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具有编入针织线或包覆线的机织织物的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5533发布日期:2018-10-23 21:2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造具有编入针织线或包覆线的机织织物的织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编入的针织线或包覆线的机织织物的织机。

现有技术

上述类型的织机由文献CH 490 541已知。在料幅的编织过程中借助喂纱针将固定纱布置在该处。而根本没有说明针织料幅织机如何能够有利地实施针织线或包覆线的编入。类似的技术还独立地在文献US 3 796 234A中公开。

由文献WO 2007/071077A1已知,导线纱以不同方式被编入,为此,引线针布置在横向于经线方向定向的轴上,所述轴与用于实施轴的摆动运动的第一驱动设备相连,并且还与用于沿轴向行进的第二驱动设备相连。导纱针(Stecher)通过摆动下沉并且拔出梭口。由此当料幅处于文献WO 2007/071077A1的情况下能够使导纱针彻底地在梭口的宽度上行进。

由文献JP 2005/015954A已知一种用于织入花式纱的织机,所述花式纱能够编入基础织物中。JP 2005/015954A的织机配备有用于经纱的梭口形成装置,所述梭口形成装置实现了对各根经纱的选择。花式纱在此是可选择的、附加的经纱。在此,无论是花式纱还是附加的经纱都导入梭口内部。这导致的结果是,从附加的经纱和被选择的花式纱上方导入的经线中的花式纱在花式纱横向运动时被所述经纱扎绞。这意味着,花式纱不安置在基础织物的上方,而是变为基础织物的一部分并且由此改变结构。

由文献EP 2 395 140A1已知一种织机,所述织机借助能够沿侧向以基础织物的一个或多个经纱移动的经线镶嵌设备并且由此能够使得附加的线(在此也被称为包覆线)扎绞在基础织物上。文献EP 2 395 140A1的织机也能还适用于确定的应用,尤其在文献EP 2 395 140A1中所述的应用。然而在确定的应用中显示出有必要的是,一方面为了卸载附加的线、也即EP 2 395 140A1的包覆线,并且另一方面为了尤其在多根附加的纱的情况下实现织机的较高的灵活性而对采取措施,以便实现附加的纱整齐的织入或镶嵌。为此在文献EP 2 395 140A1中规定了原先被称为导纱针的回拉钩,然而所述回拉钩与在此和另外所称的回拉钩并无关系,因为其缺少与附加纱的连接,然而被称为导纱针的回拉钩鉴于其较低的灵活性仅适用于附加的线(包覆线)。

由文献WO 2013/107571A2已知一种具有用于构成附加纬面花纹的设备的织机,然而所述设备被认为是不利的而且其弊端是该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文献WO 2013/107571A2中因此规定,在垂直方向和纬线方向上可移动的引线针布置在钢筘与梭口形成装置之间,所述梭口形成装置能够将花式纱导入下梭口中,由此能够使衬纬元件运动穿过由此构成的花式纱环圈。该装置的第一主要弊端在于,引线针沿纬线方向的移动行程越大,花式纱环圈就不断变得越小。衬纬元件就不能再可靠地或甚至根本不能再运动通过花式纱环圈。第二主要弊端在于,钢筘是向上开放的或缺少钢筘的上部框架。钢筘齿由此能够在沿纬线方向的力作用较小时弯曲,这导致织物中的经线密度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织机,所述织机适用于制造具有编入的针织线或包覆线的织物。

所述技术问题在上述织机方面通过权利要求1的机器解决。在此,本发明的措施首先就实现,多根纱(以下被称为针织线)能够沿纬线方向被扎绞。此外,在料幅织物的织物侧上的扎绞是不可见的或几乎不可见的。在此,该机器与文献JP 2005/015954A的织机相比能够对纱进行镶嵌,而不会明显改变织物。通过本发明的措施能够实现的是,附加纱不变成基础织物的一部分。由此避免了JP 2005/015954A的明显弊端。

与EP 2 395 140A1中同样具有回拉钩的织机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织机具有更大灵活性的优点。通过具有穿纱眼的导纱针、也就是说经纱与向上下沉的导纱针之间、与具有多个齿的精梳轴(在所述齿之间存在间隙)的共同作用,同样与在EP 2 395 140A1中的织机相比实现了明显更大的灵活性。此外,通过本发明的织机还能够省去EP 2 395 140A1的织机的经线镶嵌装置,因为额外镶嵌的纱不借助附加经纱编入,而是借助带有穿纱眼的导纱针置入、也即织入。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措施尤其由此实现其优点,即,具有多个齿连同齿间的间隙的精梳轴不仅能绕自身的轴线旋转(如EP 2395 140A1所述),而且还能侧向移动并且还额外地设有器件、优选具有在齿上的凸起,所述凸起构造为,所述齿能够使针织线保持在精梳轴旋转的至少一个位置上,然而在精梳轴旋转的另一个位置上释放。由此尤其能克服WO2013/107571A2的弊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该已知的是,精梳轴与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下沉式导纱针(Lochnadelstecher)的运动或可活动性借助上述器件、尤其精梳轴上的凸起的共同作用才能可实际应用地实现,所述齿使针织线能够保持在精梳轴的至少一个位置上,然而在另一个轴向位置上释放。在此对发明来说关键、然而对发明来说必要的还在于精梳轴的设计:编入的纱保持在穿筘的旋转位置中,直至衬纬机构可靠地运动穿过针织环圈。当齿尖上的凸起或凸耳不回拉针织线时,针织线在此从精梳轴的齿向下弹出。那么针织线则突然斜向地位于经线上,并且通过导纱针所构成的针织线环圈变小,使得衬纬机构不能再可靠地穿行运动。

织机的有利的改进方式在各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在简单的实施方式的范畴内有利的是,用于编入的设备的齿以固定、优选相同的间距并排布置。在此,两个或多个下沉式导纱针可以并排布置,从而使两根或多根针织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一致地织入,所述针织线在两根以上的情况下根本不必具有相同的间距。然而还可以考虑的是,两个或多个下沉式导纱针前后依次布置,从而使两根或多根针织线能够完全相互无关地织入。这两个措施可以相互结合的方式是,既可以并排也可以前后依次地布置下沉式导纱针。

显然,本发明也可以这样使用,即,仅激活下沉式导纱针,其穿纱眼也就供应有纱。

上述设计方式主要涉及带式织机,例如具有纬线针。在更宽的织机上可以有利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的方式是,将夹纱器或完全传统地将梭子设计为衬纬器件。

上述的、以及所要求保护且在以下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付诸使用的元件在其尺寸、形状设计、材料应用及其技术措施方面没有特别的例外条件,因此在各个应用领域所已知的选择标准都可以不受限地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附图更详尽地描述织机的实施例,其中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织机的立体图,其处于静止位置中;

图2示出根据图1的织机,其中,精梳轴和下沉式导纱针与图1相比已经移动;

图3示出根据图1的织机,其中,构造有下梭口和上梭口,并且下沉式导纱针朝精梳轴运动;

图4示出根据图1的织机,其中,钢筘远离止挡,下沉式导纱针已经下沉并且精梳轴以大约80°绕其轴线旋转;纬线针已经靠近上梭口与下梭口之间的区域;

图5示出根据图1的织机,其中,钢筘进一步远离止挡,下沉式导纱针已经下沉;

图6示出根据图1的织机,其中,钢筘更加进一步远离止挡,下沉式导纱针已经下沉纬线针的平面下方;

图7示出根据图1的织机,其中,纬纱已经为扎绞织边而触及编织针;

图8示出根据图1的织机,其中,钢筘重新朝止挡运动,编织针为扎绞织边而保持纬纱,所述纬纱针重新从梭口移出,并且下沉式导纱针重新抬起;

图9示出根据图1的织机,其中,钢筘进一步朝止挡运动,编织针为扎绞织边而扎绞纬纱,所述纬纱针已经重新从梭口移出,并且下沉式导纱针重新处于梭口上方;

图10示出属于根据图1至9的织机的具有向上的齿的精梳轴;

图11示出属于根据图1至9的织机的具有向下的齿的精梳轴;

图12示出一种织机的立体图,其类似于根据图1至9的织机,其中,示出四个前后依次布置的具有穿纱眼的导纱针,其处于静止状态并且带有额外的针织线;

图13示出根据图12的织机,其中,下沉式导纱针在所构成的梭口中准备下沉;

图14示出根据图12的织机,其中,下沉式导纱针已经下沉梭口并且将针织线置入;

图15示出根据图12的处于静止状态的织机的自侧面观察的示意图;

图16示出根据图14的织机自侧面观察的示意图,其中,下沉式导纱针已经下沉梭口并且将针织线置入;

图17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织机,其中示出两个用于编织两个并排而置的织物带的导纱杆,其中,每个导纱杆都分别具有一组配属于精梳轴的三个导纱针,以便在每个织物带上织入三个以固定距离布置的嵌花;

图18示出普通的由根据图17的织机制成的嵌花;

图19从侧面示出精梳轴的功能的视图;并且

图20示出从上观察的根据图19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9中示例性示出设备的作用原理,其中,在该实施例中仅激活一个下沉式导纱针,其穿纱眼供应有纱。

在图1至9中所示的织机是针织织机,然而衬纬的类型并不重要。针织织机具有能够构成上梭口和下梭口的经纱、带有纬纱的纬线针、带有针织线或包覆线的下沉式导纱针、用于扎绞织边的编织针和尤其带有用于保持针织线或包覆线的凸起的精梳轴和导纱杆,其中,精梳轴不仅能侧向移动,而且还在该实施例中以70°至100°、优选约70°至80°绕其轴线旋转。图1示出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静止位置的织机。这由此意味着,不构成梭口。在图2中精梳轴和下沉式导纱针与图1相比已经移动。在图3中构造有下梭口和下梭口,并且下沉式导纱针已经朝精梳轴运动。在图4中钢筘与止挡远离,下沉式导纱针准备下沉并且精梳轴以大约80°绕其轴线旋转。纬线针已经靠近上梭口与下梭口之间的区域中。在图5中钢筘进一步远离止挡,并且下沉式导纱针已经下沉。在图6中钢筘更加进一步远离止挡,下沉式导纱针已经下沉纬线针的平面下方。在图7中纬纱已经为扎绞织边而触及编织针。在图8中钢筘重新朝止挡运动,编织针为扎绞织边而保持纬纱,所述纬纱针重新从梭口移出并且下沉式导纱针重新抬起。衬纬、也即编织过程以图9中的状态结束。

钢筘进一步朝止挡运动,用于扎绞织边的编织针使纬纱扎绞,纬线针重新从梭口中移出并且下沉式导纱针重新位于梭口上方。应该注意的是,根据图1至9的视图是简化的视图,其中,为便于理解仅示出一个下沉式导纱针。可旋转的精梳轴以图10和11中的两个不同的旋转位置被示出。

图12示出一种织机,其中示出四个前后依次而置的下沉式导纱针4,并且应在以下进行描述。在图12中示出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静止状态的织机。在图13中织机则准备将针织线或包覆线6置入。纬线针还处于已经构成的梭口的外部并且钢筘1处于初始位置。为了统一而仅仅示出一个下沉式导纱针4连同穿入的针织线或包覆线6。在实际的运行中可以、但不一定为其他下沉式导纱针4也各设置一根针织线或包覆线6。精梳轴10处于一种位置,在所述位置中精梳轴10准备接收针织线或包覆线6以便随动。在图13中示出处于这一时刻的根据图12的织机,在所述这一时刻,下沉式导纱针已经下沉梭口并且将针织线置入。纬线针导引通过梭口。图15示出从上侧观察的织机连同下沉的下沉式导纱针4,而图16示出的织机处于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钢筘1被止挡,下沉式导纱针4重新旋转入上方位置并且精梳轴10旋转,从而使精梳轴在导纱杆横向运动时保持针织线或包覆线6。在图15和16中示出导纱杆的设计,所述导纱杆布置在保持部14上,并且借助导纱杆导引部1能绕导纱杆轴线15旋转。

在图16中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织机,其中示出两个用于编织并排而置的织物带的导纱杆,其中,每个导纱杆都具有一组分别配属于一根精梳轴的三个导纱针,以便在每个织物带上织入三个以固定距离布置的嵌花。

在图18中示出利用这种织机制成的普通的嵌花17。

在图19中示出精梳轴10的功能。精梳轴10在织物侧紧密地处于钢筘的止挡线后方,并且能够借助凸起11保持针织线6或同样通过旋转释放针织线。编入的纱在穿筘的旋转位置中保持,直至衬纬机构可靠地运动穿过针织线环圈。当齿尖上的凸起11不回拉针织线时,针织线在没有凸起11的情况下在此从精梳轴的齿向向下弹出。那么针织线则突然斜向地位于经线上,并且通过导纱针所构成的针织线环圈变小,使得衬纬机构不能再可靠地甚至完全不能再穿行运动。通过该布置确保过程安全性并且尤其保护针织线,所述针织线确实应该例如作为天线纱不承受较大负载。在图20中又自上方示出该情况。

附图标记清单

1 钢筘

2 经纱下梭口

3 经纱上梭口

4 下沉式导纱针

5 纬纱

6 针织线或包覆线

7 纬线针

8 具有编入花纹的织物带

9 用于扎绞织边的编织针

10 精梳轴

11 精梳轴上的凸起

12 导纱杆

13 精梳轴轴线

14 保持部

15 导纱杆轴线

16 导纱杆导引部

17 具有三重嵌花的织物成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