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线帐篷面料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676发布日期:2018-10-13 00:0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面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紫外线帐篷面料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野外探险、野外旅行,帐篷作为一种便携式休息用具,常作为外出探险、旅行的必备用品。在户外,环境复杂,大多时候没有遮阴场所,帐篷是在野外主要的遮蔽太阳光的用具,因此一款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的帐篷可以满足人们享受阳光,又不晒伤皮肤的有力工具。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户外帐篷面料【申请号:201720204678.0;公告号:cn206536936u】。这种户外帐篷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淋膜层、隔热层和弹力布,所述弹力布位于淋膜层和隔热层的侧面,所述淋膜层和隔热层均与弹力布固定连接,所述淋膜层、隔热层和弹力布之间构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气囊。

该专利中公开的帐篷面料虽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但是,该帐篷面料没有相应的制作工艺,无法快速制作,制作不方便,因此,设计出一种抗紫外线帐篷面料的制作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紫外线帐篷面料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具有制作简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紫外线帐篷面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编织基布:取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编织成基布层,并将基布层通过清洁设备将其表面的灰尘清除掉,基布层的厚度为0.8-1.2mm;

b、配制涂层料:按重量份数,取聚氯乙烯树脂70-80份、纳米氧化钛30-40份、纳米氧化锌20-25份、环氧大豆油10-15份、聚乙二醇12-15份、丙酮10-20份和交联剂3-7份,配制成涂层料;

c、涂层熔炼:将配制好的涂层料倒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时间为5-9min;

d、刮涂:将熔炼好的涂层料采用刮涂机均匀的刮涂在基布层的两表面,冷却至室温;

e、烘干:将刮涂好的基布层放入烘干机中烘干,采用四段控温烘干,烘干温度依次为90℃、110℃、150℃、100℃;

f、定型:将烘干好的基布层放入定型机中定型,定型时间为3-5min,即得成品的抗紫外线帐篷面料。

所述步骤a中的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的混纱按重量份数比为2:1。

所述步骤d中的刮涂的一侧厚度为0.4mm,另一侧厚度为0.1mm。

所述步骤f中的定型温度为180-200℃。

所述步骤a中的清洁设备包括沿面料前进方向对称设置的四个导布辊以及固定在地面上的两个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且面料与四个导布辊均接触,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吸尘管,且吸尘管的下端开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管的上端连通有输尘管,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轮,且转动轴贯穿每个凸轮,另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架上开设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强力弹簧,每个所述强力弹簧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远离强力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远离移动座的一端贯穿设置有支撑结构的第二固定架,所述固定杆远离移动座一端开设有凹入部,且凸轮与凹入部的内壁相抵,每个所述固定杆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架之间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每个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毛刷,且毛刷的下端与面料的上表面相接触。

所述支撑结构由两个支撑架和一个支撑板组成,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外侧壁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架远离第二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上。

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转动轴远离减速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块上。

每个所述移动座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且移动座位于强力弹簧和限位块之间。

所述毛刷的长度大于面料的宽度。

所述靠近凸轮一侧的第二固定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且固定杆远离移动座的一端均穿过相对应的通孔。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架、支撑板、支撑架、减速电机、转动轴、凸轮、支撑块、固定杆、固定座、安装座和毛刷,降低粘附在面料表面上的杂物与面料之间的粘附紧密程度,便于通过较小吸力即可将面料上的杂物吸除,避免吸力过大使得面料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褶皱,清洁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抗紫外线帐篷面料中防紫外线层由聚氯乙烯树脂、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环氧大豆油、聚乙二醇、丙酮和交联剂组成,成分合理,可有效的防止电磁波和紫外线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可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

2、通过编织基布、配制涂层、涂层熔炼、刮涂、烘干和定型等步骤,即可得成品的抗紫外线帐篷面料,制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第二固定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减速电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移动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布辊;3、第一固定架;4、第二固定架;5、支撑板;6、支撑架;7、减速电机;8、转动轴;9、凸轮;10、支撑块;11、固定杆;12、固定座;13、安装座;14、毛刷;15、凹槽;16、强力弹簧;17、移动座;18、限位块;19、吸尘管;20、输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抗紫外线帐篷面料的制作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a、编织基布:取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编织成基布层,并将基布层通过清洁设备将其表面的灰尘清除掉,基布层的厚度为0.8-1.2mm;在本实施例中,取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编织成基布层,并将基布层通过清洁设备将其表面的灰尘清除掉,基布层的厚度为0.9mm;

b、配制涂层料:按重量份数,取聚氯乙烯树脂70-80份、纳米氧化钛30-40份、纳米氧化锌20-25份、环氧大豆油10-15份、聚乙二醇12-15份、丙酮10-20份和交联剂3-7份,配制成涂层料;在本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取聚氯乙烯树脂73份、纳米氧化钛32份、纳米氧化锌21份、环氧大豆油11份、聚乙二醇13份、丙酮18份和交联剂4份,配制成涂层料;

c、涂层熔炼:将配制好的涂层料倒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时间为5-9min;在本实施例中,将配制好的涂层料倒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熔炼时间为6min;

d、刮涂:将熔炼好的涂层料采用刮涂机均匀的刮涂在基布层的两表面,冷却至室温;

e、烘干:将刮涂好的基布层放入烘干机中烘干,采用四段控温烘干,烘干温度依次为90℃、110℃、150℃、100℃;

f、定型:将烘干好的基布层放入定型机中定型,定型时间为3-5min,即得成品的抗紫外线帐篷面料;在本实施例中,将烘干好的基布层放入定型机中定型,定型时间为4min,即得成品的抗紫外线帐篷面料。

步骤a中的锦纶纤维与涤纶纤维的混纱按重量份数比为2:1;在本实施例中,。

步骤d中的刮涂的一侧厚度为0.4mm,另一侧厚度为0.1mm。

步骤f中的定型温度为180-200℃;在本实施例中,步骤f中的定型温度为195℃。

如图1-图4所示,步骤a中的清洁设备包括沿面料前进方向对称设置的四个导布辊1以及固定在地面上的两个第一固定架3和第二固定架4,且面料与四个导布辊1均接触,两个第一固定架3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吸尘管19,且吸尘管19的下端开设有吸尘口,吸尘管19的上端连通有输尘管20,输尘管20远离吸尘管19的一端与外界的吸尘器相连接;本发明中,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架4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由两个支撑架6和一个支撑板5组成,第二固定架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6,第二固定架4的外侧壁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且支撑架6远离第二固定架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5的下表面上,通过在支撑板5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架6,用于提高支撑板5的承载能力,支撑结构的上表面安装有减速电机7,减速电机7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第二固定架4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且转动轴8远离减速电机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块10上,支撑块10对转动轴8的转动进行支撑,提高转动过程中转动轴8的稳定性,转动轴8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凸轮9,在本实施例中,凸轮9的数量为四个;且转动轴8贯穿每个凸轮9;本发明中,另一个第二固定架4上开设有多个凹槽15,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5的数量为四个;每个凹槽15的内侧壁上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强力弹簧16,每个凹槽15的内侧壁上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三个强力弹簧16;每个强力弹簧16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座17,每个移动座17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18,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移动座17的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18;且移动座17位于强力弹簧16和限位块18之间,使得移动座17始终凹槽15的内部,避免从凹槽15中移出,移动座17远离强力弹簧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座17远离强力弹簧16的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且固定杆11远离移动座17的一端贯穿设置有支撑结构的第二固定架4,固定杆11远离移动座17一端开设有凹入部,且凸轮9与凹入部的内壁相抵,靠近凸轮9一侧的第二固定架4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在本实施例中,通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固定杆11远离移动座17的一端均穿过相对应的通孔,靠近凸轮9一侧的第二固定架4只是对固定杆11进行支撑以及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使得固定杆11只能沿着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每个固定杆11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架4之间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2,每个固定座1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固定座12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3;安装座1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毛刷14,在本实施例中,毛刷14的数量为三个;且毛刷14的下端与面料的上表面相接触毛刷14的长度大于面料的宽度,使得毛刷14整体在左右移动的时候,始终与面料的表面接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导布辊1带动面料进行移动时,打开减速电机7和输尘管20外连的吸尘器,减速电机7工作时驱动端带动转动轴8进行转动,转动轴8转动带动凸轮9进行转动,凸轮9转动抵着相对应的固定杆11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在强力弹簧16的作用下,会使得固定杆11始终与凸轮9相抵,固定杆11移动通过固定座12和安装座13带动毛刷14在面料的表面上进行移动,将粘附在面料表面上的杂质进行清理,降低杂质与面料的表面之间的粘附程度,便于通过吸尘管19和输尘管20收集到外连的吸尘器上;吸尘器中的风机叶轮在电动机高速驱动下,将叶轮中的空气高速排出风机,同时使吸尘部分内空气不断地补充进风机,这样使得与外界形成较高的压差,进而将外界杂物随空气被吸入到吸尘器的内部,经过吸尘器内部的漏器过漏,将尘埃、杂物收集与尘筒内,关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现有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导布辊;3、第一固定架;4、第二固定架;5、支撑板;6、支撑架;7、减速电机;8、转动轴;9、凸轮;10、支撑块;11、固定杆;12、固定座;13、安装座;14、毛刷;15、凹槽;16、强力弹簧;17、移动座;18、限位块;19、吸尘管;20、输尘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