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纺布后处理涂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3254发布日期:2018-07-24 22:57阅读:1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无纺布后处理涂覆工艺,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无纺布性能的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为不织布,是由定向或者随机的纤维缠结形成。主要使用的原料是丙纶、涤纶、锦纶以及双组份复合纤维等;根据无纺布的加工工艺可分为:热粘合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湿法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等。

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因素,人们对于一次性卫生用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无纺布作为一次性卫生用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行了长足的发展。热粘合无纺布、纺粘无纺布大量应用于女性、婴儿的即弃用品中;水刺无纺布多用于一次性湿巾、干巾等品类。

市场的带动促进无纺布进行多种的性能改善。以热风无纺布为例,普通热风无纺布分类为拒水性和亲水性,应用于卫生用品各个领域,根据无纺布布面物理特性又分成适用于导流、适用于面层等方面。除了普通热风无纺布发展成多种多样以外,无纺布也出现了大量的后处理工艺,如打孔工艺,改变无纺布的外观同时改变无纺布的渗透返湿性;印刷工艺,增加无纺布的美观性;复合工艺,将不同品类的织物缠结在一起,可以综合不同织物的优点。

但是目前的无纺布改善方向比较单一,主要是更换纤维原料或者对于无纺布布面物理特征进行更改,虽然在外观、物理性能是有一定改进,但是对于无纺布的渗透效率、手感方面改善效果不明显。同时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不断普及,消费者对于具有特殊属性的产品十分感兴趣,如更亲肤的含棉属性产品、含有茶成分的面层产品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无纺布后处理涂覆工艺,可以用于改善无纺布渗透效率、改变无纺布手感,同时也能用于赋予无纺布不同属性。改善后的无纺布可以应用于一次性卫生用品,使卫生产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理念。

本发明需要使用多种功能性油剂,选用油剂要对人体无害,符合健康绿色的理念,同时油剂应该具有水溶性和起泡性。将选择油剂在水中充分溶解,油剂的含量不超过溶液的5%(g/l),这样既保证了油剂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生产成本。

一种新型无纺布后处理涂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无纺布上均匀涂抹油剂,改变无纺布的布面性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将油剂制成水溶液,用泡沫发生器将油剂水溶液发泡,气泡经过管道运输到施泡机上,施泡机横跨于无纺布上,所述施泡机刀型结构施泡口接触于无纺布布面上,气泡经过刀型施泡机均匀涂抹于无纺布布面上,再经烘干后绕卷。

所述油剂为亲水油剂,具有水溶性和起泡性,油剂水溶液质量浓度为不超过5%(g/l)。

本发明需要一台泡沫发生器,泡沫发生器将气体注入到溶液中,通过充分的搅拌,形成均匀、稳定的小型气泡。气泡经过管道运输到施泡机上,施泡机横跨于无纺布上,刀型结构施泡口接触于无纺布布面上,气泡经过刀型施泡机均匀涂抹于无纺布布面上,针对于无纺布不同的厚度,可能出现涂抹气泡无法渗透无纺布的情况,因此施泡机可以选择单面施泡或者双面施泡。

经过处理的无纺布处于潮湿的状态,需要使用辊筒式烘干机将无纺布烘干,保证卷曲后的无纺布内部没有潮湿部分,防止卷曲后的无纺布出现发霉、发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涂覆工艺的处理流程;

图2表示将某种拒水无纺布改善为亲水无纺布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选择某种热风非织造布,该种热风非织造布用于一次性卫生用品的面层,将液体由皮肤表面迅速导入到卫生用品的吸收体上,减少液体在人体表面的停留时间,改善人体舒适性。该种无纺布的克重为20gsm,选用某种亲水剂对该无纺布进行处理,增加此种热风无纺布的渗透性能,减少液体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提高人体的舒适性。

制备步骤:首先准备该种20g热风无纺布1000米,幅宽1米,将无纺布安装于放卷机上(注意留存其中200米用于涂覆工艺产品前后对比)。然后配制亲水性溶液,使用电子天平称量1000g溶液,然后加入水配制成20l溶液(水温20-30℃);将溶液充分搅拌3分钟后置入泡沫发生器的箱体内(注意加入过滤网和盖好箱体,防止异物进入泡沫发生系统)。开启泡沫发生器和施泡机,待泡沫发生器稳定持续的供给泡沫后,将无纺布穿过施泡机,并通过辊筒式热风箱。选择设备运行速度30-50m/min(防止速度过快将配制溶液用完)。运行10-20分钟后关闭设备,检查处理后的无纺布是否烘干,确认烘干后取下无纺布等待检测。

无纺布穿透性能检测:

穿透返湿仪器一台、滤纸若干、生理盐水100ml、秒表、4kg压块

取一块10cm*10cm的无纺布,无纺布光面向上,下方放入10层滤纸。之后将无纺布及滤纸置于穿透返湿仪器检测部位。取5ml生理盐水放入穿透返湿仪器储存口,准备好后按下开关,生理盐水经过检测系统透过无纺布,显示屏幕上显示穿透时间。重复以上步骤三次记录穿透时间。

实施例2:选择某种水刺无纺布,原料成分为100%拒水涤纶,该种水刺无纺布外形硬挺美观,十分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由于拒水特性无法应用于一次性卫生用品上,选择某种亲水性油剂,将该种无纺布处理成亲水性无纺布,增加产品的应用范围。

制备步骤:准备该种50g无纺布1000米,幅宽1米。将卷样置于设备放卷处(留下200米用于涂覆前后对比)。然后配制亲水性溶液,使用电子天平称量100g溶液,然后加入水配制成20l溶液(水温20-30℃);将溶液充分搅拌3分钟后置入泡沫发生器的箱体内(注意加入过滤网和盖好箱体,防止异物进入泡沫发生系统)。开启泡沫发生器和施泡机(由于该种无纺布克重较高,需要开启双面施泡系统),待泡沫发生器稳定持续的供给泡沫后,将无纺布穿过施泡机,并通过辊筒式热风箱(无纺布克重较高的时候需要将烘箱温度适当提高)。选择设备运行速度30m/min。运行10-30分钟后关闭设备,检查处理后的无纺布是否烘干,确认烘干后取下无纺布等待检测。

无纺布亲水性检测:

在同一环境下,取面积相同大小的两块无纺布,平铺于桌面上,用移液管取5ml生理盐水,在同一块无纺布上距离无纺布布面2cm高度处每隔3cm滴下一滴生理盐水,快速滴出10滴液体,然后快速在另外一块无纺布上完成相同的工作,等待30秒,观察生理盐水是否渗入无纺布的布面,对比两块布样(由于无纺布是由纤维不规则搭接而成,局部地区纤维的搭接稀疏,可能出现水滴从缝隙渗入的情况,所以可以多次滴下液体进行比较)。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纺布后处理涂覆工艺,主要用于改善各种无纺布的性能,增加无纺布的适用性,弥补了许多无纺布的缺点。这种涂覆工艺增加了无纺布在个人卫生用品上的使用范围,通过多种油剂的搭配极大的扩展了无纺布的功能性。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同时均匀的涂覆方法解决了布面性能不均匀的问题,相比较于传统的浸轧方法,节省了油剂的用量、水的用量,也减少了烘干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实施有利于个人卫生品产品性能的提升和品类增加,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无纺布后处理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玲;李长伟;范艳青;吴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源无纺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30
技术公布日:2018.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