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4732发布日期:2019-10-29 03:1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系统熨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熨斗(systemiron),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风扇的系统熨斗。



背景技术:

在从衣服去除褶皱时,根据衣服的类型,存在要求使用熨斗进行熨烫的情况和要求服装蒸汽加工的情况。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因为必须根据需要来使用不同装置,所以除皱是很麻烦的。

另外,还存在的一个麻烦问题是,在进行服装蒸汽加工的情况下,在扣上纽扣的上衣(诸如正装衬衫)被保持在服装挂烫机上之前必须被再次扣紧在服装挂烫机上。

尽管韩国未审查专利公开kr10-2016-0066224和kr10-2012-0018486公开了将蒸汽喷射在衣服内部的蒸汽加工装置,但是存在蒸汽加工装置不能使用熨斗进行熨烫操作的问题。

另外,尽管消费者希望在放置在熨烫板上的服装与熨烫板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熨烫,当担心损坏服装时希望在服装与熨烫板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状态下进行熨烫,并且希望快速冷却放置在熨烫板上的熨斗,但是存在这些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发明不能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的问题。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未审查专利公开kr1020160066224a

韩国未审查专利公开kr1020120018486a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褶皱去除操作的系统熨斗。

本发明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系统熨斗,该系统熨斗具有风扇,所述风扇被配置、设置和操作成最优化以根据系统熨斗的操作模式进行熨烫或蒸汽喷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熨斗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熨烫板,该熨烫板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上,并且将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喷射到熨烫板的外部,上衣被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铺展单元,其用于张紧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前按压器,其用于保持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的前表面;以及一对臂张紧器,它们用于张紧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的袖子,由此可以通过改变熨烫板的位置而使用熨斗进行熨烫或使用蒸汽进行蒸汽加工,并且可以通过前按压器容易地保持上衣的前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熨斗包括:主体,在该主体中包括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熨烫板,该熨烫板可旋转地联接到主体的上部,并且在该熨烫板中包括用于将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喷射到外部的蒸汽喷嘴;第一风扇,其用于将空气排放到熨烫板的外部或将空气吸入熨烫板中;第二风扇,其用于冷却放置在熨烫板上的熨斗,由此可以将服装保持在熨烫板上或冷却熨斗。

熨烫板包括:烫衣底板,在烫衣底板中包括第一风扇和蒸汽喷嘴;以及熨斗架,熨斗架中包括第二风扇,该第二风扇将空气排放到烫衣底板以冷却放置在熨斗架上的熨斗,并且熨斗架包括设置在熨斗架的上表面上并且其中具有供空气流过的多个抽吸孔的熨斗托板,熨斗托板上设置有硅树脂绝缘材料,由此可以提供放置或冷却使用中的熨斗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熨斗包括:主体,在该主体中包括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熨烫板,该熨烫板可旋转地联接到主体的上部,并且该熨烫板根据系统熨斗是在熨烫模式下操作还是在将蒸汽喷射到上衣的蒸汽喷射模式下操作而改变位置,熨烫板包括用于在蒸汽喷射模式下张紧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的铺展单元和用于保持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的前表面的保持单元;第一风扇,其用于将空气排放到熨烫板的外部或将空气吸入熨烫板中;以及第二风扇,其用于冷却放置在熨烫板上的熨斗,由此可以考虑熨烫模式来使风扇操作。

有益效果

首先,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熨斗能够通过单个装置执行使用熨斗熨烫和服装蒸汽加工,因此优点在于可以使用单个装置来执行用户要求的各种熨烫操作。

第二,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熨斗提供的优点在于,通过使放置在熨烫板上的服装通过第一风扇保持在熨烫板上或与熨烫板间隔开,可以容易地进行熨烫,并且可以通过第二风扇快速地冷却使用后的熨斗来防止安全事故。

第三,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熨斗设置有布置在熨斗托板上的硅树脂绝缘材料而为使用中的熨斗提供放置空间,因此具有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优点。

第四,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熨斗能够使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根据操作模式不同地操作,因此具有提高熨烫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在熨烫模式下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在蒸汽喷射模式下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主体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分解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高度调节单元的视图,其中,(a)示出熨烫板被锁定的状态,(b)示出熨烫板可移动的状态;

图6是示出熨烫板的平坦表面的视图,其中,烫衣板和第一风扇已经被移除以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蒸汽流动通道和蒸汽喷嘴;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构件中的铰链轴和角度限制单元的视图,该铰链轴和角度限制单元用于旋转或锁定系统熨斗的熨烫板;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肩部张紧器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侧面张紧器的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括袖子保持单元的臂张紧器的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仰视立体图,其中,支撑构件被安装在支撑腿支座上;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按压器、臂张紧器和支撑腿的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按压器、臂张紧器和支撑腿的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置在熨烫板中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视图;

图15是示出吸入模式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中的气流的视图;

图16是示出吹风模式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中的气流的视图;

图17是示出熨斗冷却模式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中的气流的视图;以及

图18是示出蒸汽喷射模式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中的气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提供这些附图是为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10包括:主体100,其包括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熨烫板200,其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上,上衣悬挂在该熨烫板的外侧上并且该熨烫板喷射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铺展单元,其用于张紧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前按压器260,其用于保持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的前表面;以及一对臂张紧器270,它们用于张紧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的袖子。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10包括:主体100,主体100中包括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熨烫板200,其可旋转地设置在主体上,以便根据系统熨斗是在进行熨烫操作的熨烫模式下操作还是在将蒸汽喷射到上衣上的蒸汽喷射模式下操作而改变位置;铺展单元,其用于在蒸汽喷射模式下张紧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前按压器260,其用于在蒸汽喷射模式下保持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的前表面;以及一对臂张紧器270,它们用于在蒸汽喷射模式下张紧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的袖子。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在熨烫模式下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在蒸汽喷射模式下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主体的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分解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高度调节单元的视图。

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主体。

主体100支撑熨烫板200,熨烫板200连接到该主体的上侧。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主体100可以设置为垂直于地面。

主体100被构造成具有圆柱形状,其横截面面积随着向上移动而减小。

主体100包括上主体110和下主体112,旋转构件250可旋转地连接到上主体110,下主体112用于在其中容纳水箱120和蒸汽发生器。上主体110和下主体112被设置成使得上主体110的下表面与下主体112的上表面接触。上主体110的下表面和下主体的上表面112可以被设置成通过高度调节单元130彼此间隔开。

熨烫板200的旋转构件250可旋转地联接到上主体110的上侧。上主体110的上侧设置有两个锁定杆142,所述锁定杆用于支撑设置在旋转构件250中的铰链轴的旋转。锁定杆142中设置有圆形腔,铰链轴252设置在该圆形腔中。

主体100包括水箱120、用于从存储在水箱120中的水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122、以及用于将水从水箱120供应到蒸汽发生器122的振动泵124。下主体112包括水箱120、蒸汽发生器和振动泵124。

水箱120是用于存储用于产生蒸汽的水的空间。水箱120被构造成可释放地附接到主体100。水箱120在与系统熨斗分离时可以填充水,然后可以被装配到主体100中。

蒸汽发生器122是用于从存储在水箱120中的水产生蒸汽的装置。存储在水箱120中的一些水借助于振动泵124的振动而被引入到蒸汽发生器122中。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主体100中包括蒸汽流动通道244,该蒸汽流动通道允许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流到熨烫板200中的蒸汽喷嘴245。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蒸汽流动通道244位于主体100和熨烫板200中。

位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中的蒸汽流动通道244可以分成位于主体中的主体蒸汽流动通道和位于熨烫板中的熨烫板蒸汽流动通道。主体蒸汽流动通道和熨烫板蒸汽流动通道彼此连接。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流过主体蒸汽流动通道和熨烫板蒸汽流动通道,然后从蒸汽喷嘴245排出。蒸汽喷嘴245设置在熨烫板200的铺展单元内。当铺展单元展开到熨烫板外部时,蒸汽喷嘴245将蒸汽喷射到外部。

主体100包括用于调节熨烫板200的高度的高度调节单元130。高度调节单元130通过升高或降低上主体110来调节熨烫板200的高度。

高度调节单元130包括:高度调节盒132,该高度调节盒缩回到主体100中或者延伸到主体100外部以便调节熨烫板200的高度;锁定单元136,该锁定单元用于限制高度调节盒132和高度调节杆138的移动,该高度调节杆与锁定单元136联动操作,以允许高度调节盒132移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高度调节盒132被配置为具有长方体盒形状。高度调节盒132设置在上主体110下方。高度调节盒132缩回到下主体112中,或者从下主体112向上延伸。高度调节盒132在下主体112的外部和内部之间向上和向下移动。当高度调节盒132向上和向下移动时,设置在高度调节盒132上方的上主体110和熨烫板200也与高度调节盒132一起向上和向下移动。

高度调节盒132中设置有用于限制高度调节盒132的向上和向下移动的锁定单元136。高度调节盒132的侧表面中设置有伸出孔134,使得锁定单元136的一部分通过伸出孔134从高度调节盒132向外伸出。

锁定单元136用于限制高度调节盒132的移动。锁定单元136可以设置在高度调节盒132中,并且锁定单元136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高度调节盒132中的伸出孔134伸出。当锁定单元136的伸出构件从高度调节盒132向外伸出时,该伸出构件在主体100的低位置处与高度调节盒132中的容纳空间的一侧接合,从而限制高度调节盒132的移动。

当锁定单元136的一部分通过高度调节盒132中的伸出孔134向外伸出时,高度调节单元130保持在锁定状态,从而限制高度调节盒132的向上和向下移动。当锁定单元136的伸出构件没有通过高度调节盒132中的伸出孔134向外伸出时,高度调节单元130从锁定状态释放,从而允许高度调节盒132向上和向下移动。

锁定单元136与高度调节杆138联动操作。使用者可以使用高度调节杆138在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高度调节单元130。使用者可以利用高度调节杆138使锁定单元的伸出构件从高度调节盒132向外伸出或者缩回到高度调节盒132中。使用者可以使用高度调节杆138移动高度调节盒132。

高度调节杆138设置在上主体110处。高度调节杆138可以连接到锁定单元136。高度调节杆138可以利用线材使锁定单元136的伸出构件伸出到高度调节盒132的外部或设置在高度调节盒132中。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高度调节单元130被构造成使得当高度调节杆138围绕杆轴138a向上旋转时,如图5的(a)所示,锁定单元136被释放,从而允许高度调节盒132向上和向下移动,如图5的(b)所示。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主体包括支撑腿支座160,在该支撑腿支座160上安装有将在后面描述的熨烫板200的支撑单元的支撑腿266(参见图11)。支撑腿支座160是形成在上主体110处的部分,支撑腿266的一端安装在该支撑腿支座上。

图6是示出熨烫板的平坦表面的视图,其中,烫衣板和第一风扇被移除以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蒸汽流动通道和蒸汽喷嘴。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构件中的铰链轴和角度限制单元的视图,该铰链轴和角度限制单元用于旋转或锁定系统熨斗的熨烫板。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4、图6和图7描述系统熨斗的熨烫板。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熨烫板200是用于熨烫衣服或在悬挂在熨烫板200的外侧上的衣服上喷射蒸汽的板。熨烫板200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100的上侧。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熨烫板200的位置根据使用熨烫板200的模式而改变。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10可以在使用熨斗熨烫衣服的熨烫模式下操作(如图1所示),或者在蒸汽喷射模式下操作,在该蒸汽喷射模式下,将上衣悬挂在熨烫板200的外侧上,并且将蒸汽喷射到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上(如图2所示)。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熨烫板200在熨烫模式下平行于地面设置,而在蒸汽喷射模式下垂直于地面设置。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熨烫板200在熨烫模式下垂直于主体100设置,而在蒸汽喷射模式下平行于主体100设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熨烫板200围绕旋转轴线252a旋转(参见图7),旋转轴线252a设置在上主体110的上部。熨烫板200围绕设置在上主体110的锁定杆142处的旋转轴线252a旋转,以便根据系统熨斗是在熨烫模式下还是在蒸汽喷射模式下操作而改变位置。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熨烫板200被构造成当在熨烫模式和蒸汽喷射模式之间改变操作模式时在0至90度的范围内旋转。然而,这仅是一个示例,并且熨烫板200可以被设置为在0到大于90度的角度范围内旋转。

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熨烫板200的描述中,基于图1,熨烫板200的连接到主体100的表面被称为下表面225,熨烫板200的与下表面225相反并且在熨烫模式下在上面熨烫衣服的表面被称为上表面224,在连接上表面224和下表面225的表面中的、熨烫板200的设置有侧面张紧器280和肩部张紧器290的表面被称为侧表面226,在连接上表面224和下表面225的表面中的、熨烫板200的设置有颈夹299并且与设置肩部张紧器290的部分相邻的表面被称为前表面227,并且在连接上表面224和下表面225的表面中的、熨烫板200的与前表面227相反的表面被称为后表面228。

另外,基于图1,颈夹连接至熨斗架的线性方向被称为纵向方向l,设置在熨烫板200的两个侧表面226处的侧面张紧器280彼此连接的线性方向被称为宽度方向w,并且熨烫板200的上表面220和下表面225彼此连接的线性方向被称为高度方向h。在纵向方向l上,朝向前表面227的方向被称为向前方向,并且与向前方向相反并且朝向下表面225的方向被称为向后方向。在高度方向h上,熨烫板200的上表面224面对的方向被称为向上方向,并且下表面225面对的方向被称为向下方向。纵向方向l、宽度方向w和高度方向h限定了它们彼此垂直的关系。这些限定可以在熨烫板200的描述中使用,并且无论操作模式是改变为如图1所示的熨烫模式还是如图2所示的蒸汽喷射模式都可以类似地使用。这些方向的限定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熨烫板200包括熨烫板壳体222和上板220,熨烫板壳体222限定熨烫板200的外观并且在上平面224处敞开,上板220设置在熨烫板200的上平面上。熨烫板壳体222和上板220限定熨烫板200的外观。熨烫板壳体222限定熨烫板的下表面225、侧表面226、前表面227和后表面228。熨烫板壳体222在下表面225处联接到主体100。

上板220包括设置在烫衣底板210上的烫衣板212(其将在后面描述)和设置在熨斗架214上的熨斗托板216。熨烫板壳体222包括限定烫衣底板210的下表面和横向侧表面的烫衣底板壳体218和限定熨斗架214的横向侧表面的下表面的熨斗架壳体219。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熨烫板200包括烫衣底板210和熨斗架214,烫衣底板210用于在熨烫模式下熨烫衣服或者在蒸汽喷射模式下悬挂衣服,熨斗在熨烫模式下被放在熨斗架214上。烫衣底板210沿纵向方向l设置在熨烫板200的前部,熨斗架214沿纵向方向l设置在熨烫板200的后部。

烫衣底板210是悬挂衣服以便在熨烫模式下使用熨斗熨烫衣服的部分。烫衣底板210是在蒸汽喷射模式下悬挂衣服的部分。烫衣底板210被构造成具有类似于典型熨烫板200的形状,该熨烫板200具有在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l上随着向前移动而减小的表面积。烫衣底板210包括:烫衣底板壳体218,该烫衣底板壳体218限定烫衣底板的外观并在其上表面处敞开;以及烫衣板212,在该烫衣板212中形成有通孔,以允许熨烫板200内部的空气与熨烫板200外部的空气相互连通。烫衣底板壳体218在其下表面处可旋转地联接至主体100。烫衣底板壳体218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前按压器260,并且烫衣底板壳体218的横向侧表面上设置有侧面张紧器280和肩部张紧器290。烫衣底板壳体218设置有开口孔,第一风扇240下方的空气由于第一风扇240的操作而流过该开口孔。

烫衣底板210中设置有第一风扇240,第一风扇240用于通过形成在烫衣板212中的通孔将空气吸入熨烫板200的内部或者将空气排出到熨烫板200的外部。第一风扇240可以沿正向方向或反向方向旋转。第一风扇240可以由轴流式风扇实现。

第一风扇240用于通过熨烫板中的烫衣板212中的通孔吸入空气,或者用于在蒸汽喷射模式下通过烫衣板212中的通孔排出空气。开口孔246形成在熨烫板壳体222的下部,以允许空气借助于第一风扇240流到熨烫板200的内部和外部。

烫衣底板210中设置有引导板248,引导板248用于朝向通孔引导通过第一风扇240流动的空气。

烫衣底板210包括蒸汽喷嘴245,蒸汽喷嘴245用于朝向外部喷射由蒸汽发生器122产生的蒸汽。蒸汽喷嘴245通过蒸汽流动通道244接收由蒸汽发生器122产生的蒸汽。在蒸汽喷射模式下,由蒸汽发生器122产生的蒸汽通过设置在烫衣底板210中的蒸汽喷嘴245来喷射。

熨斗架214是放置在熨烫模式下使用的熨斗的区域。熨斗架214包括熨斗架壳体219和熨斗托板216,熨斗架壳体219限定熨斗架的外观并且在其上表面处敞开,熨斗托板216设置在熨斗架壳体的上平面上并且其中设置有供空气流过的多个抽吸孔。熨斗架214中设置有第二风扇242,以便通过形成在熨斗托板216中的多个孔吸入空气。第二风扇242优选地由多叶片式风扇(siroccofan)实现,该多叶片式风扇使得空气吸入的方向垂直于空气排出的方向。当第二风扇242启动时,空气被吸入到熨斗托板216中,然后被排放到烫衣底板210的内部。

硅树脂绝缘材料设置在熨斗托板216上。因此,即使当使用中的高温熨斗被放置在熨斗架214上时,也可以通过提供硅树脂绝缘材料来防止熨斗的加热板发生火灾和污染。另外,通过启动熨斗架214中的第二风扇242,可以在终止熨斗使用时快速冷却熨斗。

熨烫板200还可包括熨斗保护器230,该熨斗保护器用于防止放置在熨斗架上的熨斗从熨斗架上掉出。熨斗保护器230被构造成具有“u”形状。熨斗保护器230的两端可旋转地设置在熨烫板200的两个侧表面226处。

熨斗保护器包括:水平杆232,其位于熨斗架外侧,以防止熨斗从熨斗架逃脱;以及一对垂直杆234,其在与水平杆232垂直的方向上从水平杆232的两端弯曲并允许水平杆232移动。

该对垂直杆234在其第一端处连接到水平杆232的两端,并且在其第二端处可旋转地连接到熨烫板200的两个侧表面226。垂直杆234绕形成在熨烫板200的两个侧表面226上的旋转轴234a旋转。当垂直杆234旋转时,水平杆232的位置改变。参考图1,水平杆232在熨烫模式下位于熨斗架的外侧,从而防止熨斗逃脱到熨斗架的外侧。

熨斗保护器230可以在蒸汽喷射模式下保持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的后部。熨斗保护器230保持悬挂在熨烫板200的外侧上的上衣的后表面。水平杆232在蒸汽喷射模式下被保持在烫衣板212上,从而保持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的后表面228。水平杆232可以包括磁性材料。在蒸汽喷射模式下,水平杆232借助于磁性材料可拆卸地连接到烫衣底板210。

熨烫板200包括:旋转构件250,该旋转构件可旋转地联接到主体100;保持单元,其用于在蒸汽喷射模式下保持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以及铺展单元,其用于在蒸汽喷射模式下张紧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烫衣底板210包括该旋转构件250、该保持单元和该铺展单元。

旋转构件250从熨烫板壳体222的下表面225伸出。旋转构件250设置在主体100的上部。旋转构件250被构造成具有与主体100的上部互补的形状,使得旋转构件250可以在主体100的上部旋转。

参考图7,旋转构件250绕旋转轴线252a旋转,该旋转轴线252a形成在主体100与该旋转构件之间。旋转构件250包括铰链轴252和连接杆254,该铰链轴252绕旋转轴线252a旋转,并且该连接杆254将铰链轴252连接到熨烫板200。旋转构件250还包括:用于限制铰链轴252的旋转的角度限制单元256;和按钮单元258,该按钮单元258与角度限制单元256联动操作,以允许铰链轴252的旋转。

铰链轴252设置在两个锁定杆142中的腔内。铰链轴252在锁定杆142中的腔内旋转。连接杆254设置在铰链轴252的两端。连接杆254将铰链轴252的旋转力传递到熨烫板200。当铰链轴252旋转时,连接杆254绕旋转轴线252a旋转,从而使熨烫板200旋转。连接杆254设置有角度限制单元256,以限制铰链轴252的旋转。

角度限制单元256与连接杆254一起旋转。锁定杆142设置有多个锁定槽,角度限制单元256被插入到所述锁定槽中。角度限制单元256的一部分被插入到形成在锁定杆142中的多个锁定槽中的一个中,从而锁定熨烫板200。当角度限制单元256被插入锁定杆142中的多个锁定槽中的一个中时,铰链轴252的旋转受到限制。

角度限制单元256与按钮单元258联动操作。参考图2和图8,在根据实施方式的熨烫板200中,当按压按钮单元258时,角度限制单元256与锁定杆142中的槽分离。当使用者按下按钮单元258时,允许铰链轴252移动。

保持单元是用于在蒸汽喷射模式下保持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的构件。保持单元包括磁性材料。保持单元借助于磁性材料可拆卸地附接到熨烫板200。保持单元包括用于保持上衣的前表面227的前按压器260和用于保持上衣的后表面228的熨斗保护器230。

前按压器260用于在蒸汽喷射模式下保持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前按压器260设置在熨烫板200的下表面225下方,并且沿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l延伸。在蒸汽喷射模式下,前按压器260使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的前表面与熨烫板200的下表面225紧密接触。前按压器260使悬挂在熨烫板200的外侧上的上衣的前表面与熨烫板200的下表面225紧密接触。前按压器260借助于磁性材料可拆卸地附接到熨烫板200的下表面225。使用磁性材料可拆卸地附接前按压器仅是一个示例,并且还可以使用用于将上衣的前表面保持在熨烫板200的下表面和前按压器260之间的另一构件。

在前按压器260和熨烫板200之间产生以保持悬挂在熨烫板外侧上的上衣的前表面的磁力被设定为大于由侧面张紧器280施加以使上衣的侧表面铺展开的力。

前按压器260设置在熨烫板壳体222的下表面225下方。前按压器铰接地联接到熨烫板200,以便可拆卸地附接到熨烫板200的下表面。前按压器260绕压板铰链264旋转,该压板铰链264设置在前按压器260的一侧处。压板铰链264设置在熨烫板壳体222的下表面225上,以沿着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l定位在旋转构件250的前面并与其相邻。

前按压器260包括压板262和压板铰链264,该压板262与熨烫板壳体222接触,该压板铰链264用于将压板262铰接地联接到熨烫板200。压板262与熨烫板壳体222的下表面225接触。前按压器260被设置为与旋转构件250相邻,并且沿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l延伸。压板铰链264设置在前按压器260的与旋转构件250相邻的端部处。压板铰链264包括旋转轴264a,该旋转轴264a平行于熨烫板200的宽度方向w延伸,以允许压板262绕该旋转轴264a旋转。

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被设置在压板262与熨烫板壳体222之间。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被保持在压板262与熨烫板壳体222之间。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肩部张紧器的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侧面张紧器的视图。在下文中,将参考图8和图9描述构成铺展单元的侧面张紧器和肩部张紧器。

铺展单元张紧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以消除上衣的褶皱。铺展单元包括用于张紧上衣的右侧和左侧的侧面张紧器280以及用于保持上衣的肩部并用于张紧肩部的肩部张紧器290。

侧面张紧器280和肩部张紧器290旨在张紧上衣的右侧和左侧以及上衣的两个肩部。侧面张紧器280由一对左张紧器和右张紧器构成,并且肩部张紧器290由彼此对称的一对左张紧器和右张紧器构成。

参考图9,该对侧面张紧器280均匀地张紧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的右侧和左侧,以消除上衣的褶皱。该对侧面张紧器280设置在熨烫板200的两个侧表面226处。该对侧面张紧器280中的每一个包括:侧杆282,其与上衣的内表面接触;支撑构件284,其用于使侧杆282沿宽度方向w以往复运动方式从熨烫板200向外线性移动;弹性构件286,其用于在支撑构件284的端部上施加压缩力;以及单触式点击按钮288,其用于将侧杆282保持在侧表面226处。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支撑构件284被构造成具有“x”形状,并且借助于弹性构件在该支撑构件的第一端部处垂直移动,从而使侧杆282沿熨烫板200的横向方向移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弹性构件286被实施为用于在支撑构件的端部上施加压缩力的弹簧。弹性构件286可以用能够施加压缩力的任何其它构件代替。

使用者可以通过推动侧杆282来释放单触式点击按钮288的锁定状态。当单触式点击按钮288的锁定状态被释放时,弹性构件286的压缩力被施加到支撑构件284,并且侧杆282因此从熨烫板200的侧表面226向外移动。

参考图8,该对肩部张紧器290张紧上衣的两个肩部。肩部张紧器290用于使上衣能够稳定地悬挂在熨烫板200上。肩部张紧器290分别绕铰链轴292a旋转,所述铰链轴292a形成在与熨烫板200的前表面227相邻的区域处。该对肩部张紧器290设置在熨烫板200的两个侧表面226处,以便定位在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l上的前侧处。该对肩部张紧器290从熨烫板200的两个侧表面226沿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l向前伸展。

该对肩部张紧器290中的每一个包括:悬挂器292,其用于支撑悬挂在熨烫板外侧上的上衣的肩部;弹性构件296,其用于使悬挂器292从熨烫板200向外和向前伸展;以及单触式点击按钮298,其用于锁定悬挂器292而使悬挂器292保持在侧表面226处,并用于释放悬挂器292的锁定状态。

悬挂器292设置在熨烫板200的侧表面226的前侧。弹性构件296在悬挂器292的端部上施加压缩力。弹性构件可以由诸如弹簧之类的构件实现。

悬挂器292包括悬挂器伸出部,该悬挂器伸出部在悬挂器292的一端处弯曲并延伸到熨烫板200的内部。悬挂器伸出部294在其一端连接到悬挂器292,并且在其另一端连接到弹性构件296。悬挂器伸出部294在其两端之间设置有铰链轴292a,悬挂器292绕该铰链轴292a旋转。

当使用者推动悬挂器292的下部时,单触式点击按钮298的锁定状态被释放。当单触式点击按钮298的锁定状态被释放时,悬挂器292的伸出部的另一端借助于弹性构件296的压缩力而被拉动。由于悬挂器伸出部294的旋转,悬挂器292从侧表面226向外伸出。当单触式点击按钮298的锁定状态被释放时,悬挂器292张紧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的肩部。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括袖子保持单元的臂张紧器的视图。

在下文中,将描述臂张紧器。该对臂张紧器270用于保持悬挂在熨烫板200上的上衣的两个袖子部分并张紧它们,以消除上衣的两个袖子部分中的褶皱。臂张紧器270也由一对张紧器组成,这对张紧器彼此对称,以便张紧上衣的两个袖子。臂张紧器270通过拉动上衣的袖子来张紧上衣的袖子。该对臂张紧器270在熨烫板200的高度方向h上设置在前按压器260的压板262下方。当压板262绕压板铰链264旋转时,臂张紧器270也随之旋转。臂张紧器270绕臂张紧器铰链274旋转,从而张紧上衣的袖子。

该对臂张紧器270中的每一个包括臂张紧杆272和袖子保持单元276,所述臂张紧杆272在其一端处铰接地联接以便在所述熨烫板的下表面上旋转,所述袖子保持单元276被设置在所述臂张紧杆272的另一端处,以便保持悬挂在熨烫板的外侧上的上衣的袖子。该对臂张紧器270的两个后端铰接地联接到前按压器260的下表面,并且该对臂张紧器270的两个前端远离彼此旋转。

臂张紧杆272旋转以张紧上衣的袖子。臂张紧器270还包括臂张紧器铰链274,其允许臂张紧杆272旋转。

臂张紧器铰链274的旋转轴274a被构造成垂直于压板262。臂张紧器铰链的旋转轴274a被构造成垂直于压板铰链264的旋转轴264a。各个臂张紧杆272在其一端处设置有臂张紧器铰链274,并且在其另一端处设置有袖子保持单元276。该对臂张紧器铰链274允许臂张紧杆272旋转,使得袖子保持单元276所在的部分远离彼此移动。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的仰视立体图,其中,支撑构件被安装在支撑腿支座上。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按压器、臂张紧器和支撑腿的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按压器、臂张紧器和支撑腿的视图。

将参考图11至图13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支撑单元。根据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还包括用于在熨烫模式下支撑熨烫板200的支撑单元。在熨烫模式下,该支撑单元支撑垂直地设置在主体100上的熨烫板200。该支撑单元在熨烫模式下支撑熨烫板壳体222的下表面225。该支撑单元在熨烫模式下连接熨烫板壳体222的下表面225和形成在上主体110的侧表面上的支撑腿支座。该支撑单元支撑熨烫板200的烫衣底板210。

该支撑单元包括支撑腿266和支撑腿铰链268,该支撑腿266在熨烫模式下支撑熨烫板200,该支撑腿铰链268使支撑腿266能够旋转。支撑腿266在熨烫板200的高度方向h上设置在前按压器260的压板266下方。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支撑腿266设置在一对臂张紧器270之间。支撑腿铰链268在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l上设置在支撑腿266的前侧。

臂张紧器270和支撑单元设置在前按压器260下方。当压板262绕压板铰链264旋转时,支撑板和臂张紧杆272也与压板262一起旋转。当支撑板绕支撑板铰链旋转时,压板262和臂张紧杆272不旋转。臂张紧杆272绕臂张紧器铰链274旋转,但是压板262或支撑板不旋转。

支撑腿266的端部被安装在支撑腿支座160中的安装凹槽162中。支撑腿266包括保持销269,所述保持销269从该支撑腿266的端部可移动地伸出。借助于设置在支撑腿中的弹簧的弹力,保持销269从支撑腿266向外伸出。当外部压力被施加到保持销269时,保持销266可以移动到支撑腿266中。当支撑腿266被安装在支撑腿支座160上时,保持销269被插入支撑腿支座160中的保持孔(未示出)中,由此将支撑腿266稳定地保持在支撑腿支座160上。

熨烫板200包括颈夹299,该颈夹299在蒸汽喷射模式下保持上衣的衣领部分。颈夹299设置在熨烫板200的前表面227处。颈夹299在纵向方向l上被向前拉出熨烫板200或者缩回到熨烫板200中。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10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主体100和熨烫板200的基板300。基板300具有使得熨烫板200在熨烫模式和蒸汽喷射模式下均稳定地固定在主体100上的尺寸和重量。

基板300还可以包括脚轮(未示出),所述脚轮使得系统熨斗10能够被容易地移动。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置在熨烫板中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视图。图15是示出在抽吸模式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中的气流的视图。图16是示出在吹风模式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中的气流的视图。图17是示出在熨斗冷却模式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中的气流的视图。图18是示出在蒸汽喷射模式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中的气流的视图。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4和图18描述由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引起的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的部署。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包括:主体100,该主体100中包括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熨烫板200,该熨烫板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的上部,并且在该熨烫板中包括用于将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喷射到外部的蒸汽喷嘴;第一风扇240,其用于将空气排出到熨烫板的外部或将空气吸入熨烫板;和第二风扇242,其用于冷却放置在熨烫板上的熨斗。

熨烫板200包括:第一风扇240,其用于将空气排出到熨烫板200的外部或将空气吸入熨烫板200中;以及第二风扇242,其用于冷却放置在熨烫板200上的熨斗。

第一风扇240优选地实施为轴流式风扇,其由于风扇的轴的旋转而使气体沿轴向方向流动。第一风扇240设置在熨烫板200中。第一风扇240设置在熨烫板200的烫衣底板210中。第一风扇240设置在烫衣底板210中以便定位在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上定位在熨烫板200的后侧。第一风扇240被定位成在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上比设置在熨烫板200的下表面上的前按压器260更靠后。第一风扇240被定位成在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上位于侧面张紧器280后面。第一风扇240用于将空气吸入烫衣底板210或将空气排出到烫衣底板210的外部。烫衣底板210的上平面上设置有烫衣板212,烫衣板212中具有供空气流过的通孔。当第一风扇240启动时,空气流过烫衣板212中的通孔。第一风扇240可以操作以便正向旋转,从而通过烫衣板212中的通孔将空气排出到熨烫板200外部,并且可以操作成反向旋转,从而通过烫衣板212中的通孔将空气引入熨烫板200内。第一风扇240在正向旋转时使衣服与烫衣底板210间隔开预定距离。当反向旋转时,第一风扇240使衣服靠近烫衣底板210。

烫衣底板210的下表面设置有开口孔24,通过第一风扇240的启动,空气通过该开口孔24被吸入熨烫板200或者从熨烫板200排出。第一风扇240设置在开口孔246中,该开口孔246形成在烫衣底板210的下表面中。当第一风扇240沿正向方向旋转时,空气通过开口孔246被引入熨烫板200并且通过通孔被排出到熨烫板200外部。当第一风扇240沿反向方向旋转时,空气通过通孔被引入熨烫板200,并通过开口孔246排出到熨烫板200外部。

熨烫板200包括引导板248,当第一风扇240启动时,引导板248引导空气流向烫衣板212中的通孔。烫衣底板210中设置有引导板248,当风扇沿正向(或向前)方向旋转时,引导板248朝向烫衣板212中的通孔引导在熨烫板200中流动的空气。引导板248在熨烫板200的高度方向上定位在熨烫板中的第一风扇240上方。当第一风扇240沿正向方向旋转时,引入熨烫板的空气在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上在熨烫板200中向前流动,并且通过烫衣板中的通孔排出到外部。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第一风扇240包括一对第一风扇。该对第一风扇240设置在烫衣底板210中,以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从设置在熨斗架中的第二风扇242排出的空气流过彼此间隔开的该对第一风扇240之间的空间。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第二风扇242通过熨烫板的上表面吸入空气。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第二风扇242优选地被实施为西洛克(或多叶片式)风扇,因为这种风扇能够抽吸熨烫板200上方的空气,然后使得空气在熨烫板200的纵向方向上在熨烫板中向前流动。从第二风扇242排出的空气流过在该对第一风扇240之间限定的空间。

第二风扇242设置在熨烫板200中。第二风扇242设置在熨烫板200的熨斗架214中。第二风扇242通过形成在熨斗托板216中的抽吸孔吸入空气并使空气在烫衣底板210中流动。当第二风扇242启动时,放置在熨斗架214上的熨斗周围的空气被强制循环,从而快速地冷却使用后的熨斗。硅树脂绝缘材料设置在熨斗托板216上。

在下文中,将描述由于第一风扇240或第二风扇242在熨烫板200中引起的气流,该气流根据系统熨斗10的操作模式而改变。

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10中,熨烫板200在熨烫模式下垂直于主体100设置。在熨烫模式下,可以使用熨斗熨烫放置在熨烫板200的上表面上的衣服。

在熨烫模式下,根据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以抽吸模式和吹风模式操作,在抽吸模式下,通过启动第一风扇240使衣服与烫衣底板2120紧密接触,在吹风模式下,通过启动第一风扇240使衣服与烫衣底板210间隔开。此外,在熨烫模式下,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10可以在熨斗冷却模式下操作,在该熨斗冷却模式下,熨斗通过启动第二风扇242而被冷却。

在抽吸模式下,第一风扇沿反向方向旋转。参考图16,当第一风扇在抽吸模式下沿反向方向旋转时,空气被吸入熨烫板中的通孔中,并且通过设置在烫衣底板的下表面中的开口孔排出。

在吹风模式下,第一风扇240沿正向方向旋转。参考图15,当第一风扇240在吹风模式下在正向方向上旋转时,空气被吸入设置在烫衣底板210的下表面中的开口孔246中。当第一风扇沿正向方向旋转时,被吸入到开口孔246中的空气通过引导板248在熨烫板200中向前流动,并且通过烫衣板212中的通孔排出。

在熨斗冷却模式下,启动第二风扇242。参考图17,当在熨斗冷却模式下启动第二风扇242时,空气被吸入形成在熨斗托板中的抽吸孔中。通过启动第二风扇242,被抽吸通过熨斗托板的空气在烫衣底板210中流动,并且通过烫衣板212中的通孔被排出到熨烫板200外部。

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系统熨斗中,熨烫板200在蒸汽喷射模式下平行于主体100设置。在蒸汽喷射模式中,衣服悬挂在熨烫板200上,并且从设置在熨烫板中的蒸汽流动通道的端部喷射蒸汽,以便从衣服去除褶皱。

参考图18,第一风扇240在蒸汽喷射模式下沿正向方向旋转。在蒸汽喷射模式下,启动第二风扇242。在蒸汽喷射模式下,第一风扇240沿正向方向旋转,并且启动第二风扇242。在蒸汽喷射模式中,借助于启动第一风扇240和第二风扇242,将空气喷射到烫衣底板210外部。在蒸汽喷射模式下,熨烫板200中的空气借助于第一风扇240和第二风扇242的启动,通过烫衣板212中的通孔排出。在蒸汽喷射模式下,还通过熨烫板的横向侧表面中的槽喷射空气,侧面张紧器和肩部张紧器容纳在所述槽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