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盘机的凸轮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3074发布日期:2018-12-14 22:23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盘机的凸轮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毛衫针织机械设备,尤其涉及缝盘机的凸轮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缝盘机是毛衫缝合的重要设备。目前市面上的缝盘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通连杆缝盘机,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缺点是驱动大轮采用松散的驱动方式造成性能不稳定、速度慢;另一种是高速缝盘机,其优点是性能稳定、速度快,缺点是过片孔太小,做大衣缝口袋或大片中间缝其它附件时衫片很难通过,使其使用范围受限。由于其零件大部分集中在机头防油罩内,调试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两种缝盘机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在普通连杆缝盘机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凸轮的形态和配套结构来实现缝盘的高速而稳定运行、维修调试更方便,并保证最大的适用范围。

一种缝盘机的凸轮驱动结构包括:主轴、支架、第一驱动凸轮、第一传动摇杆、第二驱动凸轮、第二传动摇杆、第三驱动凸轮、补偿机构。主轴一端与车台相连,第一驱动凸轮、第二驱动凸轮、第三驱动凸轮固定在主轴上,第一传动摇杆、第二传动摇杆与长梢轴相连,长梢轴一端固定在车台上。其特征是:支架一端与车台相连另一端与主轴的一端相连,用于稳定主轴和支称补偿机构部件;补偿机构包括补偿驱动凸轮、补偿传动摇杆、补偿拉簧,补偿驱动凸轮固定在主轴上,补偿传动摇杆一端与短梢轴相连,短梢轴固定在支架上。补偿机构与第一驱动凸轮、第一传动摇杆配合共同完成驱动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架一端与车台相连另一端嵌入轴承与主轴的一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补偿驱动凸轮为第一驱动凸轮的互补凸轮(即补偿驱动凸轮外周任意一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与第一驱动凸轮相对应的外周上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的和为一恒定值)。

优选的,所述补偿传动摇杆位于第一传动摇杆的另一侧,其下端通孔内有轴承套在短梢轴上,短梢轴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其中部装有滚轮轴承与补偿驱动凸轮外周曲面相切运行。

优选的,所述补偿拉簧一端与补偿传动摇杆上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传动摇杆中上部相同高度处相连。通过补偿驱动凸轮、补偿传动摇杆与第一驱动凸轮、第一传动摇杆的同步运行,补偿拉簧始终给第一传动摇杆一个恒定的拉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架、第一驱动凸轮、第一传动摇杆、补偿驱动凸轮、补偿传动摇杆、补偿拉簧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一传动摇杆沿第一驱动凸轮的外周曲面作周期运动,运行平稳且阻力较小。本发明改变了之前传动摇杆滚轮轴承在大轮侧面槽内的松散运行状态,使得缝盘机可快速运行且故障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缝盘机整体结构图

图2凸轮驱动结构正面图

图3凸轮驱动结构背面图

图4凸轮驱动结构侧面图

图5凸轮驱动结构原理图

在图1、图2、图3、图4、图5中1车台2第二传动摇杆3第一传动摇杆4第一驱动凸轮5补偿驱动凸轮6主轴7补偿拉簧8支架9第二驱动凸轮10第三驱动凸轮11补偿传动摇杆12滚轮轴承a13滚轮轴承b14短梢轴15长梢轴16轴承o主轴中心点c、d、e分别为第一驱动凸轮外周曲面上任意一点,c1、d1、e1分别为与c、d、e相对应的补偿驱动凸轮外周曲面上的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图3、图4中主轴6一端与车台1相连,另一端通过轴承16与支架8相连,支架8一端固定在车台1上,第一驱动凸轮4、第二驱动凸轮9、第三驱动凸轮10、补偿驱动凸轮5固定在主轴6上,第一传动摇杆3第二传动摇杆2下端通孔内有轴承套在长梢轴15上,长梢轴15一端固定在车台1上,补偿传动摇杆11下端通孔内有轴承套在短梢轴14上,短梢轴14一端固定在支架8上。当主轴6随电机皮带定向转动时,第三驱动凸轮10将动作通过顶杆传给机头;第二驱动凸轮9通过滚轮轴承将动作传给第二传动摇杆2再通过连杆传到机头,考虑高速运转时第二传动摇杆2上滚轮轴承会有跳动的问题,在第二驱动凸轮9动作的执行末端打片上增加一向上提拉的拉簧,因第二驱动凸轮9外周曲面的起伏不大,故不考虑它运转的阻力问题;第一驱动凸轮4通过滚轮轴承a12将动作传给第一传动摇杆3再通过连杆传到机头,因第一驱动凸轮4的外周曲面起伏较大,高速运行时补偿拉簧7要给第一传动摇杆3一个很大的拉力来保证滚轮轴承a12紧贴第一驱动凸轮4外周曲面运行,考虑其运行阻力较大,故采用补偿机构来减小阻力,补偿传动摇杆11位于第一传动摇杆3的另一侧其顶端与第一传动摇杆3中上端用补偿拉簧7相连,补偿传动摇杆11上的滚轮轴承b13紧贴补偿驱动凸轮5的外周曲面运行,补偿传动摇杆11的运动方向和幅度与第一传动摇杆3的运动方向和幅度相同。

在图5中第一驱动凸轮4第一传动摇杆3补偿驱动凸轮5补偿传动摇杆11补偿拉簧7相互配合完成驱动作用其原理如下:补偿驱动凸轮5与第一驱动凸轮4为互补,即当第一驱动凸轮4凸起时(从c点到d点)补偿驱动凸轮5相对应部位凹下(从c1点到d1点),当第一驱动凸轮4凹下时(从d点到e点),补偿驱动凸轮5相对应部位凸起(从d1点到e1点);从拉簧7拉伸的角度来看,d点到轴心o点的距离为odc点到轴心o点的距离为oce点到轴心o点的距离为oed1点到轴心o点的距离为od1c1点到轴心o点的距离为oc1e1点到轴心o点的距离为oe1则od+od1=oc+oc1=oe+oe1结果是运行时拉簧7两端的距离不变即无伸缩;从力的角度来看,第一驱动凸轮4沿滚轮轴承a12从c点运行到d点过程中,在补偿拉簧7的作用下会给第一驱动凸轮4一个阻力进而给主轴6一个阻力f,与此同时补偿驱动凸轮5沿滚轮轴承b13从c1运行到d1点的过程中,在补偿拉簧7的作用下会给补偿驱动凸轮一个前进的推力进而给主轴6一个前进的推力-f,这两个力相互抵消,反之亦然。结果是不会因为第一驱动凸轮4外周曲面的较大起伏和补偿拉簧7较大拉力而给主轴6较大的阻力,使其运行平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毛衫针织机械设备,尤其涉及缝盘机的凸轮驱动结构。包括:主轴、支架、第一驱动凸轮、第一传动摇杆、第二驱动凸轮、第二传动摇杆、第三驱动凸轮、补偿机构。主轴一端与车台相连,第一驱动凸轮、第二驱动凸轮、第三驱动凸轮固定在主轴上,第一传动摇杆、第二传动摇杆与长梢轴相连,长梢轴一端固定在车台上。支架一端与车台相连另一端与主轴一端相连。补偿机构包括补偿驱动凸轮、补偿传动摇杆、补偿拉簧,补偿驱动凸轮固定在主轴上,补偿传动摇杆一端与短梢轴相连,短梢轴固定在支架上。补偿机构与第一驱动凸轮、第一传动摇杆配合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一传动摇杆沿第一驱动凸轮的外周曲面作周期运动,运行平稳且阻力较小。本发明改变了之前传动摇杆滚轮轴承在大轮侧面槽内的松散运行状态,使得缝盘机可快速运行且故障率降低,维修调试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任富云
技术研发日:2018.06.15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