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3325发布日期:2019-02-26 20:0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衣服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衣服干燥机。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向容纳着衣服的容纳室内供给暖风而使衣服干燥的衣服干燥机。在该衣服干燥机中,会担心从衣服出来的被称作线头的线屑飞散到机外或进入到热交换器部分中。所以,为了防止线头的飞散,在风路中设置将线头捕获的过滤器。在此情况下,为了防止过滤器网眼堵塞而风量下降,通常用户使用刷子或布等定期地进行过滤器的清扫作业,将堆积的线头去除。此外,在以往的衣服干燥机中,还考虑了设置自动进行线头捕获用的过滤器的清扫的线头除去装置。

以往,对于用户而言,在过滤器的清扫作业中花费工夫。此外,在设置马达驱动式的线头除去装置的情况下,结构复杂而变得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构成比较简单的结构的同时能够容易地进行捕获线头的过滤器部件的清扫的衣服干燥机。

本实施方式的衣服干燥机具备:容纳槽,设置在主体内,容纳衣服;干燥风循环管道,设置在上述主体内,使干燥风向上述容纳槽循环供给;以及过滤器单元,设置为可从上述主体的顶面部的取出口进出,在装接到该主体的装接状态下被配置在上述干燥风循环管道的途中部,将干燥风中包含的线头捕获;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单元具备:盒,具有与上述干燥风循环管道连接的干燥风的入口部及出口部;过滤器面板,设置在上述盒的顶面,在该过滤器单元装接到上述主体的装接状态下将上述取出口封堵;过滤器部件,设置在上述盒的过滤器部件安装壁,将线头捕获;清扫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上述盒内,通过移动,将堆积在上述过滤器部件上的线头扫取掉;以及操作部件,使上述清扫部件移动而进行扫取动作;并且,上述操作部件被配置在比上述过滤器面板靠下方、且在上下方向观察时的上述取出口的内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的外观的正视图。

图2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上部管道部分的纵剖右侧视图。

图4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将过滤器单元取出的状态的上部管道部分的纵剖右侧视图。

图5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左侧视图。

图6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后视图。

图7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将过滤器单元的过滤器罩关闭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8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将过滤器单元的过滤器罩打开而清扫部件处于最低位置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9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将过滤器单元的过滤器罩去掉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10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的纵剖左侧视图。

图11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图10的e部的放大纵剖面图。

图12是上下排列地示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将移动机构容纳部的外壁去掉而表示操作部件的通常位置的侧视图和表示与其位置对应的清扫部件的待机位置的纵剖侧面图的图。

图13是上下排列地示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将移动机构容纳部的外壁去掉而表示操作部件的移动途中的位置的侧视图和表示与其位置对应的清扫部件的最低位置的纵剖侧面图的图。

图14是上下排列地示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将移动机构容纳部的外壁去掉而表示操作部件的推入位置的侧视图和表示与其位置对应的清扫部件的弹起位置的纵剖侧面图的图。

图15是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图1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纵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清扫部件的刮板的左右位置处的厚度尺寸的变动的状况的横剖面图(沿着图8的b-b线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刮板的左右位置处的厚度尺寸的变动的状况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6对应用到具有洗涤功能及干燥功能的滚筒式的洗涤干燥机中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2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作为衣服干燥机的滚筒式的洗涤干燥机的外观。作为洗涤干燥机的外箱的主体1呈大致矩形箱状,在底部设置有台板2。在主体1的前面部,设置有位于大致中央部、取放衣服的圆形状的出入口3。并且,在主体1的前面部,为了将上述出入口3开闭而可开闭地安装着门4。在主体1的顶面部的前部,设置有操作面板5。此外,位于主体1的上部的左端侧而设置有洗涤剂投入盒6。

虽然图示省略,但在主体1内,如周知那样设置有以下这样的机构。即,在主体1内,设置有前面开口的呈大致圆筒状、与上述出入口3连通的水槽。并且,在该水槽内,设置有作为容纳衣服的容纳槽的滚筒。水槽经由弹性支承机构被弹性地支承在台板2上。上述滚筒呈比上述水槽直径稍小的圆筒状。滚筒的背面侧中心部被连接在由马达等构成的驱动机构上而被旋转驱动。此外,在主体1内,设置有位于水槽的上方用来向该水槽内供水的供水机构。在水槽的后部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在该排水口上,经由排水阀连接着排水管。

在上述水槽上,在前部的顶面靠右部位设置有空气的排出口。并且,在水槽上,在背面部的靠左部位设置有空气的供给口。并且,尽管没有进行作为整体的详细的图示,但在主体1内的上述水槽的外部,设置有用来向上述滚筒内循环供给干燥用的暖风的干燥风循环管道。该干燥风循环管道的入口被连接在水槽的上述排出口上。干燥风循环管道的出口被连接在水槽的上述供给口上。干燥风循环管道在主体1内的上部从上述水槽的排出口向上方延伸后,向后方弯折,在主体1内上部的右侧边部朝向后方延伸。

此时,如图3、图4所示,将干燥风循环管道中的在主体1内的上部的右侧边部向后方延伸的部分称作上部管道8。如图3所示,在该上部管道8部分中设置过滤器单元7。上部管道8呈截面矩形状,在过滤器单元7的配置部分的上壁部上形成有矩形开口部8a。关于过滤器单元7的结构在后面叙述。干燥风循环管道从过滤器单元7部分、即上部管道8部分进一步向后方延伸后,在水槽的背面侧向下方弯折而延伸,以u字状折回而连接在上述水槽的供给口上。

在该干燥风循环管道的途中部的比上部管道8靠下游部,设置有除湿部及暖风供给装置。上述除湿部构成为,通过例如热交换即水冷除湿使干燥风中含有的湿气结露而进行除湿。上述暖风供给装置具备风扇装置及加热器而构成。另外,作为除湿部及暖风供给装置,也可以使用热泵。

这样,如果在干燥运转时暖风供给装置被驱动,则水槽内的空气即干燥风被从排出口向干燥风循环管道内吸入。该干燥风如在图3中用箭头a表示那样,穿过上部管道8的过滤器单元7而向后方流动。接着,进行干燥风在被除湿部除湿后被用加热器加热而成为暖风、并从供给口向水槽内供给的循环。此时,当干燥风穿过过滤器单元7时,干燥风中包含的线头被捕获。

参照图3~图16,对过滤器单元7及其周边的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主体1的顶面部,以与上述上部管道8的矩形开口部8a的上方连通的方式,形成有比该矩形开口部8a大一圈的矩形状的取出口9。该取出口9与矩形开口部8a之间为经由台阶部9a相连的形态。上述过滤器单元7大体上划分,具备配置在上部管道8内的盒10、和设置在该盒10的顶面上并以将上述取出口9封堵的方式配置的过滤器面板11而构成。过滤器单元7相对于主体1可从取出口9的上方拆装、换言之可进出地装接于主体1。

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上部管道8内,设置有后备过滤器部12。该后备过滤器部12由构成为格状的塑料制的框状部13、和以将该框状部13的开口部堵塞的方式设置的例如由无纺布形成的过滤器部件14构成。框状部13被构成为侧面大致为l字状的板状、即格子框状。具体而言,框状部13一体地具有:矩形板状的底面部,位于上述矩形开口部8a的下方,被浮起配置在上部管道8内的底部附近;和矩形板状的背面部,从该底面部的后边向上方竖起,与上述矩形开口部8a的后边部相连。这样,在上部管道8内,由该上部管道8的左右的侧壁和后备过滤器部12,在取出口9的下方部形成有容纳过滤器单元7的盒10的空间。

如在图5~图9等中表示那样,上述过滤器单元7的盒10由塑料形成,构成为前面开口的、从正面观察呈稍稍横长的矩形状的箱状。该盒10具有左右的侧壁部及上壁部,底壁部及后壁部被做成从侧面观察大致以圆弧状相连的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盒10的上壁部,其一部分在该情况下靠前部的部分横长地开口。以与盒10的顶面重叠的方式设置有上述过滤器面板11。如图6、图9、图12~图14所示,上述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构成为纵横具有多根肋并且在肋间具有多个矩形的开口部的格子框状。并且,设置有例如由无纺布构成的过滤器部件15,以将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的多个开口部从背面侧封堵。

如图3所示,在过滤器单元7向主体1的装接状态下,以该盒10的前面开口部与上部管道8的开口部相连的方式配置。该盒10的前面开口部成为干燥风的入口部16。此外,盒10的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被配置在后备过滤器部12的内侧的上部近前侧。该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的开口部成为干燥风的出口部。当干燥风在过滤器单元7的盒10内穿过时,干燥风中包含的线头被过滤器部件15捕获。另外,在干燥风中包含的线头的一部分没有被过滤器部件15捕获而穿过的情况下,该线头也被后备过滤器部12的过滤器部件14捕获。

在盒10的前面的入口部16,如图7、图8等所示,设置有塑料制的过滤器罩17。该过滤器罩17呈矩形框状,并且呈在其内部以十字状一体地具有横条17a的形态。如图10、图11所示,在过滤器罩17的前面的外面周围部,用塑料制的衬垫挤压部19安装着呈矩形框状的风路用衬垫18。如图3所示,在过滤器单元7向主体1的装接状态下,通过过滤器罩17的风路用衬垫18密接在上部管道8的管道周围壁部20上,保持上部管道8的气密状态。

该过滤器罩17在其下边部经由铰链部17b(参照图8等)可转动地支承在盒10上。这样,过滤器罩17能够在抵接于盒10的前面的入口部16周围上的封闭状态(参照图7、图12)和使入口部16开放的开放状态(参照图8、图14)之间开闭地设置。

虽然没有详细地图示,但在过滤器罩17的封闭状态下,设置在过滤器罩17上的卡合部和设置在盒10侧的被卡合部成为卡合状态,通过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保持过滤器罩17的封闭状态。用户只要将过滤器罩17的上部向近前侧牵拉,就容易地将该卡合解除。进而,详细后述,如图6、图8等所示,在盒10的左侧壁部上,沿左右方向一体地设置有薄型的移动机构容纳部21。该移动机构容纳部21在构成盒10的内面的左侧壁部的外侧具备外板部21a而构成。

上述过滤器面板11如图3、图9等所示,由塑料构成为薄型矩形箱状,并且呈周壁部整体被构成为与上述取出口9的台阶部9a对应的台阶状的薄型矩形箱状。过滤器面板11被安装在盒10的顶面上。此时,也如图2所示,在过滤器面板11的顶面上,形成有呈稍稍横长的矩形状的搭手用的孔部11a,并且可开闭地设置有将该孔部11a封堵的栓塞22。此外,如图3等所示,在过滤器面板11的下端部的周缘部,设置有用来将与上部管道8的矩形开口部8a之间紧密地封闭的上部用衬垫23。

这样,在通常时即洗涤干燥机的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过滤器面板11嵌入在台阶部9a内,将过滤器单元7装接到主体1上。这样,将盒10容纳到上部管道8内的后备过滤器部12的上方。此时,由上部用衬垫23及风路用衬垫18保持上部管道8的气密状态。由此,在干燥风循环管道的上部管道8中向箭头a方向流动的干燥风从盒10的入口部16经过过滤器部件15,线头被过滤器部件15的表面捕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过滤器单元7中,设置有用来进行上述过滤器部件15的清扫的清扫部件24。此外,设置有由用户操作的操作部件25、通过操作部件25的操作使清扫部件24移动的移动机构29。其中,清扫部件24位于上述盒10内而可转动地设置。清扫部件24构成为,通过转动而沿着上述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移动,将堆积在过滤器部件15的表面上的线头扫取掉。具体而言,清扫部件24如图8、图12~图15所示,具备呈矩形框状的支承体26、和安装在该支承体26的下边部上的橡胶制的刮板27。

上述支承体26如图8所示,由塑料构成为矩形板状,在中央部具有矩形的开口部26a。上述刮板27如图8、图14、图15等所示,一体地具有在图中呈沿左右方向较长的矩形薄板状的板状部、和设置在该板状部的前端边部(在图8等中是下边部)上并且截面带有圆度的扫取部27a而构成。刮板27的板状部的上边部被固接在上述支承体26的下边部上。

清扫部件24的上述支承体26的上边部的左端部被连结在转动轴28(参照图10)上,所述转动轴28被配置在盒10的左方的内侧的壁中的靠前部附近的上部。并且,上述支承体26的上边部的右端部可转动地被支承在盒10的右侧壁部上。上述转动轴28将盒10的内侧的壁部贯通,前端位于移动机构容纳部21内,连结在构成移动机构29的驱动齿轮30(参照图12~图14)上。此时,清扫部件24的纵方向的长度尺寸及上述转动轴28的位置与过滤器部件15的弯曲即曲率半径对应。这样,通过清扫部件24的转动,如在图15中呈现轨迹l那样,刮板27的前端的扫取部27a沿着上述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的过滤器部件15以描画其表面的方式移动。

清扫部件24能够在以下的3个位置之间转动。即:图12所示那样的被配置在盒10内的顶棚部即过滤器面板11的下表面部处的待机位置;图13所示那样的被转动到盒10内的入口部16附近的最低位置;图14所示那样的越过该最低位置而向前方的弹起位置这三个位置。通过后述的移动机构29,清扫部件24从待机位置经过最低位置而被转动到弹起位置。由此,刮板27的扫取部27a沿着过滤器部件15的表面向箭头c方向移动,执行线头的扫取动作。图8表示清扫部件24的最低位置处的从正面观察的状况,通过开口部26a,入口部16侧和出口部侧连通。

此时,如图14、图15所示,盒10的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在距入口部16较近的位置即下部的前端部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因而,从清扫部件24的前端部的刮板27的扫取部27a的转动轨迹l偏离。因此,如图9所示,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的前端部没有形成开口部,其顶面为不存在过滤器部件15的平滑面10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那样构成为,上述刮板27的板状部的厚度尺寸t根据左右方向的位置而不同。此时,刮板27的板状部的厚度尺寸t以作为旋转轴28存在的一侧的左侧比较薄、越向右侧行进越逐渐变厚的方式变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图11、图15等所示,在上述过滤器面板11的下表面部,沿左右方向延伸而一体地设置有突出壁38。该突出壁38穿过上述盒10的上壁部的开口而嵌入到盒10内,被配置在上述清扫部件24的上端部的转动轴28部分的入口部侧即前侧。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盒10与上述过滤器面板11之间的接合部分,设置有防漏风用的内部衬垫39。

上述操作部件25如图12~图14等所示,呈在左右方向上较薄、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杆状,被配置在上述移动机构容纳部21内。该操作部件25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31,在该长孔31内配置有设置在移动机构容纳部21内的前后2个销32、32。由此,操作部件25在移动机构容纳部21内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被支承,并且其移动范围被限制。此外,操作部件25的后侧的端部为被用户推压操作的推压部25a,前侧的端部为呈弯曲的凹状的压出部25b。

并且,在该操作部件25的上边缘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交替地具有齿顶齿底的齿部33。该齿部33啮合在上述驱动齿轮30的齿部上。通过这样构成的移动机构29,如果将操作部件25沿前后方向移动,则使驱动齿轮30旋转,经由旋转轴28而使清扫部件24转动。在此情况下,如图12所示,当操作部件25处于最里侧的位置时,清扫部件24位于待机位置。如果从该状态将操作部件25朝向前方(箭头d方向)推压操作,则在图13所示的中间的状态下,清扫部件24移动到最低位置。进而,如图14所示,在操作部件25位于最前方的推入位置,清扫部件24位于弹起位置。

在上述移动机构容纳部21的外板部21a上,如图5、图6、图9所示,设置有u字状的缺口部21b,以使操作部件25的前端侧的推压部25a部分露出。此外,也如图5、图8、图9所示,上述移动机构容纳部21在盒10的前面部即入口部16侧,形成有纵向细长的前面开口21c。使上述操作部件25的压出部25b在该前面开口21c处进出。如图7所示,在上述过滤器罩17的封闭状态下,上述前面开口21c被该过滤器罩17的左边部封堵。

并且,在过滤器罩17上,在与压出部25b即前面开口21c对应的位置,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从侧面观察呈舌片状的突片部34。这样,如图12所示,在过滤器罩17的封闭状态下,通过突片部34抵接在压出部25b上并向后方推,使操作部件25位于最里侧。将该操作部件25的位置称作通常位置。在操作部件25的通常位置,清扫部件24位于待机位置。

从该状态起,如果将操作部件25向前方(箭头d方向)移动,则如图13、图14所示,上述清扫部件24被向箭头c方向转动,经过最低位置而达到弹起位置。与该移动连动地,通过压出部25b将突片部34向前方推压,过滤器罩17向前方开放。将图14所示的操作部件25的位置称作推入位置。相对于此,如果将过滤器罩17从开放状态封闭,则突片部34将压出部25b向后方推,操作部件25从推入位置向后方移动,被移动到通常位置。这样,清扫部件24向与箭头c相反方向转动,被送回到待机位置。

此外,如图5、图9所示,在过滤器单元7的盒10的左侧面部的外板部21a上,位于前侧的下部而设置有手指卡挂凹部35。该手指卡挂凹部35位于上述操作部件25的配置侧的侧面,当用户对该操作部件25进行操作时,用来卡挂推压该操作部件25的手指,例如与拇指不同的手指——例如食指或中指。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过滤器单元7可从主体1的取出口9进出地被装接。此时,设置在过滤器单元7上的操作部件25在通常位置时被配置在比过滤器面板11靠下方、沿上下方向观察为上述取出口9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25被配置在比上述上部用衬垫23靠下方、沿上下方向观察为该上部用衬垫23的内侧。在后述的过滤器部件15的清扫时,过滤器单元7在洗涤干燥机的停止状态下经由取出口9被从主体1向上方取出。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过滤器单元7取出时,有上述过滤器罩17处于不完全的封闭状态即所谓的半锁定状态的情况。但是构成为,随着将上述过滤器单元7装接到主体1上,上述管道周围壁部20将该过滤器罩17相对地推压,使其成为封闭状态。更具体地讲,如图11所示,在管道周围壁部20上,一体地设置有向后方凸的突起部36。构成为,当过滤器单元7被装接到主体1上时,上述突起部36将过滤器罩17的衬垫挤压部19部分相对地推压,使其成为封闭状态。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洗涤干燥机中的主要是过滤器部件15的清扫动作进行说明。在洗涤干燥机中,在进行衣服的干燥,或者是洗涤及干燥的情况下,用户将衣服容纳到滚筒内,在操作面板5上进行希望的程序设定等后,使运转开始。于是,控制装置通过使除湿部及暖风供给装置动作并使滚筒例如间歇地旋转,执行干燥运转。这样,如上述那样,水槽内的空气被从排出口吸入到干燥风循环管道内,如在图3中用箭头a表示那样,穿过上部管道8的过滤器单元7。另外,在这样的洗涤干燥机的运转时,过滤器单元7的操作部件25位于通常位置,清扫部件24位于待机位置。

在该干燥运转时,在从水槽内吸入到干燥风循环管道内的空气中包含出自衣服的线头,但该线头在穿过过滤器单元7时被过滤器部件15捕获。然后,空气进行穿过后备过滤器部12、从上部管道8进一步在干燥风循环管道中流动、在被除湿部除湿后被加热器加热、成为暖风而被从供给口向水槽内供给的循环。这样,进行水槽即滚筒内的衣服的干燥。这里,如果被过滤器部件15捕获的线头被堆积到这些过滤器部件15的表面上,则有可能网眼堵塞而风量下降。所以,在过滤器部件15上某种程度堆积了线头的情况下,用户在洗涤干燥机的运转停止状态下,如以下这样执行过滤器部件15的清扫作业。

即,首先,用户一边将过滤器面板11的顶面的栓塞22推入,一边将手搭在孔部11a上,将过滤器单元7从取出口9向上方取出。另外,由于过滤器单元7位于主体1的右侧,所以可以想到将右手搭在孔部11a上而取出的情况比用左手取出的情况多。接着,用户使过滤器单元7位于垃圾箱的上方等,将过滤器单元7倾斜而将入口部16朝向下方。并且,对图12所示那样的处于通常位置的操作部件25的推压部25a进行推入操作。

于是,如图13、图14所示,操作部件25朝向推入位置向箭头d方向移动,清扫部件24从待机位置向箭头c方向转动,经过最低位置而移动到弹起位置。并且,通过操作部件25的压出部25b将突片部34向前方推压,从而,过滤器罩17被向前方开放。此时,用户例如可以将空着的左手的食指或中指卡挂在左侧面的手指卡挂凹部35中,用拇指对操作部件25进行推入操作。

通过上述的清扫动作,清扫部件24的刮板37从侧面看时沿着过滤器部件15的表面以描绘圆弧的方式移动,将堆积在过滤器部件15的顶面上的线头扫取掉。被扫取掉的线头从入口部16向下方掉落,被丢弃到垃圾箱中。在此情况下,用刮板37扫取掉的线头一边在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的平滑面10b的顶面上滑动一边被从入口部16排出。这样,堆积在过滤器部件15的表面上的线头被除去,线头捕获功能被恢复,能够确保干燥风循环管道中的较大的风量。

然后,用户用手使处于开放状态的过滤器罩17封闭。由此,过滤器罩17的突片部34将压出部25b推压,使操作部件25向后方(与箭头d相反方向)移动,使操作部件25回到通常位置。随之,清扫部件24向与箭头c相反方向返回转动,被送回到待机位置。接着,用户将清扫结束的过滤器单元7相对于取出口9从上方嵌入,装接到主体1上。此时,有成为过滤器罩17的不完全的封闭状态、即所谓的半锁定状态的情况。但是,在过滤器单元7的嵌入时,管道周围壁部20的突起部36将过滤器罩17的衬垫挤压部19部分相对地推压,使过滤器罩17成为封闭状态。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这样的作用效果。即,在过滤器单元7中设置清扫部件24、操作部件25、移动机构29等,构成为,用户通过在将过滤器单元7从主体1拆下的状态下对操作部件25进行操作,来进行过滤器部件15的清扫动作。因而,清扫作业性良好,能够容易地进行捕获线头的过滤器部件15的清扫。此外,能够用在过滤器单元7中设置清扫部件24或操作部件25的比较简单的结构就足够。

此时,操作部件25被配置在比过滤器面板11靠下方、在上下方向观察时取出口9的内侧。这样,在通常时即过滤器单元7装接到主体1的装接状态下,操作部件25被过滤器面板11挡住而不呈现在外观上,所以能够使观感变好。并且,能够防止在过滤器单元7装接在主体1的装接状态下用户对操作部件25进行操作这样的误操作。由于操作部件25在上下方向上观察不跃出到取出口9的外侧,所以在过滤器单元7相对于主体1的装接、拆卸时,操作部件25也不会卡挂在主体1侧即取出口9部分上,能够顺畅地进行拆装的作业。

特别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器单元7中,设置有用来将与取出口9之间气密地密封的框状的上部用衬垫23。操作部件25被配置在比上部用衬垫23靠下方、在上下方向上观察为该上部用衬垫23的内侧。由此,能够通过上部用衬垫23将过滤器单元7与取出口9之间气密地密封,能够防止干燥风的泄漏等。不仅能够顺畅地进行过滤器单元7的拆装的作业,关于操作部件25还能够使观感变好,并且能够防止用户的误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如果将操作部件25朝向推入位置操作,则与清扫部件24的移动连动地,过滤器罩17所谓自动地被开放。由此,能够节省用户的工夫,成为能够将线头从入口部16排出的状态。此外,如果使过滤器罩17变位到封闭状态,则能够所谓自动地使清扫部件24及操作部件25回到原来的位置。因而,能够节省用户的工夫,使使用便利性变好。

并且,即使是过滤器罩17的封闭不完全的所谓的半锁定状态,随着过滤器单元7被装接到主体1上,也使得过滤器罩17成为封闭状态。因而,用户能够不在意过滤器罩17是否完全封闭而进行向主体1装接的操作,能够容易使用。当然通过设置在过滤器罩17上的风路用衬垫18,能够良好地保持干燥风循环管道的气密状态。此时构成为,一体地设置在管道周围壁部20上的突起部36将过滤器罩17相对地推压,使其成为封闭状态。由此,在是简单的结构的同时,能够可靠地使过滤器罩17成为封闭状态。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器单元7的盒10上,设置了用来卡挂与推压操作部件25的手指不同的手指的手指卡挂凹部35。由此,用户能够将手指卡挂在手指卡挂凹部35中,以该部分为支点用其他手指推压操作部件25。此时,容易对推压的手指用力,能够顺畅地进行操作部件25的操作。由于使手指卡挂凹部35位于比操作部件25的推压部25a靠下侧且入口部16侧而设置,所以推压部25a与手指卡挂凹部35的位置关系对于用户而言成为容易操作且容易用力的配置,变得更为有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单元7被配置在比主体1的中央靠右侧,并且将操作部件25设置在过滤器单元7的盒10的左侧面。由此,在用户用右手抓住过滤器单元7的情况下,操作部件25来到容易用左手操作的位置。因而,用户在将过滤器单元7取出的状态下,能够不用左右手改换拿持而顺畅地进行清扫的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以外,还能够得到以下这样的作用效果。即,将清扫部件24的支承体26构成为矩形框状,设置有即使在清扫部件24位于前方的最低位置等的状态下也从入口部16侧连通到出口部侧的开口部26a。这里,由于清扫部件24被配置在盒10内,所以在盒10内的清扫部件24的深处等成为所谓死角的部分,有可能积存包括线头的脏污等。但是,用户例如在使清扫部件24位于最低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刷子等的清扫工具穿过清扫部件24的开口部26a插入到盒10内的深处而进行清扫。因而,能够使得盒10的清扫性良好。

由于使开口部26a位于清扫部件24的中央部而设置,所以与在清扫部件24的端部设置有开口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上述清扫工具达到较大的范围,能够使清扫性变得更高。当然能够在形状上确保清扫部件24的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扫部件24构成为,以转动轴为中心而转动,并且在过滤器面板11上,设置有被配置在转动轴部分的入口部侧的突出壁38。由此,能够进行由清扫部件24的转动带来的有效率的清扫作业。并且,通过在前方配置有突出壁38,能够抑制线头或灰尘等侵入到转动轴部分中而堆积。由于在盒10与过滤器面板11之间的接合部分处设置防漏风用的内部衬垫39,所以防止线头堆积在该接合部分或干燥风泄漏的效果更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在盒10中、具有移动机构29的移动机构容纳部21的入口部16侧,设置有前面开口21c。并且,构成为,在过滤器罩17的封闭状态下,移动机构容纳部21的前面开口21c被该过滤器罩17封堵。由此,在作为通常的运转中的过滤器罩17的封闭状态下,前面开口21c被过滤器罩17封堵,能够防止线头或灰尘等侵入到移动机构容纳部2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盒10的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中的、从作为清扫部件24的刮板27的扫取范围的转动轨迹l偏离的部分,被做成了不存在过滤器部件15的平滑面10b。由此,由于过滤器部件15存在于清扫部件24的扫取范围中,所以能够将堆积在过滤器部件15上的线头可靠地清扫。并且,通过将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中的从扫取范围偏离的部分做成平滑面10b,也能够经由该平滑面10b部分将积存的线头容易地排出。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清扫部件24的刮板27的壁厚在驱动侧即转动轴28侧比较薄,随着从驱动侧离开而逐渐变厚。这里,由于在清扫部件24的刮板27中的驱动侧力的传递较大,所以扫取的能力也变大。随着从驱动侧离开,力不易被传递给刮板27,扫取的能力有逐渐变小的趋势。通过构成为,使刮板27的壁厚在驱动侧较薄、在远离驱动侧的一侧变厚,能够遍及刮板27的宽度方向整体以大致均等的力进行过滤器部件15的表面的线头的扫取。结果,能够将清扫变得不均等的情况防止于未然。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图,表示了设置在清扫部件24上的刮板41的截面结构。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刮板41的板状部的壁厚也是在驱动侧较薄、远离驱动侧的一侧变厚,但在此情况下构成为,壁厚在图中越是向右行进则越以多个阶段变大。由此,能够遍及刮板41的宽度方向整体,以大致均等的力进行过滤器部件15的表面的线头的扫取掉。

另外,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虽然图示省略,但例如也能够进行以下这样的扩展、变更。即使在过滤器罩17的封闭是不完全的所谓的半锁定状态的情况下,设置有随着过滤器单元7被装接到主体1上用来使过滤器罩17成为封闭状态的结构。具体而言,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做成了在管道周围壁部20上设置突起部36,将过滤器罩17相对地推压的结构。除此以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过滤器罩17侧设置向前方凸的凸形状的肋,在过滤器单元7向主体1的装接时,该肋将管道周围壁部20相对地推压,使过滤器罩17成为封闭状态。由此,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使过滤器罩17成为封闭状态。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做成了将过滤器单元7配置在比主体1的中央靠右侧的结构,但也可以做成将过滤器单元7配置在比主体1的中央靠左侧的结构。此时,优选的是将操作部件25设置在盒10的右侧面上。优选的是在作为在用户用左手将过滤器单元7抓住的情况下容易用右手操作的位置的盒10的右侧面上设置操作部件25。由此,用户在将过滤器单元7取出的状态下,能够不进行用左右手改换拿持而顺畅地进行清扫的操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刮板27的前端的扫取部27a做成了在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的宽度方向整体上延伸的平坦的形状,但可以使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的与纵方向的肋对应的部分为缺口的形态。换言之,可以做成与在过滤器部件15的宽度方向上观察时露出的、即不存在肋的各区域对应在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多个单位刮板的结构。通过过滤器部件安装壁10a的肋,容易将线头分断而扫出。只要对于过滤器部件15的各区域分别有1个单位刮板,就能够进行线头的扫取。

此外,在如上述那样排列设置与肋间对应的多个单位刮板的情况下,可以使各单位刮板的宽度尺寸相对于位于肋间的过滤器部件15的一区域的宽度尺寸小而构成。由此,能够降低各单位刮板的滑动阻力,将操作部件的操作力抑制得较小。在过滤器部件15的宽度方向的多个区域中,有在中央部刮板的滑动阻力变大、在两端部侧滑动阻力变小的情况。因此,作为各单位刮板的结构,可以做成在过滤器部件15的中央部侧降低滑动阻力的形状,例如降低弹性、缩短长度、增大厚度、减小宽度等的形状。在两端部侧,可以与其相反而做成使滑动阻力变大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清扫部件24的支承体26的开口部26a设置在支承体26的中央部,但也可以做成将支承体设置为例如正面“工”字状、在清扫部件的左右两侧设置开口部的结构。这样,设置开口部的位置及形状等可以适当变更。此外,在上述的清扫部件24中,做成了具备橡胶制的刮板27、41的结构,但也可以代替刮板而是刷子状、海绵状、将纤维扎束的拖布状等。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清扫部件不是转动而是直线地往复滑动移动,对平面地配置的过滤器部件进行清扫。

在过滤器罩12或移动机构容纳部21上,也可以设置在过滤器罩21的封闭状态下将移动机构容纳部21的前面开口21c的周围密封的移动机构容纳部用的衬垫。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线头或灰尘向移动机构容纳部21内的侵入。进而,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判定过滤器部件15的网眼堵塞状态的网眼堵塞判定机构,当由网眼堵塞判定机构判定为过滤器部件15的网眼堵塞变大时,向用户报告,敦促进行过滤器部件15的清扫。

除此以外,作为洗涤干燥机,并不限于滚筒式,也可以是水槽及旋转槽的轴线指向于上下方向的所谓纵轴型。此外,作为衣服干燥机,也可以是不具备洗涤功能的结构。此外,也可以为作为除湿机构而具备热泵(冷冻循环),也可以为不具备除湿机构的暖风供给装置。作为干燥风循环管道的结构也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上述各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不是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该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换、变更。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价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