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超纤绒PU合成革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8168发布日期:2018-11-27 23:4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PU合成革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法超纤绒PU合成革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PU合成革在服装、沙发及箱包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也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的生产水平提高,高档PU合成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质感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PU合成革的湿法制备通常是将基布直接浸渍于已调配好的PU树脂中,然后经过25%的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进行洗涤固化,再经热水洗涤,最后干燥及后处理,由于PU合成革大多数应用领域都较容易接触到水,但通过现有湿法制备工艺制造的PU合成革耐水解性较差,遇到降雨天气或潮湿天气,对采用PU合成革的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且现有工艺制备而成的PU合成革透气性较差,手感不够丰满,使用体验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湿法超纤绒PU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制作工艺简单合理,制造的PU合成革耐水解性强,透气性好。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为:

生活防水鞋的制造方法,包括:

S1:将克重为250-270g/m²的经编麂皮绒坯布,在PU湿法生产线上以6-8m/min的线速度通过含浸槽进行间隙含浸处理,间隙为底布厚度×1.2,所述含浸槽内装有含浸料;

S2:将从含浸槽出来的经编麂皮绒坯布通过一涂布头,在其表面涂布一层粘度为15000-20000的涂布料;

S3:将S2处理后的经编麂皮绒坯布依次通过凝固槽、水洗槽进行凝固和水洗处理,所述凝固槽和水洗槽内分别装有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及纯水,其中凝固槽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浓度为15-30%;

S4:将S3处理后的经编麂皮绒坯布进行烘干定型即得半成品;

S5:将S4所得的半成品进行碱减开纤处理,制得成品,开纤工艺为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温度为80-95℃,减量3-5分钟。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含浸料黏度为100-300CPS/25℃,所述含浸料由100:200-300:10的PU树脂:二甲基甲酰胺:色料组成。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涂布料由重量比为100:25-30:2的PU树脂:二甲基甲酰胺:色料组成。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凝固槽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浓度控制为15-20%。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烘干定型温度控制为130-140℃。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碱减开纤处理温度控制为90-95℃,减量时间控制为3分钟。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不影响PU合成革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将经编麂皮绒坯布,通过特殊的PU树脂,特殊的含浸处理工艺,制得半成品再进行开纤处理,所得成品具有较高的耐水解性、透气性,且手感丰满,真皮感强,用户体验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揭示的是一种湿法超纤绒PU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包括:

S1:将克重为250-270g/m²的经编麂皮绒坯布,在PU湿法生产线上以6-8m/min的线速度通过含浸槽进行间隙含浸处理,间隙为底布厚度×1.2,所述含浸槽内装有黏度为100-300CPS/25℃的含浸料,所述含浸料由100:200-300:10的PU树脂:二甲基甲酰胺:色料组成,所述色料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选定一种或多种颜色的色料组合而成,所述PU树脂为一种特殊树脂;

S2:将从含浸槽出来的经编麂皮绒坯布通过一涂布头,在其表面涂布一层粘度为15000-20000的涂布料,所述涂布料由重量比为100:25-30:2的PU树脂:二甲基甲酰胺:色料组成,所述涂布头属公知结构,其用于把涂布料均匀地涂布在经编麂皮绒坯布的表面;

S3:将S2处理后的经编麂皮绒坯布依次通过凝固槽、水洗槽进行凝固和水洗处理,所述凝固槽和水洗槽内分别装有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及纯水,其中凝固槽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浓度为15-30%,该步骤用于使PU树脂固化于经编麂皮绒坯布上,同时洗去经编麂皮绒坯布上多余的杂质;

S4:将S3处理后的经编麂皮绒坯布进行烘干定型即得半成品。

S5:将S4所得的半成品进行碱减开纤处理,制得成品,开纤工艺为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温度为80-95℃,减量3-5分钟。

为了达到更好的凝固效果,所述凝固槽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浓度控制为15-20%。

为了达到更好的烘干效果且不影响材料的质量,所述烘干定型温度控制为130-140℃。

为了进一步提高开纤工艺效果,提高减量率,且避免材料纤维受损,所述碱减开纤处理温度控制为90-95℃,减量时间控制为3分钟。

需要说明的,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采用特殊的PU树脂及特殊含浸工艺步骤,对于各具体步骤涉及的物质的重量比、黏度范围实际上是限定一个可行并理想的范围,使用各取值范围内的任一数值都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同时各工艺步骤中涉及到的设备如湿式PU生产线,碱减量开纤设备等属公知技术,在此对其结构不作具体描述。

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