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原变色镀银纤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06440发布日期:2018-07-10 22:10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镀银纺织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原变色镀银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镀银纤维是镀金属纤维中的一种,通常它是在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表面利用某种纤维外镀金属技术(化学或者物理镀银技术)镀上一层纯银来制备的。目前镀银技术主要有化学镀、真空镀和电镀三种,其中化学镀是指采用适当的还原剂,将银离子还原沉积在纤维表面形成镀银层的技术,其特点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镀银纤维表面含有镀银层,具备了抗菌除臭、热传导、抗静电、防辐射等优良的功能,这些特殊功能使得银纤维纺织品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环境污染,大气中含有各种氧化性的气体,如各种硫化物、氮化物和氯气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通过化学反应是银变色,这也导致银的光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发生了变化。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含硫气体的影响尤为突出,单质银对大气中微量的硫化氢较为敏感,当硫化氢的浓度为0.3μg/m3时,银纤维就会开始硫化,纤维颜色发生变化,氧化产物为ag2s。对于硫化的镀银纤维的变色问题,研究很多,但目前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原变色镀银纤维的方法,采用铝粉作为还原剂,依据电位差形成置换反应的机理,将镀银纤维上氧化形成的硫化银还原成银单质,从而使银单质继续附着在纤维上而不发生流失,使硫化后变色的镀银纤维的颜色彻底复原,同时,较为完好的保存镀银纤维原有的光学性能和应用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复原变色镀银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碱溶液;

s2.将变色的镀银纤维浸渍到碱溶液中,再加入铝粉,进行还原反应;

s3.取出镀银纤维,水洗、烘干。

进一步的,铝粉的用量为镀银纤维质量的10~20%。

进一步的,反应时间为30~60分钟。

进一步的,碱溶液为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0~20g/l。

进一步的,碱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反应温度为40~80℃。

进一步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温度为室温。

进一步的,铝粉的平均粒度为:-100目。

进一步的,水洗和烘干的步骤包括将反应后的镀银纤维用冷水淋洗,再用50~60℃的热水冲洗,然后在热风下烘干。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镀银纤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镀银纤维的应用。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采用铝粉作为还原剂,依据电位差形成置换反应的机理,将镀银纤维上氧化形成的硫化银还原成银单质,从而使银单质继续附着在纤维上而不发生流失,该方法能够硫化后变色的镀银纤维的颜色彻底复原,同时,较为完好的保存了镀银纤维原有的光学性能和应用性能,该工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批量化生产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1)配置碱溶液:采用碳酸钠作为碱试剂,配置浓度为10g/l的碳酸钠溶液备用;

(2)加热:将配置好的碳酸钠溶液缓慢加热到60℃左右;

(3)加入镀银纤维:在完成镀银工序后的银纤维中,选取在使用或储藏中发生严重氧化致使颜色发黑的镀银纤维,浸渍到碳酸钠溶液里;

(4)加入铝粉:选取-80目左右的铝粉颗粒,用量为镀银纤维质量的10%,加入到热碱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

(5)还原反应:在保持温度为60℃左右下充分反应60分钟,待反应完全后取出镀银纤维;

(6)水洗烘干:将完成还原反应的镀银纤维用冷水淋洗,水温为15℃,洗涤时间为5分钟,再用50-60℃的热水冲洗,洗涤时间为5分钟,然后在热风下烘干。

还原后的镀银纤维,颜色由黑色转变为以前的银灰色,经银含量的滴定实验(佛尔哈德法)测试,发现镀银纤维银的损失量低于5%,还原效果很好。

实施例2

(1)配置碱溶液:采用氢氧化钠作为碱试剂,配置浓度为15g/l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

(2)静置:将配置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加到烧杯中,于室温25℃下放置;

(3)加入镀银纤维:在完成镀银工序后的银纤维中,选取在使用或储藏中发生严重氧化致使颜色发黑的镀银纤维,浸渍到氢氧化钠溶液里;

(4)加入铝粉:选取-100目左右的铝粉颗粒,用量为镀银纤维质量的15%,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

(5)还原反应:在保持温度为25℃左右下充分反应40分钟,待反应完全后取出镀银纤维;

(6)水洗烘干:将完成还原反应的镀银纤维用冷水淋洗,水温为15℃,洗涤时间为5分钟,再用50-60℃的热水冲洗,洗涤时间为5分钟,然后在热风下烘干。

还原后的镀银纤维,颜色由黑色转变为以前的银灰色,经银含量的滴定实验(佛尔哈德法)测试,发现镀银纤维银的损失量低于5%,还原效果很好。

对比例1

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将铝粉替换成镁粉,发现不能很好的使氧化的镀银纤维颜色复原,完成反应后,镀银纤维大多呈现暗灰色,还原效果相对不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铝粉作为还原剂,还原效果较其他试剂更好,且铝粉价格优廉,适合大规模工业使用。依据电位差形成置换反应的机理,将镀银纤维上氧化形成的硫化银还原成银单质,从而使银单质继续附着在纤维上而不发生流失,该方法能够硫化后变色的镀银纤维的颜色彻底复原,同时,较为完好的保存了镀银纤维原有的光学性能和应用性能,该工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批量化生产等优点。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镀银纺织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原变色镀银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碱溶液;S2.将变色的镀银纤维浸渍到碱溶液中,再加入铝粉,铝粉的用量为镀银纤维质量的10~20%,反应30~60分钟;S3.取出镀银纤维,水洗、烘干,本发明采用铝粉作为还原剂,依据电位差形成置换反应的机理,将镀银纤维上氧化形成的硫化银还原成银单质,从而使银单质继续附着在纤维上而不发生流失,该方法能够硫化后变色的镀银纤维的颜色彻底复原,同时,较为完好的保存了镀银纤维原有的光学性能和应用性能,该工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批量化生产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根;余君红;王翼玮;王春姣;贾书刚;高俊;朱金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大学;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30
技术公布日:2018.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