皮肤的物理刺激少是重要的。对于物理刺激,可列举出纤维的末端部和/或由纤维产生的起毛所造成的刺激以及起因于它们的刮擦刺激等。

对短纤维通过热风法使纤维的交差部热熔接进行片材化而成的无纺布(以下也称为“热风无纺布”。)由于质地蓬松柔软、纤维的交差部进行了热熔接因而起毛的发生也少,因此常用于这些用途。然而,由于该无纺布由短纤维构成,因此纤维末端存在于表面,存在刺痛的皮肤触感,进而纤维末端摩擦皮肤时导致刮擦刺激等,在物理刺激的方面未令人满意。

将短纤维用压花辊等局部热熔接而成的无纺布(以下也称为“点粘接无纺布”。)由于与热风无纺布同样地纤维末端存在于表面,因此在物理刺激的方面不充分,而且与热风无纺布相比纤维交点并未全部粘接,因此容易发生起毛,质地也差。

另一方面,关于将长纤维无纺布用压花辊等热压接而成的长纤维无纺布,短纤维末端不会出现在表面,由纤维末端造成的物理刺激不易发生,但为了防止表面的起毛而进行了过度的热压接,因此质地硬,带来粗糙的皮肤触感,而且热压接部的周边部成为物理刺激的原因。

以下的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了耐起毛性良好且质地良好的由热塑性复合纤维得到的无纺布。然而,为了提高起毛性,通过热压花使热塑性纤维扁平化并进行了点热压接,存在扁平化的热熔接部、无纺布的蓬松性受损、且质地差。进而,热熔接部硬,因此由摩擦造成的物理刺激大。

另外,以下的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对于以特定的热压接形状进行了部分热压接的长纤维无纺布组合使用特定的聚醚化合物和特定的聚醚改性硅而得到的聚烯烃系无纺布。公开的无纺布的耐起毛性良好且由摩擦造成的物理刺激低,但由于仅通过热压花使聚丙烯纤维接合,因此为了使耐起毛性良好而需要增多热熔接部,体积密度高,不具有蓬松的柔软性,在这些方面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551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908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527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为提供适合于卫生材料中使用的吸收性物品的顶片或底片构件的、皮肤触感良好、具有蓬松的柔软性、对皮肤的物理刺激少的蓬松性的长纤维无纺布。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结果发现,对于由包含2种以上热塑性树脂的复合长纤维构成的无纺布,通过将无纺布的制造工序中的接合前的非织造网片的透气度、接合时的热风温度和风速设为某种范围而能够使热风在维持非织造网片蓬松的状态下穿过,使纤维交点粘接,从而能提高耐起毛性和维持体积密度,由此提供对皮肤的物理刺激小的能适宜用作卫生材料的无纺布。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2种以上热塑性树脂的复合长纤维的部分热压接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热压接部形状指数为0.05以上且不足1.9,伪皮肤模型的最大擦伤深度为10μm以下,并且累计擦伤深度为80μm以下。

[2]根据前述[1]所述的无纺布,其中,前述无纺布的表面起毛指数为3以上。

[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无纺布,其中,前述无纺布的摩擦系数的偏差值(MMD)的纵横平均值为0.015以下。

[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前述无纺布的基于X射线CT的厚度方向的取向指数为0.43以下,并且体积密度为0.01以上且0.07g/cm3以下。

[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前述无纺布的压缩功量WC为0.20以上且1.00gf/cm/cm2以下。

[6]根据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前述复合长纤维为并排型或偏心型。

[7]根据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前述2种热塑性树脂均为聚烯烃系树脂。

[8]根据前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中,前述无纺布含有亲水剂。

[9]一种卫生材料,其包含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无纺布是由包含2种以上热塑性树脂的复合长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其通过以该无纺布显示出特定的摩擦特性和热压接部形状指数的方式调整构成该无纺布的纤维的粘接程度,从而实现对皮肤的物理刺激小、耐起毛性良好、质地柔软、且能够适宜用作卫生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复合长纤维包含2种以上热塑性树脂的组合。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共聚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聚酯等聚酯系树脂、尼龙-6、尼龙-66、共聚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等可生物降解性树脂等。只要发挥期望的作用效果,则前述热塑性树脂的任意组合均可,但从纤维彼此的接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熔点差的热塑性树脂的组合。

其中,从质地的观点出发,优选组合使用聚烯烃系树脂。例如,可列举出从聚乙烯、聚丙烯、这些单体与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等树脂中组合而成的复合纤维。作为其它α-烯烃,有碳数3~10的α-烯烃,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烷、4-甲基-1-戊烯、1-辛烯等。

本实施方式的热塑性复合纤维的纤维形状为并排型(S/S)、偏心型(偏S/C)时,容易得到卷缩纱,故优选。偏心型的芯部可以出现在纤维表面,芯部在纤维表面所占的面积比率优选为0~50%、进一步优选为0~30%。形成纤维表面的芯部的比率越低,起因于粘接的鞘部的比率越高,能得到高的强度和起毛抑制性。另外,从纤维的强度的观点出发,热塑性树脂的组合中熔点较高的树脂在纤维内所占的重量比率为20wt%以上且80wt%以下、优选为30wt%以上且80wt%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wt%以上且70wt%以下。

纤维形状不仅可以是通常的圆形纤维,还可以是不规则形状纤维等特殊形态的纤维。

由2种热塑性树脂形成复合长纤维时,优选第一成分为聚丙烯、第二成分为聚乙烯。复合纤维为偏心型的情况下,优选将芯部设为第一成分、鞘部设为第二成分。聚丙烯由于强度强、在使用时不易断裂、卫生材料的生产时的尺寸稳定性优异,故优选。

前述由2种热塑性树脂形成时的第一成分的聚丙烯可以为利用常规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的聚合物,也可以为利用以茂金属为代表的单点活性催化剂合成的聚合物,另外,也可以为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它们可以为单独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组合。从质地、强度、尺寸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以均聚聚丙烯作为主成分。

另外,聚丙烯的MFR的下限可以为20g/10分钟以上、优选超过3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超过40g/10分钟、最优选超过53g/10分钟。上限可以为85g/10分钟以下、优选为70g/10分钟以下、最优选为60g/10分钟以下。MFR的测定方法依据JIS-K7210“塑料-热塑性塑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试验方法”的表1、试验温度230℃、试验载荷2.16kg。

前述由2种热塑性树脂形成时的第二成分的聚乙烯由于纤维彼此的接合后的粘接强度强、作为无纺布的质地良好,因此可以适宜用于卫生材料。另外,聚乙烯可以为利用常规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的聚合物,也可以为利用以茂金属为代表的单点活性催化剂合成的聚合物。聚乙烯优选为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密度优选为0.92~0.97g/cm3、进一步优选为0.925~0.96g/cm3

另外,聚乙烯的MI的下限可以为10g/10分钟以上、优选超过15g/10分钟。上限可以为100g/10分钟以下、优选为60g/10分钟以下、最优选为40g/10分钟以下。MI的测定方法依据JIS-K7210“塑料-热塑性塑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试验方法”的表1、试验温度190℃、试验载荷2.16kg。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从强度、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通过纺粘法形成复合长纤维非织造网片而制造。例如,关于复合长纤维,从2个以上的不同挤出机分别将不同的热塑性树脂熔融挤出,从具有多个喷丝孔的喷丝头以2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复合的状态以纱条的形态喷出。接着,对喷出的纱条施加控制在5℃~20℃的冷风,边冷却边用牵引装置进行高速牵引。从牵引装置离开的纱条被堆积在传送带上,以非织造网片的形态输送。输送中的非织造网片可以被层叠而形成多层层叠的非织造网片。

作为将由热塑性复合纤维构成的非织造网片接合而形成无纺布时的接合手段,只要是加热至纤维彼此的交点能熔融并粘接的温度以上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加热的方法,可使用热风循环型、热风穿过型、红外线加热器型、对无纺布的两面吹送热风的方法、导入到加热气体中的方法等各种加热方法。从在纤维彼此的交点中获得更多的纤维粘接点且无纺布的断裂强度变高的观点出发,优选利用热风的加热、特别优选热风穿过型。

热风的温度优选调整为适合于组合的热塑性树脂之中熔点低且对接合有贡献的热塑性树脂的温度。例如,该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时,为聚乙烯熔融并粘接的130~155℃、优选为135~155℃、进一步优选为140℃~150℃。若粘接温度为该范围,则在纤维彼此的交点表现出纤维彼此的粘接,能够表现出作为无纺布的强度。

接着,热风的风速为0.5~3.0m/s、优选为0.7~2.5m/s、进一步优选为2.0m/s以下。

利用热风将本实施方式的非织造网片接合时,非织造网片的透气度对其接合状态造成显著影响。非织造网片的透气度过低时,热风难以穿过,难以获得作为无纺布的均匀的接合。另一方面,从得到的无纺布的强度保持的观点出发,透气度过高也是不优选的。作为能令人满意地保持接合强度的、最终得到的无纺布的透气度,优选为300cm3/cm2/s以上且700cm3/cm2/s以下、更优选为300cm3/cm2/s以上且650cm3/cm2/s以下。

本说明书中,“热压接部形状指数”是指,由通过压花辊、热风处理等而接合的无纺布表面上形成的部分热压接部、即热熔接了的熔接面积比率和每一定面积中的熔接周长规定。熔接面积比率是指,长纤维无纺布的熔接部面积在该无纺布的整体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每一定面积中的熔接周长是指,每20平方毫米长纤维无纺布中所含的熔接部的周长的总和。此处,虽然发生纤维交点的熔接,但纤维交点的熔接在与皮肤接触的面露出时,作为包括纤维交点的纤维表面形成熔接部并薄膜化的部分,算入熔接面积和熔接周长。

作为无纺布与皮肤接触而造成物理刺激的部位,可列举出无纺布的接触面的短纤维末端、表面的起毛。另外,对于包含利用压花辊等热压接的长纤维无纺布的无纺布,短纤维末端不会出现在无纺布的表面,由纤维末端造成的物理刺激不易发生,但在为了防止表面的起毛而热压接面积过大的情况下、热压接压力过大且熔接部的周边部的凹凸深的情况下,不仅质地变差,而且热压接部的周边部成为物理刺激的原因。即,通过熔接而薄膜化的面积比率高时,无纺布变硬,摩擦时刮擦刺激大,对皮肤造成划伤。另外,关于热熔接部的周边部,热熔接部成为凹部,非热熔接部成为凸部,凹凸的差异大,在摩擦时无纺布表面的熔接部的周边部对皮肤面产生钩挂,成为划伤的原因。即,熔接面积比率和熔接部的周长的多少与摩擦时的划伤密切相关。无纺布的热压接部形状指数大时,该无纺布虽然起毛的发生受到抑制,能防止由起毛导致的瘙痒、刺痛感之类的触感不良,但由于薄膜化的硬的部分而对皮肤造成物理刺激。另一方面,无纺布的热压接部形状指数小时,由薄膜化的硬的部分接触皮肤所造成的物理刺激变小,进而无纺布的蓬松质地良好。然而,热压接部形状指数过少时,该无纺布得不到实用上充分的强度,进而因摩擦而容易发生起毛,因由起毛造成的物理刺激而瘙痒、刺痛感等触感变差。鉴于以上,本实施方式中,“热压接部形状指数”必须为0.05以上且不足1.9。热压接部形状指数不足0.05时,从防止起毛的方面出发不优选,超过1.9时,蓬松的质地受损,从压缩时的体积感、膨胀感的方面出发不优选。“热压接部形状指数”更优选为1.8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热压接部形状指数”更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

设想作为卫生材料的顶片使用的情况时,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必须伪皮肤模型的最大擦伤深度为0μm以上且10μm以下,并且累计擦伤深度为0μm以上且80μm以下。伪皮肤模型的最大擦伤深度和累计擦伤深度是指,依据后述的测定法,用初始压缩应力为98mN/cm2的伪皮肤模型摩擦与皮肤接触的无纺布时,在伪皮肤模型表面上形成的划伤的最大擦伤深度和划伤的累计擦伤深度。此处说的划伤是指,使无纺布与伪皮肤模型摩擦而产生的由无纺布造成的伪皮肤模型的物理性表面形状変化。最大擦伤深度超过10μm时,从对皮肤的物理刺激的方面出发不优选,更优选为9μm以下。另外,累计擦伤深度超过80μm时不优选,更优选为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

即,无纺布所具有的摩擦刺激性根据由与伪皮肤模型的摩擦造成的物理性刺激的程度而在伪皮肤模型上表现为划伤的数量、划伤的深度、划伤的宽度。以伪皮肤模型的表面平坦的方式调整并使用,但施加摩擦刺激前的表面的微细凹凸不视为划伤。对于相同组成的伪皮肤模型,利用其最大擦伤深度和划伤的累计擦伤深度进行比较评价,从而能够比较无纺布的摩擦刺激的程度。

由多名的研究组成员研究因无纺布与伪皮肤模型的摩擦而产生的划伤的最大划伤深度和累计擦伤深度、和由无纺布与实际的皮肤的摩擦造成的物理刺激性的关系时,可以确认到存在最大擦伤深度和累计擦伤深度越大的无纺布,在实际用无纺布摩擦皮肤时感到越强的刺激的倾向,在观察摩擦后的皮肤表面的状况时,可以确认到皮肤纹理的消失也大的倾向。根据该结果,测定通过用无纺布摩擦伪皮肤模型而产生的划伤的最大刮擦深度和累计擦伤深度,从而能够评价与皮肤接触的无纺布对皮肤的摩擦刺激性。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判明了,该最大擦伤深度超过10μm、累计擦伤深度超过80μm时,与皮肤接触的无纺布对皮肤的摩擦刺激大,容易使皮肤划伤。

本实施方式中,无纺布的“表面起毛指数”优选为3以上。表面起毛指数不足3时,由于与皮肤的摩擦等而在无纺布表面发生起毛,形成刺痛的皮肤触感,进而因摩擦而对皮肤表面形成物理刺激。

本实施方式中,无纺布的摩擦系数的偏差值(MMD)的纵横平均值优选为0.015以下。超过0.015时,从皮肤触感光滑性、物理刺激小的方面出发不优选,更优选为0.017以下、更优选为0.015以下。

与皮肤的摩擦兼有纵向与横向这两个方向上的摩擦,优选的是,任一方向的摩擦系数均低、光滑且阻力少。然而,纵向与横向的摩擦阻力大小产生差异时,摩擦阻力的应力集中在纵向和横向的摩擦系数值小的方向,其结果,纵向和横向的摩擦阻力应力平均化。因此,摩擦系数的偏差值的纵横平均值作为表示对皮肤的物理刺激的负荷的值是重要的。

这是因为,关于产生摩擦阻力的大小差异而发生摩擦阻力应力的平均化,在摩擦系数的偏差值的纵向、横向的值中,较小的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偏差值与较大的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偏差值的比率超过20倍时,较大的方向的值的影响变高,即使摩擦系数的偏差值的纵横平均值为0.015以下,皮肤触感也成为粗糙的皮肤触感。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基于X射线CT的取向指数优选为0.43以下、更优选为0.425以下。基于X射线CT的取向指数为该范围时,占据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纤维变多,在载荷下也不会破坏蓬松度,成为具有蓬松性的无纺布,能够得到具有优异的缓冲性的无纺布。下限越低越好,优选为0.30以上、更优选为0.33以上。

为了提高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纤维取向,控制无纺布的接合工序中的热风温度和风速、非织造网片的透气度是重要的。热风温度高时,纤维表面的溶解度变得非常高,质地变硬。热风风速快时,热风穿过,但纤维也同时崩塌,成为蓬松度低的无纺布。进而,非织造网片的透气度过低时,热风无法穿过,过高时,热风无法对纤维交点施加足够使其熔化的热,因此难以形成兼顾蓬松度和强度的纤维粘接点。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体积密度优选为0.01g/cm3以上且0.07g/cm3以下的范围,从强度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0.03g/cm3以上,从质地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设为0.07g/cm3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压缩功量WC优选为0.20gf·cm/cm2以上且1.00gf·cm/cm2以下、更优选为0.25gf·cm/cm2以上且0.80gf·cm·cm2以下。保持该范围的压缩功量WC时,从作为用于卫生材料的无纺布的缓冲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复合长纤维的平均单丝纤度优选为0.5dtex以上且10.0dtex以下、更优选为0.7dtex以上且8.0dtex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9dtex以上且5.0dtex以下。从纺丝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5dtex以上,从用于卫生材料的无纺布的质地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dtex以下。

前述复合长纤维从保持无纺布的质地和蓬松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螺旋状的卷缩。该纤维的卷缩数优选为5个/英寸以上且45个/英寸以下、更优选为10个/英寸以上且40个/英寸以下。卷缩数不足5个/英寸时,得到的无纺布的蓬松度不足,超过45个/英寸时,因得到的无纺布的纤维分散不均而损害外观。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8g/m2以上且80g/m2以下、更优选为10g/m2以上且4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g/m2以上且30g/m2以下。若为8g/m2以上,则满足作为用于卫生材料的无纺布的强力,若为80g/m2以下,则满足作为本申请目的的用于卫生材料的无纺布的柔软性,不会造成外观上看上去很厚的印象。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可以含有亲水剂。作为使用的亲水剂,考虑对人体的安全性、工序中的安全性等,优选单独或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高级醇、高级脂肪酸、烷基酚等加成有环氧乙烷的非离子系活性剂、烷基磷酸酯盐、烷基硫酸盐等阴离子系活性剂等。

作为含有亲水剂的方法,优选的是,通常使用稀释的亲水剂,采用浸渍法、喷雾法、涂布(吻涂机、凹版涂布机、模涂机)法等现有方法,根据需要用水等溶剂将预先混合的亲水剂稀释并涂布。

用水等溶剂将亲水剂稀释并涂布时,有时需要干燥工序。作为此时的干燥方法,可以使用利用了对流传热、传导传热、辐射传热等的现有方法,可以使用利用热风、红外线的干燥或利用热接触的干燥方法等。

亲水剂的附着量根据所需性能而异,通常相对于纤维优选为0.05重量%以上且1.00重量%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0.15重量%以上且0.8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重量%以上且0.6重量%以下。附着量处于该范围时,满足作为卫生材料的顶片的亲水性能,加工适应性也变良好。

对无纺布赋予亲水剂来进行提高亲水性的处理,并用作卫生材料的顶片时,尿、血液透过无纺布表面,因此不会残留于皮肤,降低氨等的化学刺激,对皮肤的物理刺激小,并且不易划伤皮肤,因此也不易在化学刺激下发生皮炎等炎症。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使用包含2种以上热塑性树脂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且通过调整与皮肤接触的面的熔接部而实现。由于使用了复合长纤维无纺布,因此一部分的纤维交点没有完全薄膜化,而是复合纤维的低熔点成分发生了热熔接合,因此在与皮肤接触时,不会损害纤维的自由度,并且不会在薄膜化部分发生应力集中,因此物理刺激变小。另外,通过纤维交点的热熔接合,实现使用上的强度和防止起毛。

长纤维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的自由度取决于由热压接等造成的薄膜化部分与复合纤维的低熔点成分的热熔接合的程度,由长纤维无纺布的韧性指数表示。韧性指数是指,将无纺布的断裂与断裂伸度的乘积除以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而得到的值,优选为40以上且25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且150以下。

实施例

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实施例中的无纺布的各特性。

各特性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将得到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以下,将生产线方向即纤维的流向称为MD方向,将与纤维的流向垂直的方向即宽度方向称为CD方向。

(1)平均单丝纤度(dtex)

取样1cm见方的试片,用Keyence公司制显微镜VHX-700F逐一测定各20点的纤维直径,由其平均值算出纤度。

(2)单位面积重量(g/m2)

依据JIS-L1906,任意采集5张MD方向20cm×CD方向5cm的试片,测定质量,将其平均值换算为每单位面积的重量,从而求出。

(3)透气度(cm3/cm2/s)

依据JIS L-1096中记载的弗雷泽法测定。采集10点进行测定,算出测定值的平均值。

(4)卷缩数

沿CD方向取样5点的5cm见方的试片,使用Keyence制显微镜VH-Z450,在对试片中的纤维不施加载荷的状态下测定每1英寸(2.54cm)的卷缩数,由其平均值算出卷缩数。

(5)最大擦伤深度和累计擦伤深度

(I)从无纺布的任意位置,制作3点5cm×5cm的试样。

(II)在Kato Tech Co.,Ltd.制摩擦感试验机(KES-SE)的摩擦端子上安装试样。

(III)使用上述摩擦感试验机,使试样与后述的初始压缩应力98mN/cm2的伪皮肤模型在接触压力4.9×103Pa、接触面积1cm2、摩擦距离2cm的条件下摩擦1次。

(IV)使用非接触式激光测量机测定伪皮肤模型表面的因摩擦产生的宽度1cm、摩擦方向2cm的摩擦痕迹的中央部分、与摩擦方向正交的方向1cm宽度的最大擦伤深度、累计擦伤深度。

(V)测定在试样的纵向和横向分别以1cm间隔对10个位置进行摩擦时的伪皮肤模型表面的最大擦伤深度、累计擦伤深度,将纵横平均值作为试样片的最大擦伤深度、累计擦伤深度。样品的最大擦伤深度、累计擦伤深度采用上述3点的平均值。

[伪皮肤模型的制造方法]

将琼脂(AGAR POWDER、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试剂)1份、明胶(GIFCO公司制、试剂)8份溶解于水91份后,用冰箱固化后使用。以表面变得平坦的方式调整。

初始压缩应力是指,使用便携压缩试验机KES-G5(Kato Tech Co.,Ltd.制)以压缩面积200mm2、压缩速度0.1mm/秒测定伪皮肤模型时,进行了0.1mm位移时的压缩应力。根据需要,微调加入的水添加量,来匹配初始压缩应力。

(6)热压接部形状指数

(I)从无纺布的任意位置采集5cm×5cm的试样。

(II)由前述试样制作25张1cm×1cm的试样,用显微镜拍摄表面,得到25张25倍放大照片。

(III)从得到的照片求出无纺布的熔接部面积占无纺布表面积的比例。

(IV)从得到的照片求出表示每一定面积20平方毫米中所含的熔接并薄膜化的部分的周长的总和的值。

(V)利用下述数式(1)求出热压接部形状指数。热压接部形状指数采用上述25点的平均值。

热压接部形状指数=热熔接面积比率×每一定面积中的熔接周长式(1)

{式中,熔接面积比率:长纤维无纺布的熔接部面积占长纤维无纺布的整体面积的比例;每一定面积中的熔接周长:每20平方毫米长纤维无纺布中所含的熔接部的周长的总和。}

(7)摩擦系数的偏差值

(I)从无纺布的任意位置制作3点6cm×8cm的试样。

(II)在Kato Tech Co.,Ltd.制摩擦感试验机(KES-SE)的测定台安装试样。

(III)使用试样与摩擦感试验机的标准摩擦端子(10mm见方金属线端子),以测定载荷25g/cm2测定摩擦系数的偏差值(MMD),测定试样的纵横平均值。

(8)表面起毛指数

依据JIS P 8136通过下述方法实施。

(I)从无纺布的任意位置制作3点纵向25cm、横向3cm的试样。

(II)将试样粘贴至耐摩耗试验机的试样台,在摩擦子上安装平纹棉布3号(4cm×5cm)。

(III)将摩擦子(500g)置于无纺布之上,实施往复计数100次的摩擦试验。

(IV)感官评价摩擦后的无纺布表面的起毛状态。按照以下的判定基准,由3点的平均值表示。

[评价基准:表面起毛指数]

5分:未观察到由摩擦造成的起毛,未因表面摩擦而确认到损伤。

4分:稍微确认到由摩擦造成的表面形状变化,但未确认到起毛。

3分:略微观察到由摩擦造成的起毛,但剥离的纤维末端为10条以下。

2分:观察到由摩擦造成的起毛,剥离的纤维末端确认到11条以上且49条以下。

1分:因摩擦而大量发生起毛,剥离的纤维末端确认到50条以上。

(9)取向指数(X射线CT)

任意切取MD方向5mm×CD方向5mm的试片,以图像分析时的视野约3mm×3mm进行测定。测定装置使用高分辨率3DX射线显微镜nano3DX(Rigaku公司制),进行轻元素也能得到对比度的基于低能量高亮度X射线的CT测定。详细条件示于以下。

X射线靶:Cu

X射线管电压:40kV

X射线管电流:30mA

透镜:1.08μm/pix

分仓:2

旋转角度:180°

投影数:1000张

曝光时间:10秒/张

相机像素数:3300×2500

重建:Feldkamp法

对通过CT测定得到的三维X线断层照片进行图像分析,求出正交的3轴(x、y、z)的取向性指标Ix、Iy、Iz。使主要想要评价的样品的厚度方向与z方向一致。此处,取向性指标Ix、Iy、Iz是指,将从x、y、z的各方向观察到的纤维表面的面积的和(各方向上的纤维表面的各层总投影面积的和)分别作为Ax、Ay、Az,如下定义。

Ix=Ax/(Ax+Ay+Az)

Iy=Ay/(Ax+Ay+Az)

Iz=Az/(Ax+Ay+Az)

Ax、Ay、Az由X线断层照片求出。该指标中,沿值小的方向取向。另外,各向同性结构中均为1/3。

(10)体积密度(g/cm3)

将无纺布的布帛试样的两端10cm去除,以宽度方向均等的方式用孔雀型测厚仪(5g/4cm2)测定20点,算出平均的厚度。由该平均值使用以下的式子算出体积密度。

体积密度(g/cm3)=单位面积重量(g/m2)/厚度(mm)/1000

(11)压缩功量(WC)

沿CD方向采集5点的5cm见方的试片,使用Kato Tech Co.,Ltd.制压缩试验装置(KES-G5)测定。将试片设置在金属制试样台上,在具有加压面积2cm2的圆形平面的钢板间进行压缩。压缩速度设为0.067mm/s、压缩最大载荷设为3.4kPa(35gf/cm2)。恢复过程也以同一速度进行测定,算出压缩功量的平均值。

(12)质地

通过监测员5人的感官评价,判定样品的柔软性。样品的质地分类为“硬”或“柔软”,以5人的平均值进行判定。

(13)韧性指数

依据JIS L-1906,采集5点MD方向20cm、CD方向5cm的样品,用拉伸试验机以握持间隔100mm、拉伸速度300mm/分钟实施纵向的拉伸试验,根据测定得到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度、由下述式算出韧性指数。

韧性指数=断裂强度(N/50mm)×断裂伸度(%)/单位面积重量(g/m2)

[实施例1~3、比较例1、2]

将MFR为55g/10分钟(依据JIS-K7210以温度230℃、载荷2.16kg测定)的聚丙烯(PP)树脂作为第一成分,将MI为26g/10分钟(依据JIS-K7210以温度190℃、载荷2.16kg测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作为第二成分,第一成分的喷出量为0.4g/分钟·孔、第二成分的喷出量为0.4g/分钟·孔且总单孔喷出量为0.8g/分钟·孔,将纤维形状设为偏心鞘芯结构,通过纺粘法在纺丝温度220℃下挤出第一成分与第二成分之比为50/50的纤维,使用基于喷气的高速气流牵引装置将该长丝组以纺丝速度3000m/分钟向移动收集面挤出,制备平均单丝纤度2.8dtex的长纤维非织造网片。

接着,使热风温度142℃、热风风速0.7m/s的热风通过得到的非织造网片,进而用组合雕刻辊和光辊而成的热压接辊进行压接处理。调整使热风通过时的输送速度、热压接辊的温度、压力、传送带和卷取装置的速度,得到具有规定的热压接部形状指数的实施例1~3、比较例1、2的、平均单丝纤度2.8分特、卷缩数30个/英寸、单位面积重量20g/m2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

[实施例4]

将与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在室温22℃的气氛下以放电量40W·分钟/m2(放电度4.0W/cm2)的条件通过电晕放电处理机,得到润湿张力39mN/m的无纺布。对得到的无纺布通过喷雾法赋予聚醚系的亲水剂,接着,以110℃进行30秒热风干燥,得到药剂浓度附着量为0.3重量%的长纤维无纺布。所得到的无纺布作为尿布的顶片具有能令人满意的性能。

[实施例5]

将MFR为40g/10分钟(依据JIS-K7210以温度230℃、载荷2.16kg测定)的聚丙烯(PP)树脂作为第一成分,将MI为26g/10分钟(依据JIS-K7210以温度190℃、载荷2.16kg测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作为第二成分,第一成分的喷出量为0.4g/分钟·孔、第二成分的喷出量为0.4g/分钟·孔且总单孔喷出量为0.8g/分钟·孔,将纤维形状设为偏心鞘芯结构,通过纺粘法在纺丝温度235℃下挤出第一成分与第二成分之比为50/50的纤维,使用冷风推动型的气流牵引装置将该长丝组以纺丝速度2500m/分钟向移动收集面挤出,制备平均单丝纤度2.8dtex的长纤维非织造网片。

接着,使热风温度145℃、热风风速1.0m/s的热风通过得到的非织造网片,将无纺布热接合。调整使热风通过时的输送速度、卷取装置的速度,得到具有规定的热压接部形状指数的单位面积重量20g/m2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

[实施例6]

将与实施例5同样地得到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在室温25℃的气氛下以放电量40W·分钟/m2(放电度4.0W/cm2)的条件通过电晕放电处理机,得到润湿张力39mN/m的无纺布。对得到的无纺布通过喷雾法赋予聚醚系的亲水剂,接着,以120℃进行热风干燥,得到药剂浓度附着量为0.35重量%的长纤维无纺布。得到的无纺布作为尿布的顶片具有能令人满意的性能。

[比较例3]

将MFR为55g/10分钟(依据JIS-K7210以温度230℃、载荷2.16kg测定)的聚丙烯(PP)树脂作为单成分通过纺粘法在纺丝温度220℃下挤出,使用基于喷气的高速气流牵引装置将该长丝组以纺丝速度3000m/分钟向移动收集面挤出,制备平均单丝纤度2.8dtex的长纤维非织造网片。

接着,使得到的非织造网片通过141℃的平面辊与压花辊(图案规格:直径0.425mm圆形、锯齿排列、横间距2.1mm、纵间距1.1mm、压接面积比率6.3%)之间,将纤维彼此粘接,得到单位面积重量20g/m2且透气度456cm3/cm2/s、纤维未卷缩的热压接部形状指数1.9的长纤维无纺布。得到的无纺布的体积密度高,不具有缓冲性,质地硬。

[比较例4]

将作为第一成分的芯的成分为熔点162℃的聚丙烯、作为第二成分的鞘的成分为熔点130℃的高密度聚乙烯、且纤度2.5dtex、切割长度38mm的短纤维作为构成纤维,通过梳理法得到非织造网片。

接着,对于得到的非织造网片,利用热风温度140℃、热风风速1.0m/s的热风粘结将纤维彼此粘接,得到单位面积重量18g/m2且透气度717cm3/cm2/s、卷缩数5个/英寸的复合短纤维无纺布。得到的无纺布的伸长率低、韧性指标低、质地硬。

[表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复合长纤维无纺布具有具备缓冲性的柔软度的蓬松性、且具有高的强度和伸长率,因此能适用于卫生材料的制造。作为卫生材料,能适用于一次性尿布、卫生巾或失禁垫,可以用作表面的顶片、外侧的底片。另外,用途不受限定,例如也可以用于面膜、取暖器、胶带基布、防水片基布、贴药基布、绷带基布、包装材料、擦拭制品、医用长袍、绑带、服装、护肤用片材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