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经三纬轻薄面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1024发布日期:2018-12-08 07:44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经三纬轻薄面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伞面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经三纬轻薄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伴随着夏季、秋季的来临,街头就形成了伞的天然舞台。无论是细雨纷纷,还是赤热炎炎,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绿的,各式各样的伞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五彩缤纷,争奇斗妍,构成了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原本用于遮阳挡雨的伞也从单一功能向多样化、时尚化、高档化发展。继共享单车后,共享雨伞也悄然出现。共享雨伞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主要是在地铁或公交部分站点、商业区、居民区、酒店等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起初仅在广州、深圳及上海等地试运行,而今已在多个城市实际运营。人们发现共享雨伞除了保留遮雨、遮阳、防紫外线功能外,还赋予了颜色、图案等时尚元素,城市里人们手持共享雨伞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共享雨伞除了需要在借还管理环境更完善外,在轻量化、时尚化方面需要更新发展。为了顺应时尚、轻便共享雨伞的发展,市场上伞面品种已由过去常规的色织布、黑色布发展为细特纱、小提花等技术难度较高的产品。但是,轻薄伞面织物易产生横档疵点,在无梭机中属难度较大的织物。因纱支细、单纱强力低,因此在织造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经纱容易断头,停经片易下坠而造成停机。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适用于轻薄伞面织物的织造工艺。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经三纬轻薄面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停经片易下坠而造成停机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经三纬轻薄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择pet作为经纬纱原料、织物组织为平纹格子(明格、阴格);经纱经过筒纱、化绞、浆纱、络筒、整经、穿综,纬纱经过筒纱、化绞、过浆、络筒,然后再将经纱和纬纱进行织造,经后整理得到三经三纬轻薄面料;其中,所述浆纱采用两次上浆,上浆配方包括pva、变性淀粉和柔软剂。所述经纬纱:80~120s×80~120s的pet白纱或有色纱;经纬纱密度:413~764×512~684根/cm;织物紧度:经向41.3~47.5%,纬向31.5~36.4%,总紧度62.1~65.2%;织物门幅:144.8~147.3cm。所述浆纱的上浆率为11~14%,上浆压力不低于16kn,浆纱伸长率控制在<1%。经纱上浆时,要有一个合适的上浆率(11~14%)来增强纤维间的粘结力,以及纱线抵御机械拉伸的能力。绞纱上浆宜采用两次上浆,第一次以浸透为主,被覆为辅,第二次以被覆为主,浸透为辅。宜采用高浓低粘浆料和较高压力的上浆工艺,经过多次试验表明:一般压力要求不低于16kn才能保证浆液的渗透性和浆膜的完整程度。不提倡采用胶水,因为纱线太细,用胶水反而容易使经纱拼条,控制不好使纱线易脆断,浆膜易脱落,反而降低浆纱效果。第一次上浆配方为:pva2.5~2.8%、变性淀粉0.55~0.65%和柔软剂0.30~0.45%;第二次上浆配方为:pva1.5~2.5%、变性淀粉0.50~0.80%和柔软剂1.50~2.00%。(百分比均指对纱线重)先将pva用总体积1/4水量沸煮20~30min,加入1/2体积水,加入变性淀粉,升温至80~85℃,闷浆10~15min,加入柔软剂,加总体积的1/4冷水待用。以50~55℃上浆为最宜。因为低温上浆更能使纱线质量稳定,上浆横向均匀度有所提高,减少结浆斑。第一次上浆后,脱水、扑纱、烘干后才能进行第二次上浆。用以上工艺浆纱后,纱线松爽、手感丰满,上浆率控制在11%~14%,浆纱伸长率控制在<1%,有利于降低织造的断头率。所述纬纱采用过稀浆工艺;配方为变性淀粉2.5~3.0%,柔软剂2.0~2.5%。(百分比均指对纱线重)所述整经控制张力不超过单纱强力的10%,单纱之间张力差异不大于2cn,不匀度小于1.5%。整经时,对经纱要加重张力圈张力,以达到预伸长,减少堕经而停机,而其它经纱要获得均匀一致的张力。采用分条整经机,机速为450r/min,采用间断整经往复式筒子架,张力盘采用双圆盘结构,压力大小可以通过圆盘的角度及张力盘的重量控制,采用变频电机传动,保证卷绕的线速度恒定。整经的张力控制这种轻薄面料能否顺利织造的关键。需在整经时适当加重张力,使纱线预伸长,减少停经片下坠造成停机。织机上有恒定的张力自动控制及电子送经,电子卷取装置。织造采用剑杆织机,张力的确定应以梭口清晰,织口无过大游动为宜。但过大的上机张力,又会造成经纱断头率高,上机张力为180~230n为宜。宜采用较高的后梁高度,开口310°,边绞纱用111dtex×2(100d/2)涤纶线,可以提高织造效率。通过以上的工艺优化,织造效率可以达到85%~90%。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轻薄面料纱线松爽、手感丰满,织造工艺成本低、效率高,在伞面、羽绒服、手术服及食品、制药、精密电子洁净服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纺纱工艺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2的纺纱工艺流程图;图3为实施例3的纺纱工艺流程图;图4为实施例4的纺纱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纺纱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表1经纱上浆配方(单位:%)pva变性淀粉柔软剂第一次2.50.550.30第二次1.50.501.50采用经纬纱:100s×100spet白纱/黑色纱,经纬纱密度:615×562根/cm;织物紧度:经向44.5%,纬向33.4%,总紧度63.5%;织物组织:平纹(明格);织物门幅150cm。整经控制张力为单纱强力的8%,单纱之间张力差异不大于2cn,不匀度小于1.5%。采用分条整经机,机速为450r/min。采用间断整经往复式筒子架,张力盘采用双圆盘结构,压力大小通过圆盘的角度及张力盘的重量控制,采用变频电机传动,保证卷绕的线速度恒定。织造采用剑杆织机,上机张力为180n,开口310°,边绞纱用111dtex×2(100d/2)涤纶线。本实施例织造效率为90%,一等品率达到99%,布面质量很好。适合制备共享雨伞,羽绒服、手术服及食品、制药、精密电子洁净服等。实施例2纺纱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表2经纱上浆配方(单位:%)pva变性淀粉柔软剂第一次2.70.580.35第二次1.80.601.7采用经纬纱:80s×80spet白纱/黑色纱,经纬纱密度:413×512根/cm;织物紧度:经向41.3%,纬向31.5%,总紧度62.1%;织物组织:平纹(明格);织物门幅155cm。整经控制张力为单纱强力的9%,单纱之间张力差异不大于2cn,不匀度小于1.5%。采用分条整经机,机速为450r/min。采用间断整经往复式筒子架,张力盘采用双圆盘结构,压力大小通过圆盘的角度及张力盘的重量控制,采用变频电机传动,保证卷绕的线速度恒定。织造采用剑杆织机,上机张力为200n,开口310°,边绞纱用111dtex×2(100d/2)涤纶线。本实施例织造效率为91%,一等品率达到99.5%,布面质量很好。适合制备共享雨伞,羽绒服、手术服及食品、制药、精密电子洁净服等。实施例3纺纱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表3经纱上浆配方(单位:%)pva变性淀粉柔软剂第一次2.650.600.40第二次2.00.751.80采用经纬纱:120s×120spet白纱/蓝色纱,经纬纱密度:764×684根/cm;织物紧度:经向47.5%,纬向36.4%,总紧度62.1%;织物组织:平纹(明格);织物门幅150cm。整经控制张力为单纱强力的8.5%,单纱之间张力差异不大于2cn,不匀度小于1.5%。采用分条整经机,机速为450r/min。采用间断整经往复式筒子架,张力盘采用双圆盘结构,压力大小通过圆盘的角度及张力盘的重量控制,采用变频电机传动,保证卷绕的线速度恒定。织造采用剑杆织机,上机张力为210n,开口310°,边绞纱用111dtex×2(100d/2)涤纶线。本实施例织造效率为88%,一等品率达到98%,布面质量很好。适合制备共享雨伞,羽绒服、手术服及食品、制药、精密电子洁净服等。实施例4纺纱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表4经纱上浆配方(单位:%)采用经纬纱:100s×80spet白纱/黑色纱,经纬纱密度:685×522根/cm;织物紧度:经向43.5%,纬向35.4%,总紧度64.1%;织物组织:平纹(阴格);织物门幅155cm。整经控制张力为单纱强力的8%,单纱之间张力差异不大于2cn,不匀度小于1.5%。采用分条整经机,机速为450r/min。采用间断整经往复式筒子架,张力盘采用双圆盘结构,压力大小通过圆盘的角度及张力盘的重量控制,采用变频电机传动,保证卷绕的线速度恒定。织造采用剑杆织机,上机张力为230n,开口310°,边绞纱用111dtex×2(100d/2)涤纶线。本实施例织造效率为90%,一等品率达到99%,布面质量很好。适合制备共享雨伞,羽绒服、手术服及食品、制药、精密电子洁净服等。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